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2023年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全一册课后训练(打包23套)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当堂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滨海砂矿具有的特点包括,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课后·训练提升合格考过关检验1.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 )A.大洋底部B.热带洋面C.沿海大陆架海域D.高纬度大洋中部答案:C解析: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平面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因为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茂盛,这些浮游生物是鱼的饵料;大洋底部太深,接受热量较少;热带洋面温度太高;高纬度大洋中部热量很少,并且几乎没有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2.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开发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 )①可取代一些核电站,减少核废料的污染 ②无二氧化碳排放,减轻温室效应 ③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质量④部分替代煤和石油,减轻大气污染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D解析:“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的使用也会排放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水能为清洁可再生能源,更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3.滨海砂矿具有的特点包括( )①分布广 ②矿种多 ③储量大 ④开采方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D海洋水域占地球表面积70%以上,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人类加速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假如开发过度,将会导致海洋生物资源的枯竭。据此完成4~5题。4.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A.藻类 B.虾类C.鱼类 D.哺乳类5.要使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必须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对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来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B.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C.植物与动物的数量相等D.生物成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答案:4.A 5.C解析:第4题,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生产者,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藻类。第5题,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成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使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海洋生态系统中植物的数量远多于动物的数量。故选C项。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表示的海底地形是 。 (2)海底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分布在字母c处的矿产资源是 ,分布在字母d处的矿产资源是 。 (3)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 (填字母)海域,原因是 。(4)人类可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除上述提到的两种外,还有 等。答案:(1)大陆架(2)滨海砂矿 石油、天然气、硫、磷(3)a 这里光照条件优越,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4)海洋空间资源等级考素养提升读大陆架剖面图,完成下题。
1.图中所示甲海域,人类可以大量开发的资源是( )①石油、天然气资源 ②渔业资源 ③海底通信 ④煤炭资源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A2.下列关于海洋能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再生能源 ②新能源 ③来自太阳辐射能 ④清洁能源 ⑤二次能源 ⑥有明显的时空变化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⑥C.①②③④⑥D.①②④⑥答案:D3.目前,人们利用海水资源的主要途径有( )①直接作为农业灌溉水源 ②直接作为工业冷却水源 ③直接作为水产养殖水源 ④提取化学工业原料 ⑤海水淡化处理,解决淡水资源不足问题 ⑥扩大海域面积,增加海水调节气候的功能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③④⑤⑥ D.①③⑤⑥答案:B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图中字母与相应海洋资源分布的组合,正确的有( )①A—渔业资源 ②B—石油 ③C—天然气 ④D—海底隧道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5.未来可利用潜力较大的海底矿产资源是( )A.深海锰结核B.海水中的钠C.海水中的镁D.滨海砂矿中的金属答案:4.B 5.A6.读海南岛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莺歌海盐场是我国主要盐场之一,分析莺歌海盐场形成的原因。(2)人类“造陆”的主要方式有 和 两种,二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海底仓库是未来海南省储存物品的方式之一。与陆地环境相比,海底储藏具有哪些优点?答案:(1)该盐场位于坡度较缓的淤泥质滩涂;地处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蒸发量大。(2)围海造陆 填海造陆 围海造陆是利用堤坝将一片海域与海洋隔开,并将堤内海水排出,形成封闭陆地;填海造陆则是在沿岸浅海水域,通过堆积砂石、泥土和废料等建造陆地。(3)空间广阔;水温较低,温度变化平缓;远离居民区;低温缺氧利于物品保存。解析:第(1)题,盐场的形成与气候、地形和海岸性质有关。第(2)题,从“造陆”的方式、选址等方面说明围海造陆和填海造陆的区别。第(3)题,结合海底空间特征回答海底仓库的优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同步训练题,共9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练习题,共7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复习练习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