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同步测试题
展开第3节 免疫失调
必备知识基础练
1.研究发现猫体内存在的过敏原约有10种,其中最主要的是猫唾液中的F蛋白。F蛋白易黏附于墙壁、家具表面,且容易被尘埃颗粒携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F蛋白过敏史的人接触猫会产生免疫反应
B.新生儿初次接触F蛋白就会产生过敏反应
C.猫舔毛行为会增加人类接触F蛋白的概率
D.许多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花粉作为抗原进入某些人身体后,体内会产生大量能与该抗原结合的蛋白质IgE,该种蛋白还可与体内少数可以表达特定受体FcER1的肥大细胞等结合并相互作用,从而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IgE并不是与机体内所有的细胞都可以结合的
B.根据过敏反应发生的原理,IgE的量越多,过敏症状越严重
C.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导致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下降,引起局部组织水肿
D.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与正常机体产生的抗体的存在位置不同
3.[2023三明高二期末]免疫失调包括过强与过弱两种情况,如图是重症肌无力致病的机理。下列有关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
注:AChR为乙酰胆碱受体。
A.由图示过程可以推测乙酰胆碱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
B.物质a属于抗原,在此过程产生抗体的细胞仅来自B淋巴细胞
C.过敏反应和重症肌无力都是机体二次接触抗原时才会有的病症
D.图示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该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都属于免疫过强
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CD4+T淋巴细胞,能够直接诱发T淋巴细胞凋亡,致使其相关免疫功能丧失,增加了艾滋病患者感染和肿瘤的发生概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体内的细胞通过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实现自然更新
B.细胞凋亡是一种生理性保护机制,只能够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C.细胞凋亡过程紊乱会导致组织、器官功能障碍,从而引起相关疾病
D.通过检测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有助于判断疾病进程
5.人体中细胞毒性T细胞攻击胰岛B细胞,导致体内胰岛素含量过低,从而患糖尿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同一类免疫失调疾病
B.患者体内,胰高血糖素的含量较正常值偏低
C.患者体内细胞毒性T细胞可由骨髓中的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D.患病早期,使用抑制T细胞增殖的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该病
6.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图甲),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甲
乙
A.HIV侵染T细胞会引发免疫缺陷病
B.HIV识别修饰过的红细胞,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入侵到红细胞中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会被免疫系统清除
D.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
7.重症肌无力(MG)主要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病理切片上大多可见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复合物沉积等。治疗MG的一线药物新斯的明属于胆碱酯酶(催化分解乙酰胆碱)抑制剂,它通过提高MG病变部位乙酰胆碱浓度而改善神经兴奋效应。该药口服吸收差,多通过注射用药。
(1)从免疫学角度分析,MG属于__________病。
(2)神经—肌肉接头是一种特化的突触,其递质是乙酰胆碱(ACh),请从该突触所受影响分析MG患者骨骼肌无力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斯的明口服吸收差,表明其脂溶性__________(填“强”或“弱”)。新斯的明还可对抗箭毒碱而成为高效解毒剂,已知箭毒碱可与乙酰胆碱竞争受体而阻断兴奋传递,请分析新斯的明的解毒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素养提升练
8.甲状腺球蛋白(TG)是由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分泌的大分子糖蛋白,经碘化和酶解后可形成甲状腺激素。正常情况下只有很少量的TG进入血液。若有大量TG进入血液,免疫系统会将其当作异常物质,产生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TGAb与TG结合,激活吞噬细胞攻击甲状腺细胞,导致甲状腺的损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腺球蛋白和甲状腺激素的组成元素相同,都是生物大分子
B.进入血液的大量TG可引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浆细胞识别TG并产生TGAb
C.大量TG进入血液导致甲状腺被破坏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同种免疫失调病
D.若TGAb含量偏高,机体可能会出现代谢增强等甲亢症状
9.引起荨麻疹的过敏原如尘螨、牛奶、小麦粉等再次进入机体时引起肥大细胞等细胞产生组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改变导致反复发作的风团,伴有瘙痒、红肿等症状。下图是荨麻疹发病过程中产生瘙痒的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物质Ⅰ是__________,细胞a和b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首次接触过敏原一般不会引起荨麻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次接触过敏原后,机体产生的组胺与感受器上的受体HR1结合后,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瘙痒感觉,此过程中兴奋在d处传递时的信号形式转变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临床上常用来缓解荨麻疹引起的瘙痒症状。但过多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会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衰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刺“曲池穴”能有效治疗荨麻疹,为了研究针刺“曲池穴”治疗荨麻疹的机理,科研人员选取如下实验材料开展探究实验。
实验材料:8周龄雄性大鼠40只、溶液X(使大鼠患荨麻疹的注射剂)、氯雷他定溶液(治疗荨麻疹的口服药)、毫针等。
实验步骤:①将大鼠平均分为4组,编号A、B、C、D。
②A组不作处理,B、C、D组____________________。
③A、B组正常饲养,C组每日灌胃氯雷他定溶液,D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段时间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gE、组胺含量。
据实验结果分析,针灸疗法治疗荨麻疹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节 免疫失调
1.B 由题干信息可知,在猫体内存在的过敏原约有10种,对F蛋白有过敏史的人若接触猫,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A项正确;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B项错误;猫唾液中含有过敏原F蛋白,猫的舔毛行为会增加人类接触过敏原F蛋白的概率,C项正确;许多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D项正确。
2.C IgE可与体内少数可以表达特定受体FcER1的肥大细胞等结合并相互作用,所以并不是机体内所有的细胞都可以跟IgE结合,A项正确;IgE的量越多,结合的肥大细胞越多,产生的组胺等越多,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等,使过敏症状加重,B项正确;IgE与肥大细胞结合后产生组胺,从而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使血浆中的蛋白质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多,组织液渗透压增大,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入到组织液中,引起局部组织水肿,C项错误;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一般分布在细胞表面,而正常机体产生的抗体分布在内环境中,D项正确。
3.D 乙酰胆碱不能发挥作用,导致重症肌无力,说明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以引起肌肉收缩,A项错误;物质a属于抗原,在此过程产生抗体的浆细胞可以来自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B项错误;过敏反应和重症肌无力都由免疫过强引起,前者是在机体二次接触抗原时才会有病症,后者不是,C项错误;物质a能刺激机体产生抗a抗体,只有体液免疫过程能产生抗体,说明物质a引发的题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该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都是自身免疫疾病,都属于免疫过强,D项正确。
4.B 在生物体中,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是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凋亡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条件之一,生物体内的细胞通过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实现自然更新,A项正确;细胞凋亡包括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包括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等过程,B项错误;细胞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对于维持机体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细胞凋亡过程紊乱会导致组织、器官功能障碍,从而引起相关疾病,C项正确;结合题意“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CD4+T淋巴细胞,能够直接诱发T淋巴细胞凋亡,致使其相关免疫功能丧失”可知,通过检测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凋亡率可推测HIV的侵染情况,从而有助于判断疾病进程,D项正确。
5.C 由题意可知,该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同属于自身免疫病,A项正确;由于胰岛B细胞被攻击,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低,血糖水平偏高,胰高血糖素的含量较正常值偏低,B项正确;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故患者体内细胞毒性T细胞可由胸腺中的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C项错误;患病早期,使用抑制T细胞增殖的药物可减少细胞毒性T细胞的产生,进而减少了胰岛B细胞被攻击的机会,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该病,D项正确。
6.B HIV侵染T细胞会引起T细胞死亡,从而使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因此HIV侵染T细胞会引发免疫缺陷病,A项正确;HIV识别修饰过的红细胞,由于HIV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其识别修饰过的红细胞不能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项错误;入侵到红细胞中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会被免疫系统清除,C项正确;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主要是因为红细胞被CD4修饰过,其结构发生了改变,D项正确。
7.答案 (1)自身免疫 (2)MG患者产生了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它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碍了乙酰胆碱发挥作用,使兴奋无法传递到肌肉细胞,肌肉细胞因而处于松弛状态 (3)弱 新斯的明抑制胆碱酯酶活性,提高乙酰胆碱浓度,使乙酰胆碱结合到受体上的概率增大,且乙酰胆碱不再迅速灭活而长时间发挥作用,从而提高其传递兴奋的作用
解析 (1)从免疫学角度分析,MG是由于乙酰胆碱受体和抗体结合,导致乙酰胆碱不能与受体结合而不能传递兴奋导致,属于自身免疫病。(2)神经—肌肉接头是一种特化的突触,其递质是乙酰胆碱(ACh),乙酰胆碱作用于肌肉受体,引起肌肉兴奋收缩,而MG患者产生了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它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碍了乙酰胆碱发挥作用,使兴奋无法传递到肌肉细胞,肌肉细胞因而处于松弛状态。(3)根据相似相溶原理,脂溶性强的易吸收,而新斯的明口服吸收差,表明其脂溶性弱。箭毒碱可与乙酰胆碱竞争受体而阻断兴奋传递,新斯的明可对抗箭毒碱而成为高效解毒剂,是因为新斯的明抑制胆碱酯酶活性,提高乙酰胆碱浓度,使乙酰胆碱结合到受体上的概率增大,且乙酰胆碱不再迅速灭活而长时间发挥作用,从而提高其传递兴奋的作用。
8.C 甲状腺激素属于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其中含有I元素,而甲状腺球蛋白的本质是蛋白质,不含I元素,A项错误;浆细胞无识别功能,不能识别TG,B项错误;自身免疫病是指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大量TG导致甲状腺被破坏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同种免疫失调病,C项正确;TGAb与TG结合后,可激活吞噬细胞攻击甲状腺细胞,导致甲状腺的损伤,从而使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机体可能会出现萎靡不振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D项错误。
9.答案 (1)细胞因子 辅助性T细胞 记忆B细胞
(2)首次接触过敏原不会导致肥大细胞等细胞释放组胺等物质 大脑皮层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时,会抑制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而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衰退
(4)注射等量且适宜的溶液X 针刺“曲池穴” 针刺“曲池穴”能降低大鼠血清中IgE、组胺含量
解析 (1)图中a是辅助性T细胞,物质Ⅰ是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B细胞活化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c)和记忆B细胞(b)。(2)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B淋巴细胞会产生抗体,抗体吸附在肥大细胞等细胞的表面,肥大细胞不会分泌组胺等物质,不会引起荨麻疹。大脑皮层能产生瘙痒感觉。d为突触,此过程中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时的信号形式转变过程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遵循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调控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当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时,会抑制垂体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而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衰退。(4)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等,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实验步骤:①将大鼠平均分为4组,编号A、B、C、D。②A组不作处理,为对照组,B、C、D组为实验组,应注射等量且适宜的溶液X,使大鼠患荨麻疹。③本实验为了研究针刺“曲池穴”治疗荨麻疹的机理,A、B组正常饲养,C组每日灌胃氯雷他定溶液,D组针刺“曲池穴”。④一段时间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gE、组胺含量。实验结论:根据柱状图可知,C组每日灌胃氯雷他定溶液,D组针刺“曲池穴”,这两组与B组进行对比,其血清中IgE、组胺含量均下降,说明针刺“曲池穴”能治疗荨麻疹。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特异性免疫第2课时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特异性免疫第2课时随堂练习题,共7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特异性免疫第1课时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特异性免疫第1课时习题,共7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练习,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