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3年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中考化学一诊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中考化学一诊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变化观是化学基本观念之一, 健康生活离不开化学, 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蓝莓富含花青素,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中考化学一诊试卷
1. 变化观是化学基本观念之一。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金属拉成丝 B. 盐酸除铁锈 C. 空气液化 D. 蔗糖溶解
2. 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类别都正确的是( )
A. 水银、Ag、单质 B. 干冰、CO2、氧化物
C. 烧碱、Na2CO3、碱 D. 甲烷、CH4、无机物
3. 健康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米饭、面条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
B. 合理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C. 明矾常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 铁强化酱油中的铁是指铁单质
4. 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
A. 烧杯 B. 试管 C. 量筒 D. 燃烧匙
5. 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中存在氦−3(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氦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 元素符号为He
C. 氦−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 氦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失去电子
6. 蓝莓富含花青素(C15H11O6)。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酸性时为红色,碱性时为蓝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花青素是有机物
B. 花青素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5:11:6
C. 花青素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D.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蓝莓汁液,溶液呈红色
7.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硫酸钾和碳酸氢铵
闻气味
B
除去硝酸钾溶液中的氯化钾
加入过量硝酸银溶液
C
由氧化铜制取氢氧化铜
直接加入NaOH溶液
D
检测正常雨水的pH是否等于5.6
用pH试纸测定
A. A B. B C. C D. D
8. 为了探究“烧不坏的手帕”原理,将滤纸(着火点130℃)浸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中,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并收集实验过程滤纸中心温度,绘制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曲线1在20s时温度突然升高的原因是滤纸燃烧
B. 曲线2的温度始终没有达到滤纸的着火点,滤纸不燃烧
C. 曲线3所示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是酒精没有与氧气接触
D. “烧不坏的手帕”原理是液体汽化吸热使其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9. 2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60gZnSO4进行实验(忽略水的蒸发)。依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和ZnSO4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20℃时,充分搅拌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60g
B. 升温到40℃时,烧杯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C. 从60℃升温到80℃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 100℃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10. 在研究物质的组成时,等效思维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技巧,如:可将HCOOH视为CO⋅H2O。现有由CO、HCOOH、OHC−COOH组成的混合物,测得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y,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37(1−9y) B. 13(1−y) C. 67(1−y) D. 37(1−6y)
11.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合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常用物品的主要成分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______ (填序号)。
①有机玻璃
②羊毛西服
③汽车轮胎
④塑料雨衣
(2)生活中既能杀菌又能降低水的硬度的做法是 ______ 。
(3)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利用的是洗洁精的 ______ 作用。
(4)新鲜蔬菜、水果中富含的营养素有水和 ______ 。
(5)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向锅内倒入冷油,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______ 。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空气又称大气,是包围地球的气体混合物的总称,除水蒸气外,大气的组成基本上是稳定的,主要含有N2、O2、Ar、CO2等气体。空气是生命、燃烧和工业等所需要的氧的主要来源,空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五分之四的气体是 ______ (填化学用语)。
(2)分离液态空气制O2是利用了N2和O2的 ______ 不同,淡蓝色钢瓶中存放的液态氧气的构成微粒是 ______ (填化学用语)。
(3)英国科学家瑞利在研究空气中N2的密度时,测出除杂后的N2密度总是大于标准值。你认为瑞利实验除杂后的N2中最可能含有的气体是 ______ (填序号)。
A.H2
B.CH4
C.H2O
D.Ar
(4)如图是某地去年空气中各污染物浓度月均变化图。分析图像,空气中臭氧(O3)浓度较高的月份是4月和 ______ 月,CO与pM2.5在1月及12月较高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 。
13. 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化工厂使用食盐和其他原料,采用侯德榜先生的联合制碱法生产纯碱,主要化工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Ⅰ的名称是 ______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 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纯碱,理由是 ______ 。
(4)上述化工流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设计是 ______ 。
14. 铬(Cr)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铬的上述性质与常见金属 ______ (填名称)相似,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______ 性。把铬片放入稀硫酸中,铬片上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成蓝色,这是因为生成了亚铬(+2价)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15. 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CO2及进行性质实验的部分装置。
(1)CaCO3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检验装置气密性,按图连接装置,先______,再加水至A下端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3)加入药品。添加块状CaCO3固体时,为避免打破锥形瓶,应将锥形瓶______,再放入固体。添加盐酸时,将稀盐酸从______(填仪器A的名称)倒入锥形瓶至______。
(4)如图2所示,向放置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倒入CO2,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16. 老师提供了五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稀盐酸、氯化钾溶液、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为鉴别它们,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认识性质]
五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请写出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各一个:
(1)有沉淀生成 ______ ;
(2)中和反应 ______ 。
[实验探究]
他们将五瓶溶液分别编号为A、B、C、D、E,然后将B、C、D、E四种溶液分别取少量,并两两混合,观察现象,记录如下:
B
C
D
E
B
无明显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
C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D
无明显现象
E
[得出结论]
(1)通过已有实验可以确定溶液A不可能是哪一种溶液? ______ (填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下同)。
(2)分析B、E混合的可能现象,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若B、E混合有气泡产生,则可推知五种溶液的组合是:A: ______ ;B: ______ ;C: ______ ;D: ______ ;E: ______ 。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0−2011)规定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g/L。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测定葡萄酒中SO2的含量,取320mL某葡萄酒(加适量稀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将SO2通入足量的H2O2溶液中发生化合反应,待完全反应后,得到含溶质质量分数为0.098%的硫酸溶液100g。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述信息可知:当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S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通过计算判断该葡萄酒中SO2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金属拉成丝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盐酸除铁锈过程中有新物质氯化铁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C、空气液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蔗糖溶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B
【解析】解:A、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其化学式为Hg,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A错误。
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
C、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属于碱,故C错误。
D、甲烷的化学式是CH4,甲烷是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D错误。
故选:B。
A、根据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其化学式为Hg进行分析。
B、根据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进行分析。
D、根据甲烷的化学式是CH4,甲烷是含碳化合物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3.【答案】B
【解析】A、米饭、面条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是糖类,故该选项叙述错误;
B、人体缺氟易患龋齿,正确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故该选项叙述正确;
C、明矾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能净水,但是不能杀菌消毒,故该选项叙述错误;
D、铁强化酱油中的铁是指铁元素,而不是铁单质,故该选项叙述错误。
故选:B。
A、根据食物中含有的六大营养物质进行分析;
B、根据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
C、根据明矾净水原理进行分析;
D、根据铁强化酱油中的铁是指铁元素进行分析。
本题比较简单,学生可根据化学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进行作答。
4.【答案】C
【解析】A、烧杯垫石棉网能加热,故不符合题意。
B、试管能加热,故不符合题意。
C、量筒不能加热,故符合题意。
D、燃烧匙能加热,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C
【解析】解:A、氦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He,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氦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表示原子序数为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核外有1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氦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失去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元素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氦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花青素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花青素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15):(1×11):(16×6)≠15:11:6,故选项说法错误。
C、花青素是由花青素分子构成的,花青素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D、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酸性时为红色,碱性时为蓝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蓝莓汁液,溶液呈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除外),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花青素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酸性时为红色,碱性时为蓝色,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A、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碳酸氢啊,无明显气味的是硫酸钾,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正确。
B、氯化钾能与过量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银(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错误。
C、氧化铜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由氧化铜制取氢氧化铜,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错误。
D、pH试纸上的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即使用pH试纸所测得的溶液酸碱度为整数,用pH试纸测得某正常雨水的pH不可能精确为5.6,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错误。
故选:A。
A、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B、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C、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pH试纸上的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即使用pH试纸所测得的溶液酸碱度为整数。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8.【答案】C
【解析】解:A、滤纸的着火点130℃,曲线1在20s时温度突然升高,是因为温度达到了滤纸的着火点,滤纸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B、滤纸的着火点130℃,曲线2的温度始终没有达到滤纸的着火点,滤纸不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C、曲线3所示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是因为酒精溶液的浓度过低,水过多,酒精不燃烧,而不是酒精没有与氧气接触,故选项说法错误。
D、“烧不坏的手帕”原理是液体汽化吸热,使其温度达不到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结合图示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燃烧的条件,掌握燃烧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A、20℃时,硫酸锌的溶解度小于60g,所以充分搅拌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160g,故A错误;
B、升温到40℃时,溶解度约是70g,烧杯中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
C、从60℃升温到80℃时,没有晶体析出,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所以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错误;
D、100℃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0g160g×100%=37.5%,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温度改变后,溶液中各种成分的变化程度。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答案】A
【解析】解:HCOOH视为CO⋅H2O,OHC−COOH视为2CO⋅H2O;现有由CO、HCOOH、OHC−COOH组成的混合物,则整个混合物可以看成是由CO和H2O组成;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y,则混合物中水的质量分数=y1×218×100%=9y;因此混合物CO的质量分数为1−9y,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9y)×1228×100%=37(1−9y);
故选:A。
根据混合物中成分的组成元素的特点,可以把HCOOH的组成表示为CO⋅H2O形式、OHC−COOH的组成表示为2CO⋅H2O形式,进行这种组成的重新表示后,可得到混合物可以表示为CO和H2O的混合物;根据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计算出混合物中水的质量及CO的质量分数,由 CO的质量分数可进一步计算出C元素在混合物质中的质量分数,据此分析。
根据混合物中化合物的质量分数=混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100%,利用混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可计算化合物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11.【答案】② 煮沸 乳化 维生素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解析】解:(1)①有机玻璃是一种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②羊毛是一种天然材料,而不是合成材料;
③汽车轮胎是由合成橡胶制成的,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
④塑料雨衣是由塑料制成的,属于合成材料;
故答案为:②;
(2)生活中既能杀菌又能降低水的硬度的做法是煮沸;
故答案为:煮沸;
(3)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利用的是洗洁精的乳化作用;
故答案为:乳化;
(4)新鲜蔬菜、水果中富含的营养素有水和维生素;
故答案为:维生素;
(5)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向锅内倒入冷油,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故答案为: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1)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2)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来分析;
(3)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
(4)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
(5)根据灭火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了学生整合基本化学知识的能力。
12.【答案】N2 沸点 O2 D 8 天气寒冷,燃料使用量增大
【解析】解:(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五分之四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为N2;
(2)分离液态空气制O2是利用了N2和O2的沸点不同,淡蓝色钢瓶中存放的液态氧气的构成微粒是氧分子,氧分子的符号为O2;
(3)英国科学家瑞利在研究空气中N2的密度时,测出除杂后的N2密度总是大于标准值。瑞利实验除杂后的N2中最可能含有的气体是氩气,因为四种气体中,只有氩气的密度比氮气的密度大;
(4)如图是某地去年空气中各污染物浓度月均变化图。分析图像,空气中臭氧(O3)浓度较高的月份是4月和8月,CO与pM2.5在1月及12月较高的可能原因是天气寒冷,燃料使用量增大;
故答案为:(1)N2;
(2)沸点;O2;
(3)D;
(4)8;天气寒冷,燃料使用量增大。
(1)根据空气的成分来分析;
(2)根据工业制氧气的原理以及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来分析;
(3)根据气体的密度以及空气的成分来分析;
(4)根据图示信息来分析。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氧气的工业制取原理,液态氧气的颜色,以及工业贮存氧气的方法,并且一定要理解该变化过程是物理变化,等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及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13.【答案】过滤 不能 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不可能有含碳元素的物质生成(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反应②生成的CO2、H2O可以循环使用
【解析】解:(1)操作Ⅰ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方法,该操作的名称是过滤;
故答案为:过滤;
(2)反应②是碳酸氢钠固体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3)饱和食盐水中含有钠元素、氯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不含碳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而碳酸钠中含有碳元素,因此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不能得到纯碱;
故答案为:不能;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不可能有含碳元素的物质生成(或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4)上述化工流程中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设计是反应②生成的CO2、H2O可以循环使用;
故答案为:反应②生成的CO2、H2O可以循环使用。
(1)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4)根据绿色化学思想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理解生产纯碱的主要化工流程,掌握物质分离的原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铝 氧化 Cr+H2SO4=CrSO4+H2↑
【解析】解:铬(Cr)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铬的上述性质与常见金属铝相似,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氧化性;把铬片放入稀硫酸中,铬片上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成蓝色,这是因为生成了亚铬(+2价)盐,化学方程式为:Cr+H2SO4=CrSO4+H2↑。
故答案为:铝;氧化;Cr+H2SO4=CrSO4+H2↑。
根据铝在空气中,和氧气反应,表面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铬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铬和氢气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5.【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 夹紧止水夹 长颈漏斗内水柱不下降 横放 长颈漏斗 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口 蜡烛熄灭
【解析】解:(1)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检验装置气密性,按图连接装置,先夹紧止水夹,再加水至 A下端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长颈漏斗内水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3)添加块状CaCO3固体时,为避免打破锥形瓶,应将锥形瓶横放,再放入固体;添加盐酸时,将稀盐酸从长颈漏斗倒入锥形瓶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口;
(4)由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向放置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倒入CO2,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熄灭。
故答案为:
(1)CaCO3 +2HCl=CaCl2+H2O+CO2↑;
(2)夹紧止水夹;长颈漏斗内水柱不下降;
(3)横放;长颈漏斗;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口;
(4)蜡烛熄灭。
(1)根据反应物、生成物书写化学方程式;
(2)根据装置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根据添加固体药品、液体药品的方法添加药品;
(4)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的性质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实验室的制法,包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等知识,难度不是很大,解答此题要靠平时的积累。
16.【答案】Na2CO3+Ba(OH)2=BaCO3↓+2NaOH或Na2SO4+Ba(OH)2=BaSO4↓+2NaOH Ba(OH)2+2HCl=BaCl2+2H2O Ba(OH)2 Na2SO4 Na2CO3 KCl Ba(OH)2 HCl
【解析】解:[认识性质]
碳酸钠溶液、稀盐酸、氯化钾溶液、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五种溶液中,硫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稀盐酸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其余物质混合时无现象或不发生反应;
(1)两两混合能够产生沉淀的是硫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故有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OH)2=BaCO3↓+2NaOH或Na2SO4+Ba(OH)2=BaSO4↓+2NaOH;
(2)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稀盐酸和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是中和反应,稀盐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
[得出结论]
(1)由上面的实验现象可知,B和D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由于五种物质两两混合后,能产生白色沉淀的只有硫酸钠和氢氧化钡,碳酸钠和氢氧化钡,说明B和D必然有一种物质为氢氧化钡溶液,故通过已有实验可以确定溶液A不可能是氢氧化钡溶液,溶液中溶质氢氧化钡的化学式为Ba(OH)2;
(2)由上面的实验现象可知,B和D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若B、E混合有气泡产生,由于五种物质两两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的只有硫酸钠和氢氧化钡,碳酸钠和氢氧化钡,混合后能产生气体的是稀盐酸和碳酸钠,则B为碳酸钠溶液,D为氢氧化钡溶液,E为稀盐酸,由于D和C混合后无现象,则C为氯化钾溶液,A为硫酸钠溶液,故若B、E混合有气泡产生,则可推知五种溶液的组合是A:Na2SO4,B:Na2CO3,C:KCl,D:Ba(OH)2,E:HCl;
故答案为:[认识性质]
(1)Na2CO3+Ba(OH)2=BaCO3↓+2NaOH或Na2SO4+Ba(OH)2=BaSO4↓+2NaOH;
(2)Ba(OH)2+2HCl=BaCl2+2H2O;
[得出结论]
(1)Ba(OH)2;
(2)Na2SO4;Na2CO3;KCl;Ba(OH)2;HCl。
[认识性质]
(1)根据所给物质中硫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来分析解答;
(2)根据所给物质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是中和反应来分析解答;
[得出结论]
(1)根据B和D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由于五种物质两两混合后,能产生白色沉淀的只有硫酸钠和氢氧化钡,碳酸钠和氢氧化钡来分析解答;
(2)根据各物质的性质及表中现象来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7.【答案】减小
【解析】解:(1)由题干信息可知,加热能使SO2全部逸出,所以当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S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2)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098%的硫酸溶液中,硫酸的质量为:100g×0.098%=0.098g
设320mL某葡萄酒中SO2的质量为x
SO2+H2O2=H2SO4
64 98
x 0.098g
6498=x0.098g
x=0.064g
320mL=0.32L,0.32L葡萄酒中SO2的使用量为0.064g÷0.32L=0.2g/L,
∵0.2g/L<0.25g/L,
∴该葡萄酒中SO2的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故答案为:
(1)减小;
(2)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098%的硫酸溶液中,硫酸的质量为:100g×0.098%=0.098g,
设320mL某葡萄酒中SO2的质量为x
SO2+H2O2=H2SO4
64 98
x 0.098g
6498=x0.098g
x=0.064g
320mL=0.32L,0.32L葡萄酒中SO2的使用量为0.064g÷0.32L=0.2g/L,
∵0.2g/L<0.25g/L,
∴该葡萄酒中SO2的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1)根据题干信息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分析;
(2)根据SO2和H2O2反应生成H2SO4,由硫酸的质量可以求出二氧化硫的质量,用二氧化硫的质量除以葡萄酒的体积就可以得到葡萄酒中SO2的使用量,再与最大使用量比较即可判断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并结合题意具体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2023年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中考第一次诊断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中考第一次诊断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3年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中考第一次诊断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3年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中考第一次诊断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蓝莓富含花青素,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中考化学第一次联考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中考化学第一次联考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g氢氧化钠固体, 蓝莓富含花青素, 向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