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钠及其化合物
展开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钠及其化合物
一、单选题
1.(2023·上海·统考高考真题)为探究与一元酸HA(mol·L)的化学反应热效应,进行了如下四组实验。已知℃。
实验序号
试剂I
试剂Ⅱ
反应前温度
反应后温度
①
40 mL
2.12 g
25℃
②
20 mL HCl+20 mL
2.12 g
25℃
③
20 mL +20 mL
2.12 g
25℃
④
20 mL HCl
2.12 g 与20 mL 形成的溶液
2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于水放热 B.与HCl反应放热
C. D.
2.(2023·全国·高三统考专题练习)对于下列实验,不能正确描述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向漂白粉水溶液中通入少量SO2:Ca2++2ClO-+H2O+SO2 = CaSO3↓+2HClO
B.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2Na++CO+H2O+CO2 = 2NaHCO3↓
C.向Fe2(SO4)3溶液中通入过量H2S:2Fe3+ +H2S = 2Fe2++S↓+ 2H+
D.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少量Ca(HCO3)2溶液:Ca2++HCO+OH- = CaCO3↓+ H2O
3.(2022秋·广东广州·高三广州市第七中学校考期中)实验室利用下列反应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反应原理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活塞K可控制的流速
B.装置b、d依次盛装饱和溶液、稀硫酸
C.装置c中含氨的饱和食盐水提高了吸收效率
D.反应后将装置c中的锥形瓶浸入冷水充分冷却,过滤得到晶体
4.(2023春·浙江·高三期中)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后的固体物质,用稀硫酸溶解,滴入几滴KSCN溶液,未显红色
固体物质中不一 定不含+3价铁元素
B
钠在空气中加热,发生剧烈反应,得到淡黄色固体
固体物质中含有Na2O2
C
蔗糖和稀硫酸混合加热,冷却后,再加入少量新制Cu(OH)2,加热,无砖红色沉淀产生
蔗糖未水解
D
将SO2通入溴水中,溶液褪色
SO2具有还原性
A.A B.B C.C D.D
5.(2023秋·山东德州·高三德州市第一中学校考期末)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甲装置可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B.图乙装置可探究钠与Cl2反应
C.图丙装置可制备Fe(OH)3胶体
D.图丁装置可用于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6.(2019秋·北京海淀·高三人大附中校考阶段练习)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xCuCO3•yCu(OH)2•zH2O,为测定其中CuCO3的质量分数,称取a g样品进行实验。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充分加热样品,用碱石灰吸收逸出气体,增重b g
B.加热至样品质量不再发生变化,称得其质量为b g
C.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用排水法收集逸出气体,得b mL气体
D.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到足量Ba(OH)2溶液中,过滤、洗涤、烘干,得b g固体
7.(2023春·辽宁沈阳·高三沈阳二十中校考开学考试)化学无处不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从而使雨水的,即形成酸雨
B.常温下,可以用铁罐贮存浓硝酸,说明铁与浓硝酸不反应
C.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D.二氧化硫有毒,不可以添加到任何食品中
8.(2023秋·贵州毕节·高三统考期末)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和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B.用某溶液做焰色试验时火焰呈黄色,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C.与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与发生置换反应生成
D.等质量的和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体积相同
9.(2023·全国·高三假期作业)金秋10月,党的二十大在京顺利召开,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全国人民的心中。有同学发现某物质的焰色与五星颜色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做焰色反应实验时,如果没有铂丝,可以用无锈铁丝代替
B.焰色反应属于某些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
C.如果某碱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溶液中一定还存在Mg2+、SO
D.做焰色反应时,一般用稀硫酸来洗涤铂丝
10.(2023春·江苏泰州·高三泰州中学校考期中)侯氏制碱法以和为原料,发生反应:。将析出的固体灼烧获取纯碱,向析出固体后的母液中加入食盐固体可析出副产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析出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的热稳定性比强
C.用澄清石灰水可以鉴别与
D.相同温度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其在溶液中的溶解度
11.(2023·全国·高三假期作业)钠在液氨中溶剂化速度极快,生成蓝色的溶剂合电子,如图为钠投入液氨中的溶剂化图。钠沉入液氨中,快速得到深蓝色溶液,并慢慢产生气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的密度比液氨大
B.溶液的导电性增强/
C.0.2 mol 钠投入足量液氨生成0.01molH2,Na共失去0.02 mol e-
D.钠和液氨可发生以下反应:2NH3+2Na=2NaNH2+H2↑
12.(2023·全国·高三假期作业)2022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天宫课堂”如期开讲,均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火炬“飞扬”中使用钠盐,目的是利用钠元素的焰色使氢气火焰“可视化”
B.冬奥会场馆使用CO2跨临界直冷用水制冰属于化学变化
C.天宫课堂上的“过饱和乙酸钠结冰”实验中用到的乙酸钠(CH3COONa)属于电解质
D.天宫课堂上把泡腾片(含碳酸氢钠、柠檬酸等)插入水球,水球变成“气泡球”,该“气泡球”中主要含有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13.(2023春·湖北·高三校联考期中)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出和的混合物中质量分数的是
A.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经干燥后用碱石灰吸收,质量增加b g
B.取a g混合物充分加热,质量减少b g
C.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到b g固体
D.取a g混合物与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得到b g溶液
14.(2023秋·浙江·高三校联考期末)下列生活中各常见物质与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用途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1)
(2)
(3)
(4)
物质名称
食盐
生石灰
小苏打
呼吸面具
有效成分
NaCl
Ca(OH)2
NaHCO3
Na2O2
主要用途
做调味品
做食品干燥剂
焙制糕点
做供氧剂
A.(1) B.(2) C.(3) D.(4)
二、非选择题
15.(2023秋·广西河池·高三统考期末)现有以下物质:①NaOH溶液;②熔融NaCl;③氯化氢;④熔融;⑤NaOH固体;⑥;⑦液氯;⑧乙醇。
回答下列问题:
(1)能导电的物质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能导电的电解质是_______。
(2)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为蓝色。
②取少量溶液逐滴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产生无色气体。
③另取少量溶液用硝酸酸化后,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①、②推断:原溶液中肯定存在_______(填离子符号),实验③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由分析可知原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的焰色反应为_______色。
16.(2023秋·贵州毕节·高三统考期末)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Al ②熔融KCl ③ ④ ⑤ ⑥NaOH溶液 ⑦酒精 ⑧ ⑨盐酸 ⑩稀硫酸
(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能导电的有_______。(填序号)
(2)⑧在水溶液中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
(3)⑤的俗名是_______,其用途之一是做发酵剂,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这一用途:_______。
(4)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17.(2022秋·辽宁鞍山·高三统考阶段练习)钠是活泼金属的代表,钠和钠的化合物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某同学炒菜时发现,汤汁溅到液化气的火焰上时,火焰呈黄色。据此他判断汤汁中含有_______元素;
(2)钠有两种氧化物,其中能用于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的氧化物是_______;
(3)厨房中用的食盐和纯碱外观相似。某同学为区分这两种物质,各取少量置于玻璃杯中,滴加食醋,有气体产生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4)固体碳酸钠中含有碳酸氢钠杂质,除去此杂质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
(5)胃液中含有盐酸,胃酸过多的人常有胃疼烧心的感觉,易吐酸水,服用适量的小苏打,能治疗胃酸过多,请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18.(2021秋·山西太原·高三太原市外国语学校校考期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回答下列问题:
(1)向碳酸钠饱和溶液中通入溶液变浑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由此可知在相同温度下,碳酸钠的溶解度比碳酸氢钠的___________(填“大”或“小”)。
(2)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按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混合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___(写化学式);检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将27.4g和的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得残留固体21.2g.则原混合物中和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
(4)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由图可知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时,实质是依次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填微粒符号)。
参考答案:
1.D
【详解】A.由实验①可知,溶于水后,温度℃,则该过程放热,A正确;
B.由实验①②对比可知,温度,则与HCl反应放热,B正确;
C.由实验②③对比可知,将盐酸换成醋酸,醋酸是弱酸,其电离过程是吸热的,则温度,C正确;
D.实验②④对比可知,实验④中减少了碳酸钠溶解的过程,则放出的热量会少一些,故,D错误;
故选D。
2.A
【详解】A.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离子方程式:SO2+Ca2++ClO-+H2O=CaSO4↓+2H++Cl-,故A错误;
B.碳酸钠易溶于水,碳酸氢钠微溶于水,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气体会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离子方程式为:2Na++CO+H2O+CO2 = 2NaHCO3↓,故B正确;
C.向Fe2(SO4)3溶液中通入过量H2S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硫单质和硫酸,故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2Fe2++S↓+2H+,故C正确;
D.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少量Ca(HCO3)2溶液生成碳酸钙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a2++HCO+OH- = CaCO3↓+H2O,故D正确;
故选A。
3.B
【详解】A.关闭活塞K时,气体可将球形容器内的液体压入漏斗内,从而使碳酸钙脱离液面,反应停止,所以通过调节活塞K可控制CO2的流速,A正确;
B.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故装置b内应盛装饱和NaHCO3溶液,B错误;
C.装置c中含氨的饱和食盐水呈碱性,CO2的溶解度增大,C正确;
D.反应后将装置c中的锥形瓶浸入冷水,NaHCO3降温结晶,过滤得NaHCO3晶体,D正确;
故选B。
4.C
【详解】A.红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后的固体物质,用稀硫酸溶解,滴入几滴KSCN溶液,未显红色,Fe3O4中铁元素显+3、+2价,用稀硫酸溶解,滴入几滴KSCN溶液,未显红色,可能是固体中剩余的铁把Fe3+还原为Fe2+,所以不显红色,故A正确;
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故B正确;
C. 蔗糖和稀硫酸混合加热,冷却后,要先加NaOH至弱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Cu(OH)2,加热,才会有砖红色沉淀产生,故C错误;
D.将SO2通入溴水中,溶液褪色,硫元素化合价由+4变为+6,SO2具有还原性,故D正确;
故选C。
5.A
【详解】A.氯气在饱和氯化钠中溶解度较小,而HCl可溶于饱和氯化钠溶液,可用甲装置除去氯气中含有的少量HCl,A正确;
B.该装置没有尾气处理,无法吸收多余的氯气会造成空气污染,B错误;
C.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将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加到沸水中而不是氢氧化钠溶液中,C错误;
D.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内部试管中装碳酸氢钠,外部试管中加碳酸钠,D错误;
故答案选A。
6.D
【分析】根据xCuCO3•yCu(OH)2•zH2O加热分解产生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氧化铜来自CuCO3和Cu(OH)2的分解,二氧化碳来自CuCO3的分解,水来自Cu(OH)2的分解和结晶水,xCuCO3•yCu(OH)2•zH2O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铜、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铜来自CuCO3和Cu(OH)2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碳来自CuCO3与盐酸反应,要测定其中CuCO3的质量分数,必须要求出CuCO3的质量来分析。
【详解】A.充分加热样品,用碱石灰吸收逸出气体,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水,无法求出CuCO3的质量,选项A错误;
B.加热至样品质量不再发生变化,称得其质量为bg,该固体为氧化铜,但氧化铜来自CuCO3和Cu(OH)2的分解,无法求出CuCO3的质量,选项B错误;
C.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微溶于水,不能为用排水法收集,无法求出CuCO3的质量,选项C错误;
D.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来自CuCO3与盐酸反应,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到足量Ba(OH)2溶液中;过滤、洗涤、烘干,得bg固体,可根据碳酸钡的质量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最终求出CuCO3的质量和质量分数,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7.C
【详解】A.CO2不会造成酸雨,pH<5.6的雨水才称为酸雨,A错误;
B.常温下,铁遇浓硝酸钝化,钝化是化学变化,B错误;
C.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以晶体形式析出,C正确;
D.适量的二氧化硫可作食品添加剂,用到葡萄酒中,起到杀菌保质作用,D错误;
故选C。
8.B
【详解】A.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氧气,不属于碱性氧化物,A错误;
B.钠元素的焰色为黄色,含钠元素的物质在做焰色试验时火焰为黄色,故B正确;
C.与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
D.等质量的和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产生的多,故D错误;
选B。
9.A
【详解】A.焰色试验可用铂丝或铁丝来蘸取待测液,A正确;
B.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B错误;
C.焰色试验呈黄色说明含有钠元素,在碱溶液中不存在Mg2+,C错误;
D.硫酸难挥发,盐酸易挥发,应选择盐酸来洗涤铂丝,D错误;
故选:A。
10.D
【详解】A.在饱和食盐水中先通NH3,后通CO2,析出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3+NaCl+CO2+H2O=NaHCO3↓+NH4Cl,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无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热稳定性弱于碳酸钠,故B错误;
C.氢氧化钙与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反应都生成碳酸钙沉淀,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C错误;
D.根据总反应可知母液中c(NH4Cl)与原饱和氯化钠溶液中c(NaCl)基本相等,而要析出氯化铵还需补充氯离子,说明相同温度下,NH4Cl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故D正确;
故选D。
11.C
【详解】A.钠沉入液氨说明钠的密度比液氨大,选项A正确;
B.液氨中没有能导电的离子,而钠投入液氨中生成蓝色的溶剂合电子,能导电,说明溶液的导电性增强,选项B正确;
C.0.1mol钠反应失去0.1mol电子,0.2mol钠投入足量液氨生成0.1molH2,Na共失去0.2mol电子,选项C错误;
D.反应中钠失去电子,只能是氢元素得到电子,所以钠和液氨可发生以下反应: 2NH3 + 2Na=2NaNH2 + H2↑,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2.B
【详解】A.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火炬“飞扬”中使用钠盐,目的是利用钠元素的焰色使氢气火焰“可视化”, A正确;
B.使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
C.CH3COONa属于盐,在熔融状态下或者水中能发生电离CH3COONa=CH3COO−+Na+,属于电解质,C正确;
D.碳酸氢钠与柠檬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D正确;
故选B。
13.D
【详解】A.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硫酸钠,气体干燥后碱石灰增加的质量是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碳元素守恒可计算出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A正确;
B.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通过加热分解利用差量法即可计算出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B正确;
C.Na2CO3和NaHCO3均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钠,所以bg固体是氯化钠,利用钠元素守恒可计算出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C正确;
D.bg等于混合物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之和,故D无法计算出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D错误;
故选D。
14.B
【详解】A.食盐的有效成分是NaCl,常用作调味品,故A正确;
B.生石灰有效成分是CaO,常用作食品干燥剂,故B错误;
C.小苏打有效成分是NaHCO3,常用于焙制糕点,故C正确;
D.呼吸面具中有效成分是Na2O2,常用作供氧剂,故D正确;
故选B。
15.(1) ①②④ ②④
(2) 、、K+ 紫
【详解】(1)存在自由移动离子的物质能导电,故能导电的物质是:①NaOH溶液;②熔融NaCl;④熔融,故选①②④;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故能导电的电解质是:②熔融NaCl;④熔融,故选②④;
(2)无色透明溶液,则不含;①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为蓝色,则含,不含;②取少量溶液逐滴滴加盐酸,一段时间后产生无色气体,则含; ③另取少量溶液用硝酸酸化后,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含,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肯定含K+。
根据上述实验①、②推断:原溶液中肯定存在:、、K+;实验③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溶液中存在钾离子,透过蓝色钴玻璃片,焰色反应为紫色。
16.(1) ②③⑤⑧ ①②⑥⑨⑩
(2)=Na++H++SO
(3) 小苏打 2Na2CO3+CO2↑+H2O
(4)H++SO+Ba2++OH-=BaSO4↓+H2O
【详解】(1)①铝是金属单质,能导电,不是非电解质;
②熔融KCl是电解质,能够导电;
③是电解质,由于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能导电;
④是化合物,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⑤固体是电解质,由于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能导电;
⑥NaOH溶液是混合物,能够导电,不是非电解质;
⑦酒精是化合物,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
⑧固体是电解质,由于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能导电;
⑨盐酸是混合物,能够导电,不是非电解质;
⑩稀硫酸是混合物,能够导电,不是非电解质;
综上所述,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②③⑤⑧,能导电的有①②⑥⑨⑩。
(2)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钠离子和硫酸根,电离方程式为:=Na++H++SO。
(3)的俗名是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水,可做发酵剂,方程式为:2Na2CO3+CO2↑+H2O。
(4)向 Ba(OH)2 溶液中逐滴加入 NaHSO4 溶液时,由于开始时 NaHSO4 不足量, H +和SO按组成比例 1:1 参加反应,而 Ba(OH)2溶液中的 Ba2+和 OH-的组成比例为 1:2,相当于 OH-过量,离子方程式应表示为: H++SO+Ba2++OH-=BaSO4↓+H2O。
17.(1)钠
(2)过氧化钠(Na2O2)
(3)Na2CO3
(4)加热
(5)
【详解】(1)Na元素焰色反应为黄色,某同学根据汤汁溅到液化气时火焰呈黄色,可判断汤汁中含有钠元素;
(2)过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2Na2O2+2CO2=2Na2CO3+O2,则能用于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的氧化物是过氧化钠(Na2O2);
(3)食盐不和食醋反应,纯碱为碳酸钠的俗称,能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某同学为区分这两种物质,各取少量置于玻璃杯中,滴加食醋,有气体产生的是纯碱Na2CO3;
(4)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跟二氧化碳,则:固体碳酸钠中含有碳酸氢钠杂质,除去此杂质的简单方法是加热;
(5)小苏打即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
18.(1) 大
(2) 取少量上层清液(或过滤后的滤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振荡,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溶液中含有
(3)84∶53
(4)
【详解】(1)与、水反应生成酸式盐,溶液变浑浊说明,溶解度小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大;
(2)发生反应,则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碳酸钠;要检验,先取少量上层清液或过滤后的滤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再加入适量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振荡,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溶液中含有;
故答案为:取少量上层清液(或过滤后的滤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振荡,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溶液中含有;
(3)设的质量为x,则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
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所以原混合物中与的质量之比为;
故答案为:84∶53;
(4)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时依次发生的反应为和;
故答案为:;。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钠及其化合物: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钠及其化合物,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钠及其化合物: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钠及其化合物,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钠及其化合物: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钠及其化合物,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