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考点规范练10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层和受热过程新人教版 试卷 4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考点规范练11大气运动新人教版 试卷 4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考点规范练13气旋反气旋与天气新人教版 试卷 4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考点规范练14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新人教版 试卷 4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考点规范练15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新人教版 试卷 4 次下载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考点规范练12锋与天气新人教版
展开考点规范练12
(2023届江西南昌高三零模)南昌位于武汉的东南方向,某天气系统由西北向东南移动,先后控制武汉和南昌。下表是该天气系统影响下武汉和南昌的天气情况。据此完成1~2题。
城市 | 5日天气情况 | 6日天气情况 | 7日天气情况 |
武汉 | 雨 6—9℃ | 晴 3—10℃ | 晴 3—11℃ |
南昌 | 晴 10—18℃ | 晴 10—18℃ | 雨 7—10℃ |
1.该天气系统是(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2.该天气系统前沿位于南昌与武汉之间的日期是 ( )
A.5日 B.7日
C.5—6日 D.6—7日
答案1.A 2.C
解析第1题,5—6日南昌位于锋面之前,气温高;6—7日武汉位于锋面之后,气温变低,故可判断该天气系统为冷锋,A正确;暖锋锋前气温低,锋后气温升高,B错误;气旋、反气旋过境前后气温没有明显变化,C、D错误。第2题,5日武汉受冷锋控制,则当日冷锋的前沿就位于南昌和武汉之间,由题意可知7日南昌受冷锋控制,所以该天气系统前沿位于南昌与武汉之间的日期是5—6日,故C正确,A、B、D错误。
(2022北京西城一模)2022年2月13日凌晨,北京迎来虎年首场降雪。下图为当日14时地面天气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冷锋( )
A.沿高压脊线伸展
B.影响范围可达地势第一级阶梯
C.向西北方向推进
D.将会缓解华北地区的雾霾天气
4.降雪导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部分雪上项目延期。可能的原因是张家口赛区( )
A.处于气旋中心,降雪量过大
B.大气能见度比较低
C.雪面反射太阳辐射强,影响视线
D.积雪厚致气温过低
答案3.D 4.B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冷锋附近的等压线向高处凸,应是沿着低压槽线伸展,A错误;冷锋一直影响到河北与山西交界处,太行山脉以西地区,因此影响范围仅达地势第二级阶梯,B错误;根据冷锋的前进方向可知,该冷锋应不断向东南方向推进,C错误;冷锋经过会带来降水、大风、降温等天气,因此可缓解华北地区的雾霾天气,D正确。第4题,张家口此时处于低压槽右侧,没有受气旋中心控制,A错误;降雪天气影响了大气能见度,影响了竞赛过程中参赛人员的视线,B正确;雪上项目需要地表有大量积雪,且参赛人员一般会戴护目镜,减轻太阳辐射的影响,C错误;雪上项目一般需要大量积雪,且参赛人员一般会穿上保暖衣物,D错误。
(2022山东临沂三模)2021年1月6日,某天气系统过境,我国北方多地出现1966年以来的历史最低气温。下图示意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地形剖面与当日最低气温。据此完成5~6题。
5.当日北方多地出现极端低温的原因可能有( )
①高压势力强 ②锋面过境速度慢 ③地面辐射冷却 ④水汽凝华成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北京市当日气温较高,下列与其形成原因相似的地理现象是( )
A.怒江河谷两岸多灌丛
B.云贵高原成为夏季避暑胜地
C.天山北坡出现云杉林
D.长江流域盛夏出现极端高温
答案5.B 6.A
解析第5题,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判断,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天气系统是强冷锋,由于亚洲高压势力强,冷空气迅速向东南方向移动,①正确;当日北方多地出现极端低温,说明锋线两侧温差大,锋面移动速度快,冷锋过境的时间较短,②错误;由于冷锋影响,冷空气迅速占领暖气团的位置,地面辐射减弱,造成低温,③正确;水汽凝华成雪,不是出现极端低温的原因,④错误。故选B。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处于背风坡,冷气流在山地迎风坡爬升,带来降温、大风天气,在背风坡绝热下沉时,产生焚风效应,使背风坡气温略有升高,因此,北京气温较高;怒江河谷地处南北走向的横断山区,夏季无论是受东南季风,还是受西南季风影响,河谷两岸都属于山地的背风坡,两岸受焚风效应影响明显,形成干热河谷,多灌丛。
(2022河北唐山二模)露点是空气中所含的气态水达到饱和而凝结成液态水所需要降至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下图示意春季某区域在T时刻的部分气象要素分布。据此完成7~8题。
7.图示干线以西大部分区域正经历( )
A.沙尘暴天气 B.高温天气
C.强对流天气 D.降水天气
8.图示干线南端以西区域气温空间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
A.海陆位置
B.土地利用方式
C.纬度位置
D.地形起伏状况
答案7.B 8.D
解析第7题,由图中信息可知,图中干线以西大部分区域气温都在30℃以上,经历的是高温天气,B正确;根据材料,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干线两侧温度相近,两侧的气压相近,风力小,不易产生沙尘暴天气,A错误;由图中信息可知,干线以西大部分区域气温远高于露点温度,不易产生降水,D错误;强对流天气通常带来降水,但气温远高于露点温度,不易产生降水,所以并未经历强对流天气,C错误。第8题,根据图中信息,干线南端以西区域,越往西气温越低,且气温差异较大,海陆位置并不会使得离海洋越远,气温越低,其主要影响某一地区的温差,A错误;土地利用方式对气温的影响相对较小,B错误;由图中信息可知,干线南端以西区域纬度相差不大,C错误;地形差异较大,干线南端位于华北平原,往西海拔升高,气温降低,D正确。
9.(2022云南昆明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锢囚锋是由冷锋追上暖锋或两支冷锋迎面相遇将锋前的暖气团抬离地面,禁锢在高空形成的一种特殊锋面。冬半年,来自我国西北、东北的冷锋相遇,使得锋前的暖空气被抬升到高空,形成华北锢囚锋。多年气象统计数据显示,华北锢囚锋出现的概率以3月份最大,1月份最小;锋面附近天气恶劣,多暴雪。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地区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暴雪分布区。
(1)判断图中Ⅰ、Ⅱ、Ⅲ处气流的性质,并说明理由。
(2)指出华北锢囚锋影响下的降雪特点。
(3)说出图中暴雪分布区暴雪形成的气象条件。
(4)根据冷暖气团的强度变化,分析华北锢囚锋出现的概率1月最小、3月最大的原因。
答案(1)Ⅰ处气流较为暖湿。理由:该气流是来自印度洋的湿润气流。
Ⅱ处气流较为干冷。理由:Ⅱ处位于冷锋后方,为蒙古高原或西伯利亚南下干冷气流。
Ⅲ处气流较为湿冷。理由:该气流是从渤海吹来的冷湿东北风。
(2)雪量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3)气流Ⅰ性质暖湿,水汽充足;暖湿气流受两支冷空气强烈抬升,形成暴雪;位于冷锋锋后,降雪集中;位于锢囚锋附近,受其影响,降雪持续时间长。
(4)1月,冷空气势力强,图示地区常为单一冷气团控制,出现锢囚锋的概率小;3月,华北地区气温回升,暖气团势力增强,南北方向的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气团在此频繁交汇,易形成锢囚锋。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Ⅰ处气流是来自印度洋的湿润气流,较为暖湿。Ⅱ处气流位于冷锋后方,为西伯利亚或蒙古高原南下干冷气流。Ⅲ处气流是从渤海吹来的冷湿东北风,较为湿冷。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华北锢囚锋的分布范围广,故降雪的范围广;气流Ⅰ性质暖湿,水汽充足,暖湿气流受两支冷空气强烈抬升,雪量大;锢囚锋持续时间长,故降雪的时间长。第(3)题,气流Ⅰ是来自印度洋的湿润气流,水汽充足,为降雪提供了水汽条件;暖湿气流受两支冷空气强烈抬升,暖湿空气降温快,形成暴雪;位于冷锋锋后,降雪集中;位于锢囚锋附近,受其影响,降雪持续时间长。第(4)题,我国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1月,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的冷空气势力强,图示地区常为单一冷气团控制,出现锢囚锋的概率小;3月,华北地区气温回升,暖气团势力增强,南北方向的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气团在此频繁交汇,易形成锢囚锋。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13锋与天气: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13锋与天气,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此次“锋前增温”现象中,最易出现扬沙天气的地点是,影响图中降水的天气系统是,8日10时,承德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地理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word课时规范练13锋与天气: 这是一份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一轮用书地理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word课时规范练13锋与天气,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地,最易出现扬沙天气的地点是,海风锋常出现在半岛的,该日控制图示区域的天气系统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12湘教版: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12湘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从图示区域可推测,R、Q两地,图中副热带高压区的分布特点是,据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