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蚌埠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蚌埠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第1页
    2023蚌埠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第2页
    2023蚌埠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蚌埠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蚌埠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上海市对苏南,是因为苏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蚌埠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高二地理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I卷为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只交答题卷。I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2022年7月全球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省青田举办。勤劳智慧的青田先民,面对“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条件,创造了“以鱼肥田、以稻养鱼、鱼粮共存”的稻鱼共生系统,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图1为青田地区稻鱼共生景观。据此完成1~3题。1.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主要依赖的自然要素是A.地形、气候  B.地貌、水文  C.气候、文化  D.地形、经济2.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反映了区域具有A.独立性  B.开放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3.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延续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的是A.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提升效率  B.引入外来水稻和鱼类,增加品种C.增加乡村旅游客流量,提高收入  D.吸引务工农民重返乡,加强传承神府煤矿区位于陕西省北部,西部为风沙草滩,东部和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神府煤矿是典型的高强度煤炭开发区,目前对该煤矿区采取保水开采(确立地下水位控制的阀值,减轻覆岩损伤的采矿技术)的方式采煤。图2示意神府煤矿开采强度分布。据此完成4~6题。4.神府煤矿区西部未大面积开发的主要原因是A.煤层含杂质较多,开发经济效益低  B.距离核心矿区远,煤炭运输不方便C.地质结构不稳定,易引发矿难事故  D.避免破坏地表植被,引发土地荒漠化5.对该煤矿区实施保水开采技术的主要目的是A.避免产生扬尘  B.减少洗煤用水C.防止地面坍塌  D.保护地表植被6.为减轻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A.建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  B.跨流域调水,回灌采空区C.封闭开采区,使其自然修复  D.实施复垦,恢复地表植被为了更好地反映大都市辐射功能的强弱,不少学者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图3为某学者关于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辐射强度的研究结果。据此完成7~8题。7.与1990年相比,2004年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辐射强度明显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人口  B.市场  C.交通  D.政策8.上海市对苏南(苏州、南京、无锡、扬州、镇江、常州)辐射强度整体上超过浙北(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是因为苏南A.与上海市的距离更近  B.更靠近上海市经济中心C.与上海市地域文化相通  D.与上海市产业结构更接近我国生态环境部门指出,为实现森林资源“双增”目标,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加强林地林权管理,坚决守住林地红线。据此完成9~10题。9.我国确立坚决守住林地红线的首要目标是A.保障生物资源领域国家安全  B.保障森林环境领域国家安全C.保障森林经济领域国家安全  D.保障森林加工领域国家安全10.我国林地红线需圈定空间范围,该范围内A.严禁大规模的人口进出和临时休憩  B.严禁森林采伐活动和缓坡垦殖C.严禁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和森林探险  D.严禁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工程建设随着人口增多和经济发展,黄河流域两大突出问题日益突出。2021年5月,河南省与山东省签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协议》。该协议规定:水质年均值在Ⅲ类基础上每改善一个水质类别,关键污染物指数与上年度的对比每减少一个百分点,山东省给予河南省对应补偿资金;反之,河南省给予山东省补偿资金。据此完成11~12题。11.黄河流域两大突出问题是①中下游水资源供应紧张  ②旱灾发生频次增多  ③水质变差  ④通航能力降低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12.该协议的签订主要有利于A.防治下游山东段断流  B.对河南实现生态补水C.确保防洪安全    D.形成生态保护协同机制2022年2月22日,“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实现全线贯通,该工程从汉江取水,调入渭河补充西安等城市的给水量。图4示意“引汉济渭”工程位置。据此完成13~14题。13.“引汉济渭”工程A.沟通了长江、黄河两大水系  B.地跨我国暖温带与中温带C.修建输水隧洞,施工难度小  D.自南向北全程可自流引水14.“引汉济渭”水利工程能够A.有效减轻渭河流域洪涝灾害  B.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C.解决西安等城市水资源短缺  D.提高渭河流域航运能力2021年3月,广东省与37家跨国企业和9家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涉及行业有绿色石化、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现代农业与食品、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前沿新材料等。据此完成15~16题。15.广东省开展国际合作的主要优势包括①科技发达,资金雄厚  ②位于沿海,地理位置优越③劳动力廉价且丰富   ④化石燃料充足,原料丰富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6.此次广东省与多个跨国企业及机构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能够A.解决广东省的就业问题   B.吸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C.快速提升广东城市化水平  D.促进广东省产业升级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海远海养殖。”“国信1号"是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图5为“国信1号"相关资料卡。据此完成17-18题。17.深海养殖利用的主要是A.海洋矿产资源  B.海洋空间资源  C.海洋化学资源  D.海洋动力资源18.“国信1号”海洋牧场的建设可以①体现海洋主权    ②增加海产品的产量和质量③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④减少海洋国土争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为了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国家出台了碳排放交易政策。允许减排企业在不突破碳排放交易规定的排放总量的前提下,可以用这些减少的碳排放量,在市场销售获取效益;超排企业必须从交易市场购买其他企业多余配额或者能抵减排放量的碳汇产品。图6示意碳排放交易原理。据此完成19~20题。19.从碳减排效果的明显性来看,最适合纳入首批试点行业的是A.汽车制造行业  B.服装制造行业  C.风力发电行业  D.火力发电行业20.若从抵减碳排放来增加经济效益的角度去考虑,碳排放交易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最可能是A.促进郊区农业发展   B.促进林业发展C.促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D.带动农业旅游的发展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近年来,我国大规模进口大豆用于生产食用油,全国豆油生产规模显著上升。图7示意2005-2020年我国大豆进口格局。据此完成21~22题。21.推测我国20052020年期间,大豆A.播种面积快速下降    B.单位面积产量快速增加C.始终是进口量大于出口量  D.对外依存度快速增加22.大豆的进口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我国粮食安全风险,是因为A.增加了谷物播种面积  B.增加了农业用地面积C.畜牧业饲料供应充足  D.降低了粮食运输风险2022年4月,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揭牌。国家植物园坚持国家代表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理念,充分发挥植物迁地保护和科学研究的核心功能,计划重点收集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乡土植物、北温带代表性植物、全球不同地理分区的代表植物及珍稀濒危植物3万种以上,收藏五大洲代表性植物标本500万份,建成20个特色专类园、7个系统进化植物展示区和1个原生植物保育区。据此完成23~25题。23.国家植物园就地保护的植物多属于A.北温带植物  B.热带植物  C.南温带植物  D.寒带植物24.与就地保护相比,迁地保护的优势有A.综合投入少   B.便于集中管理C.能够防止物种入侵  D.生态系统更加稳定25.成立国家植物园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生物多样性  B.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C.发展旅游观光业  D.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国家提出了“疆煤东运”的发展战略。近年来国家实施“疆电外送”工程,将新疆煤炭、风能、太阳能等优势资源转化为电力,远距离输送到外地,实现“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图8为“疆电外送”工程示意图。1简述国家大力实施“疆电外送”的地理背景。6分2与传统“疆煤东运”相比,说明“疆电外送”对东部地区的积极影响。4分3除煤炭资源外,分析新疆还推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电力外送的原因。6分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发展“飞地经济”模式,通过税收分享、指标分享、土地成本分担等机制,促进飞出地与飞入地之间形成发展合力。贵州与广东两省(图9)合作共建包括惠州一黔西南州共建工业产业园、深圳一贵阳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等,围绕“广东企业+贵州资源、广东研发+贵州制造、广东总部+贵州基地、广东市场+贵州产品”等模式,构建“一业为主、多业融合、共生发展”的共建专业园区,成为贵州承接广东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1指出广东和贵州在经济合作过程中各自的优势。4分2列举贵州承接产业转移应该采取的措施。6分3分析共建产业园区对贵州发展的有利影响。6分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图10),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和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世纪末,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使这一地区生态环境退化。我国于2003年建立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0年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1说明三江源地区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意义。6分2简述全球变暖导致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表现。6分

    相关试卷

    2023蚌埠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蚌埠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蚌埠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3蚌埠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上海市对苏南,是因为苏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8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