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第十一单元主题讲评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资本主义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五单元主题讲评从法律的强制到道德的引领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5讲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四单元主题讲评辉煌乎危机乎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13讲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主题讲评区域经济的开发与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展开我国古代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向南、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经济区域开发和经济重心南移对我国古代乃至现在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经济格局的确立具有重要影响,对我国现在发展区域经济构想,如西部大开发、重振东北经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中国古代主要经济区域发展1.汉代四大经济区
2.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战国到东汉,全国的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多样性主要是指地域分布上的特点;不平衡性主要是指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020山东卷,16)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参考答案 图1:南北人口密度差异明显,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高,南方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这与东汉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欠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1为东汉(永和五年)。图2: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在长江下游地区(江浙地区)。这与明初政治中心在南京,南方经济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2为明代(洪武二十六年)。图3: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地区人口密度都相对较高。这与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江南经济不断开发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3为唐代(天宝元年)。
(2022河北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代江南地区与全国农村劳动力变动情况表(单位:户、人)
——摘编自武建国、张锦鹏《宋代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利用与流动分析》
材料二 宋代人均耕地为4.4亩,在南方却不足这个平均数,苏州地区亩产可达四石,但江南其他地方的亩产在二石左右。伴随着宋代人口及人口密度的增加,要求的耕地面积也相应扩大,于是开发梯田、围湖造田、围海造田相继加速。“教民焚燎而耕”,但山林破坏后,雨则山洪暴发,旱则无水灌溉。……入宋以后,江南每岁漕运额由三四百万石增至六百万石,以致江南谷贵民贫。漕运的发展反映了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分离,使得中央王朝不能不仰赖江南经济上的支持。——摘编自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格内容反映的问题及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主题讲评古代“多元一体”的民族大交融课件: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主题讲评古代“多元一体”的民族大交融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价值引领,专题线索,真题研析,思路指引,模拟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12讲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件: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12讲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时空演进,课程标准,凝练要点,内容索引,强基础固本增分,研考点精准突破,练经典强化提升,史料探究,史观史论,练·高考真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主题讲评从早期国家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转型课件: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主题讲评从早期国家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转型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价值引领,专题线索,社会转型的背景,社会转型的表现,转型后的调整,真题研析,思路指引,模拟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