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前郭县乌兰塔拉乡中学等五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前郭县乌兰塔拉乡中学等五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名校调研系列卷·九年级期中测试
化学(人教版)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下列酿造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粉碎谷物 B. 发酵酿酒 C. 煮沸冷凝 D. 装瓶密封
【答案】B
【解析】
【详解】A、粉碎谷物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发酵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C、煮沸冷凝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装瓶密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航天员在“人造空气”的帮助下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人造空气”中不含有的气体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详解】“人造空气”要模拟空气的主要成分,因此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一氧化碳有毒,因此没有一氧化碳.
故选C
3. 钙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分。这里的“钙”是指
A. 单质 B. 元素 C. 分子 D. 原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人体等中的“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详解】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分,这里的“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闻气味 B. 点燃酒精灯
C. 倾倒液体 D. 读取液体体积
【答案】C
【解析】
【详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操作错误;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故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故操作正确;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操作错误。
故选C
5. 由天然水制取纯净水的过程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A. 沉淀 B. 吸附 C. 过滤 D. 蒸馏
【答案】D
【解析】
【详解】沉淀和过滤能够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吸附可以除去水中的异味和颜色,蒸馏几乎可以除去水中的所以杂质,得到的蒸馏水是纯净物,故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是蒸馏。
故选D。
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B.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铁
C.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不可再分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氯化钠是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说法正确;
B、地壳中中含量较高的元素依次为氧、硅、铝、铁等,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说法错误;
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例如镁离子和氖原子核外电子数都是10,但不属于同种元素,故说法错误;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故说法错误。
故选A。
7.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水资源丰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B. 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C. 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纯水
D. 水分子是由氢、氧两种元素构成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是淡水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应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B、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生活中可通过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符合题意;
C、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不能得到纯水,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式H2O可知,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分子是微观概念,元素是宏观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红磷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C.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答案】B
【解析】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故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而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持续红热,故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
故选B。
9.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剩余的药品不能丢弃,应放回原瓶
B. 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 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细沙
D. 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实验室剩余的药品不能丢弃,也不能放回原瓶,以免污染试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B、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集气瓶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C、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不能放少量细沙,应放少量的水,以吸收二氧化硫,放在污染空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以隔绝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0. 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是离子,所以离子都是带电荷的粒子
B.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D.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答案】A
【解析】
【详解】A、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是离子,所以离子一定是带电荷的粒子,符合题意;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由氧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但是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都是离子,如氖原子,不符合题意;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是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还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1. 根据化学符号有关知识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符号是______。
(2)He元素的名称是______。
(3)3N表示______。
【答案】(1)O (2)氦
(3)3个氮原子
【解析】
【小问1详解】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是(前四位):O、Si、Al、Fe,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表示为:O;
【小问2详解】
He元素名称是:氦;
【小问3详解】
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3N表示3个氮原子。
12. 有下列物质:①纯牛奶;②过氧化氢;③液氧;④加热高锰酸钾的剩余固体;⑤铁粉;⑥氯酸钾;⑦空气。选择物质用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
(2)属于单质的是______。
(3)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
(4)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_。
【答案】(1)①④⑦ (2)③⑤
(3)② (4)③⑦
【解析】
【小问1详解】
纯牛奶中含有水、蛋白质,属于混合物;加热高锰酸钾的剩余固体中含有锰酸钾、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填:①④⑦;
【小问2详解】
液氧、铁粉均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单质,故填:③⑤;
【小问3详解】
过氧化氢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填:②;
【小问4详解】
液氧是液态的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填:③⑦。
13. 如图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氢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______种元素;这些元素的原子能形成阳离子的是______ (填字母序号)。
(2)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3)A粒子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很稳定,其原因是______。
【答案】(1) ①. 3 ②. B
(2)1.008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8,已达到稳定结构
【解析】
【小问1详解】
图中A、B、C、D粒子中C、D的质子数相同是同种元素,共表示氖元素、钠元素、氯元素等3种元素;这些元素的原子能形成阳离子的是最外层电子数是1的B粒子,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阳离子。
【小问2详解】
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E中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8。
【小问3详解】
A粒子是氖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8,已达到稳定结构,故其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很稳定。
14. 水是生命之源。
(1)用______可以区分硬水与软水;实验室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2)我国淡水资源并不丰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污染日益严重,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措施,请你写出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肥皂水 ②. 蒸馏
(2)用淘米水、洗衣水冲厕(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实验室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蒸馏;
【小问2详解】
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用淘米水、洗衣水冲厕,可以节约用水(合理即可)。
三、简答题(每空1分,共14分)
15. 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事实或现象。
(1)液氧和氧气状态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
(2)湿衣服在太阳下晾哂比在阴凉处干得更快____________。
(3)气体容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不容易被压缩____________。
【答案】(1)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2)太阳下温度高,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间有间隔,且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比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间隔大,更容易被压缩
【解析】
【小问1详解】
液氧和氧气状态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小问2详解】
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比在阴凉处干得更快,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小问3详解】
气体容易被压缩,固体和液体不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比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间隔大,更容易被压缩。
16.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
(2)化学变化中_______ (填“分子”或“原子”)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1)分解反应
(2)原子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小问2详解】
由图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填:原子。
17. 根据如图实验回答问题。
(1)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如图甲,该实验燃烧匙中所用固体药品是_______,若点燃固体药品后伸入集气瓶中过慢,可能导致测定结果偏_______ (填“大”或“小”)。
(2)乙实验中集气瓶底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写出铁丝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
(3)丙实验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红磷 ②. 大
(2) ①. 防止铁丝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②.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Fe+O2Fe3O4
(3)B烧杯中溶液变红
【解析】
【小问1详解】
教材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则药匙中所用固体为红磷;
点燃固体后伸入过慢,由于固体燃烧放热,导致装置中的气体受热逸出,则会使结果偏大。
【小问2详解】
铁燃烧实验中,集气瓶留少量的水,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为,符号表达式为。
小问3详解】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且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挥发出的氨气会运动到B烧杯中,形成氨水,从而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18. 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自制净水器①处理河水.其中活性炭起_______作用。
(2)若用操作②净化河水,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如过滤后的液体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写一条即可);过滤时,发现过滤速度很慢,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写一条即可)。
【答案】(1)吸附 (2) ①. 引流 ②. 滤纸破损##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上边缘##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合理即可) ③. 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不溶性杂质太多等(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小问2详解】
若用操作②(过滤)净化河水,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如过滤后的液体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或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上边缘或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过滤时,发现过滤速度很慢,其原因可能是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或不溶性杂质太多等。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12分)
19.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使用仪器①的一个注意事项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 (填字母),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发现集气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__。
(3)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可选用E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用外焰加热(合理即可)
(2) ①. A ②.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KMnO4K2MnO4+MnO2+O2 ③. 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
(3) ①. B ②.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解析】
【小问1详解】
酒精灯使用时,需要用外焰加热,熄灭时用灯帽盖灭(合理即可);
【小问2详解】
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反应需要加热,因此选择A作为发生装置,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KMnO4K2MnO4+MnO2+O2;实验过程中发现集气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
【小问3详解】
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反应不需要加热,采用固液不加热制取气体的装置,选择装置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选择E进行收集。
20. 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水的组成。
步骤一: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含少量硫酸钠)至充满管a和管b。关闭活塞,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
步骤二:检验管中气体。
(1)电解水时加少量硫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 。
(2)电解水时观察到的现象有: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且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
(3)管b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玻璃管a尖嘴口,打开活塞,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4)电解水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答案】(1)增强水的导电性
(2)1:2 (3) ①. 氢气 ②. 木条燃烧更剧烈
(4)水氢气+氧气##H2OH2+O2
(5)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解析】
小问1详解】
电解水时加少量硫酸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反应速率,故填增强水的导电性。
【小问2详解】
电解水时观察到的现象有: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且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故填1:2。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b管连接电源的负极,且生成的气体的体积较大,其中生成的气体为氢气,故填氢气;
A管连接电源水雾正极,生成的气体的体积较小,为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玻璃管a尖嘴口,打开活塞,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燃烧更剧烈,故填木条燃烧更剧烈。
【小问4详解】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物质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符号表达式为:H2OH2+O2,故填水氢气+氧气或H2OH2+O2。
【小问5详解】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由此可知,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填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城镇三校中考第四次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三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学区五校中考第五次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推断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