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1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2020级)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Fe-56 Cu-64 Ba-137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氮气的分子式是
A. N2 B. He C. NO D. SO2
【答案】A
【解析】
【详解】氮原子的符号为N,氮气为双原子分子,故氮气分子为:N2,故正确答案为A。
2. 按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次氯酸钠(NaClO)属于
A. 盐 B. 氧化物 C. 酸 D. 有机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盐是指一类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的化合物;次氯酸钠(NaClO)由钠离子和次氯酸跟离子所组成的化合物,则次氯酸钠(NaClO)属于盐,故A正确;
B.氧化物:由两种元素所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一种为氧元素;所以次氯酸钠(NaClO)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
C.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叫做酸;次氯酸钠(NaClO)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都为钠离子,所以不属于酸,故C错;
D.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指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一定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和硫化物、碳酸 、碳酸盐、氰化物等;所以次氯酸钠(NaClO)不属于有机化合物,故D错;
答案选A。
3. 仪器名称为烧杯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仪器为圆底烧瓶,故A错误;
B.该仪器为U型管,故B错误;
C.该仪器为容量瓶,故C错误;
D.该仪器为烧杯,故D正确;
故选D。
4. 下列能使湿润的pH试纸变红的气体是
A. NH3 B. O2 C. HCl D. CO
【答案】C
【解析】
【详解】A.NH3溶于后所得溶液呈碱性,能使湿润的pH试纸变蓝,A不符合题意;
B.O2微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湿润的pH试纸变色,B不符合题意;
C.HCl溶于水得到盐酸,水溶液呈酸性,能使湿润的pH试纸变红,C符合题意;
D.CO难溶于水,水溶液呈中性,不能使湿润的pH试纸变色,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 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
A. NaCl溶液 B. Cu C. CH4 D. H2SO4
【答案】D
【解析】
【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电解质;
【详解】A.NaCl溶液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
B.Cu虽然能导电,但Cu为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
C.CH4在水溶液或者液态下均不导电,故C错;
D.H2SO4虽然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但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而使溶液导电,所以H2SO4属于电解质,故D正确;
答案选D。
6. 焊接钢轨的反应2Al+Fe2O3Al2O3+2Fe中,氧化剂是
A. Al B. Fe2O3 C. Al2O3 D. Fe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由化学方程式可知,三氧化二铁在反应中失去了氧,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
答案选B。
7. 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 氢氧化铁胶体 B. CuSO4溶液 C. 酒精溶液 D. KCl溶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氢氧化铁胶体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uSO4溶液、酒精溶液、KCl溶液均属于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故A正确;
答案选A。
8. 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 水分子的电子式: B. 乙烷的球棍模型:
C.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 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水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A正确;
B.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3,球棍模型:,B正确;
C.氯为第17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正确;
D.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D错误;
答案选D。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O2和18O2互为同位素 B. 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C. CH4和HC≡CH互为同系物 D. 乙醛和乙醇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同位素为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种核素;16O2和18O2均为单质,故A错;
B.同素异形体为同种元素所组成的不同单质,金刚石和石墨为C元素所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故B正确;
C.同系物为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CH4和HC≡CH结构不相似故不属于同系物,故C错;
D.同分异构体为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有机化合物的互称;乙醛和乙醇的分子式分别为,其分子式不相同,故D错;
答案选B。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二氧化氯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B. 热碱性溶液可去除器皿表面的油脂
C. 工业上常用“吹出法”从海水中提取溴 D. 工业上直接用水吸收SO3制备硫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二氧化氯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A正确;
B.热的碱性溶液可去除器皿表面的油脂,因为油脂在碱性条件下会水解,B正确;
C.工业上常用“吹出法”从海水中提取溴,用氯气置换溴离子使之成为单质溴,继而通入空气和水蒸气,C正确;
D.工业上用浓硫酸吸收SO3制备硫酸,D错误;
答案选D。
11. 四种短周期元素X、Y、Z和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W
A. X位于第2周期第ⅣA族 B. Y的非金属性比Z的强
C. Z的原子半径比X的大 D. W的含氧酸一定是强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位于第二周期,因此X是O,则Y是Si,Z是P,W是Cl,据此解答。
【详解】A.X是O,位于第2周期第ⅥA族,A错误;
B.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Y的非金属性比Z的弱,B错误;
C.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Z的原子半径比X的大,C正确;
D.应该是W的最高价含氧酸高氯酸一定是强酸,D错误;
答案选C。
12. 下列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 氯酸钾的电离方程式:KClO3=K++Cl-+3O2-
B. 氯化铁溶液与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Fe=3Fe2+
C. 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CH4+Cl2CH3Cl+HCl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氯酸钾为可溶性的盐,在水溶液中电离生成钾离子和氯酸根,则,故A错;
B.铁离子与铁单质发生归中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则2Fe3++Fe=3Fe2+,故B正确;
C.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则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故C正确;
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一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和氯化氢,则其化学方程式:CH4+Cl2CH3Cl+HCl,故D正确;
答案选A。
13.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 实验未用完的钠可放回原试剂瓶
B. 可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氨中的水蒸气
C. 容量瓶在使用前需检查是否完好,瓶口处是否漏水
D. 轻微烫伤或烧伤时,可先用洁净的冷水处理,降低局部温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钠是活泼金属,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实验未用完的钠可放回原试剂瓶,A正确;
B.硫酸与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不可用浓硫酸除去氨中的水蒸气,B错误;
C.容量瓶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容量瓶在使用前需检查是否完好,瓶口处是否漏水,C正确;
D.轻微烫伤或烧伤时,可先用洁净的冷水处理,降低局部温度,以防皮肤感染或坏死,D正确;
选B。
1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B. 石油的裂化和裂解都是物理变化
C. 聚乙烯(PE)可制成薄膜,用于食品和药物的包装
D. “神舟十号”飞船航天员的航天服使用了多种合成纤维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A正确;
B.石油的裂化和裂解过程中都产生新物质,都是化学变化,B错误;
C.聚乙烯(PE)是乙烯加聚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可制成薄膜,用于食品和药物的包装,C正确;
D.合成纤维是化学纤维的一种,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的统称,“神舟十号”飞船航天员的航天服使用了多种合成纤维,D正确;
答案选B。
1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将碘溶液滴到一片馒头上,出现蓝色
B. 蛋白质都能溶于水,并能水解生成氨基酸
C. 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但吞服钡餐(BaSO4)不会引起中毒
D. 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油脂在人体中可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馒头中含有遇碘变蓝的淀粉,所以将碘溶液滴到一片馒头上,出现蓝色,故A正确;
B.有的蛋白质难溶于水,如毛发、蚕丝等,故B错;
C.BaSO4为难溶性的盐,所以服钡餐(BaSO4)不会引起中毒,故C从正确;
D.酶的催化作用下油脂在人体中可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然后高级脂肪酸在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故D正确;
答案选B。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6. 在25℃和101kPa条件下,断开1molH2(g)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Cl2(g)中的化学键要吸收243kJ的能量,形成2molHCl(g)中的化学键要释放862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g)和Cl(g)形成HCl(g)的过程要吸收能量
B. 等质量的HCl(l)与HCl(g)具有相同的能量
C. H2(g)+Cl2(g)=2HCl(g)的能量关系可用如图表示
D. 在H2和Cl2的反应过程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形成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H(g)和Cl(g)形成HCl(g)为化学键的形成过程,要释放能量,故A错;
B.物质由液态变为气体需要吸收能量,所以等质量的HCl(l)与HCl(g)的能量HCl(l)
D.由C分析可知,在H2和Cl2的反应过程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故D错;
答案选C。
17. 某兴趣小组以相同大小的铜片和锌片为电极研究水果电池,装置如图,实验所得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水果种类
电极间距离/cm
电流/μA
1
番茄
1
98.7
2
番茄
2
72.5
3
苹果
2
27.2
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电能 B. 负极的电极反应为Zn-2e-=Zn2+
C. 电子从锌片经水果流向铜片 D. 水果种类和电极间距离对电流的大小均有影响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电池工作时(原电池)为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装置,故A正确;
B.由图示分析可知,Zn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即负极的电极反应为Zn-2e-=Zn2+,故B正确;
C.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而不能经水果流向铜片,故C错误;
D.由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不同的水果以及同种水果间距离的不同,则电流的大小也不同,所以水果种类和电极间距离对电流的大小均有影响,故D正确;
答案选C。
1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环境保护工程师的主要工作是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
B. “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广泛应用于推测化学物质的性质
C. 氢氧化铝沉淀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沉淀不溶解
D. 豆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在制作过程中可加入石膏作凝固剂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环境保护工程师是指从事自然资源保护并使其得到合理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创造适合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的人员,故A正确;
B.根据物质的结构可以推测其化学性质,是化学化学方法之一,即“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广泛应用于推测化学物质的性质,故B正确;
C.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即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C错;
D.由豆浆制豆腐的过程是胶体聚沉的过程,豆浆属于胶体,加入电解质可以使胶体发生聚沉,豆浆制豆腐是制作食物,不能用对人体有危害的电解质溶液,所以在制作豆腐过程中可加入石膏作凝固剂,故D正确;
答案选C。
1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Br分子中存在极性共价键
B. KOH晶体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C. NaCl晶体溶于水时有离子键的断裂
D. NH3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电子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HBr分子中的化合键位极性共价键,A正确;
B.KOH晶体中既OH-间为共价键,钾离子与氢氧根之间为离子键,B正确;
C.NaCl晶体溶于水形成钠离子和氯离子有离子键的断裂,C正确;
D.NH3分子中N原子最外电子层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H原子只有2个电子也是稳定结构,D错误;
答案选D。
20. 化学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工业上用氢气还原氧化钠制取金属钠
B. 通过蒸馏的方法可实现海水淡化
C. “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和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
D. 药物在促进人类健康的同时,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钠是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制取金属钠,A错误;
B.水的沸点是100℃,可通过蒸馏的方法可实现海水淡化,B正确;
C.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即减少或消除危险物质使用和产生的化学品和过程的设计,因此“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和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思想,C正确;
D.任何药物都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因此药物在促进人类健康的同时,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D正确;
答案选A。
21.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氧气中含有原子的数目为0.2NA
B. 1L0.1mol/LNa2SO4溶液中,含有Na+的数目为0.2NA
C. 常温常压下,18g水中含有氢氧键的数目为NA
D. 0.1molCl2与足量的Fe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标准状况下,2.24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原子的数目为0.2NA,A正确;
B.1L0.1mol/LNa2SO4溶液中,含有Na+的物质的量为:1L×0.1mol/L×2=0.2mol,数目为0.2NA,B正确;
C.常温常压下,18g水为1mol,中含有氢氧键的数目为2NA,C错误;
D.0.1molCl2与足量的Fe反应生成Fe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D正确;
答案选C。
22. 一定温度下,在2L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中部分数据如下:
n/mol
t/min
n(SO2)
n(O2)
n(SO3)
0
0.2
0.2
0
5
0.18
10
0.0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增大反应速率
B. 0~5min内,用S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6mol/(L·min)
C. 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D. 5min时,SO2的转化率已达到该条件下的最大值
【答案】B
【解析】
【详解】A.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增大反应速率,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A正确;
B.0~5min内生成0.18mol三氧化硫,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0.18mol二氧化硫,用S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8mol/(L·min),B错误;
C.正反应体积减小,则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
D.5min时剩余二氧化硫是0.2mol-0.18mol=0.02mol,这说明产生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SO2的转化率已达到该条件下的最大值,D正确;
答案选B。
23. 高纯硅广泛应用于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领域。工业上制备高纯硅的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步骤①、②和③中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 流程中的H2和HCl可循环利用
C. 步骤③中的H2可用焦炭代替
D. 由步骤②和③中的反应可知,通过调控反应温度能改变反应进行的方向
【答案】C
【解析】
【分析】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2),与碳在2000°C条件下反应生成粗硅和一氧化碳,粗硅与氯化氢在300°C条件下反应生成SiHCl3和氢气, SiHCl3与氢气在1100°C条件下反应生成高纯硅和氯化氢,达到制备高纯硅目的,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①反应方程式为:SiO2+2CSi+2CO↑,②反应方程式为:2Si+6HCl2SiHCl3+3H2,③反应方程式为:SiHCl3+ H2Si+3HCl,均有化合价的变化,A正确;
B.根据流程和节约成本可知,流程中HCl和H2可以循环利用,B正确;
C.步骤③中的H2用焦炭代替会产生杂质,C错误;
D.②反应方程式为:2Si+6HCl2SiHCl3+3H2,③反应方程式为:SiHCl3+ H2Si+3HCl,D正确;
答案选C。
24. 工业上常用FeSO4溶液处理废水中的重铬酸根离子(Cr2O),反应原理为:6Fe2++Cr2O+14H+=6Fe3++2Cr3++7H2O。处理25.00mL某废水,需消耗15.00mL1.00×10-2mol/LFeSO4溶液(不考虑其他物质与Fe2+反应)。该废水中Cr2O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为
A. 1.50×10-4 B. 6.00×10-4 C. 1.00×10-3 D. 3.60×10-3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反应原理为:6Fe2++Cr2O+14H+=6Fe3++2Cr3++7H2O,可得,解得,综上述C符合题意,故选C。
25. 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淀粉和稀硫酸混合加热,冷却后加入NaOH溶液至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加热,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淀粉已发生水解
B
向碳酸钠粉末中加入少量水,碳酸钠结块变成晶体,温度升高
该过程放热
C
用铂丝蘸取X溶液进行焰色试验,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
X溶液中含有K+
D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气体Y,试纸变蓝色
Y是Cl2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将淀粉和稀硫酸混合加热,冷却后加入NaOH溶液至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加热,有砖红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淀粉已经发生水解为含醛基的化合物,故A正确;
B.向碳酸钠粉末中加入少量水,碳酸钠结块变成晶体,温度升高,说明碳酸钠溶于水为放热过程,故B正确;
C.K元素的焰色为紫色,所以用铂丝蘸取X溶液进行焰色试验,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则该溶液中含有K+,故C正确;
D.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可能为氧气、溴蒸气、二氧化氮以及氯气等气体,不一定为氯气,故D错;
答案选D。
三、非选择题
26. 回答下列问题:
(1)①氧化钙的化学式是___。
②乙酸的结构简式是___。
(2)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3)向FeCl3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
【答案】(1) ①. CaO ②. CH3COOH
(2)3Cu+8H++2NO=3Cu2++2NO↑+4H2O
(3)溶液出现红色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氧化钙为Ca与O所朱成成氧化物,则其化学式为CaO;乙酸的分子式为,在则其结构简式为CH3COOH,故答案为:CaO;:CH3COOH;
【小问2详解】
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则其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Cu2++2NO↑+4H2O,故答案为:3Cu+8H++2NO=3Cu2++2NO↑+4H2O;
【小问3详解】
与反应生成血红色的络合物,所以向FeCl3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出现红色,故答案为:溶液出现红色。
27. 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B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由A和D为原料合成F(丙烯酸乙酯)的转化关系如图:
请回答:
(1)A的结构简式是___。
(2)F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和___。
(3)C与E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等质量的A和B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不相等
B.仅用水无法鉴别C和F
C.在催化剂作用下D可发生加聚反应
D.丙烯酸乙酯具有香味,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答案】(1)CH2=CH2
(2)酯基 (3)CH2=CHCOOH+CH3CH2OHCH2=CHCOOCH2CH3+H2O
(4)CD
【解析】
【分析】A与水蒸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C,D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E;C、E在催化剂作用下并加热反应生成F,可知C、E分别为、;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以及能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则A为;B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则B为聚乙烯 。据此分析可得:
【小问1详解】
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以及能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则A为乙烯,故答案为:;
【小问2详解】
由图中F的结构简式可知,F中所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以及酯基,故答案为:酯基;
【小问3详解】
C为与E为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则其方程式为:CH2=CHCOOH+CH3CH2OHCH2=CHCOOCH2CH3+H2O,故答案为:CH2=CHCOOH+CH3CH2OHCH2=CHCOOCH2CH3+H2O;
【小问4详解】
A.A的结构简式为,B的结构简式为,A与B中C元素以及H元素的质量分数均相同,所以等质量的A和B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相等,故A错;
B.C为能与水任意比例互溶的,F为微溶于水的,所以可仅用水法鉴别C和F,故b cuo ;
C.由D为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加聚反应,故C正确;
D.丙烯酸乙酯属于酯类化合物,具有特殊香味;由于丙烯酸乙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D正确;
答案选CD。
28. 为探究固体化合物X(仅含两种元素,100g/mol<M<200g/mol)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图实验:
已知:气体A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请回答:
(1)固体D的化学式是___。
(2)固体X的化学式是__。
(3)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点燃前须进行的操作是___。
(4)气体A→白色沉淀C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答案】(1)CuCl2
(2)Cu2S (3)验纯
(4)SO2+H2O2+Ba2+=BaSO4↓+2H+
【解析】
【分析】气体A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被双氧水氧化后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这说明A是SO2,C是BaSO4,物质的量是0.02mol。紫红色固体单质B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固体D,因此B是铜,D是氯化铜,化合物X是仅含两种元素组成,因此X中含有S和Cu两种元素,其中S元素的物质的量是0.02mol,质量是0.64g,则铜元素的质量是3.2g-0.64g=2.56g,物质的量是0.04mol,最简式是Cu2S,其相对分子质量是160,又因为X的相对分子质量满足100g/mol<M<200g/mol,所以X的化学式是Cu2S,据此解答。
【小问1详解】
B是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铜,固体D的化学式是CuCl2;
【小问2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固体X的化学式是Cu2S;
【小问3详解】
氢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须进行的操作是验纯;
【小问4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气体A→白色沉淀C的离子方程式是SO2+H2O2+Ba2+=BaSO4↓+2H+。
29.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Na2O2)可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做供氧剂。
请回答:
(1)装置A中盛放稀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
(3)装置C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4)装置D中盛放的试剂是__。
(5)当装置内气流平稳后开始用试管收集气体,该气体能__,证明过氧化钠可做供氧剂。
【答案】(1)滴液漏斗或分液漏斗
(2)除去CO2中的HCl
(3)2Na2O2+2CO2=2Na2CO3+O2
(4)NaOH溶液 (5)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解析】
【分析】在A装置中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和水;将混合气体(主要含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氯化氢和水蒸气)通入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B装置中以除去氯化氢;然后将混合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以及少量水蒸气)通入到盛有过氧化钠的U型管C中,使其反应生成氧气;再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D装置中,以便除去为反应完的二氧化碳;最后在E中用排水法收集所产生的氧气。据此分析可得:
【小问1详解】
有图示可知,盛装稀盐酸的仪器为球形分液漏斗,故答案为:滴液漏斗或(球形)分液漏斗;
【小问2详解】
装置B中盛装的是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则其作用为除去二氧化碳中所混有的氯化氢气体,故答案为:除去CO2中的HCl;
【小问3详解】
装置C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其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
【小问4详解】
C装置中可能有部分二氧化碳未与过氧化钠反应,所以为了使E中收集的气体为氧气,则D装置应为NaOH溶液吸收为反应的二氧化碳,故答案为:NaOH溶液;
【小问5详解】
氧气为助燃剂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答案为: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0. 取30.0g牛奶样品,将所含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全部转化为氨,用25.00mL1.00mol/L硫酸将其完全吸收,再加入19.00mL2.00mol/L氢氧化钠溶液恰好生成硫酸钠和硫酸铵。请计算:
(1)所用NaOH的物质的量为__mol。
(2)样品中蛋白质转化生成的氨的物质的量为__mol。
(3)若蛋白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0%,则样品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为___。
【答案】(1)0.0380
(2)0.0120 (3)4.00%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由,故答案为:0.0380;
【小问2详解】
将所含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全部转化为氨,用25.00mL1.00mol/L硫酸将其完全吸收,再加入19.00mL2.00mol/L氢氧化钠溶液恰好生成硫酸钠和硫酸铵可得,故答案为:0.0120;
【小问3详解】
蛋白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0%,则蛋白质的质量为;则样品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4.00%。
2022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工业流程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工业流程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