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调研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江苏省常州市八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合调研生物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诗经》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同时也记载了很多的生态学现象,下列有关其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雅•小弁》中记载:“周道,鞫为茂草”体现了典型的生物群落的初生演替
B.《小雅•鹿鸣》中记载:“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反映了典型的捕食关系,其构成了一条简单的食物链
C.《邺风•简兮》中记载:“山有榛,隰有苓”(其中“隰”指低洼地)既体现了不同生物适应不同环境,又体现了生物群落具有水平结构
D.《陈风•泽陂》中记载:“泽彼之陂,有蒲与荷”反映的是秀美的湿地生态系统,古人在观赏这些景色时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这都是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体现
2、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主要包含核酸检测、抗体检测、抗原检测等几种方法。其中利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核酸序列是最常用的方法。RT-PCR是将逆转录(RT)、PCR以及荧光标记等相结合的技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RT-PCR反应中需加入样品、脱氧核苷酸、耐高温DNA聚合酶、引物、逆转录酶等
B.利用上述技术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时,PCR的模板实际上是逆转录得到的cDNA
C.利用上述技术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时,逆转录酶在每次循环中都能够发挥作用
D.与抗体检测方法相比,核酸检测能够检测到早期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
3、现有甲、乙两种二倍体纯种植物,甲植物的光合产量高于乙植物,但乙植物更适宜在盐碱地种植(相关性状均由核基因控制)。现要利用甲、乙两种植物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下列技术可行的是( )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获得符合要求的二倍体杂种植株
B.将乙种植物耐盐基因导入甲种植物的体细胞中,可培育出所需植株
C.两种植物杂交后,得到的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可较快获得所需植株
D.诱导两种植物的花粉融合后培育成幼苗,移栽土壤后可培育出所需植株
4、某研究小组对某草原两公顷范围内的草原犬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3只,第二次捕获280只,其中有标记的70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但鼠有记忆,再次被捕概率会降低,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犬鼠在重捕前有43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期间犬鼠的死亡率是43只/公顷B.该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小
C.调查期间该地区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700只/公顷
D.调查期间犬鼠种群的数量波动一定会引起该种群的K值改变
5、低碳生活、绿色经济已成为人类的共识。近期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后下降)、“碳中和”(CO2排放量和减少量相等)的CO2排量目标,旨在通过降低大气中CO2含量来改善气候变化带来的生态危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在生物圈中主要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
B.碳循环平衡的破坏主要是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C.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CO2的过量排放
D.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利用新能源等措施可以实现“碳中和”
6、用PCR方法检测转基因植株是否成功导入目的基因时,得到以下电泳图谱,其中1号为DNA标准样液(Marker),10号为蒸馏水。PCR时加入的模板DNA如图所示。据此做出分析不合理的是( )
A.PCR产物的分子大小在250至500bp之间
B.3号样品为不含目的基因的载体DNA
C.9号样品对应植株不是所需的转基因植株
D.10号的电泳结果能确定反应体系等对实验结果没有干扰
7、图甲为利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的实验装置,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测得一段时间内装置中相关物质含量的变化如曲线乙所示,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甲 乙
A.图乙中曲线①、②可分别表示装置甲中O2浓度、酒精浓度的变化
B.用装置甲进行果醋发酵时,需同时打开阀a、b
C.果酒、果醋制作所需的适宜温度均为30℃
D.果酒、果醋制作所用的菌种不全是原核生物
8、下图为某人工林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N1~N7表示能量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1与N4的能量之和可以代表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图示中N4和N5分别表示第一、二营养级流向蚯蚓的能量
C.第一、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D.N3代表的能量值与初级消费者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相等
9、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光照会抑制愈伤组织的形成,脱分化全过程均需避光进行
B.用药剂对外植体消毒时,要兼顾消毒效果和植物的耐受性
C.植物组织培养使用的MS培养基中并不都需添加植物激素
D.制备脱毒种苗时,脱毒苗比率与剥离的茎尖大小密切相关
10、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棉叶螨在冬春棉田田埂寄主植物上的分布情况,可采用等距取样方法
B.稻田中的一种杂草取代了另一种杂草的优势地位,说明该群落发生了演替
C.大量使用杀虫剂导致害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是共同进化的一种表现
D.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进化
11、微生物的计数方法有多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滤膜法测定饮用水中大肠杆菌数目时,需利用鉴别培养基培养后计数
B.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微生物计数时,结果往往比实际少
C.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微生物显微计数时,高倍镜下观察不到完整的计数室
D.用已知密度红细胞悬液对待测菌液以比例计数法计数时,两种液体需混合均匀
12、生态浮岛技术是指将水生植物种植在能漂浮在水面的载体上,以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技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浮岛上成熟的植物无需收割以利于物质循环的实现
B.生态浮岛主要利用植物分解并吸收水体中的N、P等元素
C.生态浮岛上一般种植沉水植物以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繁殖
D.选择及搭配生态浮岛上的植物时需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
13、下列有关“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材料需先用洗涤剂破坏细胞壁再吸水胀破,释放DNA
B.向鸡血溶液中加蒸馏水搅拌,可见玻棒上有白色絮状物
C.在含有DNA的2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蒸馏水,搅拌出现丝状物后停止加水
D.鉴定DNA时,将丝状物溶解于2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再加入二苯胺试剂进行沸水浴
14、牛胚胎移植试验的主要流程如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供体超数排卵→②配种→③胚胎收集→④______→⑤胚胎移植→⑥子代小牛
A.①过程需要注射性激素,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
B.④过程是“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可移植的胚胎应发育到囊胚或原肠胚
C.③过程是以哺乳动物早期胚胎未与子宫建立了组织上的联系为前提
D.⑤过程成功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受体的排斥程度
二、多选题
15、下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越来越小的是( )
A. B. C. D.
16、我国研究人员以小鼠(2n=40)和大鼠(2n=42)为材料,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创造出一种新型干细胞——异种杂合二倍体胚胎干细胞,该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科研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相关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促进小鼠超数排卵,通过获能液使大鼠精子获得受精的能量
B.胚胎1、2均发育到囊胚阶段,其中的滋养层具有发育成胎盘和胎膜的能力
C.异源二倍体ES细胞全能性的表达需要移植到经同期发情的代孕受体内完成
D.异源二倍体ES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1,发育成的杂种鼠仅有一条性染色体
17、生态位宽度是物种所能利用的各种资源的综合指标。某学者对大兴安岭不同发育阶段的落叶松生态位宽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随落叶松的个体发育,其生态位宽度总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性变化
B.物种的生态位宽度越大,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一般就越小
C.研究中的落叶松成龄组、老龄组和幼龄组可看作三个种群
D.该研究的指标主要是落叶松植株的高度及种间关系等
18、北魏农学巨著《齐民要术》记载了许多古人在实际生产中积累的经验,也蕴藏着众多生物学知识。请阅读表格中的古籍原文,判断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工艺名称
古籍原文
酿酒技术
浸曲发,如鱼眼汤,净淘米八斗,炊作饭,舒令极冷
制醋技术
大率酒斗,用水三斗,合瓮盛,置日中曝之……七日后当臭,衣生,勿得怪也,但停置,勿移动,挠搅之。数十日,醋成
泡菜制作
技术
作盐水,令极咸,于盐水中洗菜,即内(纳)瓮中。其洗菜盐水,澄取清者,泻著瓮中,令没菜把即止,不复调和
A.“浸曲发”时用的酒曲中,微生物的呼吸类型为兼性厌氧型
B.“令没菜把即止”指将蔬菜全部浸没在盐水中,主要是为了让蔬菜充分吸收盐分
C.“衣生”指发酵液表面形成一层菌膜的现象,主要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D.“鱼眼汤”是指液面冒出小气泡的现象,由微生物呼吸作用释放CO2形成
19、二抗是抗体(一抗)的抗体,其主要作用是检测抗体的存在,放大一抗的信号。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下图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过程常用灭活的病毒,④过程后要进行胚胎移植
B.②过程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都能产生抗HCG抗体
C.③过程以抗HCG单克隆抗体为抗原进行检测
D.④过程需要添加抗生素等物质,以防止病毒污染
三、读图填空题
20、科研人员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出超量表达P蛋白的转基因甜玉米。在超量表达P基因载体的构建中,含P基因的DNA片段以及Ti质粒的酶切位点如下图所示,其中强启动子能驱动基因的持续转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限制酶
识别序列
ClaⅠ
5′AT↓CGAT3′
BamHⅠ
5′G↓GATCC3′
HindⅢ
5′A↓AGCTT3′
EcoRⅠ
5′G↓AATTC3′
KpnⅠ
5′GGTAC↓C3′
SacⅠ
5′GAGCT↓C3′
(1)以RNA为模板,通过RT-PCR技术可获取P基因。进行RT–PCR时一般要加入4种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dNTP)而不是脱氧核苷酸,其原因是______,同时需加入的酶有。为了特异性扩增P基因序列,需根据设计特异性引物。
(2)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应优先选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和_______,这样操作不仅使P基因在玉米植株中超量表达,还可利用T-DNA的____特性,最终使P基因__________。
(3)将农杆菌液浸泡过的玉米愈伤组织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培养基中需加入__________,筛选出的愈伤组织经再分化过程形成丛芽,最终获得转基因玉米植株。
(4)对转基因再生玉米植株进行鉴定时发现,有些植株虽有P基因,但几乎没有P蛋白,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
21、泡菜传统自然发酵方式的发酵周期相对较长,生产效率低。研究人员欲从泡菜中分离筛选出高产酸乳酸菌,为泡菜工厂化生产提供依据。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CaCO3-MRS培养基。成分:蛋白胨、牛肉膏、酵母粉、磷酸氢二钾、葡萄糖、琼脂粉、碳酸钙等。
①根据物理性质分类,该培养基属于___培养基,为乳酸菌种提供氮源的成分是;
②培养过程中,乳酸菌产生乳酸溶解碳酸钙,形成溶钙圈,便于_____。
(2)高产乳酸菌的培养与分离。其部分实验目的与具体操作如下所示,请完成下表。
实验目的
简要操作过程
梯度稀释
在无菌条件下取样品中泡菜汁1mL,加入①_____进行10倍梯度稀
释,依次得到10-5、10-6、10-7的稀释液。
接种培养
取上述稀释液1mL分别加入无菌培养皿中,然后将CaCO3-MRS培养基浇注混匀冷凝后,将培养皿②_____,并连续培养48h。
分离纯化
挑取③进行平板划线培养。
长期保存
将菌种加入30%的甘油中在-20℃保存。
(3)高产酸乳酸菌的鉴定。提取筛选乳酸菌的DNA,通常采用16SrDNA(编码rRNA对应的DNA序列)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测序鉴定。以16SrDNA作为细菌分类依据的原因是不同菌属的16SrDNA具有_____。
(4)高产酸乳酸菌发酵效果检测。研究人员研究了两种高产酸乳酸菌(乳酸菌A50f7和A50b9)在发酵泡菜过程中pH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该研究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可以看出,接种两种乳酸菌效果相近,其相近之处表现为_____。
22、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A、B、C三种类型的草原的植物物种数量进行调查。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统计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草原类型
调查面积cm×cm
A
B
C
10×10
3
3
2
20×20
5
5
3
40×40
8
6
5
80×80
14
9
8
90×90
16
11
8
100×100
17
13
8
110×110
19
14
8
120×120
20
13
8
130×130
20
13
8
140×140
20
13
8
(1)调查A草原时最适宜的样方是______,为了使结果更加可靠,可以随机选取5个样方,应该以______作为最终结果。调查结果显示,A草原中共有植物______种。
(2)A、B、C三种类型的草原对放牧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差的是______。导致这三种类型的草原物种数量不同的关键生态因素是______。如果将A草原与我国东北针叶林相比,两者之间恢复力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
(3)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应选取______为最佳样方面积,且取样时应注意______。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该物种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物种的种群密度为______株/m2。
(4)下图是草原A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N5有多个去向,其中最多的是______。
23、为了对重金属镉(Cd)污染的水体进行生物修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选择水芹菜、灯芯草和水葫芦三种湿地植物设置了4种配植方式:A.水芹菜3株+水葫芦3株;B.水芹菜3株+灯芯草3丛;C.水葫芦3株+灯芯草3丛;D.水芹菜2株+水葫芦2株+灯芯草2丛。利用水培法模拟被镉污染的人工湿地,检测植物配植对模拟人工湿地的影响,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1)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_____,其可吸收污水中的_____________等营养物质以及重金属镉等有害物质,既能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又能防止环境污染。这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
(2)据图1可知,4种配植方式中,第3天时人工湿地中Cd的去除率最大的是______组,到第7天时,人工湿地中Cd的去除率最大的是_____组,由此可说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_____________会促进系统对Cd的去除。
(3)从图2的A组、B组、C组结果比较可知,三种植物净光合速率最大是_____________。综合图1、2结果可知,实验结束时人工湿地中的溶解氧含量与Cd的去除率呈。
(4)根系泌氧是指水生植物通过通气组织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运输到根部,并释放到根际土壤或水体的过程。这种现象是长期水体缺氧环境对植物进行_____________的结果。研究证实水生植物根系泌氧有助于植物对水体污染物的去除,这是因为水生植物根系泌氧提高水体溶解氧,有利于好氧微生物在植物根系周围分解_____________,植物可吸收的营养物质增多,植物生长更加旺盛,提高污水净化效率。
24、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一种RNA病毒)的S蛋白和N蛋白都是诱发机体免疫反应的主要抗原。病毒载体疫苗是研制新冠病毒疫苗的技术路线之一,下图是生产重组腺病毒疫苗的流程。请回答:
(1)制备新冠病毒疫苗时,应选用编码___________的基因,先在______酶的作用下,合成_____________,再通过_____________技术进行扩增。
(2)已知pAdEasy质粒可在宿主细胞内表达出腺病毒,除了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外,其相关基因序列还包含____________(答两种),过程①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
(3)若PacI酶在过程②中使用,该酶所作用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线性pAd需要转入特定细胞才能产生重组腺病毒,原因是_____________。
(4)据图分析,重组腺病毒对人体相对安全,理由是____________。将重组腺病毒接种到人体中的方式是___________。与新冠灭活疫苗相比,重组腺病毒疫苗能引起的特有的免疫方式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道路变成野草丛生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A错误
2、答案:C
解析:A.RT-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是在实验室以少量样品制备大量DNA的一项生化技术,反应中需加入样品、4种脱氧核苷酸、耐高温DNA聚合酶、引物、逆转录酶等,A正确;B、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要先将病毒RNA逆转录,再将得到的cDNA进行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得到了大量DNA片段,故PCR的模板实际上是逆转录得到的cDNA,B正确;C、由于PCR反应体系加热至95℃时,逆转录酶会变性失活,因此逆转录酶不能在每次循环中都发挥作用,C错误;D、因抗体的产生需要一个免疫过程,与抗体检测相比,核酸检测的优点是早期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等,故核酸检测能够检测到早期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D正确。故选C
3、答案:B
解析: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的是异源四倍体植株,A错误;B、基因工程技术也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定向的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可行,B正确;C、甲乙为不同物种,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一般不能杂交,即使杂交形成的后代是不可育的,不可行,C错误;D、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克服植物体原因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诱导两种植株的花粉融合并培育成幼苗,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不能产生可育配子,D错误。故选:B。
4、答案:C
解析:C、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x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的标记个体数=(393-43)x280÷70=1400只,调查范围为两公顷,故种群密度约为700只/公顷,C正确
5、答案:A
解析:碳在生物圈中主要是以CO2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A错误
6、答案:B
解析:B、3号PCR结果包含250~500bp片段,应包含目的基因,B错误
7、答案:C
解析:A、酵母菌在酿酒过程中,先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然后再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氧气逐渐减少,酒精逐渐增加,A正确;B、果醋发酵需要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因此需要同时打开阀a、b,B正确;C、果酒、果醋制作所需的适宜温度分别是18~25℃、30~35℃,C错误;D、果酒制作所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果醋制作所用的菌种是醋酸菌,是原核生物,D正确。故选C。
8、答案:C
解析:
9、答案:A
解析:A、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需要避光,避光的作用是为了避免愈伤组织的分化,如果给予光照,则会不同程度的形成维管组织,A错误;B、植物组织培养时通常使用酒精和次氯酸钠溶液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要兼顾消毒效果和植物的耐受性,B正确;C、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MS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该并不都需添加植物激素,如菊花茎段的组织培养不必添加植物激素,其自身内源激素即可调节其生长,C正确;D、制备脱毒种苗时,脱毒苗比率与剥离的茎尖大小密切相关:如对不超过0.1mm的茎尖或几十微米的茎尖进行的培养可获无病毒苗,但操作困难,成苗时间长,若对几毫米至几十毫米长的茎尖、芽尖及侧芽的培养,则易成活,D正确。故选A。
10、答案:A
解析:A.调查棉叶螨在棉田田埂寄主植物上的分布情况,可以使用等距取样法。调查的就是在寄主植物上的分布情况,使用抽样检测,等间距取样,是可以的。所以A项在棉田田埂上用等间距取样没有问题,田埂可以近似为矩形(宽很短),所以不适合五点取样法等。
11、答案:B
解析:测定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数目可取一定量的饮用水,之后按一定倍数稀释,再用加入伊红﹣亚甲蓝的鉴别培养基培养,对深紫色金属光泽菌落进行计数,A正确;平板划线法常用来筛选分离微生物,不用于计数,B错误;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微生物显微计数时,高倍镜下观察不到完整的计数室,C正确;将已知颗粒(如霉菌孢子或红细胞)浓度的液体与一待测细胞浓度的菌液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在显微镜视野中数出各自的数目,即可得未知菌液的细胞浓度,D正确。
12、答案:D
解析:
13、答案:D
解析:A、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植物材料需先用洗涤剂溶解细胞膜,释放DNA,A错误;B、向鸡血溶液中加蒸馏水搅拌,可使细胞破裂,释放DNA,但不会观察到玻璃棒上有白色絮状物,B错误;C、在含有DNA的2mol/L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蒸馏水,NaCl的浓度逐渐降低,DNA析出,待丝状物不再增加后停止加水,C错误;D、鉴定DNA时,将丝状物溶解于2mol/L的氯化钠中,再加入二苯胺试剂进行沸水浴,出现蓝色,D正确。故选D。
14、答案:D
解析:胚胎工程①过程需要注射促性腺激素,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A错误;④过程是"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可移植的胚胎应发育到桑葚胚或囊胚,B错误;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C错误。
15、答案:AC
解析:A、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少,而老年个体很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A正确;B、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B错误;C、种群中幼年个体数较少,老年个体数较多,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可能越来越小,C正确;D、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D错误。故选AC。
16、答案:BC
解析:A、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促使小鼠超数排卵,获能液能使精子获能,精子的获能是指精子获得受精"能力"而非获得能量,A错误;B、胚胎1、2均发育到囊胚阶段,该时期细胞出现分化,有内细胞团和滋养层,其中的滋养层具有发育成胎盘和胎膜的能力,B正确;C、异源二倍体es细胞全能性的表达需要最终发育为完整个体,该过程需要移植到经同期发情的代孕受体内完成,保证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相同,为胚胎移入受体提供相同的生理环境,C正确;D、据图可知,异源二倍体ES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0+42)/2-41条,但有来自小鼠和大鼠的性染色体各一条,D错误。故选BC。
17、答案:AD
解析:1、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2、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A、图中横轴表示发育阶段,纵轴表示生态位宽度值,由图可知,随落叶松的个体发育,其生态位宽度总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性变化,A正确;B、因为生态位宽度是物种所能利用的各种资源的综合指标,因此物种的生态位宽度越大,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一般就越大,B错误;C、研究中的落叶松成龄组、老龄组和幼龄组可看作一个种群,而不是三个种群,C错误;D、该研究的因变量为生态位宽度,生态位宽度是物种所能利用的各种资源的综合指标,该研究的指标主要是落叶松植株的高度及种间关系等,D正确。故选AD。
18、答案:BC
解析:A、酵母菌的呼吸类型为兼性厌氧型,但"浸曲发"时用的酒曲中,利用的是酵母菌酒精发酵,此时酵母菌的呼吸类型为厌氧型,A错误;B、"鱼眼汤"是指酵母菌在呼吸过程中产生CO2,使溶液中出现气泡,B正确;C、醋酸菌可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会在变酸的酒的表面大量繁殖形成菌膜,所以"衣生"指发酵液表面形成一层菌膜的现象,主要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C正确;D、"令没菜把即止"指将蔬菜全部浸没在盐水中,主要是为了让蔬菜处于缺氧的条件下,有利于乳酸菌生长繁殖,让蔬菜变酸,D错误。
故选BC。
19、答案:ABD
A、①过程常用的诱导因素有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电激等,④过程后不需要胚胎移植,A错误;B、②过程中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抗HCG抗体,还要进一步检测,B错误;C、③过程以抗HCG单克隆抗体为抗原,用二抗对其进行检测,C正确;D、过程④为动物细胞培养,培养液中需要添加抗生素等物质,以防止杂菌污染,D错误。故选ABD。
20、答案:(1)dNTP能为子链延伸过程提供能量和原料(或脱氧核苷酸只能作为原料而不能提供能量);逆转录酶和Taq酶;P基因两端的碱基序列
(2)BamH;SacI;可转移;整合到玉米细胞染色体上
(3)潮霉素
(4)基因转化过程中强启动子可能丢失或断裂,未能真正转化成功;虽然转化成功,但是P基因保持沉默,不能有效表达
解析:
21、答案:(1)固体;蛋白胨、牛肉膏、酵母粉;筛选高产酸乳酸菌
(2)9ml无菌水;倒置;有明显溶钙圈
(3)差(特)异性
(4)乳酸菌种类和接种量(发酵时间);均能快速降低泡菜发酵过程中的pH值,且接种量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
解析:
22、答案:(1)120cm×120cm;数目最多;20
(2)C;水分(湿度);A
(3)100cm×100cm;随机取样;(n1+n2+n3)/3
(4)N5/N2×100%;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解析:
23、答案:(1)生产者(湿地植物);N、P;自我调节能力
(2)C;D;人工湿地中配植种类更多样的植物
(3)水葫芦;正相关
(4)(自然)选择;有机物
解析:
24、答案:(1)S蛋白或;N蛋白;逆转录酶;DNA;PCR
(2)腺病毒基因(组)、标记基因;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3)磷酸二酯键;基因的表达需要细胞提供场所、原料和酶等条件
(4)重组腺病毒缺失复制原点,不会在宿主细胞内复制;肌肉注射;细胞免疫
解析:
江苏省常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调研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调研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6月联合调研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6月联合调研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0页。
2023南京六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南京六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6月联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6月六校联考生物试卷docx、6月六校联考生物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6月六校联考生物试卷答题卡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