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同步教案
地理第二节 土壤精品第二课时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第二节 土壤精品第二课时复习练习题,共2页。
5.2 土壤(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说出土壤的功能和养护途径,体会养护土壤的重要性;2.结合案例,学会因地制宜利用和改造土壤;【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举例说明人类生产生活与土壤的关系。【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小组讨论法、材料分析法、读图指导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巧克力山是菲律宾保和岛中部,卡门附近一处自然奇景。由1268个圆锥形小山丘组成的巧克力山,高度介于 40到120米之间。它们在雨季是绿色的,不过每到旱季,这些“干草堆”都会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的巧克力排放在大地上。提问:保和岛的植被类型是什么?巧克力山为什么只长草不长树?新课讲授:【土壤的功能和养护】师:我们这一部分讲的内容是土壤的功能和养护。我们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2.土壤的主要功能有哪些?3.保持土壤肥力的方法有哪些?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这三个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1)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既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又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枢纽。(2)土壤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2.土壤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功能1: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 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其所在的环境之间有着活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功能2: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改变了地理环境;功能3: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是人类可以利用的珍贵自然资源。土壤不仅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可以利用的珍贵的自然资源,土壤功能的可持续性与农业乃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3.保持土壤肥力的方法有哪些?答: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合作探究一】我国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的综合治理1.土壤盐碱化的原因?旱季,蒸发强烈,盐分随水沿土壤空隙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大量盐分便在土壤表层积累。(1)自然原因:地势低洼,频繁的旱涝灾害,使得春秋季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2)人为原因:引起的地下水位上升①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的灌溉措施,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蒸发旺盛使得土壤中的盐分向地表积聚;②沿海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海水倒灌,导致土地盐碱化。2.土壤盐碱化综合治理的措施?①引淡淋盐:引淡水灌溉,降低作物土壤根区含盐量,使土体脱盐;②井灌井排:抽取盐水补充淡水,使咸水淡化;③覆盖:选择适当覆盖物,抑制蒸发返盐,控制耕作层盐分含量;④农业生物措施:营造防护林带,果、椿、棉间作等,巩固水盐调节效果。(教师)同学们,通过对于土壤的学习,现在请同学们来解密一下菲律宾保和岛“巧克力山”这一自然奇景背后的原因吧。(学生活动)(学生展示)保和岛的植被类型是热带雨林(季雨林)。巧克力山土层薄,岩石裂隙多,不利于保水,所以长草不长树。课堂练习:见课件。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土壤的功能与养护,特别针对盐碱地我们重点分析了其产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掌握了改良盐碱地的基本方法,树立了种养结合科学观念。作业布置: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土壤的功能和养护1.土壤的功能2.土壤的养护和改良【课后反思】由于学生对本节教材涉及的内容既熟悉又陌生,因此教学中需要尽可能利用学生对土壤的感性认识,并迁移已有的关于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知识,使学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52《土壤》讲义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52《土壤》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优秀第一课时随堂练习题,共4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一课一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