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合作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1课时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课后限时训练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合作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2课时西电东送和北煤南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限时训练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合作第3节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课后限时训练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合作第4节“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课后限时训练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综合检测卷3第3章区域合作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综合检测卷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展开期末综合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1年江西吉安联考)地坑院也叫地窖,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四千年历史了。地坑院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如图1所示),深6~7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洞,其中一个孔洞内有一条斜波通道呈弧形直角通向地面(如图2所示),是人们出行的门洞。据此完成第1~2题。
图1 图2
1.地坑院反映出当地( )
A.土层深厚 B.冬暖夏凉
C.降水稀少 D.木材短缺
2.图2中地坑院出入通道的砖墙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A.挡风 B.防水
C.阻沙 D.遮阳
【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地坑院一般位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层深厚且呈垂直节理发育,有利于地坑院的建设,材料中“地坑院是在平整的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6~7米”也能反映出当地土层深厚的特点,A项正确。第2题,我国北方降水集中且多暴雨,而地坑院位于地下,地势低,为了防止雨水涌入,在出入通道周围修建砖墙,因此砖墙所起的作用主要是防水。
(2022年浙江金华、衢州期末联考)下表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统计表。据此完成第3~4题。
区域
地区生产总
值/亿元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甲
30 633
0.4
30.5
69.1
126 634
乙
13 541
15.0
40.1
44.9
37 956
丙
89 705
4.0
42.4
53.6
80 932
丁
3 444
7.3
45.9
46.8
50 765
3.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是( )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4.四个区域中( )
A.甲区域处于工业化阶段 B.乙区域处于工业化阶段
C.丙区域对外开放程度低 D.丁区域产业结构最合理
【答案】3.A 4.B 【解析】第3题,读取表中数据分析,从产业结构看,四个区域中甲区域第一产业比重最低,第三产业比重最高,可知甲区域产业结构层次最高;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看,四个区域中也是甲区域最高。综合判断,可知四个区域中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是甲区域。第4题,读取表中数据分析,四个区域中甲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目前处于后工业化阶段,A项错误;乙区域产业结构层次最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低,目前处于工业化阶段,B项正确;丙区域产业结构层次较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高,可知丙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高,C项错误;丁区域产业结构层次较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低,说明丁区域产业结构需要优化升级,以促进区域的进一步发展,D项错误。
(2021年山东青岛检测)机械防沙措施(包括尼龙网方格沙障固沙等)特别适用于无灌溉条件的流动沙丘地区,在工程防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压埋尼龙网方格沙障会导致沙障防护功能基本丧失。图3为划分成6个地貌部位的某一流动沙丘示意图。据此完成第5~7题。
图3
5.相对于生物措施,机械防沙措施在流动沙丘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优势是( )
A.植物更快成活 B.环境适应性强
C.需要劳动量小 D.无治理成本
6.机械防沙的原理是( )
A.增加降水 B.削减风力
C.提高地下水位 D.增强植物光合作用
7.该沙丘中最容易发生尼龙网方格沙障被压埋的是( )
A.Ⅰ B.Ⅱ
C.Ⅲ D.V
【答案】5.B 6.B 7.D 【解析】第5题,生物措施是指利用营造园林植被、种植绿肥牧草等方式改良土壤,对水分要求较高。机械措施不使用植被,无法比较植物成活的速度,故A项错误;机械防沙措施对环境适应性强,可以在无灌溉条件的地区使用,故B项正确;机械防沙措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用于修建相应设施,成本也比较高,故C项、D项均错误。第6题,机械防沙措施是通过沙障的形式增加地表的粗糙度,削减风力,减轻风沙危害,B项正确;不会增加降水和提高地下水位,也不会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第7题,沙丘的迎风坡为缓坡,背风坡为陡坡。因此图中Ⅰ、Ⅱ、Ⅲ部位处于沙丘的迎风坡,而V部位处于该沙丘的背风坡,故该沙丘中最容易发生尼龙网方格沙障被压埋的是V部位,D项正确。
(2021年山东临沂开学考试)图4为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第8~9题。
图4
8.下列有关资源型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当资源总开采量达到70%时,资源型城市进入衰退期 ②资源型城市进入成熟期时,资源总开采量达到最大值 ③衰退期警戒阶段资源年开采量呈下降趋势 ④衰退期发展阶段资源年开采量仍呈上升趋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下列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将资源开采业集中到效益高、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
B.发展交通运输,合理引入区域以外的资源
C.加强资源立法和执法,禁止资源开采
D.利用高新技术进行产业结构升级
【答案】8.B 9.C 【解析】第8题,读图,当资源总开采量占资源总量的比重达70%时,资源型城市进入衰退期,故①正确;而在其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主要差异又体现在资源年开采量上,成长期阶段,资源年开采量不断上升,成熟期阶段,则资源年开采量保持稳定,故②错误;在衰退期阶段,资源年开采量呈下降趋势,③正确,④错误。第9题,加强资源立法和执法,禁止开采资源的做法明显不合理,C项符合题意。
(2022年海南期末)河南省位于我国中原地区,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以及中部崛起的核心区域。以河南省城市为主体的中原城市群是国家七大城市群之一。图5为河南省各地级市2008年和2018年辐射半径统计图。据此完成第10~12题。
图5
10.导致郑州的辐射半径远大于省内其他城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城市面积 B.气候条件
C.交通运输 D.资源储量
11.郑州的辐射带动功能主要表现在( )
A.促进周边乡村农业用地增加 B.促进周边不同城市分工协作
C.促进周边所有城市等级提升 D.促进周边地区光电子产业发展
12.为提升在中原城市群中的辐射带动作用,郑州应该( )
A.将所有工业转移至周边城市 B.进一步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C.加强与周边城市间的交通联系 D.在周边地区新建多个卫星城市
【答案】10.C 11.B 12.C 【解析】第10题,郑州是河南省省会,是河南省最大的交通枢纽,交通线路密集、范围较广,C项正确;郑州城市面积及其气候条件与河南部分地级市差异不是太大,因此不是决定其辐射半径远大于省内其他城市的最主要因素;郑州资源储量不具备特别大的优势。第11题,郑州的辐射带动功能主要表现在促进周边不同城市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协同发展,B项正确;郑州的辐射带动功能主要表现在对周边城市的影响,不是对周边乡村的影响;郑州的辐射带动功能不能促进周边所有城市等级提升;光电子产业是高技术产业,适合在大城市发展,郑州周边地区技术水平比郑州落后。第12题,为提升在中原城市群中的辐射作用,郑州应该加强与周边城市间的交通联系,加强经济联系,C项正确;将所有工业转移至周边城市不利于郑州市发展;随着城镇化发展,郑州市城市规模会进一步扩大,但这不是提升郑州市在中原城市群中的辐射作用的最佳途径;新建多个卫星城市是缓解郑州城镇化问题的措施,但不是提升郑州市在中原城市群中的辐射作用的最佳途径。
(2022年福建厦门模拟)杨浦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东北部,地处黄浦江下游西北岸,区内拥有14所高等院校。杨浦滨江地带是上海乃至中国近代工业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浦滨江企业密集,码头、厂房、仓库沿江而立。20世纪90年代,杨浦滨江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外迁,不少老厂纷纷关停,留下众多破旧厂房。2012年起,上海市推进城区改造,在修缮保护工业遗存的同时,植入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功能,把杨浦滨江打造成为世界级滨水公共空间。据此完成第13~15题。
13.杨浦滨江地带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人口密度较大,市场广阔 B.地理位置优越,水运便利
C.高等院校众多,技术先进 D.基础设施完善,地租低廉
14.导致杨浦滨江地带工厂转移和关停的主要原因是( )
A.基础设施陈旧 B.空气污染严重
C.交通方式转变 D.城市转型发展
15.上海在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过程中,未在杨浦滨江建设高层写字楼或住宅,主要是考虑了( )
A.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 B.历史因素和经济因素
C.交通因素和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
【答案】13.B 14.D 15.A 【解析】第13题,依据材料可知,杨浦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东北部,地处黄浦江下游西北岸,杨浦滨江地带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的有利条件主要是上海作为沿海城市,港口条件成熟,地理位置优越,水运便利,B项正确;在中国近代工业发源时,这里的人口密度并不大,A项错误;当时这里并没有高等院校分布,C项错误;近代工业发展初期,这里的基础设施也并不完善,D项错误。第14题,上海作为沿海城市,港口条件成熟,作为沿江城市拥有广阔的长江沿岸腹地,最先接触先进技术和思想,并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市经济高速发展并达到较高水平,当城市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就需要面对城市转型问题,即从工商业城市转向经济中心城市,从以生产性经济为基础的城市经济转向以服务性经济为基础的城市经济,全面推进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所以导致杨浦滨江地带工厂转移和关停的主要原因是上海市城市转型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第15题,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会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不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会阻碍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杨浦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东北部,地处黄浦江下游西北岸,区内拥有14所高等院校。上海市推进城区改造,未在杨浦滨江地带建设高层写字楼或住宅,主要是考虑了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依据材料可知,杨浦滨江地带是上海乃至中国近代工业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浦滨江地带企业密集,码头、厂房、仓库沿江而立。20世纪90年代,杨浦滨江地带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外迁,不少老厂纷纷关停,留下众多破旧厂房,考虑到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在修缮保护工业遗存的同时,植入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功能,把杨浦滨江地带打造成为世界级滨水公共空间,A项正确。
(2021年四川南充期末)丰满水电站大坝(如图6所示)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境内松花江上,建成后为亚洲第一高坝,是目前中国运行时间最长的大型混凝土重力坝,被誉为“中国水电之母”。老坝在1995年开始的首轮水电站大坝定检中发现有渗漏和开裂问题,后被定为病坝。2014年开始在老坝下游120米处修建新坝,2019年老坝部分拆除形成一个豁口,新坝开始挡水运行,从此老坝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据此完成第16~17题。
图6
16.丰满水电站大坝能使下游松花江( )
A.水量增加 B.水质变好
C.含沙量增大 D.洪灾威胁减轻
17.新坝开始挡水运行前,对老坝破坏性最大的自然外力因素是( )
A.地震损伤 B.风浪拍打
C.冻融作用 D.流水侵蚀
【答案】16.D 17.C 【解析】第16题,丰满水电站大坝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境内松花江上,建成后为亚洲第一高坝,丰满水电站大坝拦水后,水库水位上升,到达水库下游松花江的水量减少,松花江水质变差,水流减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减小,但下游松花江洪灾威胁减轻,D项正确。第17题,老坝在1995年开始的首轮水电站大坝定检中发现有渗漏和开裂问题,后被定为病坝。2014年开始在老坝下游120米处修建新坝,新坝开始挡水运行前,老坝有渗漏和开裂问题,该地区冬季气温低,冻融作用可能会进一步破坏老坝,因此对老坝破坏性最大的自然外力因素是冻融作用,C项正确。该地区地震很少发生,地震影响不大;周边山地环绕,风力较小,风浪小;老坝拦水、蓄水,流水变慢,流水侵蚀作用弱。
汉江发源于秦岭南麓,全长1 532千米,流域面积16.88万平方千米,横跨鄂、陕等省级行政区。汉江流域人口、城市众多,水资源丰富极大地促进了流域内的经济发展。在汉江流域水资源环境保护体制方面,汉江流域具体由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流域内各地方政府共同管理。随着南水北调、引汉济渭等调水工程的相继建设及送水,汉江流域的水资源保护意义越来越重要。读汉江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图7),完成第18~20题。
图7
18.相对于汉江下游,汉江上游( )
A.流速较慢 B.水质较差
C.水位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较大
19.随着南水北调、引汉济渭等调水工程的建设及通水,汉江流域农业受到的影响是( )
A.旱涝、沙尘灾害增多 B.引发土地次生盐渍化
C.增加农田的灌溉面积 D.改变流域内农业结构
20.近年,汉江流域上游调水区与中下游经济带用水之间的矛盾日趋加剧,针对该问题的最佳应对措施是( )
A.削减枯水期上游调水区取水量 B.增补中下游地区经济带用水量
C.提升居民素质,减少水资源浪费 D.设立汉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
【答案】18.D 19.D 20.D 【解析】第18题,汉江上游主要流经汉水谷地,下游主要流经江汉平原,中间有支流汇入且有湖泊调蓄。因此汉江上游相对于下游流速较快,水质较优,水位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第19题,随着水资源的调出,发生涝灾的可能性减小,受秦岭的影响,当地受沙尘灾害较少,故A项错误;土地次生盐渍化与地下水位上升有关,汉江流域水资源调出后,当地的地下水位会有所下降,不会出现土地次生盐渍化,故B项错误;当地水资源减少,农田的灌溉面积可能会减少,不会增加,故C项错误;由于汉江流域水资源调出,使得流域内需水较多的农业生产活动相对减少,需水相对较少的农业生产活动相对增加,会导致流域内农业结构的改变,D项正确。第20题,汉江流域上游调水区与中下游经济带用水之间的矛盾日趋加剧,需要设立跨越行政区划的全汉江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机构,进一步协调流域上、中、下游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管理的关系,严格实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制度,切实抓好水量分配合理方案的编制与执行,从根本上解决该矛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榆神府矿区位于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鄂尔多斯煤盆地中部,隶属陕西省榆林市。区内煤炭储量丰富,煤层厚、埋藏浅,煤炭资源的开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矿区土壤以风沙土和黄绵土为主,土壤结构较疏松、有机质含量低。早期采煤沉陷区造成的破坏尚未解决,新的采煤活动仍在继续,采煤沉陷区不断扩大,加剧了环境恶化。据不完全统计,矿区内煤矿开采形成的采空面积达150平方千米,地裂缝、地面塌陷等灾害在矿区内广泛分布。
材料二 植被覆盖度是反映矿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的重要指标。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榆神府矿区1990—2019年植被覆盖度变化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45.48%和54.52%。图8为榆神府矿区1990—2019年植被覆盖度变化示意图。
图8
(1)读图,说出榆神府矿区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特点,并列举主要驱动力。(4分)
(2)试评价榆神府矿区煤矿的开发条件。(8分)
(3)用整体性原理分析当地煤矿开采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4分)
(4)有观点认为,应该关停榆神府矿区的煤炭开采,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1)变化特点:植被覆盖度主要呈增加趋势;黄土丘陵区增速较覆盖沙地区迅速。主要驱动力:退耕还林和矿区生态修复工程。
(2)有利条件:区内煤炭资源丰富,储量大;煤层深厚,埋藏浅,便于开采;区内煤炭开采时间早,开采经验丰富。
不利条件: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区内土壤以风沙土和黄绵土为主,且风力较大,多风沙活动;区内生态环境脆弱,开采过程中易造成生态破坏。
(3)破坏地表形态,改变区域内地形地貌,产生了大量采空区,形成大面积沉降区;破坏生态环境,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产生大量烟尘煤灰,空气污染加重,大气质量严重下降;煤炭开采易造成水污染,导致水质变差,加剧水资源紧张;矿区土壤以风沙土和黄绵土为主,加之地表植被稀疏,矿区的开采阻碍了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4)同意。理由:关停煤炭开采,有利于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改善当地自然环境;煤炭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关停煤炭开采,有利于保护当地煤炭资源;关停煤炭开采,有利于推动当地进行产业调整与升级,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或不同意。理由:煤炭开采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煤炭开采可以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保障当地居民就业;该区煤炭产业基础好,而其他产业基础较弱,不能及时地完成产业转型。
22.(2021年河南信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产量占全国的1/3。浙江省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大省,近年来由于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纺织服装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
材料二 图9为浙江纺织服装业向新疆转移示意图。
图9
(1)从生产成本角度,说出新疆承接浙江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4分)
(2)分析浙江省保留产品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部门的原因。(6分)
(3)分别说出该产业转移对新疆、浙江两省级行政区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8分)
【答案】(1)接近原料产区,运费低;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低。
(2)接近东部科技发达区,人才聚集;具有稳定的消费市场(或原有的销售渠道好,或消费市场广阔);易于获取市场信息。
(3)对新疆: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
对浙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速经济发展。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期末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期末综合检测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春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综合检测卷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 这是一份2023春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综合检测卷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综合检测卷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期末综合检测卷湘教版必修第一册,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