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声音是怎样产生的_教科版
展开这是一份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声音是怎样产生的_教科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科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成为振动;物体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过程与方法: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借助其他物体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难点】能想办法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假设,想办法使物体的振动能够看见。
【教学准备】
每组学生:皮筋,钢尺.
教师准备:皮筋,钢尺,音叉,乒乓球,鼓。
【教学过程】
一、听声音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上你们想做游戏吗?
生:想!
师:好,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听,看同学们能不能听出这些声音是什么?
放音乐。
问:你听到了几种声音,分别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
学生认真倾听并回答
二、探究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1.制造声音
过渡:刚才大家都听得很认真,那你能想想办法使以下物体分别出声音吗?
(出示钢尺)这是钢尺(出示橡皮筋)这是皮筋,还有它——鼓。实验之前看老师的小提示:
PPT出示;1. 用尽可能多的方法使它们分别发出声音;
2.请勿使劲敲打;
3、注意安全,小心使用钢尺。
4、实验结束,整理好器材。
请大家拿出器材,开始实验。
学生实验,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做得很认真,A、大家都用了哪些方法使钢尺、橡皮筋发出声音呢?B、你们小组用了哪些方法?C、还有用到不同方法的吗?
生:通过敲打发出声音。
教师板书:敲、拨、弹、打……
2.引导探究
刚才同学们成功听出了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每个小组也都成功用不同方法使尺子、橡皮筋、鼓发出了声音。那大家知道物体发的出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课题
师:我们说(指板书)敲、弹、拨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声音,在敲鼓、拨动直尺的时候,是我们人为地给了这些物体一个力的作用。(板书“力”)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孩子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些物体发出声音的时候与没有发出声音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
生:在颤动。
生:物体在发出声音的时候在运动(板书:运动)。
师:刚才孩子们说,物体在发出声音的时候在运动,那所有的物体在运动的时候都能发出声音吗?
师演示:钢尺的变形、拉橡皮筋的实验,问:钢尺、橡皮筋刚才做在运动吗?它们发出声音了吗?(没有)
过渡:那发声的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的规律呢?接下来我们继续研究。
师:出示实验要求:
注意观察所有发生物体发声时运动的相同点。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尺子、橡皮筋,它们发声时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生:来回运动的,上下运动的、往返运动的……
师:你能用手势模拟一下它们发声时的运动吗? 大家和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一样的吗?(是)好,我们一起用手来模拟一下它们发声时的运动。
师:大家观察的非常仔细,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了尺子、橡皮筋在发声时的特点是在不停地重复做往返的运动,科学上把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下,这样不断重复地往返运动称为振动(板书)。板书完后学生齐读概念。
3.探究是不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师:刚才我们发现橡皮筋和钢尺发声的时候在振动,那是不是所有发声的物体都在产生振动呢?
师:出示音叉,介绍:这个器材叫音叉。现在它发出声音了吗?(没有),现在我敲打它,使它发出声音。(演示)
音叉发出声音了吗?
音叉发出声音的时候大家看到它振动了吗?(有、没有,学生争论)
音叉在发出声音的时候候到底振动了吗?看了下面这个实验,相信大家就会有统一的答案了。
演示乒乓球实验。
1、没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
2、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
由现象追问:是谁使乒乓球运动起来的?乒乓球在做怎样的运动?我们一起用手势模拟乒乓球的运动;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发声的音叉在做怎样的运动?现在有答案了吗?
师:通过刚才一系列的实验,我们发现发声的皮筋在振动,发声的尺子在振动,发声的音叉也在振动。因此,我们可以说(指标题)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板书)。
三、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师过渡: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反过来,让这些发声的物体突然停止振动,还会产生声音吗?
生:不会有声音了!
师:试试!
分组实验:正在发声的橡皮筋、鼓、尺子,想办法阻止它们的振动,它们还会发出声音吗?
教师可演示鼓
师:说说你们小组的实验现象。
生:我们使他停止振动后就没有声音了。
师:观察的真仔细,都是这样的吗?所以我们说---物体振动停止,声音消失(板书)。
四、联系生活,找寻人体发声部位
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的研究不但发现(指板书)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还发现了物体振动停止,声音消失。用掌声祝贺一下自己吧!
停,同学们,现在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老师讲话的声音。
师:那我们人说话声也是由振动产生的吗?
学生回答。学生可能会说到声带。假如说到,直接问:你知道声带在哪里吗?
(1)集体说话:我们是小学生,我们爱上科学。边说边用手摸一摸自己身体哪个部位在振动。
(2)谈话:对,在我们的喉咙处有个发声器官叫声带,当声带振动时,我们就可以发出声音了。所以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能大喊大叫,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声带。
五、小结:
师:经过大家的实验,以及小组的配合,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就得到了解答。是什么?大家一起说。
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六、板书设计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方法: 敲、拨、弹、打……力
振动: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往返运动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温度与气温_教科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背景和目标,课堂实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听听声音_教科版,共9页。
这是一份四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天气日历_教科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