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含解析)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 3 节 身体的防卫优秀第1课时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 3 节 身体的防卫优秀第1课时精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人体免疫有三道防线,抗体 传染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节 身体的防卫第1课时 对微生物的抵抗 1.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1)抗原是指致病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致病物质的特殊蛋白质。( )(2)口服抗生素杀死体内病原体,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3)医生总把重伤员置于无菌室进行治疗,其作用是进行隔离,防止对其他人员造成感染。( )2.人体免疫有三道防线:第一道是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第二道是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第三道是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清除病原体的作用。这三道防线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第一道 B.第二道C.第三道 D.第一道、第三道[核心知识] 1.抗原是指能和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的物质,包括细菌、病毒、移植器官、花粉、自身组织(癌细胞)等。抗体是B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2.人体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泪腺、胃壁的黏膜、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等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吞噬细胞组成,第三道防线由血液中的淋巴细胞组成。3.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防御作用。1.受伤的哺乳动物会用舌去舔伤口,对伤口愈合有一定作用,这是因为唾液( )A. 含抗生素,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含唾液淀粉酶,有消化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C.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D.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2.2020·湖州 在人体针对病原体的抵抗中,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B.皮肤的角质层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C.鼻黏膜分泌黏液消灭病原体D.吞噬细胞从血管进入组织吞噬和消化病原体3.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4.水痘是一种春季多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常用接种水痘疫苗的方法来进行预防。接种的水痘疫苗和所属的免疫类型分别是( )A. 抗体,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疫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抗原,非特异性免疫5.“荆楚楷模”——入围“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的襄阳少年王子豪两度割皮救父的故事感动了亿万中国人。以下关于皮肤的描述错误的是( )A.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B.皮肤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C.从免疫学角度来看,患者移植的皮肤相当于“抗原”D.用肥皂洗手可以减少皮肤上的病菌数量,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6.2021·连云港 如是人体免疫系统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非特异性免疫,乙是特异性免疫B.丙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C.丁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D.抗体抵抗抗原的作用属于第三道防线7.2017·衢州 当侵入人体的病原体超过人体的抵抗力时,就会引发疾病。 (1)小柯用漫画表示人体受到某种病原体感染时,发生的免疫反应(如)。当①侵入人体之后,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________,从而获得相应的免疫力。(2)如果人体自身免疫力低,侵入人体的①会大量繁殖引发感染。某校许多学生感染诺如病毒而得了“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患病学生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021·湖南 如是与人体免疫相关的概念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完善概念图: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2)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抗体的成分是____________;此项措施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9.2021·甘肃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喜欢养狗,这为狂犬病的传播带来隐患,全国狂犬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因狂犬病发病后的死亡率极高,专家提醒:如果被狗咬伤,应在24小时内接种狂犬病疫苗。(1)狂犬病是感染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与细菌相比,狂犬病病毒没有________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__________组成。(2)从传染病传播的基本环节来看,患狂犬病的犬属于________。(3)接种狂犬病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从免疫角度分析,通过接种狂犬病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________免疫。 10.如表示的是人在先后两次感染同一种细菌后,血液中相应抗体产生的情况。下列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先后两次感染产生抗体的时间和抗体的数量是相同的B.第二次感染时,产生抗体的速度快、量大C.第二次感染时,产生抗体的时间要比第一次长些D.两次产生抗体的种类明显不同11.每年冬春季节为H7N9等禽流感的易发季节,H7N9患者总体病死率在30%~40%,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接触病死禽,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活禽。 (1)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看,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属于______________。 (2)预防流感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从免疫学角度看,进入体内的疫苗属于________。 (3)新药帕拉米韦对H7N9禽流感有显著疗效,它的化学式是C15H28N4O4。如是帕拉米韦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其中表示碳元素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填字母)。 12.2021·广西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21年1月8日,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因揭示了SARS冠状病毒的蝙蝠起源与生态传播链,摘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成果证实蝙蝠是SARS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首次在我国蝙蝠体内检测到烈性病毒尼帕病毒和埃博拉病毒抗体,为蝙蝠来源的新发传染病的预防提供了重要依据。(1)蝙蝠是SARS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蝙蝠属于____________。(2)与细菌和真菌相比,SARS冠状病毒没有____________。(3)疫区的人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__________。①隔离病人 ②使用一次性口罩、手套和防护服③接种疫苗 ④用紫外线、福尔马林等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4)SARS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____________(填“抗原”或“抗体”),从而使其失去致病性。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
答案核心·易错1.(1)× 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抗原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2)× 口服抗生素杀死病原体不属于人体防线。(3)× 医生将重伤员置于无菌室进行治疗,是为了弥补人体的第一道防线。2.C能力提升拔尖练1.D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当第一道防线被破坏时,病菌入侵皮肤,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破坏许多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哺乳动物的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和杀菌物质,可以杀死伤口上的细菌,从而达到清洁伤口的目的。2.A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属于特异性免疫;皮肤的角质层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鼻黏膜分泌黏液消灭病原体、吞噬细胞从血管进入组织吞噬和消化病原体都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3.D 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主要包括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主要是第三道防线。4.B 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接种的水痘疫苗属于抗原;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接种的水痘疫苗所属的免疫类型是特异性免疫。5.D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主要功能有保护、分泌、排泄、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在进行他人皮肤移植时,移入的皮肤对于病人来说是非己的成分,相当于抗原,他人皮肤植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对他人皮肤进行排斥;用肥皂洗手时,可以减少皮肤上的病菌数量,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6.B 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丙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丁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抗体抵抗抗原的作用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7.(1)抗体 (2)传染源 (1)此图主要指的是B淋巴细胞的体液免疫,其反应机制是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小部分B淋巴细胞成为记忆细胞,该细胞可以在体内抗原消失数月乃至数年以后,仍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及时将抗原清除。(2)传染病流行主要有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患病的学生已携带病原体(病毒),所以是传染源。8.(1)非特异性免疫 黏膜 特殊蛋白质 (2)蛋白质 保护易感人群9.(1)细胞 遗传物质 (2)传染源 (3)保护易感人群 特异性培优初探拓展练10.B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次感染时免疫反应的时间要短于第一次感染时的免疫反应时间;第二次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的量明显多于第一次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的量;人在先后两次感染同一种细菌后,血液中相应抗体的种类相同。11.(1)传染源 (2)抗原 (3)D12.(1)传染源 (2)细胞结构 (3)②④(4)抗体 特异性免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 1 节 健康优秀第1课时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食物安全应考虑的问题包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九年级下册第 3 节 身体的防卫精品第2课时精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过敏反应的机理,即免疫功能失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 2 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精品第1课时课时作业,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