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文言文专项复习——元史(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文言文专项复习——元史(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文言文专项复习——元史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赵良弼,字辅之,多智略,初举进士,教授赵州。世祖在潜藩,召见,占对称旨。会立邢州安抚司,擢良弼为幕长。邢久不得善吏,且当要冲,使者旁午,民多逃去。良弼区画有方,事或掣制,则请诸藩邸。再阅岁,凡六往返,所请无不从。己未七月,世祖南征,召参议元帅事。亲执桴鼓率先士卒五战皆捷禁焚庐舍杀降民所至宣布恩德民皆按堵闻宪宗崩,世祖北还,良弼陈时务十二事,言皆有征。庚申,良弼凡五上言劝进,曰:“今中外皆愿大王早进正宸,以安天下,事势如此,岂容中止,社稷安危,间不容发。”世祖嘉之。既即位,立陕西、四川宣抚司,以廉希宪、商挺为使、副,良弼为参议。良弼先行,谋诸断事官八春,曰:“今浑都海日夜思北归,纽璘迁延不即行,当先遣使奉上旨促纽璘入朝,刘太平速还京兆。”八春从其议。纽璘果移营将入泾,刘太平将趋六盘,闻命乃止。后浑都海果叛北归,良弼与汪惟正、刘黑马二宣抚决议,执浑都海之党元帅诛之。升参议陕西省事。蜀人费寅以私憾诬廉希宪、商挺在京兆有异志者九事,以良弼为证。帝召良弼诘问,良弼泣曰:“二臣忠良,保无是心,愿剖臣心以明之。”帝意不释。初挺荐王文统可大用。后平李璮乱,得文统与璮交通书,益疑有二臣意,切责良弼,至欲断其舌。良弼誓死不少变,帝意乃解,费寅卒以反诛。后帝将讨日本,三问,良弼言:“臣居日本岁余,睹其民俗,狠勇嗜杀,不知有父子之亲、上下之礼。其地多山水,无耕桑之利,得其人不可役,得其地不加富。况舟师渡海,海风无期,祸害莫测。是谓以有用之民力,填无穷之巨壑也,臣谓勿击便。”帝从之。二十三年卒,追封韩国公,谥文正。
(选自《元史·赵良弼传》,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亲执桴鼓/率先士卒/五战皆捷/禁焚庐舍杀降民/所至宣布恩德/民皆按堵/
B.亲执桴鼓/率先士卒/五战皆捷/禁焚庐舍/杀降民所至/宣布恩德/民皆按堵/
C.亲执桴鼓率先/士卒五战皆捷/禁焚庐舍杀降民/所至宣布恩德/民皆按堵/
D.亲执桴鼓率先/士卒五战皆捷/禁焚庐舍/杀降民所至/宣布恩德/民皆按堵/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谥,即谥号,始于西周。帝王的谥号一般由朝廷赐予,臣下的谥号则由礼官议上。
B.庚申,与上文“己未”均为干支纪年法。干支法是中国古代使用的纪年方法之一。
C.社稷,是“太社”和“太稷”的合称,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后来代指国家。
D.崩,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从周代开始帝王之死称为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良弼富有才干。在世祖即位前他就得到召见,应答称意;世祖北还时他陈奏应办的政务,件件都有依据。
B.赵良弼洞察时局。他曾多次上书劝世祖即皇帝位,提醒世祖形势紧迫,不能有丝毫犹豫,获得世祖赞许。
C.赵良弼行事果敢。他为陕西、四川宣抚司参议时果断施策,并在浑都海反叛朝廷时,逮捕并处死其党羽。
D.赵良弼坚持正义。费寅因私人恩怨而告廉希宪、王文统图谋不轨,良弼誓死不妄言,因此消除了世祖疑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良弼区画有方,事或掣制,则请诸藩邸。
(2)得文统与璮交通书,益疑有二臣意,切责良弼,至欲断其舌。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元振字仲举,黑马长子也。随父入蜀,立成都。会商、邓间有警,命黑马往镇商、邓,以元振摄万户,时年方二十。既莅事,号令严明,赏罚不妄,麾下宿将皆敬服之。宪宗伐宋,驻驿钓鱼山,以元振与纽邻为先锋。中统元年,世祖即位,廉希宪、商挺奏以为成都经略使总管万户。宋沪州守将刘整密送款求降,黑马遣元振往受之。诸将皆曰:“刘整无故而降不可信也。”元振曰宋权臣当国赏罚无章有功者往往以计除之是以将士离心且整本非南人而居沪南重地事势与李全何异整此举无可疑者遂行黑马戒之曰:“刘整宋之名将,泸乃蜀之冲要,今整遽以泸降,情伪不可知,汝无为一身虑,事成则为国家之利,不成则效死,乃其分也。”元振至泸,整开门出迎。元振弃众而先下马,与整相见,示以不疑。明日入城。元振释戎服,从数骑,与整联警而入,饮燕至醉,整心服焉。献金六千两、男女五百人,元振以金分赐将士,而归还其男女。宋泸州主帅俞兴率兵围泸州,昼夜急攻,自正月至五月,城几陷,左右劝元振曰:“事势如此,宜思变通,整本非吾人,与俱死,无益也。”元振曰:“人以诚归我,既受其降,岂可以急而弃之?且泸之得失,关国家利害,吾有死而已!”食将尽,杀所乘马犒将士,募善游者赍蜡书至成都求援,又权造金银牌,分赏有功。未几,援兵至,元振与整出城合击兴兵,大败之,斩其都统一人,兴退走。捷闻,且自陈造金银牌罪。帝嘉其通于权变。赐锦衣一袭、白金五百两。入朝,又赐黄金五十两、弓矢、鞍辔。黑马卒,元振居丧,起授成都军民经略使。至元七年,时议以勋旧之家事权太重,宜稍裁抑,遂降为成都副万户。十一年、命兼潼川路副招讨使。十二年卒,年五十一。
(节选自《元史·卷一百四十九》,有删改)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元振曰/宋权臣当国/赏罚无章/有功者往往以计/除之是以/将士离心/且整本非南人/而居沪南重地事势/与李全何异/整此举无可疑者/遂行
B.元振曰/宋权臣当国/赏罚无章/有功者往往以计除之/是以将士离心/且整本非南人/而居沪南重地/事势与李全何异/整此举无可疑者/遂行
C.元振曰/宋权臣当国赏罚/无章有功者/往往以计除之/是以/将士离心且整本非南人/而居沪/南重地事势/与李全何异/整此举无可疑者/遂行
D.元振曰/宋权臣当国赏罚无章/有功者往往/以计除之/是以将士离心且整/本非南人/而居沪南/重地事势与李全/何异整此举无可疑者/遂行
6.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略使,唐朝始设,初为边防军事长官,后多以节度使兼任,元朝有时也设此职。
B.蜡书,又称蜡信,是古代的一种保密书信,将书信封在蜡丸里,兼有防潮防水的作用。
C.路,起源于宋,最初具有监察区的性质,后转化为行政区域,元代在行省之下设路。
D.居丧,也称丁忧,古代官员在亲人去世后需卸职守丧,期间须停止娱乐活动以示哀悼。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元振洞悉时势。他认为宋朝赏罚不明致使将士离心,又结合刘整的情况,判定刘整是真心请降,于是前往泸州。
B.刘元振关心将士。他曾经将刘整所献的六千两金分赐给将士们;在食物将尽之时,他杀掉所乘的马来犒劳将士们。
C.刘元振有大局观。俞兴围攻泸州时,虽情势危急,但他认为刘整以诚归降且泸州关乎国家利益,所以仍坚持守城。
D.刘元振善于变通。守泸州城时,他私作金银牌以激励将士;其父去世后,他意识到自家权势太重,宜降职以自保。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左右劝元振曰:“事势如此,宜思变通,整本非吾人,与俱死,无益也。”
(2)时议以勋旧之家事权太重,宜稍裁抑,遂降为成都副万户。
答案
1、A“率先士卒”是成语,之间不可断开;“执”的宾语为“桴鼓”,所以在“鼓”后断开,排除CD;
“禁”的内容应是“焚庐舍杀降民”(宾语),所以在“民”后断开,排除B。
整句话的翻译为:他亲自指挥战斗,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五战五捷;禁止士卒焚烧百姓房屋、杀害降民,凡到一处便宣布朝廷恩德,人民全部安居无事。
2.A“帝王的谥号一般由朝廷赐予,臣下的谥号则由礼官议上”错误。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3.D“费寅因私人恩怨而告廉希宪、王文统图谋不轨”错误,从“蜀人费寅以私憾诬廉希宪、商挺在京兆有异志者九事”可知,费寅告的是廉希宪、商挺。
4.(1)良弼规划有方法,事情有时受到牵制,就请示于王府。
(2)(皇帝)得到王文统与李璮来往(暗中)勾结的书信,更加怀疑这二人有二心,严厉谴责良弼,甚至要割他的舌头。
参考译文:
赵良弼,字辅之,足智多谋,起初通过科举考中进士,在赵州教授。世祖即位前就召见过他,应对符合上意。正值设立邢州安抚司,升良弼为幕长。邢州很久没有贤能的官吏,并且处在交通要道之地,来往使臣很多,很多百姓逃亡离开。良弼规划有方法。事情有时受到牵制,就请示于王府。经过一年,去王府往返共六次,请示的事情没有不被允许的。己未七月,世祖南征,召赵良弼参议元帅府事。他亲自指挥战斗,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五战五捷;禁止士卒焚烧百姓房屋、杀害降民,凡到一处便宣布朝廷恩德,人民全部安居无事。听到宪宗驾崩,世祖北还京师,良弼陈奏当前应办政务十二事,件件都有依据。庚申年,良弼总共五次上书劝世祖即皇帝位,说:“现如今朝廷内外都希望大王您早日登基即位,来安定天下,时事形势像这样,怎么能够容许犹豫不决呢,关系到国家安危,形势紧迫。”世祖很赞许他。世祖即位后,设立陕西四川宣抚司,让廉希宪、商挺担任正副宣抚使,赵良弼担任参议。赵良弼先去赴任,与断事官八春商议,提出:“现在浑都海日夜意图北归,纽璘拖延不立即起程,应当先派遣使臣奉朝廷圣旨敦促纽璘入朝,让刘太平速回京城。”八春听从了他的建议。纽璘果然要率军入泾阳,刘太平准备前往六盘,听到皇命后才停止行动。后来浑都海果然反叛朝廷,率军北归。赵良弼与汪惟正、刘黑马二宣抚使决议,逮捕浑都海的党羽元帅并处死。朝廷提升赵良弼参议陕西省事。蜀人费寅因私人恩怨而诬告廉希宪、商挺在京兆有图谋不轨的九条罪状,让赵良弼来作证。世祖召问赵良弼,赵良弼含泪回答说:“这两个臣子是忠良的大臣,保证他们无异心,臣愿把心挖出来证明。”世祖的怀疑并未因此消除。当初商挺推荐王文统可以重用。后来平定李璮叛乱。(皇帝)得到王文统与李璮来往(暗中)勾结的书信,更加怀疑这二人有二心。严厉谴责赵良弼,甚至要割他的舌头。赵良弼誓死也不妄加评说。世祖的疑心才消除,费寅终因谋反而被诛。后来世祖准备征讨日本,多次征询赵良弼的意见,赵良弼说:“臣居日本一年多,见其民俗勇猛好杀,不知道有父子间的亲情、上下级的礼仪。其地多山水,没有五谷柔麻之利,得到那里的人不能役使,得到那里的土地也无利可获。何况水军渡海,海风无定期,祸害不可预测。若征讨,就是所说的以有用的民力填充无穷的大洞,臣以为不征讨的好。”世祖同意。二十三年去世,追封韩国公,谥号“文正”。
5、B句子大意是:元振说:“宋权臣当国,赏罚没有章法,对有功之士往往设法除掉,因此将士离心;况且刘整并不是南方人,却据守泸南重地,这种情况与李全有什么不同。刘整此举没有可以怀疑的地方。”于是出发。
“权臣当国”“赏罚无章”都是对“宋”的描述,应各自断开,排除CD;
“有功者”是“以计除之”的对象,应在“有功者”前断开,排除C;
“以计除之”中“以计”修饰“除”,是状中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
“且”表示另提一事,其前应断开,排除CD;
“沪南重地”是“居”的宾语,后面应断开;“事势”是“与李全何异”的主语,应在其前断开,排除A。
6.D“古代官员在亲人去世后需卸职守丧”错。古代为直系亲属,如“父母或祖父母”服丧,称之为居丧,选项中“亲人”范围扩大。
7.D“他意识到自家权势太重,宜降职以自保”错误。由原文“至元七年,时议以勋旧之家事权太重,宜稍裁抑,遂降为成都副万户”可知,至元七年,当时的议论认为有功绩的旧臣之家权势太重,应该稍加限制,于是元振被降为成都副万户。由此可知,是当时的议论认为有功绩的旧臣之家权势太重,应该稍加限制,而不是“他意识到自家权势太重,宜降职以自保”。
8.(1)身边的人劝元振说:“形势已经这样,应该考虑变通,刘整本来不是我们的人,与他同死,没有益处。”
(2)当时的议论认为有功绩的旧臣之家权势太重,应该稍加限制,于是元振被降为成都副万户。
参考译文:
刘元振字仲举,是刘黑马的长子。他跟随父亲到蜀地,稳定成都。正碰上商、邓间有警情,命令刘黑马前往镇守商、邓,让刘元振代理万户,这时他才二十岁。(刘元振)任职以后,号令严明,不随意赏罚,部下老将都很敬重他。宪宗攻打宋朝时,中途暂住钓鱼山,让元振与纽邻作为先锋。中统元年,世祖即位,廉希宪、商挺上奏让他担任成都经略使总管万户。宋泸州守将刘整暗中送钱请求投降,刘黑马派遣元振前去受降。众将都说:“刘整无故投降,不能相信啊。”元振说:“宋权臣当国,赏罚没有章法,对有功之士往往设法除掉,因此将士离心;况且刘整并不是南方人,却据守泸南重地,这种情况与李全有什么不同。刘整此举没有可以怀疑的地方。”于是出发。刘黑马告诫他说:“刘整是宋朝的名将,泸州是蜀地的要冲,现在刘整突然以泸州投降,真假还不太清楚,你不要考虑自己的安危,事情办成了则对国家有好处,不成的话你就应当为国而死,这是你的职责。”元振到了泸州,刘整开门出城迎接。元振撇开众人而先下马,和刘整相见,表示自己并不怀疑。第二天,刘整请他进城。刘元振脱下军衣,让几个骑兵跟着,与刘整并驾而入,饮酒到大醉,刘整内心很敬服他。刘整献金六千两、五百个男女,元振将金分赐给将士,而归还了那些男女。宋泸州俞兴率兵包围泸州,不分白天黑夜地急攻,从正月到五月,城池差点被攻破,身边的人劝元振说:“形势已经这样,应该考虑变通,刘整本来不是我们的人,与他同死,没有益处。”元振说:“人家诚心来归顺我们,既然已经接受他的投降,哪能因为形势紧急就抛弃他呢?况且泸州的得失,关系国家利害,我也不过一死罢了!”食物将要吃尽,元振杀掉自己所乘的马来犒赏将士,招募水性好的人带着用蜡密封的书信到成都求援,又权宜制作了金银牌,分赏给有功的人。不久,援兵赶到,元振与刘整一起出城反击俞兴,把敌人打得大败,并且斩杀了对方的一个都统,俞兴退兵撤走。元振向上报捷,并且陈述了自己擅自制造金银牌的罪过。皇帝赞赏他擅长权宜变通,赐给他一套锦衣,五百两白银。他入朝觐见时,皇帝又赏赐他黄金五十两、弓矢、鞍辔等物品。刘黑马去世,元振守丧,后来被任命为成都军民经略使。至元七年,当时的议论认为有功绩的旧臣之家权势太重,应该稍加限制,于是元振被降为成都副万户。十一年,命元振兼任潼川路副招讨使。至元十二年去世,时年五十一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三国志》+《元史》)(附参考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元史》,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项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双文本专练(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