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暑假作业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45646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数学暑假作业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456465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数学暑假作业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456465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七年级数学暑假作业
- 七年级数学暑假作业 试卷 0 次下载
- 七年级数学暑假作业 试卷 0 次下载
- 七年级数学暑假作业 试卷 0 次下载
- 七年级数学暑假作业 试卷 0 次下载
- 七年级数学暑假作业 试卷 0 次下载
七年级数学暑假作业
展开这是一份七年级数学暑假作业,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试卷
科目:数学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图标中,( )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D.
2.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3. 在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石墨烯“温暖亮相”,向全世界展示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加热材料,也让身处冰雪赛场的人们多了一重温度保障、不畏严寒.石墨烯是现在世界上最薄的纳米材料,其理论厚度仅有0.00000000034米,将数据0.00000000034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米 B. 米 C. 米 D. 米
4. 如果把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长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斜边长扩大到原来的( )
A. 1倍 B. 2倍 C. 3倍 D. 4倍
5. 如图,已知直线ab,∠1=85°,∠2=60°,则∠3=( )
A. 35° B. 25° C. 15° D. 30°
6. 如图,在△与中,,,添加下列条件后,仍不能得到是( )
A. B. C. D.
7. 端午节的早上,小丽妈妈买了八个粽子,其中有两个蜜枣的,如果她只吃一个粽子,那么她吃不到蜜枣粽子的概率是( )
A. 0 B. 1 C. D.
8. 如图,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若,则BD的长是( )
A. 5 B. 4 C. 3 D. 2
9. 如图,在中,,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E,交于点D,的周长等于12,则的长度为( )
A. 5 B. 6 C. 7 D. 8
10. 在一次800米的长跑比赛中,甲、乙两人所跑的路程(米)与各自所用时间(秒)之间的函数图像分别为线段和折线,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的速度保持不变 B. 乙的平均速度比甲的平均速度大
C. 在起跑后第180秒时,两人不相遇 D. 在起跑后第50秒时,乙在甲的前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 计算:=____________.
12. 如图所示,添加一个条件,使___________________.
13. 如图,在中,BC边上的高是4cm,点D从点C出发,沿CB边向点B匀速运动,速度为0.1cm/s,连接AD,设动点D的运动时间为t(s)(点D到点B后停止运动),的面积为S(),则S与t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
14. 如图,某会展中心在会展期间准备将高5m,长13m,宽2m的楼道上铺地毯,已知地毯每平方米18元,请你帮助计算一下,铺完这个楼道至少需要____________元钱.
15. 如果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__________.
16. 弹簧原长(不挂物体)15cm,弹簧总长L(cm)与物体质量x(kg)的关系如表所示:
弹簧总长L(cm)
16
17
18
19
20
重物质量x(kg)
0.5
1.0
1.5
2.0
2.5
当物体质量为5kg(在弹性限度内)时,弹簧的总长是 _____cm.
17. 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条沿折叠,若,则____.
18. 如图,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我们把这样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则图中与有唯一公共顶点且与全等的格点三角形共有________个(不包括).
19. 如图,是一张三角形纸板,其中,一只蚂蚁在这张纸板上自由爬行,则蚂蚁爬到阴影部分的概率为______.
20. 如图,锐角三角形ABC中,直线l为BC的中垂线,BM为的角平分线,l与BM相交于点P.若,,则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0分)
21. 计算和化简
(1);
(2).
(3)
22.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3. 在△ABC中,AB=15,BC=14,AC=13,求△ABC的面积.
某学习小组经过合作交流,给出了下面的解题思路,请你按照他们的解题思路完成解答过程.
24.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图中有一个.
(1)画出关于直线对称图形(不写画法);
(2)若网格上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求的面积.
(3)在直线上找一点,使得的周长最小,并标出点.
25. 如图,,,.
(1)求证:;
(2)若,AE平分,求的度数.
26. 在一个不透明口袋中放入6个白球和14个红球,它们除颜色外完全相同.
(1)求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
(2)现从口袋中取出若干个红球,并放入相同数量的白球,充分摇匀后,要使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是,问取出了多少个红球?
27. 某星期天下午,小锐和同学小雪相约在某公共汽车站一起乘车回学校,小锐从家出发先步行到车站,等小雪到了后两人一起乘公共汽车回到学校.图中折线表示小锐离开家的路程y(公里)和所用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
(1)问题中的自变量是 ,根据图像可知,小锐从家到公共汽车站步行了 公里,在公共汽车站等小雪用时 分钟;
(2)求小锐从家出发步行到车站过程中y与x函数关系式;
(3)求公共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单位:公里/小时).
28. 已知△ABC中,AC=BC;△DEC中,DC=EC;∠ACB=∠DCE=α,点A、D、E在同一直线上,AE与BC相交于点F,连接BE.
(1)如图1,当α=60°时,
①求证:AD=BE;
②请求出∠AEB的度数;
(2)如图2,当α=90°时,请直接写出:
①∠AEB的度数为 ;
②若∠CAF=∠BAF,BE=2,线段AF的长为 .
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试卷
科目:数学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图标中,( )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解:A,B,C选项中的图形都不能找到这样的一条直线,使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所以不是轴对称图形;
D选项中的图形能找到这样的一条直线,使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
2.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整式的加法、完全平方公式、积的乘方以及多项式的乘法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A、,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本选项符合题意;
D、,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运算,涉及整式的加法、完全平方公式、积的乘方以及多项式的乘法等,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 在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石墨烯“温暖亮相”,向全世界展示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加热材料,也让身处冰雪赛场的人们多了一重温度保障、不畏严寒.石墨烯是现在世界上最薄的纳米材料,其理论厚度仅有0.00000000034米,将数据0.00000000034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米 B. 米 C. 米 D. 米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表示方法表示即可;
【详解】解: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0.00000000034=.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掌握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4. 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斜边长扩大到原来的( )
A. 1倍 B. 2倍 C. 3倍 D. 4倍
【答案】B
【解析】
【详解】设原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且,
则扩大后的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即斜边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
故选B.
5. 如图,已知直线ab,∠1=85°,∠2=60°,则∠3=( )
A. 35° B. 25° C. 15° D. 30°
【答案】A
【解析】
【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DCE=∠1=85°,再由对顶角相等得∠ABC=∠2,∠ACB=∠DCE,再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求解.
【详解】解:如图,
∵ab,∠1=85°,
∴∠DCE=∠1=85°,
∴∠ACB=∠DCE=85°,
∵∠2=60°,∠ABC=∠2,
∴∠ABC=60°,
∴∠3=180°−∠ACB−∠ABC=35°.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的关键是熟记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6. 如图,在△与中,,,添加下列条件后,仍不能得到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逐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添加∠B=∠F,则可根据AAS判断△ABC≌ △DFE,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添加BE=CF,则可得BC=FE,可根据SAS判断△ABC≌ △DFE,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添加∠A=∠D,则可根据ASA判断△ABC≌ △DFE,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添加AB=DF,根据SSA不能判断△ABC≌ △DFE,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7. 端午节的早上,小丽妈妈买了八个粽子,其中有两个蜜枣的,如果她只吃一个粽子,那么她吃不到蜜枣粽子的概率是( )
A. 0 B. 1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先求出不是蜜枣粽子的数量,再根据概率公式解答即可.
【详解】解:∵共有8个粽子,其中有2个蜜枣的,
∴不是蜜枣的有6个
∴吃不到蜜枣粽子概率=.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概率公式,熟知事件A可能出现的结果数与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的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 如图,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若,则BD的长是( )
A. 5 B. 4 C. 3 D. 2
【答案】C
【解析】
【分析】先证明△ADE≌△CFE(AAS),得AD=CF=4,然后由BD=AB-AD求解即可.
【详解】解:∵FCAB,
∴∠A=∠FCE,∠ADE=∠F,
在△ADE与△CFE中,
,
∴△ADE≌△CFE(AAS),
∴AD=CF=4,
∴BD=AB-AD=7-4=3,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9. 如图,在中,,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E,交于点D,的周长等于12,则的长度为( )
A. 5 B. 6 C. 7 D. 8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再利用的周长为12即可求解.
【详解】解:∵垂直平分,
∴,
∴的周长,
∵,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10. 在一次800米的长跑比赛中,甲、乙两人所跑的路程(米)与各自所用时间(秒)之间的函数图像分别为线段和折线,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的速度保持不变 B. 乙的平均速度比甲的平均速度大
C. 在起跑后第180秒时,两人不相遇 D. 在起跑后第50秒时,乙在甲的前面
【答案】B
【解析】
【分析】A、由于线段OA表示甲所跑的路程S(米)与所用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图象,由此可以确定甲的速度是没有变化的;B、甲比乙先到,由此可以确定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快;C、根据图象可以知道起跑后180秒时,两人的路程确定是否相遇;D、根据图象知道起跑后50秒时OB在OA的上面,由此可以确定乙是否在甲的前面.
【详解】解:A、∵线段OA表示甲所跑的路程S(米)与所用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图象,∴甲的速度是没有变化的,故不选A;
B、∵甲比乙先到,∴乙的平均速度比甲的平均速度慢,故选B;
C、∵起跑后180秒时,两人的路程不相等,∴他们没有相遇,故不选C;
D、∵起跑后50秒时OB在OA的上面,∴乙是在甲的前面,故不选D.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就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问题的相应解决.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 计算:=____________.
【答案】1
【解析】
【分析】逆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积的乘方,熟练掌握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并能逆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2. 如图所示,添加一个条件,使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答案不唯一)
【解析】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得.
【详解】解:∵,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即添加条件,可使得,
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判定,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
13. 如图,在中,BC边上的高是4cm,点D从点C出发,沿CB边向点B匀速运动,速度为0.1cm/s,连接AD,设动点D的运动时间为t(s)(点D到点B后停止运动),的面积为S(),则S与t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
【答案】S=0.2t
【解析】
【分析】先用t表示出CD的长度,△ACD中CD边上的高为4cm,运用三角形面积基本求法可得,面积S与时间t的关系式.
【详解】解:根据题意得:CD=0.1tcm,DC边上的高是4cm,
∴的面积为,
∴S与t之间的关系式为S=0.2t.
故答案为:S=0.2t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关系式及其应用,关键在于能够正确写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进行化简从而得出答案.
14. 如图,某会展中心在会展期间准备将高5m,长13m,宽2m的楼道上铺地毯,已知地毯每平方米18元,请你帮助计算一下,铺完这个楼道至少需要____________元钱.
【答案】612
【解析】
【分析】先由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为12m,再用(AC+BC)乘以2乘以18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如图,∵∠C=90,AB=13m,AC=5m,
∴BC==12m,
∴(元).
故填:612.
【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平移的性质,题中求出地毯的总长度是解题的关键,地毯的长度由平移可等于楼梯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的和,进而求得地毯的面积.
15. 如果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__________.
【答案】-1或3
【解析】
【分析】先根据两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乘积二倍项即可确定m的值.
【详解】解:∵=,
∴2(m-1)x=±2×x×2,
解得m=-1或m=3.
故答案为-1或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式,根据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是解题的关键,也是难点,熟记完全平方公式对解题非常重要.
16. 弹簧原长(不挂物体)15cm,弹簧总长L(cm)与物体质量x(kg)的关系如表所示:
弹簧总长L(cm)
16
17
18
19
20
重物质量x(kg)
0.5
1.0
1.5
2.0
2.5
当物体质量为5kg(在弹性限度内)时,弹簧的总长是 _____cm.
【答案】25
【解析】
【分析】根据观察,可发现:每挂1千克弹簧增长2厘米,可得答案.
【详解】解:由题意,得L=2x+15,
当x=5时,L=2×5+15=25cm,
答:重物为5(千克)时弹簧总长L(cm)是25厘米.
故答案为:25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关系式,观察发现规律:每挂1千克弹簧增长2厘米是解题关键.
17. 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条沿折叠,若,则____.
【答案】50°##50度
【解析】
【分析】此题要求∠AEG的度数,只需求得其邻补角的度数,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折叠的性质就可求解.
【详解】解:∵四边形ABCD长方形
∴AD∥BC,
∴∠DEF=∠1=65°,
由折叠的性质得:∠GEF=∠DEF=65°,
根据平角的定义,得:∠AEG=180°−65°×2=50°.
故答案为:50°.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正确观察图形,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8. 如图,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我们把这样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则图中与有唯一公共顶点且与全等的格点三角形共有________个(不包括).
【答案】13
【解析】
【分析】以C点为唯一公共点,其它两点在格点上作出与全等的三角形即可.
【详解】解:如图所示:与有唯一公共顶点且与全等的格点三角形共有13个,
故答案为:1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9. 如图,是一张三角形纸板,其中,一只蚂蚁在这张纸板上自由爬行,则蚂蚁爬到阴影部分的概率为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利用等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概念,将分为7个面积相同的三角形,中间阴影部分的三角形的面积是面积的,所以蚂蚁爬到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详解】解:连接.
,,,
利用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可得,
被分为7个面积相同的三角形,中间阴影部分的三角形的面积是的,
所以蚂蚁踩到阴影部分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线的性质以及几何概率等知识,利用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得出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解题关键.
20. 如图,锐角三角形ABC中,直线l为BC的中垂线,BM为的角平分线,l与BM相交于点P.若,,则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32度
【解析】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再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直线BM为的角平分线,
.
直线l为BC的中垂线,
,
,
,
在中,,
即,
解得
故答案为:32°
【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定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0分)
21. 计算和化简
(1);
(2).
(3)
【答案】(1)0 (2)
(3)
【解析】
【分析】(1)应用有理数乘方,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2)应用整式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2)应用整式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小问1详解】
解:
;
【小问2详解】
解:
;
【小问3详解】
解: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差公式,整式的混合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整式的混合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求即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2.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整式的混合计算法则先化简,然后代值计算即可.
【详解】解:
,
当,时,
原式.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化简求值,熟知整式的混合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3. 在△ABC中,AB=15,BC=14,AC=13,求△ABC的面积.
某学习小组经过合作交流,给出了下面的解题思路,请你按照他们的解题思路完成解答过程.
【答案】84.
【解析】
【详解】解:作AD⊥BC于D,
如图所示:设BD = x,则.
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
在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
∴ ,
解之得:.
∴.
∴ .
24.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图中有一个.
(1)画出关于直线的对称图形(不写画法);
(2)若网格上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求的面积.
(3)在直线上找一点,使得的周长最小,并标出点.
【答案】(1)见解析 (2)
(3)见解析
【解析】
【分析】(1)先找出点A、点B、点C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再依次连接对称点即可.
(2)先求出所在的长方形的面积,再求出长方形里其他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即可.
(3)先找出点A关于直线的对称点D,连接与直线相交于点P,即的最小值就是的长度.
【小问1详解】
解:如图,即为所求;
;
【小问2详解】
解:的面积.
【小问3详解】
解:如图,点P即为所求.
【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轴对称变化、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熟练掌握轴对称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5. 如图,,,.
(1)求证:;
(2)若,AE平分,求的度数.
【答案】(1)见解析 (2)35°
【解析】
分析】(1)根据,可得,进而证明,即可得证;
(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根据(1)的结论可得,即可求解.
【小问1详解】
证明:,
,
在与中,
,
;
【小问2详解】
解: ,AE平分,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角平分线的意义,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26. 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放入6个白球和14个红球,它们除颜色外完全相同.
(1)求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
(2)现从口袋中取出若干个红球,并放入相同数量的白球,充分摇匀后,要使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是,问取出了多少个红球?
【答案】(1)
(2)10个
【解析】
【分析】(1)用白球的个数除以总球的个数即可;
(2)设取出了x个红球,根据概率公式列出算式,求出x的值即可得出答案.
【小问1详解】
解:口袋中共有6个白球和14个红球,所有可能的结果有20种,每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同,
∴(摸出白球).
答: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是;
【小问2详解】
设取出了个红球.根据题意,得:
,
解这个方程,得.
答:取出了10个红球.
【点睛】本题考查了概率的知识.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27. 某星期天下午,小锐和同学小雪相约在某公共汽车站一起乘车回学校,小锐从家出发先步行到车站,等小雪到了后两人一起乘公共汽车回到学校.图中折线表示小锐离开家的路程y(公里)和所用时间x(分)之间的函数关系.
(1)问题中的自变量是 ,根据图像可知,小锐从家到公共汽车站步行了 公里,在公共汽车站等小雪用时 分钟;
(2)求小锐从家出发步行到车站过程中y与x的函数关系式;
(3)求公共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单位:公里/小时).
【答案】(1)所用时间;2;10
(2)
(3)公共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公里/小时
【解析】
【分析】(1)根据图像进行解答即可;
(2)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即可;
(3)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出公共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即可.
【小问1详解】
解:问题中的自变量是所用时间;根据图象可知,小锐从家到公共汽车站步行了2公里;在公共汽车站等小雪用时(分钟);
故答案为:所用时间;2;10.
小问2详解】
解:设小锐从家出发步行到车站过程中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把代入得:,
解得:,
∴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小问3详解】
解:(公里/小时),
答:公共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公里/小时.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图像获得相关信息.
28. 已知△ABC中,AC=BC;△DEC中,DC=EC;∠ACB=∠DCE=α,点A、D、E在同一直线上,AE与BC相交于点F,连接BE.
(1)如图1,当α=60°时,
①求证:AD=BE;
②请求出∠AEB的度数;
(2)如图2,当α=90°时,请直接写出:
①∠AEB的度数为 ;
②若∠CAF=∠BAF,BE=2,线段AF的长为 .
【答案】(1)①见解析;②60°;(2)①90°;②4
【解析】
【分析】(1)①由“SAS”可证△CDA≌△CEB,可得AD=BE;②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EB=∠CDA=120°,最后根据平角的性质求解即可;
(2)①由“SAS”可证△ACD≌△BCE,可得∠ADC=∠BEC=135°,可得结论;②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BE=2,由外角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AD=CD=DF=2,即可解得.
【详解】解:(1)①∵AC=BC,DC=EC,∠ACB=∠DCE=60°,
∴△ABC和△DEC是等边三角形,
∴∠ACB=∠DCE=∠CDE=∠CED=60°,CA=CB,CD=CE,
∴∠ACB﹣∠DCF=∠DCE﹣∠DCF,
∴∠ACD=∠BCE,
在△CDA和△CEB中,
,
∴△CDA≌△CEB(SAS),
∴AD=BE;
②∵△CDA≌△CEB,
∴∠CEB=∠CDA=180°﹣∠CDE=120°,
∵∠CED=60°,
∴∠AEB=∠CEB﹣∠CED=120°﹣60°=60°;
(2)①∵AC=BC,CD=CE,∠ACB=∠DCE=90°,
∴△ACB和△D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CDE=45°=∠CED,
∴∠ACB﹣∠DCB=∠DCE﹣∠DCB,
即∠ACD=∠BCE,
∴∠ADC=180°﹣∠CDE=135°,
在△ACD和△BCE中,
,
∴△ACD≌△BCE(SAS),
∴∠ADC=∠BEC=135°,
∴∠AEB=∠BEC﹣∠CED=90°,
故填:90°;
②∵△ACD≌△BCE,BE=2,
∴BE=AD=2,
∵∠CAF=∠BAF=22.5°,∠CDE=45°=∠CAD+∠ACD,
∴∠ACD=∠CAD=22.5°,
∴AD=CD=2,
∵∠DCF=90°﹣∠ACD=67.5°,∠AFC=∠ABC+∠BAF=67.5°,
∴∠DCF=∠AFC,
∴DC=DF=2,
∴AF=AD+DF=4,
故填: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七年级数学暑假作业,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年级数学暑假作业,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年级数学暑假作业,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