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年5月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年5月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第1页
    2021年5月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第2页
    2021年5月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年5月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5月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图为某类冠状病毒结构模式图, 下图是某类酶作用的模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5月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2020级)
    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包括三道大题,共70道小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3.答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将原选涂答案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0道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40小题,每小题1分;41~5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1. 首先用显微镜观察到植物木栓组织中的“小室”,并将其命名为“细胞”的科学家是
    A. 施莱登 B. 摩尔根 C. 达尔文 D. 罗伯特·虎克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主要内容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
    【详解】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利用显微镜观察到木栓组织的小室,并将其称为细胞,D正确。
    故选D。
    2. 下图是人体生命系统结构的四个层次,其中属于系统层次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详解】A、如图是心肌组织,A错误;
    B、如图是心肌细胞,B错误;
    C、如图是血液循环系统,C正确;
    D、如图是心脏,属于器官,D错误。
    故选C。
    3. 下列试剂中,可用于检测还原糖的是
    A. 甲紫溶液 B. 斐林试剂 C. 酒精溶液 D. 苏丹Ⅲ染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详解】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故选B。
    4. 下图是某二肽分子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 ①是肽键 B. ②⑤统称为R基
    C. ③是羧基 D. ④是氨气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是肽键,②是R基,③是羧基,④是氨基,⑤是R基。
    【详解】A、①是肽键,A正确;
    B、②⑤统称为R基,能决定氨基酸种类,B正确;
    C、③是羧基,C正确;
    D、④是氨基,D错误。
    故选D。
    5. 下列细胞器中,被称为“生产蛋白质的机器”的是
    A. 液泡 B. 核糖体 C. 溶酶体 D. 内质网
    【答案】B
    【解析】
    【分析】1、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2、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
    3、核糖体能合成蛋白质,比喻成“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详解】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被比喻成“生产蛋白质的机器”,B正确。
    故选B。
    6. 下图为某类冠状病毒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 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 B. 遗传物质是RNA
    C. 不具有细胞结构 D. 经灭活可制备疫苗
    【答案】A
    【解析】
    【分析】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AC、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A错误,C正确;
    B、据图可知,该病毒只有RNA一种核酸,遗传物质是RNA,B正确;
    D、病毒经灭活可制备疫苗,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D正确。
    故选A。
    7. 下列有关细胞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B.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C. 细胞代谢过程中不产生水 D. 水是比热容较高的化合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
    【详解】AB、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AB正确;
    C、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水,如细胞呼吸,C错误;
    D、水中由于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使水的温度不易发生改变,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D正确。
    故选C。
    8. 下图是某类酶作用的模型(①~④代表不同物质)。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 ①代表酶 B. ①②特异性结合说明了酶具有专一性
    C. 改变温度不会影响底物的分解速率 D. 酶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示中①与②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①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②被分解为③和④,所以①代表酶,②代表底物,图示过程表明酶具有专一性。
    【详解】A、图示中①与②特异性结合,①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因此①代表酶,A正确;
    B、①②特异性结合,说明酶具有专一性,B正确;
    C、改变温度,会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底物的分解速率,C错误;
    D、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正确。
    故选C。
    9. 某人的神经、肌肉细胞兴奋性降低且伴有酸痛无力等症状。其缺乏的离子最可能是
    A. Na+ B. Fe3+ C. Mg2+ D. HCO3-
    【答案】A
    【解析】
    【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钙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详解】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A 正确。
    故选A。
    10. 晴朗的夏日,在一株健壮的天竺葵上部,选择两个位置、大小及生理状况相同的完整叶片并标记,清晨和傍晚各摘取其中的一个叶片,测得干重分别为m、n,m与n的关系是
    A. m=n B. mn D.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植物在白天主要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是消耗有机物。
    【详解】植物在白天主要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是消耗有机物。清晨植物进行了一晚上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傍晚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物,故清晨叶片的干重低于傍晚叶片的干重,即m 故选B。
    11. 下列不属于脂质功能的是
    A. 携带遗传信息 B. 调节生理功能 C. 储存能量 D. 构成膜结构
    【答案】A
    【解析】
    【分析】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详解】A、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A符合题意;
    B、脂质中的性激素具有调节作用,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B不符合题意;
    C、脂质中的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C不符合题意;
    D、脂质的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 下图是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是( )

    A. 甲与丙 B. 甲与丁 C. 乙与丙 D. 乙与丁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甲与乙是目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丙与丁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详解】A、甲是低倍目镜,丙是低倍物镜,甲与丙组合的放大倍数最小,A错误;
    B、甲是低倍目镜,丁是高倍物镜,甲与丁组合的放大倍数不是最大的,B错误;
    C、乙是高倍目镜,丙是低倍物镜,乙与丙组合的放大倍数不是最大的,C错误;
    D、乙是高倍目镜,丁是高倍物镜,乙与丁组合的放大倍数最大,D正确。
    故选D。
    13. 下列物质中,属于多糖的是
    A. 麦芽糖 B. 淀粉 C. 蔗糖 D. 乳糖
    【答案】B
    【解析】
    【分析】糖类是细胞中四大类有机物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为生物体提供能量。糖类根据是否能水解及水解后的产物分成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二糖可以被水解成单糖,多糖也可以被水解成单糖。多糖的基本单元都是葡萄糖,如淀粉、纤维素、糖原。不同的二糖水解的产物不同,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乳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半乳糖,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
    【详解】A、麦芽糖属于二糖,A错误;
    B、淀粉属于多糖,B正确;
    C、蔗糖属于二糖,C错误;
    D、乳糖属于二糖,D错误。
    故选B。
    14. 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中的水分增多 B. 细胞核的体积减小
    C.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D. 细胞呼吸速率加快
    【答案】C
    【解析】
    【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
    (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A、细胞衰老后,细胞内的水分减少,导致细胞萎缩、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A错误;
    B、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B错误;
    C、细胞衰老后,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C正确;
    D、细胞衰老,与呼吸有关的酶的活性下降,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D错误。
    故选C。
    15. 在细胞分化过程中,通常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A. 细胞器的数量 B. 蛋白质的种类
    C. mRNA的种类 D. 基因的碱基序列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详解】A、分化后,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的改变,A不符合题意;
    B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细胞分化后,细胞内mRNA的种类、数目发生改变,蛋白质的种类数量也发生改变,BC不符合题意;
    D、基因分化不改变遗传信息,故基因的碱基序列通常不会发生改变,D符合题意。
    故选D。
    16. 下图是某生物(2N=6)细胞分裂过程模式图(①~⑤代表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 ①中有6条染色体 B. ②中有12条染色单体
    C. ③中完成染色体的复制 D. 细胞分裂顺序是③①⑤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文描述和题图:某生物的体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①~⑤分别代表细胞分裂的前期、后期、分裂间期、分裂结束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期。
    【详解】A、①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其细胞中有6条染色体,A 正确;
    B、②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因着丝粒分裂导致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使得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其细胞中有12条染色体,没有染色单体,B错误;
    C、③处于分裂间期,染色体完成复制发生分裂间期,C正确;
    D、细胞分裂顺序是③(分裂间期)①(前期)⑤(中期)②(后期)④(分裂结束后形成的子细胞),D正确。
    故选B。
    17. 下图是豌豆花的外部形态及其内部结构。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 豌豆花是两性花 B. 自然状态下通常是自花传粉
    C. 杂交实验中对母本做去雄处理 D. 人工异花传粉前后母本不需套袋
    【答案】D
    【解析】
    【分析】采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和套袋处理。
    【详解】AC、豌豆花为两性花,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应对母本进行去雄处理,AC正确;
    B、自然状态下通常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B正确;
    D、人工异花传粉前后母本需要套袋处理,以避免外来花粉干扰,D错误。
    故选D。
    18. 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果蝇的红眼和棒眼 B. 人眼虹膜的褐色和蓝色
    C. 豌豆的子叶黄色和种皮灰色 D. 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详解】A、果蝇的红眼和棒眼属于两种性状,A错误;
    B、人眼虹膜的褐色和蓝色,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B正确;
    C、豌豆的子叶黄色和种皮灰色属于两种性状,C错误;
    D、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属于两种生物的不同性状,D错误。
    故选B。
    19. 下列关于一个四分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B. 只出现在减数分裂I的细胞中
    C. 含有四个着丝粒 D. 含有四个DNA分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详解】A、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A正确;
    B、减数分裂I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B正确;
    C、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含有两个着丝粒,C错误;
    D、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故一个四分体含有四个DNA分子,D正确。
    故选C。
    20. 让基因型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植物个体进行测交,理论上后代基因型数量比为
    A. 1:1 B. 3:1 C. 1:1:1:1 D. 9:3:3:1
    【答案】C
    【解析】
    【分析】自由组合定律性状分离比:具有2对等位基因的个体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9:3:3: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1:1:1。
    【详解】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植物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AB:Ab:aB:ab=1:1:1:1,进行测交,即与基因型为aabb的杂交,故理论上后代基因型数量比为1:1:1:1。C正确。
    故选C。
    21. 下图是某遗传病家族系谱图。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 □○分别表示正常男女 B. □—○表示婚配关系
    C. I、Ⅱ、Ⅲ代表世代数 D. 1~11代表不同个体的出生顺序
    【答案】D
    【解析】
    【分析】遗传系谱图可以反映某种遗传病在不同世代间的传递关系,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B、遗传系谱图中,□○分别表示正常男女,而□—○表示婚配关系,AB正确;
    C、I、Ⅱ、Ⅲ代表世代数,C正确;
    D、1~11代表不同个体,但不表示出生顺序,D错误。
    故选D。
    22. 人的色觉正常(B)对红绿色盲(b)为显性,基因B、b只位于X染色体上。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女孩和一个红绿色盲的男孩。则该夫妇的基因型是
    A. XBXb和XBY B. XBXb和XbY
    C. XbXb和XBY D. XBXB和XbY
    【答案】A
    【解析】
    【分析】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正常的基因型是XBY,女性正常的基因型是XBXB、XBXb,男性患者的基因型是XbY,女性患者的基因型是XbXb。
    【详解】红绿色盲的男孩的基因型为XbY,男孩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则母亲一定含有Xb,该夫妇的色觉正常,故则该夫妇的基因型是XBXb和XBY,A正确。
    故选A。
    23. 一个32Р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噬菌体DNA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经过三次复制后,有32Р标记的DNA分子占全部子代DNA分子的比例是
    A. 0 B. 1/8 C. 1/4 D. 1/2
    【答案】C
    【解析】
    【分析】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2、DNA进行半保留复制。
    【详解】一个被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三次复制后只有2个子代噬菌体被32P标记,共有23=8个DNA分子,所以有32Р标记的DNA分子占全部子代DNA分子的比例是2/8=1/4,C正确。
    故选C。
    24. 某双链DNA分子中,碱基A的数量占32%,则碱基C与T之和占全部碱基的
    A. 16% B. 32% C. 50% D. 64%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而互补配对的碱基两两相等,所以A=T,C=G,则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详解】双链DNA分子中A=T,C=G,已知DNA分子中A=38%,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T=A=38%,故C+G=1-A-T=24%。C=12%,C+T=50%,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5. 下图是某tRNA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tRNA结构或功能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B. 每种氨基酸只能被一种tRNA转运
    C. tRNA链折叠后像三叶草的叶形 D. 该tRNA一端的GAU称为一个反密码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关于tRNA,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结构:单链,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含有氢键;(2)特点: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转运;(3)作用: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
    【详解】A、RNA具有专一性,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A正确;
    B、由于一种氨基酸由一种或几种密码子编码,因此每种氨基酸可能被一种或多种tRNA转运,B错误;
    C、tRNA链经过折叠,看上去像三叶草的叶形,C正确;
    D、tRNA一端为携带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为反密码子,能与密码子互补配对,因此该tRNA一端的GAU称为一个反密码子,D正确。
    故选B。
    26. 下列关于生物学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孟德尔将“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 B. 艾弗里等人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
    C. 摩尔根等人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 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答案】A
    【解析】
    【分析】1、肺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
    3、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详解】A、约翰逊将“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A错误;
    B、艾弗里等人通过肺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B正确;
    C、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正确;
    D、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D正确。
    故选A。
    27.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共同点是
    A. 产生新的基因 B. 产生新的性状
    C. 改变基因的数量 D. 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答案】D
    【解析】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以在有丝分裂也可以在减数分裂。
    【详解】AB、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也不能产生新性状,A、B错误;
    C、基因重组不会改变基因的数量,C错误;
    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属于可遗传变异,D正确。
    故选D。
    28.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卡诺氏液用来固定细胞的形态
    B. 甲紫溶液能使染色体着色
    C. 制作装片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四个步骤
    D. 低温诱导后的细胞染色体数目都发生了变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
    (1)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2)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该实验采用的试剂有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解离)。
    【详解】A、“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应先低温处理,然后用卡诺氏液浸泡0.5~1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A正确;
    B、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甲紫溶液能使染色体着色,B正确;
    C、该实验制作装片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四个步骤,与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制作装片步骤相同,C正确;
    D、低温诱导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既有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D错误。
    故选D。
    29. 下图为一对同源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示意图(1~5表示不同的基因)。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 一条染色体缺失了某一片段 B. 一条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
    C. 同源染色体间交换了部分片段 D. 染色体的某一片段发生了位置颠倒
    【答案】A
    【解析】
    【分析】染色体变异包括:①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②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包括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和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减少。
    【详解】由图可知,这对同源染色体中上面一条染色体正常,下面一条染色体少了3、4一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缺失。
    故选A。

    30. 桦尺蛾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S、s)控制,黑色对浅色为显性。若某种群中SS、Ss、ss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16%、48%、36%,则S、s基因的频率分别是( )
    A. 60%、40% B. 64%、36% C. 40%、60% D. 36%、64%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频率是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某个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
    【详解】A、B、C、D、已知某种群中SS、Ss、ss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16%、48%、36%,依据“某个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可推知:在该种群中,S的基因频率=16%+1/2×48%=40%,s的基因频率=36%+1/2×48%=60%,C 正确,A、B、D均错误。
    故选C。
    31. 下列关于生物协同进化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 B. 出现了丰富多彩的基因库
    C. 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D. 降低了生物多样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协同进化:(1)含义: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与发展。(2)结果:通过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丰富多彩的基因库,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详解】通过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丰富多彩的基因库,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协同进化会增加生物多样性。
    故选D。
    32. 下列关于转运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类 B. 自由扩散不需要转运蛋白
    C. 协助扩散不需要通道蛋白 D. 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
    【答案】C
    【解析】
    【分析】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物质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不消耗能量,这种进出细胞的物质扩散方式,叫作协助扩散。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作主动运输。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叫作自由扩散。
    【详解】A、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类,A正确;
    B、自由扩散不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相关物质是通过细胞膜上的磷脂双分子层进出细胞的,B正确;
    C、有的协助扩散需要通道蛋白,如水分子借助水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C错误;
    D、物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D正确。
    故选C。
    33. 下列关于细胞的能量“货币”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只能由细胞呼吸产生 B. 中文名称为腺苷三磷酸
    C. 能与ADP相互转化 D. 末端磷酸基团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ATP是腺苷三磷酸的英文名称缩写,其结构简式是“A-P~P~P”,“~”是特殊的化学键,其中末端磷酸基团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植物细胞ATP合成的过程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动物细胞合成ATP的生理过程是细胞呼吸。
    【详解】A、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都会产生,A错误;
    B、ATP是腺苷三磷酸的英文名称缩写,,B正确;
    C、在细胞内,ATP能与ADP时刻进行相互转化,C正确;
    D、其结构简式是“A-P~P~P”,“~”是特殊的化学键,其中末端磷酸基团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D正确。
    故选A。
    34. 人体的衰老与细胞内产生的自由基有关。下列有关自由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是异常活泼的带电分子或基团 B. 攻击DNA可能引起基因突变
    C. 攻击蛋白质使其活性增强 D. 对细胞膜的损伤比较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衰老的自由基学说是美国科学家Harman 1955年提出的,核心内容有三条:(1)衰老是由自由基对细胞成分的有害进攻造成的;(2)这里所说的自由基,主要就是氧自由基,因此衰老的自由基理论,其实质就是衰老的氧自由基理论。
    【详解】A、通常把异常活泼的带电分子或基团称为自由基,A正确;
    B、自由基可以攻击DNA,引起碱基对的替换、缺失,从而导致基因突变,B正确;
    C、自由基还可以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或酶的活性下降,致使细胞衰老,C错误;
    D、自由基还能攻击磷脂分子,对细胞膜的损伤比较大,D正确。
    故选C。
    35. 中心法则阐明了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DNA、R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B. 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表达产物
    C. 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需要能量 D. 遗传信息不能由RNA传递给DNA
    【答案】D
    【解析】
    【分析】中心法则用以表示生命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或传递规律,包括DNA分子复制、转录和翻译等。
    【详解】A、遗传信息是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DNA、R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A正确;
    B、DNA经转录和翻译合成蛋白质,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表达产物,N正确;
    C、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需要能量,C正确;
    D、遗传信息可以由RNA传递给DNA,该过程称为逆转录,D错误。
    故选D。
    36. 下列有关表观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DNA部分碱基发生甲基化是表观遗传的内因之一
    B. 由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引起的可遗传现象
    C. 由基因表达与否及表达水平高低引起可遗传现象
    D. 表观遗传是生物界具有的普遍现象
    【答案】B
    【解析】
    【分析】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Leyc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合成Leyc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
    【详解】A、DNA部分碱基发生甲基化影响了基因的表达是表观遗传的内因之一,A正确;
    B、表观遗传不改变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B错误;
    C、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基因的表达具有随机性,C正确;
    D、表观遗传在细菌、真菌和动植物中都有发现,是生物界具有的普遍现象,D正确。
    故选B。
    37. 森林公园里的灰喜鹊是马尾松的“保护神”,该区域内所有的灰喜鹊构成了
    A. 种群 B. 群落 C. 生态系统 D. 生物圈
    【答案】A
    【解析】
    【分析】种群: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群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详解】同一地域、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构成种群,因此公园里的一群灰喜鹊属于种群,A正确。
    故选A。
    38. 当今生物来自于共同祖先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是
    A. 化石证据 B. 比较解剖学证据
    C. 胚胎学证据 D. 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
    【答案】A
    【解析】
    【分析】通过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知识,说明当今生物在新陈代谢、DNA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具有许多共同特征。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
    【详解】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因此生物进化最直接、最主要的证据是化石。
    故选A。
    39. 下列属于细胞中微量元素的是
    A. Ca B. Zn C. K D. Mg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中,含量较多的有C、H、O、N、P、S、K、Ca、Mg等元素,称为大量元素;有些元素含量很少,如Fe、Mn、Zn、Cu、B、Mo等,称为微量元素。
    【详解】ACD、Ca、K和Mg都属于大量元素,ACD错误;
    B、Zn属于微量元素,B正确。
    故选B。
    40. 下列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A. 内质网 B. 核糖体 C. 叶绿体 D. 高尔基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双层膜的细胞器:
    1、叶绿体: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光合作用场所.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
    2、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其内有DNA,所以线粒体中的酶有些受细胞核的DNA控制,由细胞质内的核糖体合成,有些受线粒体DNA的控制,由线粒体内的核糖体合成。
    【详解】A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是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AD错误;
    B、核糖体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B错误;
    C、叶绿体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C正确。
    故选C。
    41. 下列不属于孕妇产前检测手段的是
    A. B超检查 B. 血细胞检查
    C. 羊水检查 D. 编辑缺陷基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遗传病检测和预防手段主要是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优生措施: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适龄生育等。
    【详解】ABC、孕妇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的检查和胎儿羊水检查都属于产前诊断,ABC不符合题意;
    D、编辑缺陷基因不属于孕妇产前检测手段,D符合题意。
    故选D。
    42.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单细胞生物都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B. 动植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是细胞代谢
    C. 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细胞增殖和分化
    D. 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基础是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活。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是指单细胞生物每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细胞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
    【详解】A、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A错误;
    B、动植物的各种生理活动都以细胞代谢为基础,如动植物的细胞呼吸,B正确;
    C、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包括细胞数目和种类的增多,以细胞增殖和分化为基础,C正确;
    D、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D正确。
    故选A。
    43.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通常发生在
    A. 减数分裂Ⅰ前期 B. 减数分裂Ⅱ前期
    C. 减数分裂Ⅰ后期 D. 减数分裂Ⅱ后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在高等动物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是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的,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与此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故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C正确。
    故选C。
    44. 下列物质进入人体细胞内需要消耗ATP的是
    A. O2进人肌肉细胞 B. 甘油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C. K+逆浓度梯度进入神经细胞 D. 水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1)被动运输: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①自由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不需要载体;不需要消耗能量。②协助扩散:顺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参与;不需要消耗能量。(2)主动运输:能逆相对含量梯度运输;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
    【详解】A、自由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转运,不需要载体,不消耗ATP;O2进入肌肉细胞是自由扩散,不消耗ATP,A错误;
    B、甘油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自由扩散,不消耗ATP,B错误;
    C、K+逆浓度梯度进入神经细胞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C正确;
    D、水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是自由扩散,不消耗ATP,D错误。
    故选C。
    45.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在滤纸条上呈现黄色的色素是
    A. 叶绿素a B. 叶绿素b C. 胡萝卜素 D. 叶黄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物,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用丙酮、乙醇等能提取色素。(2)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子量小的溶解度高,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所以用层析法来分离四种色素.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详解】A、叶绿素a呈现蓝绿色,A错误;
    B、叶绿素b呈现黄绿色,B错误;
    C、胡萝卜素呈现橙黄色,C错误;
    D、叶黄素呈现黄色,D正确。
    故选D。
    46. 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A. 果糖 B. 纤维素 C. 葡萄糖 D. 几丁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详解】AC、果糖和葡萄糖都是单糖,不属于植物细胞壁的成分,AC错误;
    B、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B正确;
    D、几丁质是构成真菌细胞壁的成分,D错误。
    故选B。
    47.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A. 个体 B. 种群 C. 群落 D. 生态系统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查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明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区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48. 下列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 B. 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
    C. 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D. 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乳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解】A、细胞呼吸需要酶的催化作用,A正确;
    B、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B正确;
    C、有氧呼吸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C正确;
    D、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酒精和CO2,D错误。
    故选D。
    49. 动、植物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构成植物脂肪的脂肪酸大多为不饱和脂肪酸
    B. 构成动物脂肪的脂肪酸大多为饱和脂肪酸
    C. 在室温下,大多数动﹑植物脂肪分别呈液态、固态
    D. 动物的脂肪具有保温、缓冲和减压等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
    【详解】AB、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动物脂肪大多含有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固态,A、B正确,C错误;
    D、动物的脂肪具有保温、缓冲和减压等作用,D正确。
    故选C。
    50. 在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能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细胞是
    A. 新鲜的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 B. 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C. 干燥的大葱白色外表皮细胞 D. 活鲤鱼的红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详解】A、新鲜的大蒜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成熟大液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A错误;
    B、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有成熟大液泡,能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B正确;
    C、干燥的大葱白色外表皮细胞,已死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C错误;
    D、活鲤鱼的红细胞没有细胞壁,不能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D错误。
    故选B。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道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51~55小题,每小题全部选对得2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1分,多选,错选或不选得0分。计10分)
    51. 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式有(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胞吞或胞吐
    【答案】AB
    【解析】
    【分析】水分子可以直接穿越磷脂双分子层或借助水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
    【详解】A、水分子可以直接穿越磷脂双分子层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此种方式为自由扩散,A正确;
    B、水分子也可以借助水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此种方式为协助扩散,B正确;
    C、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消耗能量,不属于主动运输,C错误;
    D、细胞摄入或排出特定的大分子物质是通过胞吞或胞吐的方式来完成的,水分子不能通过胞吞或胞吐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D错误。
    故选AB。
    52. 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和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年轻人体内不存在衰老的细胞 B. 端粒受损可能会导致细胞衰老
    C. 细胞凋亡是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D. 细胞死亡是细胞凋亡的同义词
    【答案】BC
    【解析】
    【分析】细胞衰老的特征:
    (1)水少:细胞内水分减少,结果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2)酶低: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3)色累: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累积,它们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4)核大: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5)透变: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详解】A、细胞衰老贯穿整个生命历程,故年轻人体内有衰老的细胞,A错误;
    B、端粒受损可能会导致细胞衰老,这是端粒学说的内容,B正确;
    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C正确;
    D、细胞死亡包括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因此细胞死亡不是细胞凋亡的同义词,D错误。
    故选BC。
    53. 下图是胚胎干细胞分化形成多种细胞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 胚胎干细胞和骨骼肌细胞中酶的种类相同
    C. 血细胞和神经细胞蛋白质的种类差异明显
    D. 心肌细胞和肝细胞的遗传物质有很大差异
    【答案】AC
    【解析】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详解】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A正确;
    B、由于细胞分化,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胚胎干细胞和骨骼肌细胞中酶的种类不完全相同,B错误;
    C、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血细胞和神经细胞蛋白质的种类差异明显,C正确;
    D、心肌细胞和肝细胞是分化的结果,遗传物质差异不大,D错误。
    故选AC。
    54. 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B. 两条母链全部解旋之后才开始复制
    C. 不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 D. 保持亲子代细胞间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答案】AD
    【解析】
    【分析】DNA分子的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过程:边解旋边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特点:半保留复制。
    【详解】A、DNA复制产生的子代DNA分子中,一条为母链,一条为子链,其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A正确;
    B、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B错误;
    C、DNA复制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
    D、DNA复制产生的子代DNA和亲代DNA一样,保证了亲子代细胞间遗传信息的连续性,D正确。
    故选AD。
    55. 某些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下列因酶缺乏引起的单基因遗传病有
    A. 白化病 B. 原发性高血压
    C. 苯丙酮尿症 D. 21三体综合征
    【答案】AC
    【解析】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详解】A、白化病是由于酪氨酸酶基因异常,导致缺少酪氨酸酶,制约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从而出现白化症状,属于因酶缺乏引起的单基因遗传病,A正确;
    B、原发性高血压属于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B错误;
    C、苯丙酮尿症是因为基因突变,导致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变成酪氨酸,而只能转变成苯丙酮酸,属于因酶缺乏引起的单基因遗传病,C正确;
    D、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引起的,属于染色体变异,D错误。
    故选AC。
    三、复合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道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56~70小题,每小题2分。计30分)
    56. 甲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⑦代表细胞结构),乙图表示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随光照强度的不断增强,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1)~(5)小题。

    (1)下列有关甲图结构的表述错误的是
    A. ①参与蛋白质的加工 B. ②是DNA分子复制的主要场所
    C. ⑤是CO2固定、还原的场所 D. ⑦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2)甲图结构④从相邻细胞吸收O2,需要经过的生物膜层数至少是
    A. 3层 B. 4层 C. 5层 D. 6层
    (3)乙图曲线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的代谢情况是
    A. 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B. 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C. 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 D. 无法判断
    (4)乙图曲线BC段CO2吸收速率不再增加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A. 酶的种类 B. NADPH的含量
    C. ATP的含量 D. 外界环境中的CO2浓度
    (5)若该植物长期处于乙图曲线A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下,植物的生长状况是
    A. 能正常生长 B. 生长速度减慢
    C. 生长速度加快 D. 不能正常生长
    【答案】(1)D (2)D (3)C (4)D (5)D
    【解析】
    【分析】1、图甲①高尔基体、②细胞核、③细胞质、④线粒体、⑤叶绿体、⑥核糖体、⑦液泡。
    2、图乙A点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B点和C点光合速率相同并且均达到最大光合速率。
    【小问1详解】
    A、①是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加工,A正确;
    B、②是细胞核,是DNA分子复制的主要场所,B正确;
    C、⑤是叶绿体,是CO2固定、还原的场所,C正确;
    D、⑦是液泡,不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D错误。

    故选D。
    【小问2详解】
    甲图结构④从相邻细胞吸收O2,则需要经过:叶绿体内膜→叶绿体外膜→细胞膜→细胞膜→线粒体外膜→线粒体内膜,总共6层膜,D正确。
    故选D。
    【小问3详解】
    乙图曲线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的CO2吸收速率和CO2释放速率相等,即呼吸作用强度等于光合作用强度,C正确。
    故选C。
    【小问4详解】
    A、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是酶的含量,不是酶的种类,A错误;

    B、在光饱和点,NADPH的含量不会影响光合速率,B错误;
    C、在光饱和点,ATP的含量不会影响光合速率,C错误;
    D、在光饱和点外界环境中的CO2浓度限制了光合速率,D正确。
    故选D。
    【小问5详解】
    若该植物长期处于乙图曲线A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下,氧气的产生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说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此时有机物的积累量为0,植物不能生长,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知识,考生能够识记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发生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能够利用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公式进行相关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7. 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红细胞是弯曲的镰刀状,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甲图、乙图表示两个出现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的家庭(控制该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为A、a)。请据图回答(1)~(5)小题。

    (1)由甲图推知,镰状细胞贫血的遗传方式是
    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甲图中,父亲的基因型和患病女孩的基因型分别是
    A. aa、Aa B. Aa、Aa C. Aa、aa D. AA、aa
    (3)甲图中父亲的镰状细胞贫血基因传递给子女的“桥梁”是
    A. 口腔上皮细胞 B. 手掌的上皮细胞
    C. 大脑的神经细胞 D. 睾丸中的生殖细胞
    (4)若乙图中正常女孩成年后与正常但携带镰状细胞贫血致病基因的男子结婚,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A. 3/4 B. 1/2 C. 3/8 D. 3/16
    (5)人的肤色正常(B)对白化(b)为显性。若乙图中的父母肤色正常(Aa和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男孩既患镰状细胞贫血又患白化病,则正常女孩的基因型是
    A. aabb或aaBB
    B. AABB或AAbb
    C. Aabb或aaBb
    D. AaBB或AaBb
    【答案】(1)A (2)C (3)D (4)A (5)D
    【解析】
    【分析】镰状细胞贫血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异常,从而改变了生物体的性状,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小问1详解】
    据甲图可知,双亲正常,女儿患病,则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选A。
    【小问2详解】
    结合(1)可知,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患病女孩的基因型为aa,其双亲正常,则父亲基因型为Aa,故选C。
    【小问3详解】
    亲子代之间遗传信息的传递桥梁是生殖细胞,故选D。
    【小问4详解】
    乙图中男孩患病,母亲也患病,则正常女孩的基因型为Aa,女孩成年后与正常但携带镰状细胞贫血致病基因的男子Aa结婚,生一个正常孩子(A-)的概率是3/4,故选A。
    【小问5详解】
    乙图中父母肤色正常,且女性患镰状细胞贫血症,男孩既患镰状细胞贫血又患白化病(aabb),则相关基因型是AaBb、aaBb,则正常女孩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故选D。
    58. 人体被细菌严重感染,靠自身特异性免疫不能自愈时,通常会使用抗生素。近年来发现了超级细菌,经研究发现,超级细菌是在长期滥用抗生素过程中产生的,这类细菌准确称为“多重耐药性细菌"(如卡通宣传警示图片)。超级细菌体内均有基因X,其表达产物可导致多种抗生素失效。超级细菌还具有对抗生素不再敏感,使抗生素不能进入菌体内部,将抗生素排出菌体和降低抗生素作用等特性。所以,我们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请回答(1)~(5)小题。

    (1)超级细菌属于
    A. 真核生物 B. 原核生物 C. 自养生物 D. 多细胞生物
    (2)超级细菌与人体的关系是
    A. 寄生 B. 互利共生 C. 竞争 D. 捕食
    (3)超级细菌体内基因X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A. 氨基酸 B. 脱氧核苷酸
    C. 五碳糖 D. 核糖核苷酸
    (4)人体感染超级细菌后,某种免疫细胞会产生并分泌一种抵御病菌的物质。该物质是
    A. 肌动蛋白 B. 抗体 C. 血红蛋白 D. 糖蛋白
    (5)抗生素在超级细菌产生过程中所起主要作用是
    A. 自然选择 B. 诱导基因X的产生
    C. 人工选择 D. 诱导细菌染色体变异
    【答案】(1)B (2)A (3)B (4)B (5)A
    【解析】
    【分析】超级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为原核生物。由于抗生素的选择作用,长期滥用抗生素会导致基因X的基因频率增加,抗药性增强。
    【小问1详解】
    AB、超级细菌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A错误,B正确;
    C、超级细菌只能利用现有的有机物,属于异养生物,C错误;
    D、超级细胞属于单细胞生物,D错误。
    故选B。
    【小问2详解】
    超级细菌寄生在人体内,从人体中获取营养物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小问3详解】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故选B。
    【小问4详解】
    人体感染超级细菌后,浆细胞会分泌抗体这种分泌蛋白,抗体能中和细菌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故选B。
    【小问5详解】
    “超级细菌”的产生过程中,先有细菌产生变异,再有抗生素的选择作用,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选A。

    相关试卷

    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

    这是一份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共21页。

    江苏省2021-2022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一)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2021-2022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一)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