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教材2023年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2023年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第1页
    新教材2023年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随堂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进步意义体现在,下列有关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课后·训练提升

    合格考过关检验

    1.夏天鹦鹉褪落一地绒毛,鹦鹉换毛说明(  )

    A.形态结构适应生理功能

    B.生活习性适应生活环境

    C.生理功能适应生活环境

    D.生活环境适应生理功能

    答案B

    解析夏天鹦鹉褪落一地绒毛,以适应温度较高的环境,这一现象说明鹦鹉的生活习性适应其生活环境。

    2.下列有关适应的普遍性与相对性的实例,对应错误的是 (  )

    A.普遍性:生活在海藻丛中的一种鱼,当其遇到迫害时,身体倒立不动,像一株植物

    B.普遍性:未下雪的冬季,雷鸟羽毛换为白色

    C.普遍性: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天敌发现

    D.相对性:毒蛾的幼虫,多数具有鲜艳的色彩和花纹,如果被鸟类吞食,会刺伤鸟类的口腔黏膜

    答案B

    解析雷鸟将羽毛换为白色,是为适应下雪的冬季,若冬季未下雪,则雷鸟更易被天敌发现,体现了适应的相对性。

    3.拉马克认为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不定向变异和定向的自然选择

    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C.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D.器官的反复使用

    答案C

    解析拉马克认为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器官用得越多就越发达,不用就退化,并且这种因用进废退而获得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

    4.雄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的雄鹿鹿角发达是(  )

    A.代代经常使用的结果

    B.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

    C.繁衍后代的需要

    D.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D

    解析雄鹿的祖先中存在不同的变异,有的雄鹿鹿角发达,有的不够发达。具有发达鹿角的雄鹿夺得配偶进而繁衍后代,而鹿角不够发达的雄鹿不能获得配偶,也就没有机会繁衍后代。这样一代一代地选择进化,就形成了现在有发达鹿角的雄鹿,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5.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进步意义体现在(  )

    A.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B.提出了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理论

    C.最先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D.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道路

    答案C

    解析拉马克否定了物种不变论,进步之处是最先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6.下列有关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所保留的变异,对人类都是有利的

    B.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

    C.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有利变异会赋予某些个体生存和繁殖的优势,并通过遗传逐代积累

    答案A

    解析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保留下来的都是适应环境的个体,对人类不一定有利。

    7.下图中理论值与实际生存个体数差别很大,可用来解释此种现象的是达尔文进化理论中的(  )

    id:2147494927;FounderCES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变异 

    D.适者生存

    答案B

    解析生物具有过度繁殖能力,但由于生存斗争,理论值与实际生存个体数差别很大。

    等级考素养提升

    1.枯叶蝶腹面的色泽和形状极似枯叶,这是枯叶蝶的祖先 (  )

    A.突变后经人工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后再突变的结果

    C.突变后经自然选择的结果

    D.自然选择后再突变的结果

    答案C

    解析蝶类的祖先由于突变而产生了大量的变异类型,其中颜色和性状类似枯叶的蝶类不易被天敌发现而生存下来,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就形成现在的枯叶蝶。

    2.甲、乙、丙三种萤火虫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不尽相同,它们分布区域的温度和湿度的范围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id:2147494941;FounderCES

    A.乙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比甲窄

    B.丙能适应的环境湿度范围比甲广

    C.甲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比丙窄

    D.这三种萤火虫有可能同时分布于温度、湿度范围很窄的同一栖息地中

    答案C

    解析仅考虑温度时,乙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最广,丙其次,甲最窄;仅考虑湿度时,甲能适应的环境湿度范围最广,丙其次,乙最窄;由于三曲线没有共同的部分,所以三者不可能同时分布于温度、湿度范围很窄的同一栖息地中。

    3.在某小岛上有一种啄木鸟,其喙长分布如图甲所示,而其唯一的食物是生活在树干中的一种虫,这种虫在树干中不同深度的分布如图乙所示。下列关于F1中鸟喙的可能长度的说法,合理的是(  )

    id:2147494948;FounderCES

    id:2147494955;FounderCES

    A.都比父母的长,因为鸟需要适应它们的环境

    B.都比父母的长,因为较长的鸟喙是生存所必需的

    C.不一定比父母的长,仅一代的时间还不足以进化出较长的鸟喙

    D.不一定比父母的长,因为虫在树干中的深度并不是都很深

    答案C

    解析由自然选择学说可知,生物的进化是漫长的过程,因此仅一代时间之后的性状是无法判断的,因此,F1中啄木鸟鸟喙的长度不一定比父母的长。

    4.水蚤是一种水生动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等量的水蚤分别做了如下图所示的A、B两组实验:水温的改变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均相同;水蚤在不同温度的水中所处的时间均为12 h。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id:2147494962;FounderCES

    id:2147494969;FounderCES

    (1)实验结果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约为    

    (2)有些水蚤能在20 环境中生活,有些水蚤能在28 环境中生活,这表明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      ,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    的。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    作用,而这种作用是    的。 

    (3)在20 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到28 环境中会死亡,同时,在28 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到20 环境中也会死亡。这说明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果生物缺少        ,就会被环境所淘汰。 

    答案(1)25

    (2)各种变异类型 不定向 选择 定向

    (3)适应新环境的变异

    解析(1)从A、B两组实验可以看出,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约为25。(2)生物在繁衍后代的过程中会产生变异,这些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如有些水蚤能在20环境中生活,有些水蚤能在28环境中生活;但是温度的选择作用却是定向的,适应某个温度的变异个体能生存,不适应某个温度的变异个体被淘汰。(3)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够生存,当环境发生改变时,如果生物没有适应新环境的变异,就会被淘汰。

    相关试卷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综合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哪项是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观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当堂达标检测题,共3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达标测试,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教材2023年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课后训练新人教版必修2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