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弱电解质的电离
展开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弱电解质的电离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3春·河南周口·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草酸()是二元弱酸,常温下,下列有关草酸及草酸盐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溶液中
B.在溶液中
C.在溶液中
D.在和混合溶液中
2.(2023春·河北石家庄·高三校联考期中)常温下,向溶液(此时为a点)中不断加入NaOH固体,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的负对数与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的电离常数
B.b点对应溶液中:
C.c点对应溶液显中性,且
D.水的电离程度:
3.(2023春·河北邢台·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常温下,有机酸中各种含R微粒占所有含R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时:
C.溶液中:
D.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对数值
4.(2023·浙江·校联考三模)是常见的二元弱酸(电离常数,)。氢氧化铁[]、氢氧化锌[]均为难溶多元弱碱,硫化锌[]为难溶盐。所有数据均为25℃的值。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因为的,所以
B.饱和溶液中的
C.分别向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沉淀ZnS后,前者更小
D.的溶液与相同物质的量的反应,只沉淀ZnS
5.(2023春·云南曲靖·高三曲靖市民族中学校考期中)常温下,两种含钠的离子化合物溶液稀释时的pH变化如图所示,起始时溶液体积均为,稀释后体积记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NaX是强碱弱酸盐,NaY是强碱NaOH
B.起始时,
C.常温下,起始时NaX溶液中由水电离的
D.a点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6.(2023·浙江·校联考三模)常温下,现有溶液,。已知含氮(或含碳)各微粒的分布分数(平衡时,各微粒浓度占总微粒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常温下
C.溶液中:
D.当时,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
7.(2023春·上海浦东新·高三华师大二附中校考期中)常温下,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
B.当时,则有:
C.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
D.当时,则有:
8.(2023春·辽宁抚顺·高三校联考期中)25℃时,向25 mL 0.1 mol⋅L-1溶液中滴加0.1 mol⋅L-1的NaOH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的电离常数,的电离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5℃时,溶液中存在关系:
B.混合溶液中:a C.当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为25 mL时,存在关系:
D.25℃时,0.1 mol⋅L-1的溶液
9.(2023春·重庆沙坪坝·高三重庆八中校考阶段练习)乙二胺(,缩写为EDA)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类似,即、。常温下,向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溶液中、、EDA三种粒子浓度的对数值、所加入NaOH固体的质量与pO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二胺第二步电离常数的数量级为
B.时,
C.时,
D.时,加入NaOH固体的质量
10.(2023·辽宁丹东·统考二模)电位滴定法是化学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可根据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的突跃确定滴定终点。常温下利用盐酸滴定某溶液中亚磷酸钠的含量,其电位滴定曲线与曲线如图所示。已知:亚磷酸是二元弱酸,电离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滴定过程需要两种指示剂
B.水的电离程度:a点>b点
C.b点溶液中:
D.a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
11.(2023·广东梅州·统考二模)硫酸工业尾气(主要含SO2、N2和O2)用Na2SO3溶液吸收可转化为NaHS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SO3溶液中存在:c(OH-)=c(H+)+c(HSO)+2c(H2SO3)
B.Na2SO3溶液吸收SO2的离子方程式:SO+SO2+H2O=2HSO
C.Na2SO3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的值逐渐变小
D.用pH试纸测得0.1mol•L-1的NaHSO3溶液的pH约为5,则Ka1(H2SO3)•Ka2(H2SO3)>Kw
12.(2023·江苏·高三专题练习)一种吸收再经氧化得到硫酸盐的过程如图所示。室温下,用0.1 mol⋅L的NaOH溶液吸收,若通入所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和挥发可忽略,溶液中含硫物种的浓度。的电离常数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ol⋅L溶液中:
B.在溶液中:
C.NaOH完全转化为时,溶液中:
D.若改用少量稀的溶液吸收,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3.(2023春·河北沧州·高三校联考期中)25℃时,向20.0mL0.100mol/LHR溶液中滴加0.100mol/LMOH溶液,混合溶液的pH与加入MOH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的电离常数的数量级为
B.溶液的电离度大于
C.P点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数目为
D.Q点溶液中存在
14.(2023春·重庆江北·高三重庆十八中校考期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符号为N的能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32
B.同一原子中,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C.电子云图中一个小黑点代表1个自由移动的电子
D.由于甲基的推电子效应,的小于的
二、非选择题
15.(2022秋·江西宜春·高三上高三中校考期中)Ⅰ.现有常温下pH=2的盐酸(甲)和pH=2的醋酸溶液(乙),请根据下列操作回答:
(1)常温下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值一定变小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2)取10mL的乙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酷酸的电离平衡___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另取10mL的乙溶液,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待固体溶解后,溶液中的值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无法确定”)。
(3)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大小关系为pH(甲)___________pH(乙)(填“>”“<”或“=”);用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分别是V1、V2,则V1、V2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Ⅱ.已知次磷酸()是一元中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4)写出其正盐在水溶液中水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Ⅲ.如图所示为二元酸溶液中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的变化曲线(25℃)。
(5)根据图像可求得Ka1()等于___________。
16.(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回答下列问题:
(1)催化CO2加氢合成乙酸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还可以生产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采用电导法测定乙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c,已知电离度α=,Λm为一定浓度下电解质的摩尔电导率,Λ为无限稀释时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0.045S•m2•mol-1(T=308.2K),实验测定T=308.2K时,0.01mol•L-1乙酸的Λm为0.002S•m2•mol-1,则该条件下测定的乙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c为_______(列出计算式)。
(2)在298K时,几种离子的摩尔电导率如表。已知:摩尔电导率越大,溶液的导电性越好。空间站通过电解水实现O2的再生,从导电性角度选择最适宜的电解质为_______(填化学式)。
离子种类
H+
OH-
SO
Cl-
CO
K+
Na+
摩尔电导半×104(S•m2•mol-1)
349.82
198.0
79.8
76.34
72.0
73.52
50.11
17.(2023春·上海·高三曹杨二中校考期中)I.氨气是制备(叠氮酸钠)的原料之一,汽车安全气囊中的填充物有(叠氮酸钠)、等物质,遇撞击时能生成金属钠和。
(1)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氨分子,又含有铵根离子的是_______。
A.氨气 B.氨水 C.硝酸 D.硝酸钾
(2)和的某些化学性质相似,下列对晶体性质的推测,错误的是_______。
A.是一种离子化合物 B.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C.加热后会发生升华 D.溶液能与溴水反应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_______。
A.和的结构示意图均为 B.氧化钠的分子式:
C.氨气的空间填充模型: D.的电子式:
(4)用电子式表示氨气的形成过程_______。
Ⅱ.是由一种单原子离子和多原子离子以1∶1的比例构成的化合物,结构式为。
(5)写出叠氮化钠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6)某品牌汽车设计安全气囊受撞击时需产生气体(已换算至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则该安全气囊中需填充的质量是_______g。
(7)汽车安全气囊填充物的三种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填写化学式),所涉及的5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8)写出叠氮化钠固体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_______。
(9)化学键是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主要有离子键、共价键等,有关它们叙述正确的_______。
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B.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只含极性共价键
C.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
D.某纯净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则组成该物质的微粒一定含共价键
(10)工业通过反应一:
反应二:
制备,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反应一每生成氢气,转移电子数目为
B.反应一中为强电解质、为弱电解质
C.反应二中生成的氨气可以循环利用
D.与同为碱金属叠氮化物的受撞击分解产生和氮气,反应过程中发生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破坏与形成
Ⅲ.能与分解出的金属钠发生反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未配平)。
(11)在该反应中硝酸钾体现_______(填写“氧化性”或“还原性”)。
(12)结合金属钠的化学性质,说明汽车安全气囊中填充的目的和必要性_______。
18.(2022秋·四川广元·高三广元中学校考期中)下表是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5℃),回答下列各题:
酸
HCN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1)可以证明醋酸是弱酸的事实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醋酸和水能以任意比例混溶
B.在醋酸水溶液中还含有未电离的醋酸分子
C.醋酸与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D.1的醋酸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E.等体积等pH的醋酸和盐酸分别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醋酸消耗的氢氧化钠更多
(2)结合表中给出的电离常数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四种酸中,最强的酸分别是____ (用化学式表示)。
②下列能使醋酸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增大,而电离平衡常数不变的操作是____。
A.升高温度 B.加水稀释 C.加少量的固体
D.加少量冰醋酸 E.加氢氧化钠固体
③依上表数据判断醋酸和次氯酸钠溶液能否反应,如果不能反应说出理由,如果能发生反应请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3)已知草酸是一种二元弱酸,其电离常数,,试从电离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的原因_____。
(4)已知水溶液中和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A、B、C、D四点对应的水的离子积常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②若A点到E点,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促进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的措施是_______。
a.升温 b.加入少量的盐酸 c.加入少量的NaOH
③室温下,在由水电离产生的浓度为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_______。
a.、、、 b.、、、
c.、、、 d.、、、
e.、、、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在溶液中,草酸()是二元弱酸,弱酸电离度很小主要以分子形成存在于溶液中,草酸一次电离程度远大于二次电离,两次电离都会产生氢离子,水也会电离出氢离子,所以溶液中各微粒浓度大小为,故A正确;
B.在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得到:,根据物料守恒得到:,整理得到:,故B错误;
C.在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得到:,故C正确;
D.在和混合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得到:,故D正确;
故选:B。
2.D
【详解】A.由图中a点可知,,,,A项正确;
B.b点对应溶液中,由电荷守恒得,,b点坐标为,则此时,则,B项正确;
C.c点溶液呈中性,有c(H+)=c(OH-),则由电荷守恒得,,故,C项正确;
D.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D项错误。
答案选D。
3.D
【分析】随着的增大,溶液中逐渐转化为,因此开始时逐渐减小,逐渐增大,随着的进一步增大,逐渐减小,逐渐增大,因此曲线①为,曲线②为,曲线③为;
【详解】A.为二元弱酸,电离方程式为,, , Z点时,故A错误;
B.时,对应图中的Z点,根据电荷守恒,说明溶液为酸性,即,故,故B错误;
C.溶液中质子守恒:,故C错误;
D.电离平衡常数,X点时,,;反应的平衡常数,,故D正确。
选D。
4.D
【详解】A.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Ka1=,Ka2=,因为的,可以任务c(H+)≈c(HS-),所以,故A正确;
B.Fe(OH)3溶于水所得饱和溶液中存在平衡:,设c(Fe3+)=amol/L,则c(OH-)=3amol/L,Ksp[Fe(OH)3]=c(Fe3+)c3(OH-)=a×(3a)3=2.8×10-39,解得a1×10-10mol/L,故B正确;
C.是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碱性,抑制的电离,c(S2-)更大,沉淀Zn2+更加彻底,更小,故C正确;
D.氢氧化锌的,则当0.1mol/L的溶液中Zn2+开始沉淀时,c(OH-)=,pH=,则的溶液与相同物质的量的反应,除了沉淀ZnS还会生成,故D错误;
故选D。
+
5.C
【详解】A.由图像可以看出,NaX溶液稀释时pH变化较小,溶液稀释时继续水解产生OH-,说明NaX是强碱弱酸盐,NaY溶液每稀释10倍,pH减小1,说明NaY是强碱,即NaOH,故A正确;
B.盐是水解显碱性,而强碱是电离显碱性,起始时,两溶液的pH相同,则,故B正确;
C.起始时,NaX的pH=11,是水解显碱性即溶液中的氢氧根是水电离出的氢氧根,,则,故C错误;
D.a点溶液的pH>7,即,则,由于水解溶液显碱性,则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6.C
【详解】A.pH=10.3时,c()=c(),H2CO3的电离平衡常Ka2== c(H+)=10-10.3,A错误;
B.常温下0.1mol/L的0.1mol•L-1 NH4HCO3溶液pH=7.8,说明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则下Kb(NH3•H2O)>Ka1(H2CO3),B错误;
C.根据物料守恒,①c()+c()=c(H2CO3)+c()+c(),根据电荷守恒,②c()+c()=c()+c()+2c(),①-②得c(NH3·H2O) + c() =c(H2CO3)+ c()-c(),又因0.1mol·L-1NH4HCO3溶液,pH=7.8,所以c()
故选C。
7.C
【分析】向酸H2A中滴加NaOH溶液,H2A的量逐渐减小、HA-的量先增加后减小、A2-的量一直增加;结合题干图像可知,Ⅰ代表H2A,Ⅱ代表HA-,Ⅲ代表A2-,由于溶液中会同时存在三种含A微粒,说明H2A是弱电解质;
【详解】A.由分析可知,H2A是弱电解质,其一级电离也是不完全的,则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A正确;
B.当V(NaOH)=20 mL时,发生反应为NaOH+H2A=NaHA+H2O,溶液主要为NaHA,由图可知,c(A2-)>c(H2A),即HA-电离大于水解,溶液显酸性,则c(Na+)>c(HA-)>c(H+)>c(A2-)>c(OH-),B正确;
C.由B分析可知,NaHA的电离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水的电离受到了抑制,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小,C错误;
D.当V(NaOH)=30mL时,发生反应为NaOH+H2A=NaHA+H2O,NaHA+NaOH=Na2A+H2O,溶液主要为等物质量的NaHA、Na2A的混合溶液,根据物料守恒可知:3c(HA-)+3c(A2-)+3c(H2A)=2c(Na+),D正确;
故选C。
8.B
【详解】A.NH4HCO3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为
c(NH3⋅H2O)+c()=c()+c()+c(H2CO3),A项正确;
B.加入NaOH过程中,先产生(NH4)2CO3和Na2CO3,水解能力强促进的水解,降低。后续加入NaOH溶液转变为,继续降低。所以c():a>b,B项错误;
C.加入25mL等浓度的NaOH后溶液中有(NH4)2CO3和Na2CO3且两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该溶液中电荷守恒为c()+c(H+)+c(Na+)=2c()+c()+c(OH-),物料守恒为c(Na+)= c()+c()+c(H2CO3),代入电荷守恒式为c()+c(H+)+c(H2CO3)=c()+c(OH-),C项正确;
D.由于Kb>Ka1即的水解程度大于,所以该溶液呈碱性pH>7,D项正确;
故选B。
9.B
【分析】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EDAH、EDAH+、EDA。
【详解】A.乙二胺第二步电离,其电离常数Kb2=,电离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因此利用p1点进行计算,p1点c(EDAH)=c(EDAH+),即Kb2=c(OH-)=10-7.2,其数量级为10-8,故A说法正确;
B.pH=5时,即pOH=9,根据图像可知,c(EDAH)>c(EDAH+)>c(EDA),故B说法错误;
C.根据电荷守恒,有c(Na+)+c(H+)+c(EDAH+)+2c(EDAH)=c(OH-)+c(Cl-),p2点时,pOH=7,溶液显中性,即c(H+)=c(OH-),因此有c(Na+)+c(EDAH+)+2c(EDAH)=c(Cl-),根据元素质量守恒,因此有2c(EDAH+)+2c(EDAH)+2c(EDA)=c(Cl-),两式合并得出,c(Na+)=c(EDAH+)+2c(EDA),故C说法正确;
D.p3时,c(EDA)=c(EDAH+),即n(EDA)=n(EDAH+)==0.001mol,加入NaOH固体,发生EDAH2Cl2+NaOH=EDAHCl+NaCl+H2O和EDAH2Cl2+2NaOH=EDA+2NaCl+2H2O,推出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0.003mol,即m2=0.003mol×40g/mol=0.12g,故D说法正确;
答案为B。
10.B
【详解】A.该滴定过程中通过电极电位的突跃确定滴定终点,不需要指示剂,故A错误;
B.a点的溶质为等浓度的NaCl、,水解常数Kh==<,则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所以a点对于溶液显酸性,抑制水的电离,b点对应溶质为NaCl和溶液,并且酸性:b>a,则水的电离程度:a点大于b点,故B正确;
C.b点溶液中:,,则,故C错误;
D.a点的溶质为等浓度的NaCl、,根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为:,联立得:,故D错误;
故选:B。
11.C
【详解】A.Na2SO3溶液中根据质子守恒可知,c(OH-)=c(H+)+c(HSO)+2c(H2SO3),故A正确;
B.Na2SO3溶液吸收SO2生成亚硫酸氢钠,离子方程式:SO+SO2+H2O=2HSO,B正确;
C.溶液中,Na2SO3溶液由于亚硫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加水稀释,溶液碱性减弱,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则比值增大,故C错误;
D.用pH试纸测得0.1mol•L-1的NaHSO3溶液的pH约为5,则电离程度大于水解,,Ka1(H2SO3)•Ka2(H2SO3)= ,故D正确;
故选C。
12.D
【详解】A.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 mol⋅L溶液中的溶质为NaHSO3,在NaHSO3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 ,故A错误;
B.在溶液中,>1,则,故B错误;
C.在溶液中,存在的水解:+H2O+OH-,水的电离:H2OH++OH-,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故C错误;
D.若改用少量稀的溶液吸收,SO2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使溶液呈酸性,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能将+4价硫氧化为+6价,生成,和Ba2+生成BaSO4沉淀,硝酸被还原为NO,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故D正确;
故选D。
13.C
【详解】A.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0.100mol/L的HR溶液的pH为2.7,则HR的电离常数Ka=≈,则其数量级为,A正确;
B.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加入20.00mLMOH溶液时溶液的pH等于7,则说明M+和R-的水解程度相同,即MOH的电离平衡常数与HR的相等,则有溶液中:c(M+)=c(OH-)==10-2.7mol/L,则其电离度为:≈2.0%,大于,B正确;
C.由题干图示信息结合B项分析可知,P点溶液的体积为40mL,溶液由于M+和R-发生双水解,且水解程度相同导致溶液呈中性,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即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的浓度大于1×10-7mol/L,故水电离出的H+数目大于40×10-3L×1×10-7mol/L×NAmol-1=,C错误;
D.由题干图示信息结合B项分析可知,Q点溶液为等浓度的MR和MOH的混合溶液,由于M+和R-的水解程度相同,同时存在MOHM++OH-,则溶液中存在,D正确;
故答案为:C。
14.A
【详解】A.符号为N的能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A正确;
B.同一原子中,能级的轨道数相同,均为3个,B错误;
C.电子云图中一个小黑点代表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的多少,C错误;
D.由于甲基的推电子效应,中羧基上的H原子不易电离出来,故的小于的,D错误;
故选A。
15.(1)A
(2) 向右 减小
(3) > V1
(5)1×10-4.2
【详解】(1)A.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平衡向正方向进行,n(H+)增大,溶液体积增大,c(H+)减小,A正确;
B.醋酸溶液加水稀释,减小,Ka不变,所以 增大,B错误;
C.水的离子积不变,所以c(H+)·c(OH-)不变,C错误;
D.醋酸溶液加水稀释,c(OH-)增大,c(H+)减小,所以增大,D错误;
故选A。
(2)10mL的pH=2的醋酸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酷酸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若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c(H+)减小,溶液中增大,Ka不变,的值将减小。
(3)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pH=2的盐酸(甲)和pH=2的醋酸溶液(乙)两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0倍,盐酸pH=4,醋酸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醋酸pH<4,所以所得溶液的pH大小关系为pH(甲) >pH(乙);由于盐酸完全电离,醋酸部分电离,pH=2的盐酸(甲)和pH=2的醋酸溶液,盐酸浓度小于醋酸浓度,用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醋酸消耗NaOH体积大,所以V1
(5)由图像可知pH=4.20时,c(H2A)=c(HA-),Ka1。
16.(1)
(2)H2SO4
【详解】(1)根据电离度的定义,
根据电离平衡得电离平衡常数;
(2)根据题给数据,从导电性角度选择最适宜的电解质为H2SO4,故答案为:H2SO4。
17.(1)B
(2)C
(3)D
(4)
(5)2NaN32Na+3N2↑
(6)86.7
(7) SiO2 K
(8)离子键、共价键
(9)C
(10)CD
(11)氧化性
(12)消耗金属Na,同时产生保护气N2
【详解】(1)A.氨气中只含有氨分子,不含有铵根离子,故错误;
B.氨水中含有氨分子、一水合氨分子、水分子,含有铵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故正确;
C.硝酸中只含有硝酸分子,不含有氨分子,也不含有铵根离子,故错误;
D.硝酸钾中只含有钾离子、硝酸根离子,不含有氨分子,也不含有铵根离子,故错误;
故选B;
(2)由PH3和NH3的某些化学性质相似可知,PH4I的化学性质与NH4I相似;
A.PH4I的化学性质与NH4I相似,是含有离子键、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故正确;
B.PH4I的化学性质与NH4I相似,能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PH3和碘化钠,故正确;
C.PH4I的化学性质与NH4I相似,能受热分解生成PH3和水,故错误;
D.碘离子具有还原性,则PH4I与溴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PH4Br和碘,故正确;
故选C;
(3)A.N3—离子的核电荷数为7,不是10,故错误;
B.氧化钠是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化合物中不含有分子,故错误;
C.氨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空间填充模型为,故错误;
D.溴化铵是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故正确;
故选D;
(4)氨分子是只含有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表示氨气的形成过程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5)由题意可知,叠氮化钠受到撞击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钠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32Na+3N2↑,故答案为:2NaN32Na+3N2↑;
(6)由方程式可知,安全气囊受撞击时需产生标准状况下44.8L氮气时,发生反应的叠氮化钠的质量为××65g/mol≈86.7g,故答案为:86.7;
(7)由题意可知,汽车安全气囊填充物的三种物质中二氧化硅为共价化合物,所涉及的5种元素中,钾原子的原子半径最大,故答案为:SiO2;K;
(8)由叠氮化钠的结构式可知,固体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答案为:离子键、共价键;
(9)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不一定只含共价键,如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铵盐是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故错误;
B.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中不一定只含极性共价键,如过氧化氢是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故错误;
C.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故正确;
D.某纯净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则组成该物质的微粒不一定含共价键,如稀有气体是不含有共价键的单原子分子,故错误;
故选C;
(10)A.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22.4L氢气的物质的量和反应转移电子数目,故错误;
B.氨气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非电解质,故错误;
C.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二中生成的氨气可以做反应一的生成物,能循环利用,故正确;
D.由题意可知,叠氮化锂受到撞击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氮化锂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LiN3Li3N+4N2↑,反应中发生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破坏与形成;
故选CD;
(11)由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硝酸钾是反应的氧化剂,表现氧化性,故答案为:氧化性;
(12)金属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汽车安全气囊中填充二氧化硅和硝酸钾的作用是与金属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消耗金属钠,同时生成的氮气可以起到缓冲保护作用,防止发生严重事故,故答案为:消耗金属Na,同时产生保护气N2。
18.(1)BE
(2) BE
(3)由于一级电离产生氢离子,增大了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使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4) B>C>A=D c a ce
【详解】(1)A.醋酸和水能以任意比例混溶只能说明醋酸的溶解性,不能说明醋酸是弱酸,A错误;
B.在醋酸水溶液中还含有未电离的醋酸分子说明醋酸部分电离,属于弱酸,B正确;
C.醋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只能说明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不能说明醋酸是弱酸,C错误;
D.1mol/L的醋酸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只能说明醋酸溶液呈酸性,但不能说明醋酸是弱酸,D错误;
E.等体积等pH的醋酸和盐酸分别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醋酸消耗的氢氧化钠更多说明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是在溶液中部分电离的弱酸,E正确;
故选BE;
(2)①相同的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反应着酸的酸性强弱,根据电离常数数据可知上述四种酸中,最强的酸是;
②A.电离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常数改变,A错误;
B.越稀越电离,加水稀释,电离程度增大,B正确;
C.加醋酸钠固体,同离子效应,平衡逆向移动,C错误;
D.加少量冰醋酸,平衡正向移动,但电离程度减小,D错误:
E.加氢氧化钠固体,氢氧根消耗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E正确;
故选BE;
③依上表数据判断醋酸酸性强于次氯酸,复分解反应中较强酸能和较弱酸的盐反应生成较弱酸,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由于一级电离产生氢离子,增大了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使电离平衡向左移动,故;
(4)①图象中每条反比例曲线上对应点的横纵坐标之积为该温度下的水的离子积,则图中A、B、C、D四点对应的水的离子积常数由大到小B>C>A=D;
②若A点到E点,可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少,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则具体措施可以是加入碱,如氢氧化钠,故c符合题意;升高温度可促进水的电离,但加入酸或碱会抑制水的电离,故a符合题意;
③由水电离产生的浓度为的溶液,抑制水的电离,说明该溶液为酸性或碱性溶液,则
a.若为酸性溶液,则、与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若为碱性溶液,则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四种离子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能大量共存,c正确;
d.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均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e.四种离子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能大量共存,e正确;
故选ce。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弱电解质的电离: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弱电解质的电离: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弱电解质的电离,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弱电解质的电离: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 弱电解质的电离,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