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 检测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章 空气与生命 检测卷(含答案),共17页。
第3章检测卷
1(2分). 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2(2分). 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B.稀有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有色的光
D.稀有气体不能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2分). 在含硫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可以减少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O2+2SO22CaSO4+2X,则X的化学式为( )
A.CO
B.CO2
C.CS2
D.C
4(2分). 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2Na+2H2O═2NaOH+H2↑
B.Fe2(SO4)3+Fe=3FeSO4
C.CaCO3CaO+CO2↑
D.2NaCl+2H2O=2NaOH+Cl2↑+H2↑
5(2分). 下列说法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a克水受热形成a克水蒸气
B.铁生锈后的总质量比原来铁的质量大
C.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
D.10 克食盐溶于 70 克水中得到 80 克食盐水
6(2分).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下图所示,关于这三个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放出热量
B.生成物都是固体
C.都产生蓝紫色火焰
D.都是非金属和氧气反应
7(2分). 小妍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实验中发现试管破裂了。下列操作不可能是导致试管破裂的原因的是( )
A.没有预热
B.加热前试管外壁水滴没有擦干
C.用外焰加热
D.实验时试管口放入过多棉花引起导气管堵塞
8(2分). 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演示实验时,小明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对此装置评价中错误的是( )
A.此装置可以直接测出瓶中原有的氧气的质量
B.此装置不使用导管,所以既避免了反应后导管中的空气进入瓶中引起误差,也避免了导管中留有一定量的水引起误差
C.该装置能更精确地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
D.在探究过程中可以领悟科学研究的严密性和趣味性
9(2分). 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表中m的值为13.5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物质X能在氧气中燃烧
D.物质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10(2分). 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制取CO2气体,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CO2气体。由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
A.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有关
B.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C.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
D.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中各元素原子间的结合状况不同
11(2分).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不合理的是( )
12(2分). 如图所示,水中的白磷能否燃烧与鼓入的气体和水温有关,下表中能使白磷燃烧的是( )
13(2分). 运用科学知识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火灾。下列对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14(2分). 化学革命是发生在 18 世纪末的英国和法国的一场深刻的化学学科的变革。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波义耳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做过貌似相同的两个实验(如图所示)。关于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都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两个实验中,曲颈瓶内汞的表面都变为黑色
C.波义耳的实验中,金属加热后质量增加,该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D.拉瓦锡的实验中,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
15(2分).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玻璃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种子,加盖并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昼夜后,将燃烧的蜡烛同时放入甲、乙两瓶中,结果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乙瓶中的继续燃烧。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种子的呼吸作用( )
A.分解有机物
B.消耗氧气
C.释放能量
D.消耗二氧化碳
16(2分).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将该装置放在有阳光、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后,观察实验现象,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甲装置塑料袋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B.乙装置塑料袋内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甲乙两组装置唯一的变量是光照,因此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D.若甲装置中盆栽植物为银边天竺葵,则该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17(2分). 如图表示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二氧化碳的吸收与释放曲线(不考虑温度因素),A、B、C为曲线上的点,D为横坐标上的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点绿色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B.B点绿色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BC段(不含B)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D.光照强度大于D时光合作用不再增强
18(2分). 如图所示为人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B.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大变小
C.B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体全部排出体外
D.C点是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19(2分). 通过调控温室大棚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可以提高栽培蔬菜的产量。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白天适当升温的目的是降低蔬菜的光合作用
B.夜晚适当降温的目的是增强蔬菜的呼吸作用
C.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增强蔬菜的光合作用
D.增强光照可增强光合作用和降低呼吸作用
20(2分). 酸雨、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是全球环境的三大热点问题,下列选项不会加剧这三大环境问题的是( )
A.煤、石油燃料的燃烧
B.汽车尾气的排放
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
21. ①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无味不溶于水的气体;②在放电条件下,N2跟O2能直接化合生成无色的NO气体;③NO气体不溶于水,在常温下易跟空气中的O2化合,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④NO2气体有毒,易溶于水,溶于水后生成HNO3和NO;⑤生成的HNO3随雨水淋洒在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质相作用,形成可溶性硝酸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21.1(2分)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氮气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2分) 实验室制取NO气体宜用____法收集。
21.3(2分) 写出NO2跟水作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4分). 某化学反应可以用A+B2C+D表示,假设反应前有 15 gA和 10 gB,充分反应后生成 10 gD。反应物A还剩余 3 g,则生成C ____ g,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为 ____ g。
23. 图中A、B、C分别表示植物体内的三个重要生理过程。
23.1(2分) 图中过程C表示植物进行的________。
23.2(4分) 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能,直接用于过程____(填图中字母),该生理活动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2分). 如图所示为盛夏的晴天,某植物一昼夜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示意图。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①AB段植物一定处于无光环境中 ②单位时间内C点的氧气释放量最多 ③CD段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光照强度减弱 ④EF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逐渐减小 ⑤FG段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25. 根据表中五种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和溶解性,回答下列问题:
25.1(2分) 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2(2分) 用如图所示盛满水的集气瓶收集CH4,气体应从____端进入。
26. 草酸(H2C2O4)固体熔点较低,受热熔化后,迅速分解生成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26.1(2分) 写出草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2(2分) 加热分解草酸固体,应选择图中的____装置。
27. 小华同学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点燃铁丝。请分析回答:
27.1(2分) 把铁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当铁丝发红时,把铁丝移入盛有氧气和少量水的集气瓶内,铁丝并不能燃烧(如图甲所示),这是因为将发红的铁丝移至集气瓶内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2分) 改用火柴引燃铁丝,铁丝在盛有氧气和少量水的集气瓶内发生剧烈燃烧(如图乙所示)。请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28.1(2分) 实验的主要操作如下:①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把塞子塞紧;②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③观察红磷燃烧现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④观察集气瓶中水面的变化情况;⑤打开弹簧夹。其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
28.2(2分) 实验过程中如果止水夹没夹紧,则会使测量值偏____。
29(4分). 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甲、乙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____)(多选,填字母,下同)。
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B.二氧化碳受热膨胀,密度变小
C.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从着火燃烧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方法是(____)
A.用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沿墙角迅速爬向门外
D.打开窗户跳出
30.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在实验室进行相关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部分固定装置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30.1(2分) 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30.2(2分) 小明利用图甲中的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3(4分) 用装置B、E制备并收集氧气,当装置E中的导管口有气泡__________冒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在收集过程中发现装置B中有大量气泡产生,而装置E中只有少量气泡冒出。你认为实验过程中忘记了什么操作?________________。
30.4(2分) 小明在常温下进行图乙所示实验时发现试管中紫色石蕊试液____(填“会”或“不会”)变成红色。
31. 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历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1630 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被证实是CO2。
资料二:1754 年,布莱克将石灰石煅烧首次制得CO2,并完成了如图甲所示的物质转化研究。
资料三:1766 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 1 体积水大约能溶解 1 体积二氧化碳气体。
31.1(2分) 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2分) 写出布莱克实验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3(2分) 如图乙所示,在室温下将容积为 200 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a缓慢通入 300 毫升CO2,若卡文迪许的结论正确,则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的含量为 ______ 毫升。
32. 根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32.1(2分) 图(a)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填序号)。
32.2(2分) 图(a)中步骤③的作用是脱色,即使叶片中含有的______溶解在酒精中,其目的是使实验结果更明显。
32.3(2分) 图(b)是探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实验,选择实验装置组合甲和丙,其实验变量是______。
32.4(2分) 图(b)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为了使该实验结果在短时间内非常明显,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一项措施即可)。
32.5(2分) 根据光合作用原理提出让水稻高产可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一项措施即可)。
33(4分). 某同学要用含CaCO3 80%的大理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制备 1 000 mL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碳气体。已知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 1.98 g/L。假设大理石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计算该同学最少需要准备多少克大理石。
34. 为了测量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现取稀盐酸 200 g,分五次向稀盐酸中加入相同样品,每次加入样品 5 g,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样品中杂质不与酸反应生成气体)
求:
34.1(2分) m=____。
34.2(2分) 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________
34.3(2分)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A
2. D
3. B
4. B
5. B
6. A
7. C
8. A
9. C
10. B
11. D
12. D
13. A
14. D
15. B
16. D
17. B
18. D
19. C
20. C
21.1. 无色、无味不溶于水的气体
21.2. 排水
21.3. 3NO2+H2O2HNO3+NO
22. 12;22
23.1. 呼吸作用
23.2. A;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24. ②⑤
25.1. O2
25.2. b
26.1. H2C2O4H2O+CO↑+CO2↑
26.2. 丙
27.1. 铁丝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27.2. Fe3O4
28.1. ②①③⑤④
28.2. 大
29. BC;AC
30.1. 锥形瓶
30.2. 2KMnO4K2MnO4+MnO2+O2↑
30.3. 连续、均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0.4. 会
31.1. 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31.2. CO2+Ca(OH)2CaCO3↓+H2O
31.3. 100
32.1. ④①③②
32.2. 叶绿素
32.3. 金鱼藻
32.4. 增加金鱼藻数量(或增加光照强度)
32.5. 合理密植(或合理灌溉;或增加光照时间)
33.
解:1 000 mL=1 L,设需要含碳酸钙 80%的 大理石的质量为x,
=,x=5.625 g
答:该同学最少需要准备 5.625 g大理石。
34.1. 0
34.2. 80%。
34.3. 4.7%。
【参考详解】
24.
【解析】绿色植物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和消耗氧气的量为0的原因是呼吸作用强度等于光合作用强度;植物吸收氧气,不能说明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只能说明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一天中氧气浓度最大或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不是光合作用强度最大的点。
26.
【解析】(2)根据信息,草酸晶体熔点较低,受热易熔化,若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则会流出试管,不能完成实验,所以甲不正确;草酸在加热时有水生成,如果用乙装置,生成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形成的水会倒流到试管中,所以乙不正确;草酸的熔点较低,受热容易熔化,用丙装置加热草酸时熔融的草酸不会流出试管,试管口冷凝的水也不会倒流,适宜用来加热草酸,所以丙正确。
第3章检测卷
1(2分). 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2(2分). 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B.稀有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有色的光
D.稀有气体不能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2分). 在含硫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可以减少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O2+2SO22CaSO4+2X,则X的化学式为( )
A.CO
B.CO2
C.CS2
D.C
4(2分). 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2Na+2H2O═2NaOH+H2↑
B.Fe2(SO4)3+Fe=3FeSO4
C.CaCO3CaO+CO2↑
D.2NaCl+2H2O=2NaOH+Cl2↑+H2↑
5(2分). 下列说法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a克水受热形成a克水蒸气
B.铁生锈后的总质量比原来铁的质量大
C.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
D.10 克食盐溶于 70 克水中得到 80 克食盐水
6(2分).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下图所示,关于这三个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放出热量
B.生成物都是固体
C.都产生蓝紫色火焰
D.都是非金属和氧气反应
7(2分). 小妍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实验中发现试管破裂了。下列操作不可能是导致试管破裂的原因的是( )
A.没有预热
B.加热前试管外壁水滴没有擦干
C.用外焰加热
D.实验时试管口放入过多棉花引起导气管堵塞
8(2分). 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演示实验时,小明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对此装置评价中错误的是( )
A.此装置可以直接测出瓶中原有的氧气的质量
B.此装置不使用导管,所以既避免了反应后导管中的空气进入瓶中引起误差,也避免了导管中留有一定量的水引起误差
C.该装置能更精确地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
D.在探究过程中可以领悟科学研究的严密性和趣味性
9(2分). 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表中m的值为13.5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物质X能在氧气中燃烧
D.物质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10(2分). 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硫酸制取CO2气体,而能用大理石粉末与稀硫酸制取CO2气体。由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
A.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之间是否发生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有关
B.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C.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
D.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中各元素原子间的结合状况不同
11(2分).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不合理的是( )
12(2分). 如图所示,水中的白磷能否燃烧与鼓入的气体和水温有关,下表中能使白磷燃烧的是( )
13(2分). 运用科学知识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火灾。下列对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14(2分). 化学革命是发生在 18 世纪末的英国和法国的一场深刻的化学学科的变革。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波义耳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曾做过貌似相同的两个实验(如图所示)。关于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都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两个实验中,曲颈瓶内汞的表面都变为黑色
C.波义耳的实验中,金属加热后质量增加,该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D.拉瓦锡的实验中,玻璃钟罩内液面逐渐上升,达到一定高度后不再变化
15(2分).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玻璃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种子,加盖并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昼夜后,将燃烧的蜡烛同时放入甲、乙两瓶中,结果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乙瓶中的继续燃烧。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种子的呼吸作用( )
A.分解有机物
B.消耗氧气
C.释放能量
D.消耗二氧化碳
16(2分).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将该装置放在有阳光、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后,观察实验现象,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甲装置塑料袋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B.乙装置塑料袋内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甲乙两组装置唯一的变量是光照,因此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D.若甲装置中盆栽植物为银边天竺葵,则该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17(2分). 如图表示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二氧化碳的吸收与释放曲线(不考虑温度因素),A、B、C为曲线上的点,D为横坐标上的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点绿色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B.B点绿色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BC段(不含B)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D.光照强度大于D时光合作用不再增强
18(2分). 如图所示为人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B.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大变小
C.B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体全部排出体外
D.C点是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19(2分). 通过调控温室大棚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可以提高栽培蔬菜的产量。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白天适当升温的目的是降低蔬菜的光合作用
B.夜晚适当降温的目的是增强蔬菜的呼吸作用
C.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增强蔬菜的光合作用
D.增强光照可增强光合作用和降低呼吸作用
20(2分). 酸雨、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是全球环境的三大热点问题,下列选项不会加剧这三大环境问题的是( )
A.煤、石油燃料的燃烧
B.汽车尾气的排放
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
21. ①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无味不溶于水的气体;②在放电条件下,N2跟O2能直接化合生成无色的NO气体;③NO气体不溶于水,在常温下易跟空气中的O2化合,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④NO2气体有毒,易溶于水,溶于水后生成HNO3和NO;⑤生成的HNO3随雨水淋洒在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质相作用,形成可溶性硝酸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21.1(2分)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氮气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2分) 实验室制取NO气体宜用____法收集。
21.3(2分) 写出NO2跟水作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4分). 某化学反应可以用A+B2C+D表示,假设反应前有 15 gA和 10 gB,充分反应后生成 10 gD。反应物A还剩余 3 g,则生成C ____ g,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为 ____ g。
23. 图中A、B、C分别表示植物体内的三个重要生理过程。
23.1(2分) 图中过程C表示植物进行的________。
23.2(4分) 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能,直接用于过程____(填图中字母),该生理活动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2分). 如图所示为盛夏的晴天,某植物一昼夜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示意图。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①AB段植物一定处于无光环境中 ②单位时间内C点的氧气释放量最多 ③CD段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光照强度减弱 ④EF段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逐渐减小 ⑤FG段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
25. 根据表中五种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和溶解性,回答下列问题:
25.1(2分) 既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2(2分) 用如图所示盛满水的集气瓶收集CH4,气体应从____端进入。
26. 草酸(H2C2O4)固体熔点较低,受热熔化后,迅速分解生成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26.1(2分) 写出草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2(2分) 加热分解草酸固体,应选择图中的____装置。
27. 小华同学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点燃铁丝。请分析回答:
27.1(2分) 把铁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当铁丝发红时,把铁丝移入盛有氧气和少量水的集气瓶内,铁丝并不能燃烧(如图甲所示),这是因为将发红的铁丝移至集气瓶内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2分) 改用火柴引燃铁丝,铁丝在盛有氧气和少量水的集气瓶内发生剧烈燃烧(如图乙所示)。请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28.1(2分) 实验的主要操作如下:①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把塞子塞紧;②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③观察红磷燃烧现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④观察集气瓶中水面的变化情况;⑤打开弹簧夹。其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
28.2(2分) 实验过程中如果止水夹没夹紧,则会使测量值偏____。
29(4分). 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甲、乙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____)(多选,填字母,下同)。
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B.二氧化碳受热膨胀,密度变小
C.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从着火燃烧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方法是(____)
A.用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沿墙角迅速爬向门外
D.打开窗户跳出
30.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在实验室进行相关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部分固定装置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30.1(2分) 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30.2(2分) 小明利用图甲中的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3(4分) 用装置B、E制备并收集氧气,当装置E中的导管口有气泡__________冒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在收集过程中发现装置B中有大量气泡产生,而装置E中只有少量气泡冒出。你认为实验过程中忘记了什么操作?________________。
30.4(2分) 小明在常温下进行图乙所示实验时发现试管中紫色石蕊试液____(填“会”或“不会”)变成红色。
31. 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历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1630 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被证实是CO2。
资料二:1754 年,布莱克将石灰石煅烧首次制得CO2,并完成了如图甲所示的物质转化研究。
资料三:1766 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 1 体积水大约能溶解 1 体积二氧化碳气体。
31.1(2分) 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2分) 写出布莱克实验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3(2分) 如图乙所示,在室温下将容积为 200 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a缓慢通入 300 毫升CO2,若卡文迪许的结论正确,则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的含量为 ______ 毫升。
32. 根据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实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32.1(2分) 图(a)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填序号)。
32.2(2分) 图(a)中步骤③的作用是脱色,即使叶片中含有的______溶解在酒精中,其目的是使实验结果更明显。
32.3(2分) 图(b)是探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实验,选择实验装置组合甲和丙,其实验变量是______。
32.4(2分) 图(b)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为了使该实验结果在短时间内非常明显,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一项措施即可)。
32.5(2分) 根据光合作用原理提出让水稻高产可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一项措施即可)。
33(4分). 某同学要用含CaCO3 80%的大理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制备 1 000 mL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碳气体。已知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 1.98 g/L。假设大理石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计算该同学最少需要准备多少克大理石。
34. 为了测量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现取稀盐酸 200 g,分五次向稀盐酸中加入相同样品,每次加入样品 5 g,每次生成气体的质量如下表:(样品中杂质不与酸反应生成气体)
求:
34.1(2分) m=____。
34.2(2分) 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________
34.3(2分)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A
2. D
3. B
4. B
5. B
6. A
7. C
8. A
9. C
10. B
11. D
12. D
13. A
14. D
15. B
16. D
17. B
18. D
19. C
20. C
21.1. 无色、无味不溶于水的气体
21.2. 排水
21.3. 3NO2+H2O2HNO3+NO
22. 12;22
23.1. 呼吸作用
23.2. A;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24. ②⑤
25.1. O2
25.2. b
26.1. H2C2O4H2O+CO↑+CO2↑
26.2. 丙
27.1. 铁丝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27.2. Fe3O4
28.1. ②①③⑤④
28.2. 大
29. BC;AC
30.1. 锥形瓶
30.2. 2KMnO4K2MnO4+MnO2+O2↑
30.3. 连续、均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0.4. 会
31.1. 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31.2. CO2+Ca(OH)2CaCO3↓+H2O
31.3. 100
32.1. ④①③②
32.2. 叶绿素
32.3. 金鱼藻
32.4. 增加金鱼藻数量(或增加光照强度)
32.5. 合理密植(或合理灌溉;或增加光照时间)
33.
解:1 000 mL=1 L,设需要含碳酸钙 80%的 大理石的质量为x,
=,x=5.625 g
答:该同学最少需要准备 5.625 g大理石。
34.1. 0
34.2. 80%。
34.3. 4.7%。
【参考详解】
24.
【解析】绿色植物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和消耗氧气的量为0的原因是呼吸作用强度等于光合作用强度;植物吸收氧气,不能说明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只能说明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一天中氧气浓度最大或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不是光合作用强度最大的点。
26.
【解析】(2)根据信息,草酸晶体熔点较低,受热易熔化,若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则会流出试管,不能完成实验,所以甲不正确;草酸在加热时有水生成,如果用乙装置,生成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形成的水会倒流到试管中,所以乙不正确;草酸的熔点较低,受热容易熔化,用丙装置加热草酸时熔融的草酸不会流出试管,试管口冷凝的水也不会倒流,适宜用来加热草酸,所以丙正确。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