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 5.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练习 49726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5801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 5.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练习 49726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5801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同步练习整套
高中地理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优秀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优秀当堂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影响图中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推测全球雪线分布高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堂同步测试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建议用时:40分钟)基础训练1.导致准噶尔盆地中绿洲出现的决定性因素是( )A.气候 B.地貌 C.热量 D.水源2.图中D所在阴影区域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原因是( )①地形影响——位于山地迎风坡②气压带影响——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③洋流影响——沿岸有暖流经过④盛行风向——常年盛行东南信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为“内蒙古地区主要名山植被垂直带谱”。读图回答3-5问题。
3.根据当地垂直植被带分布规律判断,甲处植被带应为( )A.落叶阔叶林带 B.荒漠带 C.高山灌丛带 D.山地针叶林带4.贺兰山乙植被带只分布在东坡,主要影响因素是( )A.洋流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海陆分布5.黄岗梁与贺兰山西侧地区面临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是( )A.沙漠化 B.盐碱化 C.石漠化 D.红漠化读我国某山区局部地形剖面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6-7题。
6.该区域山地西侧山麓自然带的基带植被是( )A.热带季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7.影响图中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洋流 D.地形8.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①至②至③至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_______(A:①至②至③至④ B:③至⑤至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 能力提升 雪线是指常年积雪带的下界,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地区雪线分布高度。据此,完成9-10题。
9.图中雪线高度随纬度不同的直接影响因素有( )①年总太阳辐射量②降水量③气温④海拔高度A.①② B.①① C.②③ D.③④10.推测全球雪线分布高度( )A.低纬高于高纬 B.阳坡高于阴坡 C.内陆高于沿海 D.南极雪线最低读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完成11-12题。
11.影响自然带沿EF方向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光照 C.水分 D.地形12.图中( )A.甲乙两地气候成因相同 B.甲丁两地气候成因相似C.丙丁两地气候特征相同 D.乙丁两地气候特征相似我国某旅行者在其旅行日记中写道:“凌晨,寒风刺骨,等了两天,夜空中美丽的景色还是被我等到了,漫长无尽的黑夜里,看到你是我最大的欣慰……而此时我的家乡应该是一番‘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了。”据此完成13-14题。13.日记中记述的地区,可能有( )A.驯鹿迁徙B.遍地牦牛C.成群企鹅D.白熊出没14.此时该旅行者家乡( )A.早稻成熟,遍地金黄 B.苹果挂枝,硕果累累C.明前龙井,采摘正忙 D.麦浪滚滚,丰收在望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大熊森林地处加拿大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自西海岸的一系列海岛到海岸山脉西侧,是世界上现存面积最大的温带雨林。雨林中乔木高大茂密,林间生长了大量湿生苔藓。但由于近代人类的开发,大熊森林面积已大大缩小,2006年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这片温带雨林及各种珍稀野生动物。下图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地形图。
(1)分析大熊森林成为世界现存面积最大温带雨林的原因。 (2)从植被类型及地理分布角度说明温带雨林和热带雨林的差异。 (3)推测当地政府保护大熊森林可能采取的措施。 参考答案:1.D2.C3.A4.B5.A6.B7.D8.热量 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 A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水热状况变化大 距海远近不同; 9.C 10.D11.A12.B13.C14.A15.(1)成因:地处40°N~60°N北美洲大陆西海岸,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气候温和;(暖湿的)西风受海岸山脉的阻挡,多地形雨,降水丰沛;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开发历史相对较短、地广人稀,(早期)森林几乎没有遭受人为干扰破坏。(2)植被类型差异:热带雨林植被以热带常绿树种为主;温带雨林以温带落叶阔叶林及针叶林为主。地理分布差异: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以内,且沿海与内陆均有分布;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至60°之间,主要分布于大陆西岸。(3)建立自然保护区(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立法禁止商业性伐木(控制商业性伐木规模);积极发展森林旅游业。【分析】(1)分析大熊森林面积大的原因可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来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为气候条件。从图中可读出,大熊森林地处50°N~60°N北美洲大陆西海岸,常年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影响,气候温和湿润。再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看出,位于山地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沛。沿岸有阿拉斯加暖流流经,起增温增湿作用。由材料“由于近代人类的开发,大熊森林面积已大大缩小”可知,该 地开发历史相对较短,地广人稀,早期森林几乎没有遭受人为破坏。(2)从植被类型看,热带雨林分布纬度低,热量条件好,植被为常绿树种;温带雨林分布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植被为落叶阔叶林或针叶林。从地理分布来看,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沿海和内陆均有分布;而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3)由材料“由于近代人类的开发,大熊森林面积已大大缩小”可知,大熊森林主要是人为原因被破坏的,保护大熊森林的措施可从减少人类破坏的角度入手,如政府方面应主要从立法,禁止商业性伐木或控制商业性伐木规模;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发展生态旅游业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精品课时训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域特征的形成,地域差异的产生,地域差异的体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精品测试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第一册--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讲义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第一册--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