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分层训练解密 (含解析)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分层训练解密08 人口与环境(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分层训练解密08 人口与环境(含解析),共31页。
解密08 人口与环境
A组 考点专练
考向一 人口增长
(2020·浙江高三月考) 截止到2019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比重已经连续7年双降,总人口增长也在放缓。下表为专家预测的2020~2025年间,我国城镇和农村三个学龄段平均人口增幅变化率(与2019年相比)。完成下面小题。
小学
初中
高中
注:2016年我国开始实行“全面放开二胎”政策
城市
43.44%
-4.17%
12.71%
农村
-6.13%
-22.26%
-1.13%
1.据表推测,2020~2025年间,我国( )A.人口迁移总量仍然较大 B.劳动力数量增加较快
C.城市化进程已明显放缓 D.人口抚养比有所下降
2.只要积极应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大,理由在于( )
①人口素质提升有利于产业转型
②高学历老龄人口比重较大
③居民收入增加有利于扩大国内市场需求
④持续高速的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A 2.B
【分析】
1.由资料可知,农村小学到高中段人口增幅为负值,说明农村学龄段人口外流现象重,学龄段农村人口还在向城市大量迁移,我国城市化进程还在加速,A正确,C错;表中资料可知,2019年城市由小学到高中学龄段人口小学生增多、初中生增幅为负,高中增幅较低,农村都是负值,15岁以上是劳动力人口,由此推测2020~2025年间我国未来劳动力的数量增加较缓,B错; 2016年我国开始实行“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小学生增幅多,少年人口抚养比会增加,D错。选A正确。
2.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故④错。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等方面不断进步,人口素质提升有利于产业转型,①正确;我国老龄化越来越重,早期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较少,高学历老龄人口比重较小,②错;居民收入增加有利于促进居民的购买力,扩大国内市场需求,③正确;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④错。选B正确。
【点睛】经济是制约人口过程的决定性因素,人口的自然变动、迁移和社会变动,都受经济发展的决定和制约,都是经济的影响和支配下发展的。
(2020·浙江嘉兴市·高三月考) "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照年龄大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年龄。年龄中位数将总人口分成两半,一半在年龄中位数以上,一半在年龄中位数以下。下图是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四国的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图(含预测)。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代表美国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未来我国年龄中位数变化带来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B.部分行业劳动力不足
C.推动退休年龄延迟 D.经济总量呈明显下降
【答案】3.C 4.D
【分析】
3.结合材料读图分析,四个国家中,目前日本人口老龄化最严重,人口年龄中位数最高,因此①表示日本;印度人口出生率最高,年轻人口比重大,人口年龄中位数最低,④表示印度;我国早期人口出生率高,人口年龄中位数较低,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老龄化加快,人口年龄中位数迅速提高,②表示中国;美国由于人口迁入量大,而且迁入人口以年轻人口为主,因此人口年龄中位数增长缓慢,③表示美国。故选C。
4.结合上题分析,未来我国人口中位数迅速提高,人口老龄化加速,将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A正确;部分行业,如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将出现劳动力不足,B正确;为减轻社会负担,将推动退休年龄延迟,C正确;经济总量将持续增长,不会出现明显下滑,D错误。综上分析,叙述不正确的选项为D项,故选D。
【点睛】本题通过人口年龄中位数的变化考查了人口老龄化及其影响,需要充分利用材料和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判断。
(2020·浙江高三月考) 我国人社部表示:将适时出台渐进性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图为我国2012~2017年人口增量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反映出当前我国人口( )
A.处在高速增长的阶段 B.总数超过人口警戒线
C.15~59岁人口比重降低 D.总数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6.我国出台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有利于( )
A.缓解人口老龄化 B.增加青壮年人口
C.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D.降低社会养老负担
【答案】5.C 6.D
【分析】
5.读图分析,把图中三个年龄段的人口增量相加得出,2012年~2017年间每年增加的人口约600~800万,总量增加,但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人口增长率较低,A、D错误;图中信息不能反映出我国人口总数与人口警戒线的关系,B错误;图中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和0~14岁人口数量在增加,而15~59岁人口增量为负值,即数量减少,总人口在增加,因此15~59岁人口比重降低,C正确。故选C。
6.延迟退休年龄不会引起人口数量上的变化,因此不能缓解人口老龄化和增加青壮年人口,A、B错误;延迟退休年龄对推进养老产业发展关联度不大,C错误;我国出台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增加了养老保险缴存年限,减少了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年限,有利于降低社会养老负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我国人口的增长特点及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措施,需要结合图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考向二 人口迁移
(2020·浙江高三二模) 下图为2000-2015年我国4类迁移人口构成比例变化图(单位:%).完成下面小题。
7.甲、乙、丙分别代表( )
A.乡→城迁移、乡→乡迁移、城→乡迁移
B.乡→城迁移、城一乡迁移、乡→乡迁移
C.城一乡迁移、乡→城迁移、乡→乡迁移
D.城→乡迁移、乡→乡迁移、乡→城迁移
8.城→城迁移占总迁移比率在2010年后迅速升高,主要是从中、小城市迁往大城市,该现象会引起( )
A.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B.大城市环境逐渐得到改善
C.小城市就业机会增多
D.大城市产业结构优化
【答案】7.A 8.D
【分析】
7.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方向。由图可知,甲类迁移人口构成比例在四类中是最高的,且在2000年—2010年逐年上升,符合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因此甲代表乡→城迁移的方向,C、D错误。乙类迁移人口构成比例逐年下降,结合我国人口迁移的实际情况,应代表乡→乡迁移;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等不断完善,部分人开始回乡创业,丙类迁移人口构成比例先下降后上升,符合由城→乡迁移的方向,A正确,B错误。故选A。
8.本题考查人口由中、小城市迁往大城市带来的影响。人口由中、小城市迁往大城市,人口是在城市之间流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没有提高,故没有体现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A错误。人口大量向大城市聚集,会增加大城市的环境压力,B错误。中、小城市人口的大量流失,说明就业机会在减少,C错误。中、小城市人口迁往大城市,给大城市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促进其产业结构升级,D正确。故选D。
(2020·浙江高三月考) 下表为2018年美国、中国、沙特阿拉伯、印度四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
中国
印度
沙特阿拉伯
美国
城市化水平(%)
59
34
83.8
82
人口
14亿
13.53亿
3341万(其中2077万沙特人,1264外国常住人口)
3.27亿
9.四国中,城市化水平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最大的是( )
A.中国 B.印度 C.沙特 D.美国
10.下列因素中,与沙特阿拉伯的外国常住人口占比高(近40%)相关最密切的是( )
A.宗教信仰 B.文化教育 C.经济水平 D.资源开发
【答案】9.C 10.D
【分析】
9.考查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沙特阿拉伯与中国、印度、美国相比,沙特阿拉伯地区位于沙漠气候区,气候干旱,生存环境恶劣,对城市化的发展影响较大,C正确,而中国、印度和美国几国生态环境较好,资源丰富,有利于城市化的发展,ABD错误,故选C。
10.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结合材料可知,沙特阿拉伯地区位于波斯湾沿岸,石油资源丰富,由于资源开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进而吸引大量人口迁入,致使外国常驻人口比重多,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影响城市化的因素以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析,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020·浙江杭州市·高三期中) 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两者之差能反映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不完整程度,农民工市民化是当前城市亟需解决的问题。完成下列各题。
11.下列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
①加大财政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资金投入
②提高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度
③土地流转,提高农业专业化程度
④所有城市实施“零门槛”落户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关于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反映出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
A.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的城市规模普遍较大
B.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高的城市规模普遍较小
C.两者差较高的城市,其就业机会更多
D.两者差较低的城市,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答案】11.A 12.C
【分析】
11.“农民工市民化”主要解决城市常住农民工多于城镇落户农民工的问题,解决该问题需要加大城市的住房、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力,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城市的吸纳能力,①②正确。加强土地流转,提高农业专业化程度主要是解决农村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同级别城市城市化问题不同,对一些特大城市,城市化问题突出,不适合实施“零门槛”落户政策,③④错误。故选A。
1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的说明外来人口占比较大,说明经济发展较快,但城市规模不一定较大,如一些新兴城镇工业企业数量多,流入人口多,但城市规模较小,A错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高的城市可能流入外来人口较少,但城市规模不一定较小,B错误。两者差较高的城市,说明外来流入人口多,经济较发达,其就业机会更多,C正确。两者差较低的城市,说明流动人口占比较小,不能反映其人口自然增长率状况,D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目前流动人口主要目的是务工和经商,流入地的经济、就业需求等对流动人口影响最大。
考向三 人口容量
(2017·浙江高三三模) 人口压力指数分为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一个地区的人口经济或人口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人均经济或资源指标除以该地区相应人均指标后所得的比值。读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该地人口压力指数和环境承载力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
②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
③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
④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针对我国东、中、西部人口压力的差异,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中、西部地区控制对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
B.东部地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技术和资金的输出
C.采取有效措施限制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D.促进中、西部地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答案】13.D 14.B
【分析】
13.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环境压力大,环境承载力相对不足,①错。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环境压力小,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②错,④对。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③对。 D对,A、B、C错。
14.针对我国东、中、西部人口压力的差异,应采取的措施是中、西部地区人口资源压力指数小,应加大对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A错。东部地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技术和资金的输出,带动中西部的经济发展,B对。问题在发展中解决,不能限制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C错。促进中、西部地区资源开发等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D错。所以选B。
(2020·宁波市北仑中学高三其他模拟) 1992年,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分别计算出了各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下表)。
完成下面小题。
15.造成上述两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光照②地形③土壤④热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6.两地区最大人口密度的差异,体现了人口容量的
A.临界性 B.相对性
C.警戒性 D.差异性
【答案】15.D 16.B
【解析】
15.青海西藏位于高原地区,光照更充足,长江中下游地形为平原,热量充足,更有利于耕作,故土地生产潜力大,②④正确;土壤不是主要因素。故选D。
16.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两地区最大人口密度是在一定的区域特征基础上的,故体现了人口容量的相对性,B对,D不对。环境人口容量是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具有临界性和警戒性特点,但与题目含义不符合,AC不对。其他选项不是人口容量的特点。故选B。
(2018·浙江高三期中)近年来,北京市设定了人口“天花板”,计划2020年的人口总量控制在2300万以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下列自然资源中,导致北京市人口设定“天花板”的最主要限制性资源是
A.水资源 B.矿产资源 C.土地资源 D.生物资源
18.不考虑人口政策等因素,近年来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质量恶化 B.产业结构调整 C.房地产调控加强 D.交通拥堵加重
【答案】17.A 18.B
【解析】
17.北京市面积较小,相对于庞大的人口总量和较快的增长速度,各类自然资源均相对不足,但矿产资源和部分生物资源(如粮食)可以从区域外大量输入,土地资源可以通过集约利用缓解不足。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北京市水资源严重不足,尽管有了南水北调工程,但水资源供应量有限,因此导致北京市人口设定“天花板”的最主要限制性资源是水资源,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18.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进入北京的主要目的是务工和经商。近年来,为了缓解北京市的城市化问题,突出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城市的城市功能,通过建立副中心和雄安新区等多个举措,把大量的工业等非首都功能向外转移,从而导致部分常住外来人口向外迁移。因此不考虑人口政策等因素,近年来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调整,选项B符合题意。通过多方面整治,近年来北京市环境质量有所好转,排除A。房地产调控加强,控制房价过快增长,有利于常住外来人口居住,因此这不是近年来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排除C。交通拥堵加重对常住外来人口有一定影响,但北京市公共交通比较发达,对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居住、生活、工作影响不大,因此交通拥堵加重不是近年来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排除D。故选B。
B组 专题综合练
一、 基础题
(2020·浙江高三月考) 青藏高原是中国乃至全球典型的人口稀疏区之一,但内部人口地域分异明显。下图分别从经度、纬度、极向(最大与最小人口密度连线方向)和垂直四个维度反映青藏高原人口地域分异规律,按“胡焕庸线”思想,学者提出一条青藏高原的人口地理划分线。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青藏高原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光照 B.降水 C.水源 D.热量
2.图c为极向距离的人口密度差异。则人口极端稀疏区大致最接近( )
A.37° N,85° E B.30° N,90° E
C.35° N,100° E D.30° N,80° E
【答案】1.D 2.A
【分析】
结合材料从经度、纬度、极向(最大与最小人口密度连线方向)和垂直四个维度反映青藏高原人口地域分异规律,青藏高原人口密度较大地区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的地区,这表明影响青藏高原人口密度差异最重要因素是热量。
1.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热量不足,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生产活动主要受热量的限制,气温和热量对人类生存和农业生产活动影响突出,因此人类活动主要分布在海拔相对较低的河谷地区,农业生产活动对人口的影响非常明显,D正确。光照、降水和水源对青藏高原地区人口分布影响相对较小,ABC错误。故选:D。
2.根据图a和图b推测,青藏高原在70°—87°E人口密度接近为0,在纬度约25°N、37°N、39°N等纬度地区人口密度接近0;表明青藏地区人口极端稀疏区大致接近青藏高原的西北部,结合选项分析,(37° N,85° E)的可能性较大,A正确。故选:A。
【点睛】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强烈制约。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水源)、资源;②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环境承载力、其他(政策等)。气候适宜,土壤肥沃,资源丰富的地区的地区往往成为人口密集地区。
(2020·浙江湖州市·高三一模) 西藏自治区人口迁移以区内为主,外迁人口比重低。完成下面小题。
3.限制西藏自治区居民外迁的主要因素有( )
①经济收入②风俗习惯③自然环境④政治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近年来,一大批教育、医疗工作者进藏帮扶,主要目的是( )
A.提高藏区人民的素质 B.加快藏区城市化进程
C.开发西藏的矿产资源 D.扩大国内的市场需求
【答案】3.C 4.A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后,人口迁移逐年增多。但是由于西藏地处高原,空气稀薄、交通不便等自然条件和语言宗教文化、生活习俗和其他省区有很大差别的社会条件以及相对落后的经济条件等,导致迁移中的中介障碍很多,且克服起来的难度也较大。处于这种条件下的人口群体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必然与有较好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的内地不同,省区际迁移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大大低于其他省区,西藏的人口迁移主要是自治区内的迁移,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故选C。
4.据上题的分析可知,西藏自治区自然环境恶劣,经济落后,因此对外联系较少。近年来,一大批教育、医疗工作者进藏帮扶,主要目的是提高藏区人民的素质,主要包括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提高,A正确;进藏务工或经商可以加快藏区城市化进程,教育工作者和医疗工作者进藏不是为了开发资源、扩大国内市场需求等,B、C、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
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和家庭;政治因素: 政策、战争、政治变革。
(2020·浙江宁波市·高三二模)近年来,一些积累了一定资金、专长的河南省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从外省返回河南老家的城市进行创业,从事二、三产业生产。完成下面小题。
5.这种从外地返回河南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地区就业困难,工资水平不断下降 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中部经济蓄势发展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耕地大面积的撂荒 D.农村居住条件改善,生态环境更为宜居
6.这种回归本地城市进行创业的现象给乡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提高人口生育率 B.降低粮食商品率
C.降低环境承载力 D.加重老龄化程度
【答案】5.B 6.D
【分析】
5.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工资水平应不断上升,A错误。中部经济快速发展,就业机会增加,发展前景好,B正确。农民工返乡并非从事农业活动,C错误。农民工返乡并非为居住,而是从事二三产业,D错误。故选B。
6.农民工返回的是城市而非乡村,因此不会提高乡村人口生育率,A错误。乡村人口减少会提高农村地区粮食商品率,B错误。环境承载力与资源、科技和文化消费水平有关,人口流动无法影响环境承载力,C错误。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后,老年人口占比上升,会加重老龄化程度,D正确。故选D。
(2020·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高三开学考试) 2020年2月27日,土耳其军队在叙利亚伊德利卜省遭到叙利亚政府军轰炸,数以万计的难民涌向了其西部边境。土耳其有百万难民,只需其中的部分涌入欧洲,就可能对已经出现种种问题的欧洲造成巨大冲击。
完成下面小题。
7.土耳其百万难民产生的根源是( )
A.环境因素 B.政治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因素
8.难民大量涌入欧洲,对欧洲产生的影响是( )
①一定程度上改善年龄结构 ②提供劳动力 ③社会治安压力增大 ④改变人口增长模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7.B 8.C
【分析】
7.材料信息表明,2020年2月27日,土耳其军队在叙利亚伊德利卜省遭到叙利亚政府军轰炸,数以万计的难民涌向了其西部边境。土耳其百万难民就是因为战争形成的来自叙利亚难民,战争属于政治因素,因此土耳其百万难民产生的根源是政治因素,产生的根源与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关系不大,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8.难民大多以年轻人口为主,而欧洲老龄化严重,难民大量涌入欧洲,一定程度上改善欧洲人口年龄结构,①符合题意;难民以年轻人口为主,难民涌入欧洲,可以为欧洲提供劳动力,②符合题意;难民大量涌入欧洲,难民大多没有合法身份,难于管理,这给社会治安压力增大,③符合题意;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决定,难民大量涌入欧洲,并不能明显改变欧洲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因此不会改变人口增长模式,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2020·浙江吴兴区·湖州中学高三月考)2014年以来重庆人口迁移呈净流入状态,下图为近三年来重庆市省际迁移人口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9.影响近三年重庆市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原因是
A.政策鼓励 B.经济发展 C.交通改善 D.工程建设
10.重庆市人口流动对重庆市的影响是
A.减缓人口老龄化趋势 B.促进人口向城郊集聚
C.减缓乡村人口流出趋势 D.减轻城市公共服务压力
【答案】9.B 10.A
【分析】
9.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推力(或排斥力)和拉力(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图中显示,2014年、2015年、2016年三年间,重庆市迁出人口减少、迁入人口增多,说明重庆市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增加,往往经济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重庆市经济发展迅速,提供的就业机会增多,从而吸引大量人口迁移,使得近年来人口迁移呈净流入状态,B符合题意;重庆市没有出台特别政策鼓励人口迁入,A不符合题意;区域交通改善有利于人口迁移,但不一定是人口迁入为主,C不符合题意;近三年没有出现大量工程建设吸引人口迁入,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2014年度重庆市人口流动,迁入人口一般以年轻的劳动力为主,可以增加年轻人比重,从而减缓重庆市的人口老龄化趋势,A对。迁入人口主要向城区内集聚,就业机会更多,B错。图中显示,重庆市人口迁移呈净流入状态,大量乡村人口流入城市,因此不能减缓乡村人口流出趋势,C错。2014年以来重庆人口迁移呈净流入状态,城市人口数量增多,从而加重城市公共服务压力,D错。故选A。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推力(或排斥力)和拉力(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往往经济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自然条件的优势程度、自然资源、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等。(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收入的差异、就业、交通、区域开发等。
(2017·浙江高三课时练习)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数量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1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答案】11.D 12.A
【分析】
11.读图可知人口迁移主要发生在20-34岁的年龄段,说明是劳动力人口的迁移,主要是经济因素起主要作用,ABC排除即可,所以选D。
12.注意题目要求具有明显相关性的人口迁移,图中可知人口迁移的比重大的中青年人口,其次就是0-9岁的婴幼儿和少儿,可以推知是父母携孩子进行的迁移,其他年龄段之间的相关性不大,所以选A。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有多种因素,其中起主要的、经常性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在人口迁移的年龄中,由于经济因素引起的迁移主要集中在中青年。
(2019·浙江高三月考) 我国黑河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不仅没有变化,“东多西少”的现象反而更加突出。
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3.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A.青藏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内蒙古地区 D.新疆地区
14.西藏自治区面积广大,人口密度很小,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较小 B.各种资源均贫乏,不能供养太多人口
C.受教育程度低,生育率普遍较低 D.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粮食靠自给
【答案】13.B 14.A
【解析】
13.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资源状况、技术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而资源状况对人口容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短板资源(限制性资源)。我国青藏地区热量资源较差,导致人口合理容量较小,内蒙古地区和新疆地区水资源条件较差,导致人口合理容量较小,排除A、C、D。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各类资源均较丰富、技术水平较高,开放程度较高,导致当地人口合理容量最高,B符合题意。
14.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较小,虽然面积广大,但人口密度很小,A符合题意。西藏自治区太阳能资源、地热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非常丰富,并不是各种资源均贫乏,B不符合题意。西藏自治区居民受教育程度较低,但生育率并不是普遍较低,相对于中东部,其生育率相对较高,只是人口基数太小,导致人口总数增长不快,C不符合题意。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粮食靠自给,与当地人口密度很小没有直接关系,D不符合题意。
(2019·浙江高三月考)读“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增长率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的时间大致是( )
A.1963年 B.1984年 C.2017年 D.2030年
16.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速减慢的原因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B.人口死亡率增大
C.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D.工资水平增长缓慢
【答案】15.C 16.A
【解析】
15.图中显示,2017年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为正值,说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一直在增长,2017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为0,说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不再增长,2017年以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为负值,说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开始减少,因此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最大值出现在2017年,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
16.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速主要取决于即将成为劳动人口的少年儿童数量,少年儿童数量主要取决于人口出生率。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主要是人口出生率较低所致,从而导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速减慢,选项A符合题意。人口死亡率增大、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对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速减慢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C。工资水平增长缓慢不会影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增速,排除D。
二、提高题
(2020·浙江高三月考) 日本北海道某城镇以第一产业及第三产业(观光疗养业、福利事业)为主。读该城镇人口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镇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B.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C.该地距大城市较远 D.自身发展动力不足
2.应对人口数量的变化,该城镇所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加强人口流动的管理 B.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C.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D.提高女性文化教育水平
【答案】1.D 2.C
【分析】
1.读图可知,该城市自然增减数和机械增减数均为负值,人口出生率为负值,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但机械增减数大于自然增减数,说明该地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外迁,而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不是主要原因,结合材料信息“城镇以第一产业及第三产业为主”可知,当地经济欠发达,自身缺乏核心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导致大量人口外迁,A错,D正确;材料并无信息表明该城镇自然灾害频繁发生,B错;材料也无信息表明该地与大城市之间的远近,且距离大城市的远近与该地人口大量迁出并无必然的联系(关键在于自身发展动力是否充足,是否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等),C错。故选D。
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人口减少,人口迁出现象较为严重,当地劳动力不足,可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生育,提高人口出生率,同时加强核心产业的培育,接纳移民,而不是机械地加强人口流动的管理,且加强人口流动的管理不利于区域人流、物流的联系,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A错,C正确;多年来该地人口持续外迁和减少,当地再继续推进城镇化进程能吸引的人口极其有限,核心点不在于推进城镇化进程,而是提高人口的自然增率和培育核心产业,B错;与提高女性文化教育水平关系不大,D错。故选C。
【点睛】
人口迁移的影响总结如下:
(2020·浙江高三月考) 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称作老龄化率,是判读一个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指标之一,纯老家庭是指家庭全部人口的年龄都在60周岁以上的家庭,目前浙江省纯老家庭人口占老年人口总数超过四分一。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城镇化率(%)
老龄化率(%)
杭州市
11.1
5.1
78.5
22.53
宁波市
9.5
4.8
73.6
20.6
湖州市
9.7
6.6
64.5
23.1
绍兴市
9.1
6.4
68.4
26.1
衢州市
10,6
6.4
60.0
23.6
舟山市
8.1
6.7
68.6
28.95
注:表中数据来自《2019年浙江省人口主要数据公报》
3.关于表中数据,存在正相关关系的是( )
A.出生率与死亡率 B.城镇化率与出生率
C.城镇化率与死亡率 D.老龄化率与死亡率
4.影响纯老家庭的主要因素是( )
①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②经济因素 ③政治因素 ④社会文化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3.D 4.C
【分析】
3.正相关关系是指两个变量变动方向相同,一个变量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亦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变化。读取表中数据分析,出生率和死亡率、城镇化率和出生率、城镇化率与死亡率都不存在正相关的关系,A、B、C错误;老龄化率与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一致,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D正确。故选D。
4.由材料可知,纯老家庭是指家庭全部人口的年龄都在60周岁以上的家庭。纯老家庭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老年人口有一定的收入,经济上能够独立;另一方面是由于传统家庭观念转变等社会文化因素影响,比如老人和子女都要求有自己的"自由空间",②④正确;与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和政治因素无关,①③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人口老龄化这一社会现象,需要准确获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
(2020·浙江高三期中) 截至2020年9月,日本65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3617万人,占该国总人口的比例高达28.7%,居全球榜首。与此同时,日本2019年新出生人口仅为86万人,创历史新低。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措施有利于应对日本人口老龄化的是( )
①推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②鼓励老年人口外迁③完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④鼓励老年人口就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日本政府近年来频出政策鼓励结婚生育,但效果仍然不佳,其主要原因( )
A.自然灾害频发 B.生育能力大幅减弱 C.育儿成本攀升 D.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答案】5.D 6.C
【分析】
5.日本人口老龄化严重,推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完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可以缓解老年人口生活困难问题,①③正确。老年人口外迁,如果是在本国内迁移,则不会改变本国人口老龄化的状况,如果是迁到国外,则不切合实际,②错误。鼓励老年人口就业可以减轻社会养老负担,④正确。D①③④正确。ABC错误。故选D。
6.日本政府近年来频出鼓励结婚生育政策效果不佳,是因为育儿成本攀升,人们生育意愿不高,C正确。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变化不大,对结婚生育影响不大,A错误。生育能力并没有大幅减弱,B错误。日本经济发达,生育观念转变,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小,D错误。故选C。
【点睛】人口老龄化: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2020·浙江高三月考) 继2016年杭州(20峰会,杭州又将于2022年举办亚运会。2019年年末,杭州全市的常住人口数量达到1036万人。常住人口一般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是2010-2019年杭州全市常住人口及增速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2012—2014年和2017—2019年的杭州市常住人口增长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2012-2014年全市区的经济衰退 B.2012-2014年全市区的产业调整
C.2017-2019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 D.2017—2019年人口优惠政策吸引
8.根据近几年的常住人口增长变化,可知杭州市( )
A.市民的社会就业率逐渐降低 B.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回归
C.学校、医疗等设施压力增大 D.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
【答案】7.B 8.C
【分析】
7.中国经济整体发展向好,特别是杭州G20峰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A错误;2012—2014年杭州全市区的常住人口增速下降,主要是因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就业机会减少,B正确;新冠疫情的影响是从2020年年初开始的,C错误;2017—2019年的杭州市常住人口快速增加,就业机会增多,吸引外地人口大量迁入,但材料中并未体现受人口优惠政策吸引,D错误。故选B。
8.根据题目材料可知,受G20峰会、2020亚运会等影响杭州近几年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迁入,人口的增长使学校、医疗等设施压力增大,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人口增长,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2020·浙江省东阳中学高三月考) 下图为四个国家1999-2018年的人口年度增长率()图。完成下列两题。
9.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分别是( )
A.中国 美国 沙特 日本 B.沙特 美国 中国 日本
C.中国 沙特 日本 美国 D.沙特 日本 美国 中国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国年均人口增长数量最多 B.乙国2001年人口机械增长率为1%
C.丙国近20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多 D.丁国近20年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答案】9.B 10.C
【分析】
9.从国力和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出发,沙特阿拉伯实行鼓励人口增殖的人口政策;沙特经济以石油为支柱,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已成为世界上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吸引周边地区人口的迁入,因此在四国中,沙特年度人口增长率最高。排除A、C。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日本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年轻人失业率上升,人口迁入率低;从自然增长角度分析,日本已经连续6年面临人口负增长,因此四国中,人口增长率最低的是日本,B正确、D错误。故选B。
10.甲国为沙特,虽然人口增长率高,但人口总数远少于其他三国,因此不是年均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国家,A错误;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图中乙国为美国,美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而2001的人口增长率等于1%,因此乙国2001年人口机械增长率小于1%,B错误;图中丙国人口增长率一直大于0,因此近20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多,C正确;丁国人口增长率在2008年之前一直大于0,2009年之后小于0,因此2008年前人口总数应不断增加,2009年后人口数量不断减少,D错误。故选C。
【点睛】人口增长率不是人口增长的速度,数值大于0,则人口总数增加。
(2020·浙江高三一模) 下图为2016年四川、广西、北京、辽宁四省(市、区)人口年龄结构与全国对比图。完成下列小题。
11.表示北京人口年龄结构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据图可知( )
A.甲地少年儿童迁出多 B.乙地人口机械增长快
C.丙地劳动力流失严重 D.丁地老龄化趋于减缓
【答案】11.A 12.C
【分析】
11.北京市经济发达,高等院校多,受教育、经济等因素影响,吸引大量年轻人口迁入,中青年人口较全国平均占比高,A对,BCD错。故选A。
12.由上题分析可知,甲为北京,人口出生率低,并非是少年儿童迁出多,A错。乙地各年龄段人口比例均匀,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机械增长率低,B错。丙地年轻人口占比小,劳动力流失严重,C对。丁地人口老龄化加剧,D错。故选C。
(2020·浙江平阳县·高三二模)下图为2018年我国部分省市人口状况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圆圈大小表示近一年的人口增量,圆圈越大增量越大,空心圆圈表示人口减少)
13.图中( )
A.人口增量最大的省份城镇化水平最高
B.浙江省比江苏省城市人口数量多
C.人口增量前五名的省市均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带
D.辽宁省出现人口负增长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海市经济发展快,导致人口出现负增长
B.北京市人口增量少,主要是政策因素
C.广东省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量大
D.贵州省生态环境脆弱,应控制城市化水平提高
【答案】13.D 14.B
【分析】
13.广东是人口增量最大的省份,上海城镇化水平最高,A错误;浙江省、江苏省城镇化水平接近,但是浙江省常住人口是6000万,江苏省常住人口是8000万,浙江省城市人口数量少于江苏,B错误;人口增量前五名的省市中安徽和四川不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带,C错误;辽宁省人口减少,出现人口负增长,D正确。故选D。
14.上海市人口正增长,A错误;北京市控制人口增长,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迁出,人口增量少,主要是政策因素,B正确;广东省人口增量大,自然增长率低,C错误;贵州省城市化水平低,应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D错误。故选B。
(2020·浙江绍兴市·高三一模) 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统计:2018年英国总人口达6640万,人口增长率为0.6%,其中人口出生率1.1%,死亡率0.9%,且空间分布不均。下图为英国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单位:人/km2)。
完成下面小题。
15.目前,影响英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增长率 B.人口生育政策
C.国际人口迁移 D.国内人口迁移
16.造成英国人口密度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类型不同 B.地形类型不同
C.工业化程度高低不同 D.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答案】15.C 16.D
【分析】
15.材料信息表明,2018年英国人口出生率1.1%,死亡率0.9%,则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而材料信息表明,英国2018年的人口增长率为0.6%,因此其中0.4%是机械增长导致,即国际人口迁移影响所致,因此目前影响英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国际人口迁移,自然增长不是主要因素,C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人口生育政策主要影响人口自然增长,信息表明英国人口自然增长不是主要因素,B不符合题意;国内人口迁移不会影响人口增长,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6.英国为经济发达的国家,经济因素是导致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由于位置、基础、资源、发展历史的差异,英国内部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如东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密度较大,北部和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人口密度较小,因此造成英国人口密度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D符合题意;英国全境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各区域的气候类型是相同的,排除A;图中显示,英国人口最密集地区既有平原地区,也有山区,因此地形类型不同不是造成英国人口密度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排除B;目前英国的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工业以经济发展的贡献较低,因此英国各区域的工业化程度高低不同对人口密度差异影响不大,排除C。故选D。
(2020·浙江湖州市·高三一模) 浙江省政府通过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地图”,提供病例分布,风险评估,疫情趋势等功能,助力精准防疫。截止3月6日,温州确诊人数居全省之最。
完成下面小题。
17.生成“疫情地图”,主要依靠的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 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虚拟现实技术
18.温州确诊人数最多的主要原因是
A.医疗技术偏落后 B.经商返温人员多
C.外出打工人数多 D.在外学生人数多
【答案】 17.C 18.B
【分析】
17.“疫情地图”是以电子地图为基础建立的信息系统,相关部门把病例相关信息输入到该系统,该系统通过储存、整理、分析,最后表达出来,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疫情地图”,电子地图本身就是地理信息系统,“疫情地图”建立也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而实施的,因此“疫情地图”生成主要依靠的信息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C符合题意;“疫情地图”生成不直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不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排除A、B、D。故选C。
18.温州属于浙江比较发达地区,经济发达,资金充足,因此医疗技术条件应较先进,因此医疗技术偏落后不是温州确诊人数最多的原因,A不符合题意;新冠肺炎是通过人口流动和密切接触而传播,温州在外地从事商业活动的人数多,特别是从湖北武汉返回的人员多,导致当地确诊人数最多,B符合题意;温州属于务工人员净流入地区,外出打工人数不多,因此外出打工人数多不是温州确诊人数最多的主要原因,C不符合题意;与浙江其它地区相比,温州在外学生人数不是最多的,因此在外学生人数多不是温州确诊人数最多的主要原因,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9.(2020·浙江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杭州市三次产业结构为2.1%、31.7%、66.2%,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5.0%和8.0%。全市人均GDP达152465元,数字内容、软件与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成为经济增长的领头羊。
材料二:千岛湖是钱塘江上游建设新安江水电站拦蓄而成的人工湖。2019年千岛湖配供水工程正式向杭州供水。下图为浙江省及周边省市局部示意图。
(1)千岛湖对杭州的经济价值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浙沪属于四大地区中的_______;上海吸引大量外来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江西、安徽吸引江浙沪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入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3)判断杭州的区域发展阶段,并说明理由。
【答案】(1)提供水源、提供农副产品、旅游、发电(答3点即可)
(2)东部地区 经济因素 工资水平、政策、土地租金(三选二)
(3)处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三次产业结构为“三二一”;第三产业产值和增长速度超过第二产业;科技、信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人均GDP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任写2点即可)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差异与区域发展、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运用。
【详解】
(1)注意题干“经济价值”(即能产生经济效益)。注意材料:千岛湖是钱塘江上游建设新安江水电站拦蓄而成的人工湖,2019年千岛湖配供水工程正式向杭州供水。所以千岛湖为杭州提供水源,具备发电效益;同时,作为湖泊和水源地,水质好,生态环境优良,可发展旅游业,湖泊也能提供一定的农副产品。
(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江浙沪属于四大地区中东部地区;上海市是全国经济中心,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吸引大量人口迁入,上海吸引大量外来人口迁入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与江浙沪等地相比而言,江西、安徽等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劳动力成本(工资水平)、土地租金等成本较低,且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吸引了大量江浙沪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入。
(3)注意材料信息“2019年杭州市三次产业结构为2.1%、31.7%、66.2%,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5.0%和8.0%,全市人均GDP达152465元”。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比重很小,第三产业比重大,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的特点;其次,第三产业的产业增加值最高,全市人均GDP达到较高水平。同时,注意材料信息“数字内容、软件与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成为经济增长的领头羊”,科技、信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由此可知,杭州处于区域高效益综合发展的阶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解密08 城镇与乡村(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浙江专用)(解析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甲是,四大地区中,表示虚假城市化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分层训练解密14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含解析),共31页。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分层训练解密11 工业生产(含解析),共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