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5647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5647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56473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监考教师将答题卡收回, 关于碇步桥的说法正确的是,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推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驻马店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
本试题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只收答题卡。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涂)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教师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水土流失是我国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治理难度极大,严重阻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下图为我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影响辽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程度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是( )
①植被覆盖率②地形状况③土壤质地④降水季节变化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2. 水土流失不利于河流航运,主要是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下游( )
A. 河流水量增大 B. 河流流速变急
C. 河床不断抬高 D. 河流下切显著
3. 水土流失对发生地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
A. 降低土壤肥力 B. 造成土地盐碱化 C. 加剧河流污染 D. 造成土地沙化
泰顺县位于浙江南部,境内溪流交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过溪涉水,多靠碇步桥。碇步桥多用加工的石块在水中筑起石磴,以垫脚过河,整齐美观,石块之间仅相隔约一步之遥。泰顺县仕水碇步桥,历史悠久,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2023年春晚舞蹈《碇步桥》成为网红打卡地。下图示意浙江仕水碇步桥,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4. 关于碇步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建造碇步桥的石材多采用石灰岩 B. 台风多发季节影响碇步桥的保存
C. 碇步桥的交通运输功能日益重要 D. 碇步桥多修在较为宽深的河道上
5. 推测目前有可能造成碇步桥短期内不复存在的人类活动是( )
A. 植树造林 B. 过度放牧 C. 开发小水电 D. 发展旅游业
6. 为了让碇步桥一直“网红”下去,当地需要做好( )
①增收门票②完善交通③整治环境④打造新景点⑤引进新工业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②③⑤
2023年国务院通过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意见,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这意味着以城市为消费主体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一步向乡村市场延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推广( )
A. 可以减少新能源汽车销售环节 B. 改变农村能源消费结构
C. 带动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完善 D. 改变汽车产业空间布局
8. 目前,销售到农村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多是小型、微型车,主要原因是( )
①充电便捷,电池续航里程更长②农村道路狭窄,仅适合小型车辆通行
③居民出行半径较小,可以满足出行需求④政策支持力度大,优惠多,价格略低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中国粮食生产格局从宋朝的“江浙熟,天下足”,到明朝中后期的“湖广熟,天下足”,以及此前的“中原熟,天下足”,到如今已经演变成“东北熟,天下足”。北方粮食产量的提高,让“南粮北调”成为历史,代之以“北粮南运”。但2023年5月,连续的阴雨让河南等地即将收获的小麦出现发芽和霉烂等现象,气候异常导致的恶劣天气依然威胁着粮食安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导致我国粮食生产格局显著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区域位置显著变化 B. 经济格局发生变动
C. 全球气候持续变暖 D. 灌溉技术大幅改进
10. 与宋、明时期“南粮北调”相比,制约现代“北粮南运”主导因素是( )
A 粮食产量 B. 市场需求 C. 储存难度 D. 运输成本
11. 2023年河南等地小麦出现发芽和霉烂现象可能会造成( )
A. 麦芽糖的价格下降 B. 优质面粉价格上涨
C. 农业结构大幅调整 D. 农业科技水平提高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成立,这是目前埃及唯一的经济特区。埃及与美国,欧盟、中东、非洲等经济体签订了多个双边或多边贸易协议,在埃及制造的产品可自由进入美国、欧盟、非洲、土耳其、阿拉伯等国家市场。图为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对两国经贸合作区具有重要意义。在合作中我国主要优势是( )
A. 资金技术 B. 政策支持 C. 劳动力价格 D. 自然资源
13. 利用埃及的资源优势,我国在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可以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
A. 电子工业 B. 纺织工业 C. 冶金工业 D. 食品加工业
14. 我国在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设工厂的主要目的是( )
A. 利用当地运河交通 B. 促进埃及经济发展
C.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D. 改善当地基础设施
黑河中游湿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在黑河流域乃至河西走廊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该湿地的恢复和保护问题,相关部门调查了该地区恢复利用(利用与管理)、恢复保护(隔离保护管理)和自然恢复三种典型恢复方式对植被的影响。下图示意自然湿地(作为参考湿地)和三种湿地恢复方式对植被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推测黑河对沿岸地区的作用最主要体现在( )
A 提供水源 B. 航运价值 C. 发展水电 D. 水产养殖
16. 下列属于恢复保护措施的是( )
A. 建设旅游景点,进行浇灌、栽种等 B. 建立栅栏进行隔离保护
C. 广泛植树造林,丰富其物种多样性 D. 不参与管理的自然恢复
17. 与自然恢复相比,人工恢复方式有利于提高植被覆盖度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物种多样性好 B. 群落抗干扰能力强
C. 生态环境较好 D. 能够满足水源需求
我国西北地区的某沙漠中,一排排屹立的太阳能电池板蔚为壮观,光伏发电成为现代治沙的新手段,用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治沙模式(如图),让贪瘠的荒漠土地重焕生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当地在光伏发电站周边大量种植梭梭木、花棒等沙生植物的主要目的是( )
A. 降低电站维护成本 B. 提供宜居生活环境
C. 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D. 有利于发展畜牧业
19. 关于西北地区光伏发电治沙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电效率下降 B. 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C. 发电成本增加 D. 植被类型改变
20. 制约我国西北地区光伏产业进一步推广的主要因素是( )
A. 技术难度大 B. 劳动力不足 C. 投资成本高 D. 碳排放量大
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埃尔埃希多地区曾是该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缺水严重。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依靠政策扶持、科技创新和调水工程的投入使用,辛勤的人们在这里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绿色奇迹,成为“欧洲蔬菜之都”。读西班牙调水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根据图文材料推测埃尔埃希多可能位于图中的( )
A. a B. b C. c D. d
22. 关于甲调水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调水方向为由南往北 B. 部分地段需要逐级提水
C. 沿线地形平坦,施工难度较小 D. 全面解决了调入区的用水问题
23. 甲调水工程对调入地区环境的影响是( )
A. 洪涝、地震等灾害频率降低 B. 大气污染普遍减轻
C. 城市地面沉降问题得以解决 D. 土壤盐碱程度加剧
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2022年5月20日,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通过“船载舱养”摸式,将养殖区域从近岸推向了深远海,是我国驶向深蓝的“移动海洋牧场”。该船可实时监测并集中控制养殖舱内的水、氧、光、饲、鱼等状况,养殖密度是传统网箱的4一6倍,养殖周期缩短1/4以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与传统近海滩涂养殖模式相比,“船载舱养”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
①躲避台风能力更强②渔业生产成本更低
③基本不受赤潮威胁④养殖用水更新更快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5. “船载舱养”模式利用养殖工船发展深远海渔业养殖,对我国的积极影响是( )
A. 行使了海洋经济权益 B. 保护了海上航行安全
C. 扩大专属经济区范围 D. 全面参与海洋的治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共50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首钢始建于1919年,选址在北京市西郊石景山区。2005年3月开始,首钢逐步搬迁到曹妃旬,2010年6月一期工程建成投产。下图为首钢搬迁示意图。
材料二:2008年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举行,使得北京成为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首钢遗址公园是在首钢废旧厂区内经过规划和设计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冬奥会的重要比赛场馆之一。北京石景山区抓住服务2022年冬奥会和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的两大机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图为石景山区产业结构变化统计图。
(1)分析河北省曹妃甸成为首钢搬迁目的地的有利条件。
(2)指出石景山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
(3)冬奥会结束后,请你为首钢遗址公园现有设施的开发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乌江发源于云贵高原,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作为长江经济带上游南岸一级支流,地跨滇、黔、鄂、渝4省市,干流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自古以来就是贵州联通外界的航运要道。进入21世纪,随着“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乌江流域水电枢纽未同步建设通航设施以及陆运方式的快速发展,导致乌江一度断航,仅能开展短途的库区客货运输。随着乌江干流水电梯级开发的实施,库区蓄水使乌江航道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通航能力大幅提升,最终实现全线复航。下图中左图示意乌江水系位置,右图示意乌江干流梯级开发剖面。
(1)说明乌江流域梯级开发的不利自然条件。
(2)指出乌江流域梯级开发产生的综合效益。
(3)分析乌江全线复航后对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2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镍广泛应用于不锈钢、特种合金以及电池材料等生产。镍矿是我国紧缺的战略矿产,对外依存度高。印度尼西亚的镍矿资源丰富,长期以来该国的原矿主要出口至我国,随着印度尼西亚禁止原矿出口,大量中资企业授资印度尼西亚的镍矿开采与加工,建成众多镍铁及不锈钢生产线,并将镍铁售往我国。目前印度尼西亚已成为全球镍铁生产大国。下图示意印尼苏拉威西岛镍矿及中资企业投资的冶炼厂分布。
(1)说明印度尼西亚政府禁止镍原矿出口原因。
(2)分析该国镍矿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
(3)针对我国镍矿资源紧缺的困境,请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耕地非粮化是将大量耕地转化为非粮食生产的行为,以非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比率表示非粮化程度。“山城”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下图示意重庆市2011~2020年耕地非粮化程度分布。
(1)分析重庆市耕地非粮化率较高的自然原因。
(2)说明重庆耕地非粮化率较高带来的不利影响。
(3)提出防止该市耕地非粮化程度进一步扩大的合理措施。
高二地理试题答案
1. D 2. C 3. A
4. B 5. C 6. B
7. C 8. D
9. B 10. D 11. B
12. A 13. B 14. C
15. A 16. B 17. D
18. A 19. B 20. C
21. C 22. B 23. D
24. B 25. A
26.(1)曹妃甸面向渤海,港口优良,海运便利;距离煤炭和铁矿产地较近;可利用滩涂广,占用耕地少,土地成本低;位于环渤海经济区,钢铁市场需求量大。
(2)第二产业占比持续下降,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由以第二产业为主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升级。
(3)利用现有的冬奥场馆作为专业滑雪赛场;作为冰雪运动的训练场地;打造城市体育主题公园;作为城市生态区、休憩区及观光旅游区等。
27.(1)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生态环境脆弱。
(2)发电、灌溉、防洪、航运、水产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
(3)乌江水道的打通,为矿产资源的运输提供便利水运条件,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与陆地运输联通,完善西南地区交通运输网;加强滇、黔、鄂、渝 4 省市的社会经济联系,促进协同发展;带动船舶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工业化水平;为沿岸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28.(1)利于镍矿石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保护镍矿资源(非可再生资源),防止过度开发。
(2)地势起伏大,降雨多,开发易导致水土流失;破坏植被,生物多样性减少;镍矿的开采和冶炼会对水、土壤和大气带来污染。
(3)加大技术创新,挖掘资源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新的替代资源;拓宽进口渠道,增加区外资源调配与贸易。
29.(1)山地、丘陵较多,耕地面积较小,粮食种植成本高,利润低;水热条件好,组合多样,利于多种经济作物经营。
(2)耕地过度非粮化,造成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会导致粮食总产量下降,不利于保障粮食安全;耕地用作其他用途,可能破坏土壤耕作层,影响耕地质量;耕地非粮化生产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农药化肥过量施用以及塑料薄膜等固体废弃物大量残留,危害生态环境,造成土壤污染。
(3)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力度,适当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严格耕地用途管制,确保粮食播种面积;推进耕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商丘名校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答案,共12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