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及其运动第四节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练习含答案
展开第四节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一、选择题
(2022年山东青岛期末)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办。下图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本届冬奥会开幕式时,地球位于图中的( )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a之间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所说的“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其四时之景不同,是因为(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
C.昼夜交替
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本届冬奥会开幕式时,日期为2月4日,位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由地球公转方向和地轴指向可判断,a为夏至日,b为秋分日,c为冬至日,d为春分日。第2题,其四时之景不同,是因为地球的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的自转是昼夜交替的原因。季节变化是地球公转的结果,公转速度的变化不是季节变化的原因。
(2022年浙江1月选考)摄影爱好者在南半球某地朝西北固定方向拍摄太阳照片,拍摄时间为K日及其前、后第8天的同一时刻。图甲为合成后的照片,图乙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4题。
甲
乙
3.K日地球位置位于图乙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4.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5时,全球处于不同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 )
A.1∶1 B.1∶5
C.2∶5 D.3∶5
【答案】3.B 4.D 解析:第3题,K日前后八天太阳位置重合,证明K日处于中间,能拍摄这种现象只能是在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线前后,但是材料中显示拍摄的是西北方向,故太阳直射的是北半球,因此K日应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当日,为夏至日;观察图乙,①处于近日点,为1月初,对应的②③之间为远日点7月初,结合地球公转方向,②为夏至日,故B项正确。第4题,根据题意,北京时间为5时,新的一天零点经线应该在45°E,因此新的一天为180°-45°=135°,而旧的一天范围为360°-135°=225°,不同日期的范围之比为135∶225=3∶5,故D项正确。
(2022年广东地理高考)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0千米的中国空间站。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据此完成第5~6题。
5.符合航天员驻留期间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的是( )
6.驻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与广州市区广州塔两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 )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
C.持续不断变大 D.始终保持不变
【答案】5.A 6.D 解析:第5题,结合地球公转运动的速度变化特点可知,地球在远日点附近时(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在近日点附近时(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地球由近日点到远日点移动过程中公转速度逐渐减慢,反之则逐渐加快。航天员在空间站驻留期间为10月16日至次年4月16日,此期间地球公转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我国的空间站伴随地球绕日公转,公转的角速度随着日地距离的变化而改变。因此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变化也是先增大,后减小,①正确。第6题,航天员在空间站驻留期间为10月16日至次年4月16日,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均位于酒泉和广州市区以南,两地地理纬度不会发生变化,因此驻留期间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值始终保持不变。
(2022年山东潍坊模拟)下图为用某手机软件查询我国某城市太阳方位的显示截图。据此完成第7~8题。
7.查询城市可能是( )
A.沈阳(42°N,123°E)
B.北京(40°N,116°E)
C.太原(38°N,112°E)
D.拉萨(30°N,91°E)
8.查询的月份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答案】7.C 8.B 解析:第7题,根据正北方向为0°,正东方向为90°,从图中太阳方位180°,可以知道此时太阳位于正南方位。即此时正值当地的正午时刻,应为地方时12时,而手机显示的时间则为12:34,说明该地应位于北京时间以西相差34分钟的地点。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可计算,该地与北京时间的经度差应为8°~9°,故其经度应为111°E~112°E,C项正确。第8题,通过上题可知该地应位于38°N附近,而此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大约为57°左右。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公式可计算,太阳直射点的纬度:38°-(90°-57°)=5°,即当太阳直射5°N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大约为57°,此时应为4月或9月。1月和10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7月太阳直射点接近北回归线,故B项正确。
(2022年江苏模拟)江苏南部一中学生在学校附近甲地先后记录了冬季P、Q两个不同日期的日出方位。读图,完成第9~10题。
9.与P日相比,Q日该地( )
A.昼夜时长差距较大
B.日落的方位更加偏南
C.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D.日出地方时数值较小
10.当太阳位于P位置时,全球昼夜分布最接近下图中的(阴影代表黑夜)( )
【答案】9.D 10.D 解析:第9题,日出方位应在当地的偏东方位,根据材料可知,P、Q两日期日出方位均为冬季所记录的日出方位,两日期均是日出当地东南方向,所以Q日比P日的日出方向相对更偏北一些,所以与P日相比,Q日该地日出方位相对偏正东方向,相比而言,Q日太阳直射点直射的纬度较P日更低,但太阳直射点均直射南半球,所以Q日更靠近春分日,昼夜时长差距较小,日落方位更加偏西,而非偏南。Q日太阳直射的纬度与当地的纬度差值更小,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更大。Q日当地的昼长相对P日更长,所以Q日日出时间更早,Q日日出地方时的数值更小,故D项正确。第10题,当太阳位于P位置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B项错误。该地位于江苏南部,经度应在120°E附近,比0°经线早8个小时左右,当地日出时,0°经线附近应位于黑夜,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2022年河南洛阳期末)如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晨昏线(ABC)上太阳高度为0°,B点为ABC与纬线的切点。图中阴影部分日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并说明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2)判断该日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
(3)计算此刻北京时间,并判断赤道上处于黑夜且位于东半球的经度范围。
(4)当B点的纬度逐渐变大时,判断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
【答案】(1)(15°N,60°W)。分布规律:15°N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向南、北两侧递减。
(2)昼长夜短;75°N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3)24:00(0:00)。经度范围:30°E向东到160°E。
(4)向南。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圭表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通过观测“圭”上“表”影的长短变化可确定节气。图甲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乙为圭表示意图。
甲
乙
(1)指出图甲中当地球运行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度,并描述此时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2)分析图甲中当地球从b位置运行至c位置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和北极圈内极昼范围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图乙中“圭”的适宜长度取决于图甲中哪个(填字母)位置所示正午“表”影长度?安放圭表时,“圭”的两端应指示什么方向?
(4)如图所示安放圭表,主要适用于我国哪些纬度(说出纬度范围)。
(5)简单评价利用圭表确定节气的优点和缺点。
【答案】(1)赤道(0°纬线)。分布规律:全球昼夜平分。
(2)太阳高度减小。极昼范围缩小。
(3)d。南北。
(4)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5)优点:简单易行,便于操作;方便直观,便于观测;直接指导农业生产等。缺点:精度受圭表的规格限制较大;用时长,效率低;受天气影响大等。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0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讲通):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0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讲通),文件包含第05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讲义原卷版docx、第05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二 宇宙中的地球 第2讲 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讲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专题二 宇宙中的地球 第2讲 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讲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点,知识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课时跟踪练6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课时跟踪练6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冬季奥运会举办期间,某运动员2月5日1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