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满分120分, 古诗默写,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鄂伦春旗2022~2023学年(下)学业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等信息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2.考生要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3.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兴安五月春来晚,达尔滨湖畔杜鹃红。2023年5月5日,鄂伦春自治旗达尔滨兴安杜鹃节隆重开幕。经过多年的发展,赏杜鹃花已成为一年一度老百姓翘首以盼的花展盛事,想一览美景的游客无须四处寻mi,达尔滨湖森林公园中随处即可览天然的熔岩杜鹃美景。这期间也是这里最美最热闹的时刻,杜鹃用热情迎接【甲】( )(A. 前呼后拥 B.络绎不绝)的游客。她撇开女子的娇羞尽情绽放,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赛雪。漫山遍野花团锦cù,美不胜收。
她虽不像梅花,【乙】( )在严寒下,( )顽强绽放。(A. 即使……也……B.只有……才……)她们只要一落地便会生根开花,无论风雨多大都要开出最鲜艳夺目的花。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寻mì( ) 撇( ) 花团锦cù( ) 绽( )放
(2)请结合语境,从文中的括号内选择正确的成语填入【甲】处。(只填选项)
(3)请结合语境,为【乙】处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只填选项)
(4)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灿烂”“热闹”“鲜艳”这三个词的词性都是形容词。
B. “络绎不绝”“环境宜人”“翘首以盼”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后补短语。
C. “赏杜鹃花已成为一年一度老百姓翘首以盼的花展盛事”一句的主干是“赏杜鹃花成为盛事”
D. “她撇开女子的娇羞尽情绽放,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赛雪。”该句使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答案】(1) ①. 觅 ②. piē ③. 簇 ④. zhàn
(2)B (3)A (4)B
【解析】
【小问1详解】
考查字音字形。
①寻觅:xún mì,寻求;探索;
②撇开:piē kāi,指放在一边,不予讨论或考虑。
③花团锦簇:huā tuán jǐn cù,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④绽放: zhàn fàng ,指花开放。也形容如花一样开放。
【小问2详解】
考查成语运用。
前呼后拥:指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
络绎不绝:前后相连、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
结合“用热情迎接……的游客”的内容可知,应使用“络绎不绝”,形容游客连续不断。
故选B。
【小问3详解】
考查关联词语使用。)
“有……才……”,是必要条件,也是唯一条件。只能在这个条件下能达到结果,其他的不行。
结合“她虽不像梅花……顽强绽放”的内容可知,“在严寒下”和“顽强绽放”应使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即使……也……”,转折关系是对前面分句提出的某种已存事实或情况,后面分句转而述说并非理所当然的推论,即相反或相对的结论。
故选A。
【小问4详解】
考查语文基础知识。
B.有误,“络绎不绝”“环境宜人”是主谓短语;
故选B。
2. 下列对文学常识和传统文化常识解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孟子》《庄子》《礼记》等古代典籍均为儒家经典。
B. 除夕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指最后一天,有吃年夜饭、守岁等习俗。
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到战国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D. “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人记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桃花源记》就是一篇虚构基础上的记人记事之作。
【答案】A
【解析】
【详解】A.《庄子》是道家经典。故选A。
3. 将下列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顺序是( )
①直到有一天,当我们真正抵达这些人的心灵,接近了事情的真相之后,才发现,我们对生命的了解竟是那么肤浅,那么简单。
②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世界,是它浩大而琐碎的表象。
③他们的心底,深藏着苦痛,深埋着善良,深掩着真爱,深蓄着大义,我们竟毫不知晓。
④而一些人的内心,一些事情的真相,却藏在岁月的背后,我们无法感知。
⑤所以,只有岁月的河流在喧响中沉寂下来,在翻滚中平静下来,我们才会真正理解一个生命,懂得一颗心灵,才会明白这个世界赋予我们的真实与美好。
A. ③①②④⑤ B. ③⑤②①④ C. ②④①③⑤ D. ②①④⑤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句子排序。
阅读文段可知,主要围绕“对世界本质的认识”进行叙述。
②句“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世界,是它浩大而琐碎的表象”引出话题,应为首句;
④句“而一些人的内心,一些事情的真相,却藏在岁月的背后,我们无法感知”说明了只看到世界表象的原因,应为第二句;
①句“直到有一天,当我们真正抵达这些人的心灵,接近了事情的真相之后,才发现,我们对生命的了解竟是那么肤浅,那么简单”承接上文,由表象深入到内心,应为第三句;
③句“他们的心底,深藏着苦痛,深埋着善良,深掩着真爱,深蓄着大义,我们竟毫不知晓”承接上文,进一步叙述丰富的内心世界;
⑤句“所以,只有岁月的河流在喧响中沉寂下来,在翻滚中平静下来,我们才会真正理解一个生命,懂得一颗心灵,才会明白这个世界赋予我们的真实与美好”提出应如何做,总结全段。
正确排序为:②④①③⑤;
故选C。
4. 古诗默写。
(1)蒹葭萋萋,___________。(《诗经·蒹葭》)
(2)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4)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北冥有鱼》一文中,作者用两个夸大的数字展现大鹏鸟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心忧天下穷苦书生,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的济世情怀。
【答案】 ①. 白露未晞 ②. 气蒸云梦泽 ③. 心忧炭贱愿天寒 ④. 拣尽寒枝不肯栖 ⑤. 水击三千里 ⑥.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⑦. 安得广厦千万间 ⑧.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解析】
【详解】考查对名篇名句和古诗文的识记理解。本题中应注意“露、晞、蒸、炭、贱、抟、摇”等字的写法。
二、综合性学习。(23分)
致远中学将开展“经典永流传”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经典名著阅读。(5分)
5. 在“2023致远中学第五届书香文化节”启动季,你的班级拟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开展“钢铁铸魂、保尔育人”主题读书交流会,请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1)为了让全班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准备开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知识竞赛,让每个同学都准备一个关于该作品的文化常识小题。小语同学准备了下面的小题,请你完成。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______(填国别)作家_____________(填人名)。
(2)填写表格空白,梳理与保尔有关的事件,为交流做准备:
成长阶段
保尔故事
第一阶段
苦难的童年
十二岁被迫离开学校,在车站食堂打工,受尽凌辱,目睹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
第二阶段
战场上的搏杀
在①(人名)的影响下参加革命,成为红军骑兵。打击侵略者和反革命者,捍卫苏维埃政权,足迹踏遍全国。
第三阶段
参加国民经济恢复建设
参加肃反工作;参加筑路队,感染伤寒,被遣送回家;抢救木材受伤,被送疗养院。
第四阶段
实现生命意义
在病情恶化,以至于 ② 的情况下,不得不离开战斗队伍;战胜病魔,完成作品《暴风雨所诞生的》,开始新的生活。
【答案】(1) ①. 苏联 ②. 奥斯特洛夫斯基(或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
(2)①朱赫来②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丧失工作能力
【解析】
【小问1详解】
考查文学常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小问2详解】
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和概括。
①空: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原著可知,由于朱赫来被捕了,保尔为了救朱赫来,自己被关进了监狱里,但是后来因为一些意外,保尔被错放了;后来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参加了红军,并拼命捍卫维埃政权。因此这里的人物是朱赫来;
②空:保尔病情恶化,不得不进行手术,可是手术刚过后不久,保尔就又开始带病工作;后来保尔的病情变得无法医治;于是他又渐渐地双目失明,全身瘫痪,最终不得不退出了队伍;他经历的这一系列磨难都使他不禁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但是保尔心中那份坚强的意志力仍然在,这使他克服了心中的病魔!最终保尔终于战胜了病魔与伤痛,他也终于完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这一名著,这也使保尔重新有了信心,于是他又开始拿起新的武器——笔,进行新一轮的斗争。因此这里应填: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丧失工作能力。
【任务二】走进古诗文,领略古人智慧,感受古人情怀。(18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 《石壕吏》全诗中只用了“ ”一句话来直接描写“石壕吏”这个人物,通过老妪的话语,用 (A.正面 B.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石壕吏”的凶悍、蛮狠。
7. 请谈谈你对“独与老翁别”这句诗的理解。
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死者长已矣 已:_________ (2)犹得备晨炊 犹:__________
(3)女有归 归:__________ (4)是谓大同 是:__________
9.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天下为公 不足为外人道也
B. 大道之行也 乃记之而去
C. 货恶其弃于地也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D. 是故谋闭而不兴 执策而临之
10. 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11. 《石壕吏》中,虽是朝廷征兵,却不像《木兰诗》一样用“点兵”一词,而是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词,暗示百姓不愿去当兵,但官府采取强迫手段,体现了官吏的凶残霸道。《大道之行也》描述大同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福利保障体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6. 吏呼一何怒 B
7. “独”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诗人日暮投宿,老翁与老妇共同接待,一夜之间,只剩老翁,“独”表现了作者凄苦、悲愤之情。
8. ①. 停止,这里指“生命结束”(答出“生命结束”即可) ②. 还 ③. 女子出嫁 ④. 这 9. C
10. (1)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让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
11. ①. “捉人” ②.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③.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④. 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解析】
【6题详解】
考查正侧面描写。
根据题干“直接描写‘石壕吏’这个人物,通过老妪话语,用……手法,表现出‘石壕吏’的蛮横、凶悍”的提示,找到“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可知(1)处填“吏呼一何怒”,(2)处填“侧面(或间接)”。故选B。
【7题详解】
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独与老翁别”的意思是:只同那个老翁告别。“独”说明只剩下了老翁,老妇人已经被差役捉走了。昨夜里是老翁和老妇人一起接待“我”,而一夜之间,只剩下老翁了。“独”表现了诗人凄苦、悲愤、无奈之情,也流露出他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
【8题详解】
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已:停止,这里指“生命结束”;
(2)句意为: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 犹:还
(3)句意为:女子有归宿。 归:女子出嫁;
(4)句意为:这就是理想社会。是:这。
【9题详解】
考查一词多义的理解。
A.判断动词,是/介词,向;
B.主谓间取消独立性,不译/代词,指小石潭景色;
C.介词,在/介词,在;
D.表并列关系连词,不译/表修饰关系连词,不译;
故选C。
【10题详解】
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与,通“举”,选举,推举;修,培养。
(2)句重点词语:使,让;终,终老保障;壮,青壮年;用,为社会效力。
【11题详解】
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有吏夜捉人”有差役夜里来强征兵。“捉”字暗示百姓不愿去当兵,但官府采取强迫手段,体现了官吏的凶残霸道。
根据理解,可知“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意思是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此句描述了大同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意思是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此句体现了福利保障体系。
结合“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等内容可知,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点睛】参考译文:
《石壕吏》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差役吼得是多么凶狠啊!老妇人是啼哭得多么可怜啊!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两个儿子刚刚战死了。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消失了,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声。天亮临走的时候,只同那个老翁告别。
《大道之行也》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让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长的地方,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一) (17分)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碧波上的守桥人
娄国标
①几场大雨过后,鄱阳湖的水面渐渐宽阔起来。降水汇集,支流注入,加上长江上游来水,让鄱阳湖的水位迅速抬升。视线所及,一片烟波浩渺。
②“以雨为令”是党颉明挂在嘴边的话。他架着望远镜,仔细“扫描”着湖面。远处郁郁葱葱的山,湖面上姿态优美的水鸟,都难以引起他的关注。他的注意力,集中于这座大桥——鄱阳湖铁路特大桥。
③防洪防汛,是铁路桥隧工的重要工作。除了监测水位,还要观测船舶通航情况。水涨船高,枯水期能顺畅通行的船只,到了丰水期就可能高度超限。一旦高度超限的船只强行通过大桥,就会撞击大桥钢梁,危及铁路运输安全。
④桥头的看守房里,一台视频电脑、一个望远镜、一把烧水壶、一张小床,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水位上涨,道路被阻断,看守房仿佛是汪洋中的“孤岛”。此时,党颉明和工友需要进入防护栅栏,沿着路基步行近4公里,才能到达看守点。大桥白天列车密集,一般只有等到深夜动车停运后,检修人员才能上线作业。
⑤夜间,湖面,大风,复杂的作业环境,时时考验着这群守桥的年轻人。党颉明他们可不服输。年轻人爱动脑筋,为适应工作环境,提高作业效率,他们摸索出了不少“高招”。
⑥首先是对抗大风。湖面风大,特别是到了冬季,湖风凛冽,带着湿冷的水汽,吹在脸上,如刀割一般,站得越高,刺痛感越强烈。同事们之间流传着一个顺口溜:天天都有风,从春吹到冬,大风三六九,小风天天有。工友们的应对经验是:必须穿防风的衣服,外面扎上一根粗腰带,再用绳子把裤腿绑起来,防止风从裤管钻入。安全帽一定要扣紧,鞋子一定要绑牢,否则容易被风吹得到处跑。有一次,党颉明的一只鞋子没有系紧,掉进了鄱阳湖。为了不耽误工作,他只好先用一个蛇皮袋扎在脚上御寒。
⑦消除恐高、恐水心理,也是大家必须过的一关。守桥职工一半以上来自北方,没见过这样的大湖,更别提从大桥上往下俯瞰了。初次接触这份工作,难免被吓得腿脚发软。
⑧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上桥作业时,任务是给桥枕、护木涂刷沥青漆。提桶踩在枕木上,往下看,满眼都是湖水微澜,一时间仿佛整个世界都如湖面一样起伏不定,觉得“人没动,桥在动”。再往前走几步,“桥墩就开始打转了”。
⑨老师傅见了,出言教他:“小伙子,怕啥?深呼吸,眼睛看向远处的小山,不要去想这湖水。”按照师傅教的去做,果然有效。“现在上桥检查作业,再也不怕了。间歇的时候,还能欣赏美丽的鄱阳湖风光呢。”
⑩巡检防洪、喷砂除锈、整修养护……守桥人的工作内容多且杂,但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重复作业。“白天列车穿过时,我们会在桥“肚子”里或在桥面下。夜里列车停止运行时,我们才出现在桥面上。”
⑪我忍不住问:“你们不觉得孤独吗?”“孤独,当然孤独。但大桥需要我们,我们就要耐得住寂寞。”党颉明只身一人从陕西来到九江,准备在当地成家。鄱阳湖留下了他,这座桥需要他。
⑫远方的亲戚曾问党颉明,在铁路从事什么工作?
⑬党颉明感到很难描述。他们守护着这座大桥,也守护着从此通过的万千旅客。但如果有人问,坐火车时能不能看到你们?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绵延的铁道线上,他们是一个个“隐形人”。但他知道,自己的工作不可或缺,而自己也为这份工作感到骄傲。
⑭大桥默默支撑着铁路。而默默支撑大桥的,正是这群可亲可爱的年轻人。他们的工作不求风光于人前,默默守护的背后,“平安”二字就是给他们最好的回报。
(刊载于2022年8月8日,有删改)
12. 守桥的年轻人为适应工作环境,提高作业效率,都摸索出了哪些“高招”?
13. 结合语境,根据所给角度为下面句子做批注。
(1)水位上涨,道路被阻断,看守房仿佛是汪洋中的“孤岛”。(从修辞角度)
(2)湖面风大,特别是到了冬季,湖风凛冽,带着湿冷的水汽,吹在脸上,如刀割一般,站得越高,刺痛感越强烈。(从描写角度)
14. 根据全文,梳理以党颉明为代表的年轻守桥人的形象特征,并补全下表
年轻守桥人形象
具体表现
A._______
桥头的看守房里,一台视频电脑、一个望远镜、一把烧水壶、一张小床,就是全部家当;沿着路基步行近4公里,才能看到看守点。
不惧孤独
B.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
白天列车穿过时,我们会在桥“肚子”里或在桥面下。夜里列车停止运行时,我们才出现在桥面上。
15. 选文第⑧⑨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16. 细读第⑭段,结合加点之处,说说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
17. “绵延的铁道线上,他们是一个个‘隐形人’中的‘隐形人’指什么?”
【答案】12. ①对抗大风:穿防风衣服,外扎粗腰带,用绳子绑住裤腿和鞋子,扣紧安全帽;②消除恐高、恐水心理:深呼吸,眼睛看向远处的小山,不去想脚下的湖水。
13. (1)批注: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看守房”比作“孤岛”,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党颉明和工友们的孤独和工作条件的艰苦,表达出作者对守桥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2)批注:这句话运用环境描写,描绘出鄱阳湖冬季湖面寒风凛冽的特点,写出党颉明和工友们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也为下文写工友们采取的应对措施做了铺垫。
14. ①. 不畏艰苦 ②. 党颉明说:“孤独,当然孤独。但大桥需要我们,我们就要耐得住寂寞。” ③. 默默奉献
15. 插叙。介绍了党颉明第一次上桥作业的经历,体现了守桥工作的危险、艰辛与不易;党颉明从害怕湖水到坦然欣赏湖面风光,也展现了他在守桥工作中的成长,使其形象更饱满、文章内容更丰富。
16. “可亲可爱”体现了对守桥人的赞美和崇敬之情;“默默守护”揭示了守桥人的工作特点及其默默奉献的精神。结尾凸显了文章主旨:表达了作者对年轻守桥人默默工作、无私奉献精神的高度赞扬。
17. “隐形人”指白天列车过桥时在桥“肚子”里或在桥面下,夜里列车停止运行时才出现在桥面上的守桥人。
【解析】
【12题详解】
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结合⑥段中“首先是对抗大风。湖面风大,特别是到了冬季,湖风凛冽,带着湿冷的水汽,吹在脸上,如刀割一般,站得越高,刺痛感越强烈。同事们之间流传着一个顺口溜:天天都有风,从春吹到冬,大风三六九,小风天天有。工友们的应对经验是:必须穿防风的衣服,外面扎上一根粗腰带,再用绳子把裤腿绑起来,防止风从裤管钻入。安全帽一定要扣紧,鞋子一定要绑牢,否则容易被风吹得到处跑”可概括为:(对抗大风)穿防风衣服,外扎粗腰带,用绳子绑住裤腿和鞋子,扣紧安全帽;
结合⑦段中“消除恐高、恐水心理,也是大家必须过的一关。守桥职工一半以上来自北方,没见过这样的大湖,更别提从大桥上往下俯瞰了。初次接触这份工作,难免被吓得腿脚发软”,⑨段中“老师傅见了,出言教他:‘小伙子,怕啥?深呼吸,眼睛看向远处的小山,不要去想这湖水。’按照师傅教的去做,果然有效”可概括为:(消除恐高、恐水心理)深呼吸,眼睛看向远处的小山,不去想脚下的湖水。
【13题详解】
考查句子赏析。解答时,结合句子内容,按照题干要求的角度进行分析。
(1)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结合“水位上涨,道路被阻断,看守房仿佛是汪洋中的‘孤岛’”的内容,由“看守房仿佛是汪洋中的‘孤岛’”可知,本句将“看守房”比作“孤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党颉明和工友们的孤独和工作条件的艰苦,表达出作者对守桥人的赞美和敬佩。
(2)从描写角度进行赏析。结合“湖面风大,特别是到了冬季,湖风凛冽,带着湿冷的水汽,吹在脸上,如刀割一般,站得越高,刺痛感越强烈”的内容,由“湖面风大,特别是到了冬季,湖风凛冽……”可知,本句运用了环境描写,描绘出鄱阳湖冬季湖面寒风凛冽的特点。结合“同事们之间流传着一个顺口溜:天天都有风,从春吹到冬,大风三六九,小风天天有。工友们的应对经验是:必须穿防风的衣服,外面扎上一根粗腰带,再用绳子把裤腿绑起来,防止风从裤管钻入。安全帽一定要扣紧,鞋子一定要绑牢,否则容易被风吹得到处跑。有一次,党颉明的一只鞋子没有系紧,掉进了鄱阳湖”的内容可知,写出党颉明和工友们的工作环境极其恶劣,也为下文写工友们采取的应对措施做了铺垫。
【14题详解】
考查内容理解概括和人物形象分析。
第一空,结合“桥头的看守房里,一台视频电脑、一个望远镜、一把烧水壶、一张小床,就是全部家当;沿着路基步行近4公里,才能看到看守点”可知,看守房条件简陋、看守员生活艰苦,由此看出他们不畏艰苦的品质;
第二空,结合⑪段中“我忍不住问:‘你们不觉得孤独吗?’‘孤独,当然孤独。但大桥需要我们,我们就要耐得住寂寞。’党颉明只身一人从陕西来到九江,准备在当地成家。鄱阳湖留下了他,这座桥需要他”可提取概括为:党颉明说:“孤独,当然孤独。但大桥需要我们,我们就要耐得住寂寞。”
第三空,结合“白天列车穿过时,我们会在桥‘肚子’里或在桥面下。夜里列车停止运行时,我们才出现在桥面上”可知他们默默的守护桥梁,工作不为人知,由此看出他们默默奉献的品质。
【15题详解】
考查对记叙顺序的理解和作用分析。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结合⑧段中“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上桥作业时,任务是给桥枕、护木涂刷沥青漆……”,⑨段中“老师傅见了,出言教他……现在上桥检查作业,再也不怕了。间歇的时候,还能欣赏美丽的鄱阳湖风光呢”的内容可知,这两段补充介绍了党颉明第一次上桥作业的经历,属于插叙,体现了守桥工作的危险、艰辛与不易;
结合“提桶踩在枕木上,往下看,满眼都是湖水微澜,一时间仿佛整个世界都如湖面一样起伏不定,觉得‘人没动,桥在动’。再往前走几步,‘桥墩就开始打转了’”,⑨段中“现在上桥检查作业,再也不怕了。间歇的时候,还能欣赏美丽的鄱阳湖风光呢”可知,党颉明从害怕湖水到坦然欣赏湖面风光,也展现了他在守桥工作中的成长,使其形象更饱满、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16题详解】
考查内容理解。
可爱可亲,是一个组合词,意思是既令人敬爱喜爱又令人亲近的人。默默守护,重点不在于守护,而在于默默。默默,意味着无欲无求,无条件付出,不需要任何回报,甚至不需要别人知晓,所做的一切全凭那一颗真心。结合⑭段中“大桥默默支撑着铁路。而默默支撑大桥的,正是这群可亲可爱的年轻人。他们的工作不求风光于人前,默默守护的背后,‘平安’二字就是给他们最好的回报”的内容可知,“可亲可爱”体现了对守桥人的赞美和崇敬之情;“默默守护”揭示了守桥人的工作特点及其默默奉献的精神。
结合⑬段中“党颉明感到很难描述。他们守护着这座大桥,也守护着从此通过的万千旅客。但如果有人问,坐火车时能不能看到你们?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绵延的铁道线上,他们是一个个‘隐形人’。但他知道,自己的工作不可或缺,而自己也为这份工作感到骄傲”的内容可知,结尾凸显了文章主旨:表达了作者对年轻守桥人默默工作、无私奉献精神的高度赞扬。
【17题详解】
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⑩段中“巡检防洪、喷砂除锈、整修养护……守桥人的工作内容多且杂,但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重复作业。‘白天列车穿过时,我们会在桥‘肚子’里或在桥面下。夜里列车停止运行时,我们才出现在桥面上’”,⑬段中“党颉明感到很难描述。他们守护着这座大桥,也守护着从此通过的万千旅客。但如果有人问,坐火车时能不能看到你们?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绵延的铁道线上,他们是一个个‘隐形人’”的内容可知,“隐形人”指白天列车过桥时在桥“肚子”里或在桥面下,夜里列车停止运行时才出现在桥面上的守桥人。
(二)(10分)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材料一】
“摆臂、抬腿,腰间赘肉咔咔掉”……今年,直播平台一段健身直播的爆火,成功带动了大众对线上健身的热情。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云健身”的普及率大幅度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启“云健身”模式。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大幅增加了就餐、健身、文艺等娱乐活动方面的支出。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让越来越多城市居民希望通过健身运动保持身体健康。2021年8月3日,中国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称,到2025年,全民健身将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人民币。并且在筹备和举办冬奥会的过程中,中国人对冬季运动越来越感兴趣。北京冬奥会为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以及与奥运会相关地区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美国《纽约时报》称,冰雪运动在中国各地蔚然成风,冬奥会助推中国实现体育强国梦。
(刊载于2022.8.1,有删改)
【材料二】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和《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等政策颁布实施,全民健身、科学健身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越来越多的国民将体育健身作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养成规律健身的习惯并追求更科学、更便捷的健身服务。
调研发现,我国7岁及以上年龄人群中,每周至少参加1次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67.5%,较2014年调研增长18.5%。以一周作为观察周期,有意识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每周平均健身2.52天,每周平均健身累计时长为99~120分钟。国民对体育健身目的认知更加全面,认为体育健身具有积极作用。参加调研访问的有意识主动参加体育健身人群中,75.52%的受访者回答,健身是为了提升身体功能。
(刊载于2022.8.2,有删改)
【材料三】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李德成提醒,健身锻炼掌握科学的方法很重要。要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处方”。李德成表示,“运动处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运动方式。主要是有氧运动,也称耐力运动,可选择慢跑、游泳、自行车等户外运动及跑步机等健身房内运动。②运动强度。李德成表示,以健身为目的的运动强度通常用心率和自觉疲劳分级来确定。以心率为例,体能良好者,目标心率=80%x(208-0.7x年龄);体能普通者,目标心率=70%x(208-0.7x年龄);体能较差者,目标心率=60%x(208-0.7x年龄)。可在运动之前计算出自己的目标心率,运动过程中随时监测自己的心率情况。③运动时间。除去准备活动和整理运动所需要的时间外,每次运动时间建议15~60分钟,如运动时间较长,运动强度应适当减小。
李德成提醒,运动处方个性化非常强,个体差异比较大,建议大家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制定适自己的运动处方。虽然健身操深受一些人的喜爱,但髋关节活动受限的人群;膝关节损伤、疼痛的群;孕期、产后恢复期的人群;跟练过程中有任何疼痛不适的人群;心肺功能不全、体重较大、骨质松的人群;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等人群并不适合跟练健身操。
(刊载于2022.8.5,有删改)
18.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健身热”兴起的原因有哪些。
19. 材料二中加点词语“至少”能否删掉?为什么?
20. 请从说明方法及作用的角度分析材料三中划线句子。
21. 小峰的爸爸今年43岁了,腰肌劳损严重,平时也不爱运动,体能较差。为了锻炼身体,他给自己制订了一套运动规划,请你根据材料三帮他看看该计划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并简述理由。
运动规划
运动时间:每天下午18:00-19:00
锻炼内容:跳健身操、跑步
具体安排:(1)18:00-18:30 跟着线上直播跳健身操
(2)18:30-19:00 跑步
自我管理:目标心率144,坚持每天锻炼,保质保量完成计划
【答案】18. ①我国经济增长,居民消费水平提高;②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让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希望通过健身运动保持身体健康;③冬奥会在国内掀起体育热潮;④国家相关政策的颁发,使得全民健身科学健身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⑤国民对体育健身目的认知更加全面,认为体育健身具有积极作用。
19. 不能,加点的词语“至少”表限定,用在此处说明我国7岁及以上年龄人群中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67. 5%,如果删去“至少”,则说明每周参加1次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67. 5%,这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0. 从句子中“髋关节活动受限的人群”“膝关节损伤、疼痛的人群……”可以看出这段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具体有力地说明个体运动差异比较大,建议大家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处方。
21. 不合理处:①跟跳健身操;②目标心率144。
理由:①小峰的爸爸腰肌劳损严重,不适合跟跳健身操;在108左右。
【解析】
【18题详解】
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中“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大幅增加了就餐、健身、文艺等娱乐活动方面的支出”可概括为:我国经济增长,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中“人们大幅增加了就餐、健身、文艺等娱乐活动方面的支出。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让越来越多城市居民希望通过健身运动保持身体健康”可概括为: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让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希望通过健身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中“并且在筹备和举办冬奥会的过程中,中国人对冬季运动越来越感兴趣。北京冬奥会为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以及与奥运会相关地区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可概括为:冬奥会在国内掀起体育热潮;
结合材料二第一段中“随着《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和《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等政策颁布实施,全民健身、科学健身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越来越多的国民将体育健身作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内容,养成规律健身的习惯并追求更科学、更便捷的健身服务”可概括为:国家相关政策的颁发,使得全民健身科学健身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
结合材料二第二段中“国民对体育健身目的认知更加全面,认为体育健身具有积极作用”可概括为:国民对体育健身目的认知更加全面,认为体育健身具有积极作用。
【19题详解】
考查说明语言。
至少,副词,表示最小的限度。结合“调研发现,我国7岁及以上年龄人群中,每周至少参加1次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67.5%,较2014年调研增长18.5%”的内容可知,“至少”在句中说明我国7岁及以上年龄人群中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67.5%,如果删去则说明每周参加1次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67.5%,这与实际情况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20题详解】
考查对说明方法的理解和作用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做假设、引资料等。说明方法的应用是为了让文章更加具体、准确,让读者更好的理解。
结合“虽然健身操深受一些人的喜爱,但髋关节活动受限的人群;膝关节损伤、疼痛的群;孕期、产后恢复期的人群;跟练过程中有任何疼痛不适的人群;心肺功能不全、体重较大、骨质松的人群;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等人群并不适合跟练健身操”的内容,由句子中“髋关节活动受限的人群”“膝关节损伤、疼痛的人群……”可以看出这段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举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个体运动差异比较大,建议大家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拓展运用。
根据材料三第二段中“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等人群并不适合跟练健身操”,结合题干“小峰的爸爸今年43岁了,腰肌劳损严重,平时也不爱运动,体能较差”可知,锻炼内容中的“跳健身操作”安排不合理;
根据材料三第一段中“体能较差者,目标心率=60%x(208-0.7x年龄)”,结合题干“小峰的爸爸今年43岁了,腰肌劳损严重,平时也不爱运动,体能较差”可知,小州妈妈的目标心率应为108左右,可见,自我管理中“目标心率144”不合理。
四、写作(50分)
22.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一个微笑能让你快乐,一个拥抱能让你幸福,一个目标能让你奋斗,一个机会也许能让你重生……
请以“给生活一个 ”为题作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写出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例文
给生活一个拥抱
如诗的季节里,生活——丰盈了我嫩稚、无知的灵魂。
——题记
那一抹月色的清辉,那一句慰藉的话语,那一页醉人的诗扉。那是什么?那就是生活的美……
在生活的画卷里,每一句话,每一个人,都是斑斓色彩。难以忘怀的事,依旧历历在目,有过失利时的悲痛,有过永不放弃的执著,有过轻触心底的话语,有过他和她的陪伴,也有过成功时的甜美。生活,就是如此多姿多彩……
在记忆的长河中,依稀记得,曾几何时,老师和我们一起笑过、哭过。琅琅的读书声中,蕴藏着无穷的知识,饱含着浓浓的师生情谊。记得您说过:“生活,是五味杂陈的,即使你面临着巨大的不幸,但只要你永不言败,总有一天阳光会降临,彩虹会显现。”是的,有时我们生活在阴沟里,但总有人仰望星空。听完您的话,我脑海里只有一个念想:感动。是的,我感动了,看似平常寡淡的一句话,就让我热泪盈眶。因为经历,所以珍惜;因为眷恋,所以怀念。因为,这就是生活,来自生活的感动。
不要在逗号的小客栈里沾沾自喜,不要在分号的屋檐下躺下来,不要在省略号的长河里徘徊,不要被感叹号的铁锤吓到,更不要轻易的为自己的青春画上句号。因为路还很长,生活还很长。我也曾想化作一团流云,让一颗心无牵无挂,悠然飘荡;也曾想化作一缕淡墨,书写似水的流年。可是,脚步如逆水行舟,无法停歇。
愿我采撷的花瓣,愿我笔尖下流动的那份稚气与美好,抚慰你的心灵。似清泉一泓,空灵似梦,温暖若风……人生在不断的跌倒中成长,在风雨中凝练,沉寂中孕育。知识不会等你,青春不会等你,只要生命还有脉搏,就努力地奋斗吧!生活永远向你张开双臂,在这如诗的季节里,给生活一个拥抱吧!
【解析】
【详解】第一,审题、立意。这是一道半命题式的作文,提示语暗示写作的立意方向。“生活中,一个微笑能让你快乐,一个拥抱能让你幸福,一个目标能让你奋斗,一个机会也许能让你重生……”。所以先补充题目确定立意:给生活一个微笑、给生活一个警告、给生活一个拥抱、给生活一个承诺、给生活一个信仰……
第二,选材、构思。这篇文章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选择写记叙文,可以根据自己的补充的题目选择素材,素材可以选择家庭、学校或社会中一件自己或他人在学习或生活中成功、喜悦、困难或坎坷等各种经历中有所感悟的事件来写,要写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选择写议论文,首先明确论点,然后围绕论点选择两三个名人事例或几句名人名言证明观点,最后得出结论,发出呼吁和号召。注意论证层次清楚,论据充分有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满分100分, 名句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选择题,语言表达,名著阅读,情景默写,综合性学习,诗歌鉴赏,对比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