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下)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下)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 已知集合A={−1,0,1,2},集合B={x|−1⩽x<1},则A∩B=( )
A. {0,1} B. {−1,1} C. {−1,0} D. {−1,0,1}
2. 已知α∈π2,π,且sinπ−α=13,则cosα=( )
A. −2 23 B. −23 C. 23 D. 2 23
3. 不等式x2+ax+4<0的解集为空集,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4,4 B. −4,4
C. −∞,−4∪4,+∞ D. −∞,−4∪4,+∞
4. 从集合{2,3,4,5,6,7,8}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则取出的两个数中恰有一个是奇数的概率为( )
A. 27 B. 37 C. 47 D. 67
5. 已知a=lg13,b=30.1,c=sin3,则( )
A. a>b>c B. b>c>a C. b>a>c D. c>b>a
6. 设a,b∈R,则“(a−b)a2<0”是“a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 某学校4名同学到3个小区参加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每名同学只能去1个小区,且每个小区至少安排1名同学,则不同的安排方法种数为( )
A. 6 B. 12 C. 24 D. 36
8. 已知函数fx=sin2x−π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函数fx+π的一个周期为π2
B. 函数fx+π的一个零点为π6
C. y=fx的图象可由y=sin2x的图象向右平移π3个单位长度得到
D. 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3π2对称
9. 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某工厂将产生的废气经过过滤后排放,已知过滤过程中的污染物的残留数量y(单位:毫克/升)与过滤时间t(单位: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y0e−kt(t≥0),k为常数且k>0,y0为原污染物数量.该工厂某次过滤废气时,若前4个小时废气中的污染物恰好被过滤掉90%,那么再继续过滤2小时,废气中污染物的残留数量约为原污染物数量的( )
A. 1% B. 2% C. 3% D. 5%
10. 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
①f(2+x)+f(−x)=0;
②f(−1+x)=f(−1−x);
③当x∈[−1,1]时,fx=cosπ2x,x∈−1,01−x,x∈0,1
则函数g(x)=f(x)+12在区间[−5,3]上的零点个数为( )
A. 3 B. 4 C. 5 D. 6
11. 二项式(x+2x)6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用数字作答)
12. 某中学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分别为1200,1000,800,为迎接运动会的到来,按照各年级人数所占比例进行分层抽样,选出30名志愿者,则高二年级应选出的人数为 .
13. 当x>−1时,函数y=x+4x+1−2的最小值为____ ____,此时x=____ ____.
14. 已知a>0,则关于x的不等式x2−4ax−5a2<0的解集是 .
15. 若函数y=cos2x的图象在区间(−π4,m)上恰有两个极值点,则满足条件的实数m的一个取值为 .
16. 已知集合M为非空数集,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ⅰ)2∈M;
(ⅱ)对任意的x∈M,任意的y∈M,都有x−y∈M;
(ⅲ)对任意的x∈M且x≠0,都有1x∈M.
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0∈M;②1∉M;③对任意的x,y∈M,都有x+y∈M;④对任意的x,y∈M,都有xy∈M.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17. 设函数f(x)=2sinωxcosωx+m(ω>0,m∈R),从条件①、条件②、条件③这三个条件中选择两个作为已知,使函数f(x)唯一确定.
(1)求ω和m的值;
(2)设函数g(x)=f(x−π6),求g(x)在区间[0,π2]上的最大值.
条件①:f(0)=1;
条件②:f(x)的最小值为0;
条件③:f(x)的图象的相邻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π2.
注:如果选择的条件不符合要求,得0分;如果选择多组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组解答计分.
18. 某保险公司2022年的医疗险理赔服务报告给出各年龄段的投保情况与理赔情况,统计结果如下:
注:第1组中的数据13%表示0−5岁年龄段投保人数占全体投保人数的百分比为13%;
24%表示0−5岁年龄段理赔人数占全体理赔人数的百分比为24%.其它组类似.
(1)根据上述数据,估计理赔年龄的中位数和第90百分位数分别在第几组,直接写出结论;
(2)用频率估计概率,从2022年在该公司投保医疗险的所有人中随机抽取3人,其中超过40岁的人数记为X,求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3)根据上述数据,有人认为“该公司2022年的理赔的平均年龄一定小于投保的平均年龄”,判断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9. 已知函数f(x)=lnx−ax(a∈R).
(1)当a=3时,求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
(2)若x=2是f(x)的一个极值点,求f(x)的单调递增区间;
(3)是否存在a,使得f(x)在区间(0,e]上的最大值为−2?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 已知函数f(x)=e2x,g(x)=m(2x+1)(m∈R).
(1)当m=1时,证明f(x)≥g(x);
(2)若直线y=g(x)是曲线y=f(x)的切线,设h(x)=f(x)−g(x),求证:对任意的a>b,都有h(a)−ha−b<2e2a−2.( )
21. 若有穷整数数列A:a1,a2,⋯,an满足1⩽ai⩽n(i=1,2,⋯,n),且各项均不相同,则称A为Pn数列.对Pn数列A:a1,a2,⋯,an,设λ1=0,λi=∑i−1j=1ai−aj|ai−aj|(i=2,3,⋯,n),则称数列λ(A):λ1,λ2,⋯,λn为数列A的导出数列.
(1)分别写出P4数列2,1,4,3与3,1,4,2的导出数列;
(2)是否存在P6数列A使得其导出数列λ(A)的各项之和为0?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要求的P6数列;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设Pn数列A:a1,a2,⋯,an与A′:a′1,a′2,⋯,a′n的导出数列分别为λ(A):λ1,λ2,⋯,λn与λ(A′):λ′1,λ′2,⋯,λ′n,求证:ai=a′i(i=1,2,⋯,n)的充分必要条件是λi=λ′i(i=1,2,⋯,n).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交集运算,属于基础题.
根据集合的交集的概念及运算,即可求解.
【解答】
解:由集合 A={−1,0,1,2} , B={x|−1⩽x<1} ,
根据集合的交集的概念及运算,可得 A∩B={−1,0} .
故选:C.
2.【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诱导公式,属于基础题.
利用诱导公式及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计算可得.
【解答】
解:因为 sinπ−α=sinα=13 ,又 α∈π2,π ,
所以 cosα=− 1−sin2α=−2 23 .
故选:A
3.【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由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求参,属于基础题.
由题意可得 Δ=a2−16≤0 ,解出 a 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因为不等式 x2+ax+4<0 的解集为空集,
所以 Δ=a2−16≤0 ,解得: −4⩽a⩽4 .
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4,4 .
故选:A.
4.【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超几何分布的概率计算,属于基础题.
先求出任取两个不同的数的方法数,再求出两个数中恰有一个是奇数的方法数,再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求解.
【解答】
解:从集合 {2,3,4,5,6,7,8} 中任取两个不同的数有 C72=21 种方法,
其中取出的两个数中恰有一个是奇数的有 C31C41=12 ,
所以取出的两个数中恰有一个是奇数的概率为 1221=47 ,
故选:C
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属于基础题.
根据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及正弦函数的性质判断即可.
【解答】
解:因为 b=30.1>30=1 , a=lg13
故选:B
6.【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条件关系的判断,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属于基础题.
【解答】
解:由 (a−b)a2<0 一定可得出 a
7.【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分组分配问题,属于基础题.
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先从4人中选出2人作为一组,有 C42 种方法,再与另外2人一起进行排列,有 A33 种方法,相乘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
解:∵ 4名学生分到3个小区,每名同学只能去1个小区,且每个小区至少安排1名同学,
∴4名同学不同的分组方法只能为2,1,1,
∴不同的安排方法有 C42A33=6×6=36 (种).
故选:D.
8.【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属于中档题.
根据正弦型函数的周期公式求函数 f(x+π) 的周期,判断A,根据函数零点的定义判断B,
根据三角函数图象变换结论判断C,根据正弦型函数的对称性判断D.
【解答】
解:因为 fx=sin2x−π3 ,
所以 fx+π=sin2x+2π−π3=sin2x−π3 ,
由正弦型函数的周期公式可得,函数 y=sin2x−π3 的最小正周期为 2π2=π ,A错误;
当 x=π6 时, sin2x−π3=sin0=0 ,
所以函数 fx+π 的一个零点为 π6 ,B正确;
将函数 y=sin2x 的图象向右平移 π3 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 y=sin2x−2π3 的图象, C错误;
由 2x−π3=kπ+π2 , k∈Z 可得 x=kπ2+5π12 , k∈Z ,
所以函数 fx=sin2x−π3 的对称轴方程为 x=kπ2+5π12 , k∈Z ,D错误;
故选:B.
9.【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指数函数的简单应用,属于综合题.
根据题意,求得 e−k=(0.1)14 ,当 t=6 时,得到 y=y0⋅0.1 10 ,结合 3.1< 10<3.2 ,得到 y≈0.03y0 ,即可求解.
【解答】
解:由题意得,当 t=4 时, y0e−4k=(1−90%)⋅y0 ,解得 e−4k=0.1 ,即 e−k=(0.1)14
则当 t=6 时,可得 y=y0e−6k=y0⋅(e−k)6=y0⋅[(0.1)14]6=y0⋅(0.1)32=y0⋅0.1 10 ,
因为 3.1< 10<3.2 ,所以 y≈0.03y0 ,即 yy0≈0.03=3% ,
即再继续过滤2小时,废气中污染物的残留量约为原污染物的 3% .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函数零点的个数,函数的对称性,余弦函数的图象,属于综合题.
根据题意,由条件可得函数 fx 的对称性,然后做出其函数图像,将函数 gx 的零点个数转化为函数 y=fx 与 y=−12 的交点个数,结合图象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
解:由① f(2+x)+f(−x)=0 可得函数 fx 的图像关于点 1,0 对称,
由② f(−1+x)=f(−1−x) 可得函数 fx 的图像关于直线 x=−1 对称,
然后由 fx=cosπ2x,x∈−1,01−x,x∈0,1 ,做出函数 fx 在 x∈−1,1 的图像如图所示,
再结合其对称性可得函数 fx 在区间 [−5,3] 的图像如图所示,
则函数 g(x)=f(x)+12 在区间 [−5,3] 上的零点个数,即为函数 y=fx 与 y=−12 的交点个数,由图像可知,有4个交点,即4个零点.
故选:B
11.【答案】160.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二项式展开式中指定项的系数,属于基础题.
写出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令x的指数为0,即可得到展开式的常数项.
【解答】
解:二项式 x+2x6 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Tr+1=C6rx6−r2rxr=C6r2rx6−2r ,
令 6−2r=0 ,得 r=3 ,
则常数项为 T4=23C63=8×6×5×43×2×1=160 ,
故答案为:160.
12.【答案】10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分层随机抽样,属于基础题.
根据分层抽样的定义结合已知条件直接求解即可.
【解答】
解:由题意可得高二年级应选出的人数为
10001200+1000+800×30=10 人,
故答案为:10
13.【答案】1
1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属于中档题.
根据题意,化简函数 y=x+4x+1−2=x+1+4x+1−3 ,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
【解答】
解:当 x>−1 时,可得 x+1>0 ,
函数 y=x+4x+1−2=x+1+4x+1−3≥2 (x+1)×4x+1−3=1 ,
当且仅当 x+1=4x+1 时,即 x=1 时,等号成立,
所以函数 y=x+4x+1−2 的最小值为 1 .
故答案为: 1 ; 1 .
14.【答案】 (−a,5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含参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属于基础题.
关于 x 的不等式 x2−4ax−5a2<0 等价于 x−5ax+a<0 ,结合 a 的范围,比较根的大小,即可得结果.
【解答】
解:关于 x 的不等式 x2−4ax−5a2<0 等价于 x−5ax+a<0 ,
由 a>0 ,得 5a>−a ,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 (−a,5a) .
故答案为: (−a,5a) .
15.【答案】 π (答案不唯一)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根据极值点的个数求参数,余弦函数的图象特征,属于综合题.
先根据题意结合余弦函数的性质可求得 π2
解:由 x∈−π4,m ,得 2x∈−π2,2m ,
因为函数 y=cos2x 的图象在区间 (−π4,m) 上恰有两个极值点,
所以 π<2m≤2π ,得 π2
故答案为: π (答案不唯一).
16.【答案】①③④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集合的新定义问题,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综合题.
由集合 M 满足的条件,验证给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 2∈M ,则 2−2=0∈M ,结论①正确;
2∈M ,有 12∈M , 0−12=−12∈M , 12−−12=1∈M ,结论②错误;
对任意的 x,y∈M ,则 0−y=−y∈M ,有 x−−y=x+y∈M ,结论③正确;
x,y∈M ,则 x−1∈M ,可得 1x∈M,1x−1∈M , ∴1x−1x−1∈M ,即 1x(1−x)∈M ,
所以 x(1−x)∈M ,即 x−x2∈M ,得 x−x−x2=x2∈M ,
由 x,y∈M,x+y∈M ,有 1x+1x=2x∈M ,
∴当 x,y∈M ,可得 x2,y2,x+y22,x2+y22∈M , ∴x+y22−x2+y22=xy∈M ,
故结论④正确.
故答案为:①③④
17.【答案】解:(1)选①③.
因为 f(x)=2sinωxcosωx+m=sin2ωx+m ,
由 f(0)=1 ,得 m=1 .
因为 f(x) 的图象的相邻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 π2 ,所以 T2=π2 .
所以 T=2π|2ω|=π .
因为 ω>0 ,所以 ω=1 .
选②③.
因为 f(x)=2sinωxcosωx+m=sin2ωx+m ,
由 f(x) 的最小值为 0 ,得 m=1 .
因为 f(x) 的图象的相邻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 π2 ,
所以 T2=π2 .
所以 T=2π|2ω|=π .
因为 ω>0 ,所以 ω=1 .
注:选①②不成立,理由如下.
因为 f(x)=2sinωxcosωx+m=sin2ωx+m ,
由 f(0)=1 ,得 m=1 .由 f(x) 的最小值为 0 ,得 m=1 .
无法确定 ω 的值,故函数 f(x) 不是唯一确定.
故选①②不成立.
(2)由(1)可知 f(x)=sin2x+1 .
g(x)=f(x−π6)=sin(2x−π3)+1 .
因为 x∈[0,π2] ,所以 2x−π3∈[−π3,2π3] .
所以当 2x−π3=π2 ,即 x=5π12 时,
g(x) 在区间 [0,π2] 上取得最大值 g(5π12)=2 .
【解析】
【分析】(1)选①③:由 f(0)=1 及 f(x) 的图象的相邻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 π2 求得 m,ω 的值.
选②③:由 f(x) 的最小值为 0 及 f(x) 的图象的相邻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 π2 求得 m,ω 的值.
(2) g(x)=sin(2x−π3)+1 ,当 x∈[0,π2] 时求出 2x−π3 的范围从而求得 g(x) 的最大值.【详解】
18.【答案】解:(1)理赔年龄的中位数在第4组,理赔年龄的第90百分位数在第5组.
(2)用频率估计概率,从投保医疗险的人中随机抽取1人超过40岁的概率为 25%=14 .
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 0,1,2,3 .
P(X=0)=C30(14)0(34)3=2764 .
P(X=1)=C31(14)1(34)2=2764 .
P(X=2)=C32(14)2(34)1=964 .
P(X=3)=C33(14)3(34)0=164 .
所以随机变量 X 的分布列为:
X
0
1
2
3
P
2764
2764
964
164
所以随机变量 X 的数学期望:
E(X)=0×2764+1×2764+2×964+3×164=34 .
(3)不正确.
反例,比如理赔的年龄比较靠近每一组区间的右端点,投保的年龄比较接近每一组区间的左端点,这样估计的结果就是理赔的平均年龄较大.
用区间的右端点估计理赔的平均年龄为:
5×0.24+20×0.07+30×0.12+40×0.35+50×0.15+60×0.05+70×0.019+100×0.001=32.13,
用区间的左端点估计投保的平均年龄为:
0×0.13+6×0.13+21×0.16+31×0.33+41×0.11+51×0.09+61×0.04+71×0.01=26.62,
因为32.13>26.62,所以说法不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二项分布的分布列与均值,平均数,中位数,百分位数,属于综合题.
(1)根据中位数和第90百分位数所占比例判断所在组;
(2)列出随机变量 X 的分布列,然后求解数学期望;
(3)直方图表示的是年龄区间,不能具体判断真是平均数,举反例说明;
19.【答案】解:(1)当 a=3 时, f(x)=lnx−3x ,所以 f(1)=−3 .
因为 f′(x)=1x−3 ,所以 f′(1)=1−3=−2 .
所以曲线 y=f(x) 在点 (1,f(1)) 处的切线方程为 y+3=−2(x−1) ,
即 2x+y+1=0 .
(2)函数 f(x)=lnx−ax 的定义域为 (0,+∞) ,则 f′(x)=1x−a ,
因为 x=2 是 f(x) 的一个极值点,所以 f′(2)=12−a=0 .解得 a=12 .
所以 f(x)=lnx−12x , f′(x)=1x−12=2−x2x .
当 0
当 x>2 时, f′(x)<0 , f(x) 单调递减.
所以当 a=12 时, x=2 是 f(x) 的极大值点.
此时 f(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0,2) .
(3)①当 a≤1e 时,
因为 x∈(0,e] , f′(x)=1x−a≥1e−a≥0 ,
所以 f(x) 在区间 (0,e] 上单调递增.
此时 f(x)max=f(e)=lne−ae=1−ae .
若 1−ae=−2 ,则 a=3e ,不合题意.
②当 a>1e ,即 0<1a
当 0
当 1a
若 ln1a−1=−2 ,则 a=e ,符合题意.
综上,当 a=e 时, f(x) 在区间 (0,e] 上的最大值为 −2 .
【解析】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求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属于综合题.(1)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解即可;
(2)由 x=2 是 f(x) 的一个极值点,可得 f′(2)=0 ,求出 a 的值,然后检验后由导数大于零可求出函数的增区间;
(3)对函数求导后分 a≤1e 和 a>1e 两种情况讨论导数的正负,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从而可求出函数的最大值,然后使其最大值等于 −2 可求出 a 的值.
20.【答案】解:(1)当 m=1 时,设 φ(x)=f(x)−g(x)=e2x−2x−1 ,则 φ′(x)=2e2x−2 .
令 φ′(x)=2e2x−2=0 ,解得 x=0 .
当 x∈(−∞,0) 时, φ′(x)<0 , φ(x) 在区间 (−∞,0) 上单调递减;
当 x∈(0,+∞) 时, φ′(x)>0 , φ(x) 在区间 (0,+∞) 上单调递增.
所以 φ(x)≥φ(0)=0 .
所以 f(x)≥g(x) 成立.
(2)由已知得 f′(x)=2e2x .
设切点为 P(x0,e2x0) ,
则 2e2x0=2m,m(2x0+1)=e2x0, 解得 x0=0,m=1.
所以 g(x)=2x+1 , h(x)=e2x−2x−1 .
要证 h(a)−ha−b<2e2a−2 ,( )
即证 e2a−2a−e2b+2ba−b<2e2a−2 ,
即证 e2a−e2ba−b<2e2a ,
即证 1−e2b−2a<2(a−b) .
令 2a−2b=t,t>0 ,原不等式等价于 1−e−t
设 F(t)=t+e−t ,则 F′(t)=1−e−t>0 .
所以 F(t) 在区间 (0,+∞) 上单调递增.
所以 F(t)>F(0)=1 .
所以 t+e−t>1 成立.
所以对任意 a>b ,都有 h(a)−ha−b<2e2a−2 .( )
【解析】本题考查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已知切线方程求参数,属于综合题.
(1)构造函数 φ(x)=f(x)−g(x)=e2x−2x−1 ,利用导数结合函数最值来证明;
(2)根据切线方程求出参数 m=1 ,从而求得 h(x)=e2x−2x−1 ,然后代入
h(a)−ha−b<2e2a−2 ,将不等式转化为 1−e2b−2a<2(a−b) ,最后将 2a−2b 看成整体,构造函数结合导数以及函数最值来证明不等式;( )
21.【答案】解:(1) 2,1,4,3 的导出数列为 0,−1,2,1 ,
3,1,4,2 的导出数列为 0,−1,2,−1 .
(2)不存在,理由如下:
设 A:a1,a2,a3,a4,a5,a6 ,
则 λ1=0 , λ2=a2−a1a2−a1 , λ3=a3−a1a3−a1+a3−a2a3−a2 ,
λ4=a4−a1a4−a1+a4−a2a4−a2+a4−a3a4−a3 ,
λ5=a5−a1a5−a1+a5−a2a5−a2+a5−a3a5−a3+a5−a4a5−a4 ,
λ6=a6−a1a6−a1+a6−a2a6−a2+a6−a3a6−a3+a6−a4a6−a4+a6−a5a6−a5 .
因为 ai−ajai−aj∈−1,1(i≠j) ,
所以 λ2∈−1,1 是奇数,
λ3∈−2,0,2 是偶数,
λ4∈−3,−1,1,3 是奇数,
λ5∈−4,−2,0,2,4 是偶数,
λ6∈−5,−3,−1,1,3,5 是奇数.
因为 λ2,λ4,λ6 共三个奇数,
所以 λ1+λ2+λ3+λ4+λ5+λ6 是奇数.
所以 λ1+λ2+λ3+λ4+λ5+λ6 不可能为0.
(3)必要性:
若 ai=a′i(i=1,2,⋯,n) ,
则 λ1=λ′1=0 ,
λi=i−1j=1ai−aj|ai−aj|=i−1j=1a ′i−a ′j|a ′i−a ′j|=λ ′i(i=2,3,⋯,n) .
充分性:下面用反证法证明.
假设存在 i∈{1,2,⋯,n} ,使得 ai≠a′i .
若 an≠a′n ,令 k=n .
若 an=a′n,an−1=a′n−1,⋯,aj+1=a′j+1,aj≠a′j ,令 k=j .
因为 a1,a2,⋯,an=a′1,a′2,⋯,a′n ,
所以 a1,a2,⋯,ak=a′1,a′2,⋯,a′k .
设 a1,a2,⋯,ak−1 中有 l 项比 ak 小,则有 k−l−1 项比 ak 大,
所以 λk=l−(k−l−1)=2l−k+1 .
设 a′1,a′2,⋯,a′k−1 中有 l′ 项比 a′k 小,则有 k−l′−1 项比 a′k 大,
所以 λ′k=l′−(k−l′−1)=2l′−k+1 .
因为 a1,a2,⋯,ak=a′1,a′2,⋯,a′k 且 ak≠a′k ,所以 l≠l′ ,
所以 λk≠λ′k ,矛盾.
所以 ai=a′i(i=1,2,⋯,n) .
【解析】本题考查数列的新定义问题,属于综合题.
(1)根据题意,直接写出答案即可;
(2)根据题意,设 A:a1,a2,a3,a4,a5,a6 ,然后分别求得 λ1,λ2,⋯λ6 ,即可得到结果;
(3)根据题意,分别证明充分性与必要性,然后结合反证法即可得到结果.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上)期末数学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答题共5小题,共7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