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区域发展与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练习含答案
展开第一节 区域发展与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一、选择题
(2022年山东济南质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下图为2021年由遥感影像解译转绘的安徽省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题。
1.图示区域地势总体上( )
A.从中间向四周降低 B.从四周向中间降低
C.从西北向东南降低 D.从东南向西北降低
2.住宅分散分布有利于( )
A.交通出行 B.防洪避险
C.生活取水 D.田间管理
3.图示区域农业生产模式是( )
A.高度集约的设施农业 B.精耕细作的水田农业
C.规模经营的商品农业 D.休闲观光的城郊农业
【答案】1.C 2.D 3.B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安徽省,据图可知,该地东南部主要为水田及田垄,地势较低,西北部分布有旱地及其他用地和经济林,地势较高,故该地地势总体上从西北向东南降低,故C项正确。第2题,该地住宅分散分布,田地和住宅交错相间,便于田间管理,D项正确。第3题,图中水田、旱地均有分布,判断有水旱轮作方式,住宅数量较多,生产规模较小,故图示区域农业生产模式是精耕细作的水田农业,B项正确。
(2022年福建龙岩质检)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一个马蹄形山弯中的小山村,村前是开阔而肥沃的土地,村后是群山峻岭。平山有“北方的鱼米之乡”之称。下图为西柏坡位置图。据此完成第4~5题。
4.西柏坡所在区域( )
A.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B.位于黄土高原
C.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区 D.河流汛期在5、6月
5.平山形成“北方的鱼米之乡”的主要地理要素是( )
A.地形、河流 B.技术、降水
C.土壤、植被 D.水文、习俗
【答案】4.C 5.A 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西柏坡位于太行山脉以东,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A项错误;太行山脉以东为华北平原,B项错误;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C项正确;华北的汛期应出现在7、8月份,D项错误。第5题,根据材料,结合图中位置可知,平山位于太行山脉东侧河流冲积扇平原,地势平缓,土壤肥沃,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适宜农耕,成为“北方的鱼米之乡”,A项正确。
(2022年河南开封开学考试)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我国生态建设重点区域,在现代农业中积极探索“山—水—林—田—湖”的系统模式(如图所示),山顶削峁建塬,发展药果复合生态园;山坡构建草(根系多而浅)灌(根系少而深)复合生态系统;山下适当治沟造地发展现代农业。据此完成第6~8题。
6.该农业系统模式中更利于农业生产的成果是( )
A.灌溉水源更充足 B.台地抗侵蚀能力强
C.自然灾害更少 D.地表起伏趋于和缓
7.混合护坡比单一植被的护坡( )
A.储水数量多 B.固土效果好 C.经济收益高 D.建设成本高
8.春季药果复合生态园为幼苗覆盖薄膜主要是为了( )
A.防风固沙 B.遮风挡雨 C.保水保温 D.增加光照
【答案】6.D 7.B 8.C 解析:第6题,黄土高原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运用工程措施改造地表,顶部削峁,山下治沟造地,使得地表起伏趋于和缓,更利于农业生产,D项正确。第7题,混合护坡草本遮蔽地表面积较大,有效减轻雨水对表土的侵蚀;加上灌木发达根系的固土作用,可以极大发挥水土保持的功能,固土效果更好,B项正确。第8题,春季黄土高原风沙大,常发生寒潮和春旱等现象,果业和药材生态园为幼苗覆盖地膜,主要是为了保水保温,覆盖薄膜可有效防风,但固沙效果不明显,C项正确。
(2022年江西赣州模拟)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当地人民不断探索沙漠治理技术,从传统植树到微创植树,从人工种植到无人机播种,经过几十年治理,2016年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率已达到15.7%、53%。库布齐沙漠的治理并不限于防风固沙,还借助沙漠自然资源发展经济走出了一条“治沙、生态、民生、经济”平衡驱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图甲为库布齐沙漠位置示意图,图乙为库布齐沙漠治理模式图。据此完成第9~10题。
甲
乙
9.库布齐沙漠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的主导因素是( )
A.政策 B.技术 C.市场 D.水源
10.与传统的沙漠治理相比,库布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
A.治沙技术的提高 B.产业的协调发展
C.生态环境的改善 D.生活水平的提高
【答案】9.B 10.B 解析:第9题,由图中库布齐沙漠治理模式图可知,库布齐沙漠治理设立了科技发展部,使库布齐沙漠治理经历了“从传统植树到微创植树,从人工种植到无人机播种”的过程,提高了沙柳、胡杨树、甘草等的种植成活率,所以技术是其主导因素,B项正确。第10题,库布齐沙漠治理过程中利用沙漠自然资源发展了生物制药、生物制油等产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其关键是产业的协调发展,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咸海流域地处亚欧大陆地理中心,是“一带一路”倡议辐射欧洲、非洲的核心枢纽。然而,由于地处亚洲大陆干旱区内,区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非常严重。目前,沙化和盐碱化等土地荒漠化问题是咸海生态危机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下图为咸海地理位置及其周边荒漠化分布示意图。
(1)分析咸海流域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2)简析咸海流域土地荒漠化引发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简述咸海流域土地荒漠化防治的意义。
【答案】(1)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气候干旱,蒸发量增大;人口增长,工农业需水量大,河湖水位下降;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放牧,植被破坏严重等。
(2)水域缩减,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下降;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快速发展,土地质量下降;干涸湖底盐分积累,盐尘频发且危害严重;咸海局地气候干旱化、风沙活动加剧等。
(3)土地荒漠化影响其核心枢纽功能的发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发展繁荣的自然载体和支撑;土地荒漠化影响灌溉耕地,限制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等。
12.(2022年山东威海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南部、赣江西岸的厚田沙地是亚热带湿润地区发育的沙漠,景观奇特。该地区年均温17.1~17.8 ℃,年降水量1 519.3毫米,年蒸发量1 880.0毫米,多大风天气。厚田沙地发育着范围较大、高度较矮、以蔓荆为主的灌丛沙堆。灌丛沙堆的发育一般经历雏形期、增长期、稳定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厚田沙地生态环境脆弱,20世纪至21世纪初期,随着人类活动加剧,厚田沙地沙化程度增强,灌丛沙堆进入衰退期,风沙侵袭农田和村落,给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为降低风沙危害,当地建设以乔木为主的防风固沙防护带。如图示意厚田沙地位置(图甲)和灌丛沙堆景观(图乙)及风频统计(图丙)。
甲 乙 丙
(1)分析厚田沙地灌丛沙堆形成的自然原因。
(2)分析20世纪至21世纪初期厚田沙地灌丛沙堆衰退的原因。
(3)请在下图中找出适宜建防风固沙防护带的位置,并在相应方框内填涂阴影。
【答案】(1)此处位于赣江西岸,河漫滩发育,为灌丛沙堆提供了丰富的沙源;地处季风区,风速较大,强劲的风力提供了搬运动力;灌丛降低风速,沙粒沉积。
(2)沙化程度增强,沙粒掩埋导致植物死亡;防风固沙作用减弱,风蚀加剧,沙堆衰退。
(3)建设防风固沙防护带的合理位置如图所示。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自然环境特点是,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的方向是,鱼鳞坑有利于物质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5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35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