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精品ppt课件
展开2.1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
学习目标
01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1.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2.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核心素养:1.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不同区域的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的差异。(区域认知) 2.结合实例,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角度综合分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形成及过程。(综合思维)3.通过野外观察,识别常见的三大类岩石及主要地貌景观。(地理实践力)
新课探究
02
高山耸立的青藏高原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崎岖不平的云贵高原
地面坦荡的内蒙古高原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地质作用
按能量来源,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由 引起的 、 和 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的统称。
1.概念:
2.分类:
自然界
地壳的物质组成
内部结构
地表形态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主要是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
地球内部的热量来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形成地球时的原始热量,还有一种是放射性热量(铀-238、铀-235、钍-232和钾-40,)。
2.分类:迅速剧烈的内力作用和极其缓慢的内力作用。
在自然界中,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很快,如火山喷发和地震,可以瞬间改变地表形态;
基拉韦厄火山位于北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岛上。基拉韦厄火山时常喷发,涌出的大量岩浆使岛屿面积不断扩大。
2.分类:迅速剧烈的内力作用和极其缓慢的内力作用。
有些内力作用则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们所察觉,但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会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的变化。
青藏高原不仅是“世界屋脊”,而且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科学家根据在青藏高原发掘到的大量恐龙化石、三趾马化石、海相化石和陆相植物化石,证明它在2.3亿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跟太平洋、大西洋相通。后来,地壳发生强烈的运动,印巴板块和亚欧板块互相碰撞,形成了今天这个雄踞世界之巅的大高原。这次造山运动在地质史上被称为“喜马拉雅运动”,它是最新的造山运动,距今不过两三千万年.
3.主要表现形式及其特点(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①含义:指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称构造运动。
分 类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运动形态
产生地貌
相互关系
水平挤压隆起, 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水平断裂,形成裂谷或海洋.(喜马拉雅山、大西洋)
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青藏高原、台湾海峡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相伴发生,主要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②基本形式
③主要反映:大陆漂移、地面抬升和沉降、地震等。
(2)岩浆活动
当岩石圈破裂时,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面的过程。
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3)变质作用
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奠定地表基本格局。
内力作用或和缓或剧烈,总会在地表或地下岩层中留下一定的痕迹科学家通过这些痕迹,推测地表形态变化的过程;下面三段描述从不同的视角记录了这些痕迹。
活动 识别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
化石演化海陆变迁
a.我国宋代的学者朱熹在《朱子语类》中写道:“尝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乃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
塞拉比斯神庙动物蛀蚀
b.塞拉比斯神庙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海滨,建于古罗马时代公元79年,神庙在灾难中被毁坏,只留下3根大理石柱;18 世纪,神庙遗址重见天日,人们发现大理石柱3.6米至6.3米高处有海生贝壳动物蛀蚀的痕迹。
c.1943年2月20日,墨西哥一位农民正在田里耕作, 忽然脚下的大地隆隆作响,地面隆起并迅速开裂,喷出蒸汽和火焰,依重的硫黄味从地下升起;他跑到附近的镇子躲避。
墨西哥火山喷发
墨西哥火山喷发
1943年2月20日,第二天一早,当他回来时,田地已经不存在,那里矗立着9米高的锥体,该锥体到中午已经升至45米,周后, 长高到135米。
以上描述的现象分别是哪种内力作用造成的?推测a、b现象发生的过程。比较这些现象形成的时间长短。由此谈谈你对地表形态变化“很快”和“极其缓慢”的认识
识别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
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2.表现形式及作用:
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以下等方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地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风化、侵蚀的产物搬运并堆积起来。
(1).风化作用
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物理风化)、化学分解(化学风化)和生物分解等,这一过程叫风化作用。
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由于温度变化,岩石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差异膨胀和收缩,容易崩解破碎。岩石中水的冻融、植物根系的生长等,也都会对岩石起破坏作用。
物理风化:岩石机械破碎过程
根劈作用
寒冷地带,岩石的孔隙或裂隙中的水在冻结成冰时,体积膨大,因而它对围限它的岩石裂隙壁产生很大的压力,使岩石裂隙加深加宽。当冰融化时,水沿扩大了的裂隙更深入地渗入岩石的内部,同时水量也可能增加,并再次冻结成冰。这样冻结、融化频繁进行,使裂隙不断扩大,以至使岩石崩裂成为岩屑。这种作用叫冰劈作用。又称冻融风化。
冰劈作用
风化作用产生的松散物质残留在地表,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
风蚀蘑菇/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无特定颜色,取决于原始沉积物的颜色。常见的有风蚀垄槽、风蚀土墩、风蚀凹地等。
早期沙漠里的基岩平台高地,基岩内有节理或裂隙发育,昼夜温差和偶尔的暴雨等促进风化。由于风的长期磨蚀作用,上部松散的岩层垮塌而成陡壁,形成雅丹地貌。
(2).侵蚀作用
①风力侵蚀
风化物被带走,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
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也对地表进行破坏,这一过程称为侵蚀作用。
丹霞地貌
顶平、身陡。
丹霞地貌强调的是红色地层和陡崖坡
②流水侵蚀
风化物被带走,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
黄土高原的冲沟
河流深切的河谷
喀斯特峰林
喀斯特溶洞
流水溶蚀地貌
石林
峰林
喀斯特地貌(石灰岩溶地貌)
U形谷
冰斗
③冰川侵蚀
认识海水侵蚀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澳 大利亚墨尔本海岸曾经矗立着12根巨大的海蚀柱,这里是澳大利亚著名的旅游景点;这些海蚀柱最高约45米。近些年来,陆续有5根海蚀柱倒塌。这些海蚀柱是如何形成的?海蚀柱为什么会倒塌?预测未来这一景观的演变趋势。
④海水侵蚀
海岸在海浪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海岸地貌有些海岸是由岩石构成的;受海浪等的侵蚀作用,海岸岩石逐渐形成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海蚀拱桥、海蚀柱等地貌
海蚀崖
海蚀柱
海蚀穴
The power to shape the surface……
在海浪的长期侵蚀下,岩石海岸崩塌,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叫海蚀崖海蚀崖逐渐后退,在海蚀崖前方形成微微向海倾斜的平台,称为海蚀平台
海蚀崖
海蚀平台
向海突出的陡立岩石,因同时受到不同方向海浪的侵蚀, 两侧的海蚀穴互相贯通,形成海蚀拱桥图为英国西南部海岸的海蚀拱桥
海蚀拱桥
流水搬运
风力搬运
(3).搬运作用
搬运作用是一个过程,并不会产生地貌类型。
冰川搬运
海浪搬运
(4).堆积作用
①风力沉积
新月形沙丘
搬运外力作用减弱时,被搬运的物体逐渐堆积。
黄土高原风力沉积
冰碛堆
长江中下游的冲积平原
②流水沉积
冲积扇
长江三角洲
流水沉积作用:在河流的入海口,形成河口三角洲。
出山口:冲积扇
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入海口:河口三角洲
C
D
B
A
峡谷
三角洲
冲积平原
冲积扇
二、外力作用:4、典型地貌:④海岸地貌
第二章 第1节塑造地表形态力量
③海岸沉积:沙滩
④冰川沉积:冰斗湖、冰渍丘陵、冰渍平原等
⑤生物沉积
珊瑚礁海岸
3.外力作用的影响
第二章 第1节塑造地表形态力量
使地表趋于平坦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第二章 第1节塑造地表形态力量
地表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内力作用形成地表形态的“粗毛坯”,外力作用则不断的把“粗毛坯”进行再塑造,使地表形态更加丰富多彩。
+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的类型(按成因划分)
岩浆岩的形成过程
侵入:花岗岩
喷出:玄武岩
岩浆
(1)岩浆岩
玄武岩(喷出岩)
花岗岩(侵入岩)
黑色,多气孔,密度小。
流纹岩(喷出岩)
质地紧密,坚固,为建筑材料。
(2)沉积岩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经风化、侵蚀作用,逐渐成为砾石、沙子、泥土等碎屑物质。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压实、固结形成沉积岩。
按照沉积物的颗粒大小,沉积岩可分为砾岩、砂岩、页岩等。
想一想按照沉积物的颗粒大小排序?
(3)变质岩 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片麻岩。
石英岩是一种主要由石英组成的变质岩(石英含量大于85%),是石英砂岩及硅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一般是由石英砂岩或其他硅质岩石经过区域变质作用,重结晶而形成的。也可能是在岩浆附近的硅质岩石经过热接触变质作用而形成石英岩。
三大类岩石总结
侵入型
喷出型
岩石风化碎屑
岩浆
沉积岩
变质岩
高温高压变质
高温高压变质
风、流水、等外力作用将岩石碎屑物由高处搬运到低处沉积
接触岩浆后重熔、再生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变质岩
岩浆
冷却凝固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重熔再生
重熔再生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 沉积、固结成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技巧:1、生成岩浆岩必定是岩浆(只有一个箭头指向它) 三类岩石都能重熔成岩浆(有三个箭头指向岩浆)
2、→沉积岩是外力作用 →变质岩是变质作用 →岩浆岩是冷凝作用 →岩浆是重熔作用
思考: 有人认为岩浆岩是“浴火而生”的岩石,沉积岩是沉积物经压实、固结而来的岩石,变质岩是由老变新的产物也有人认为一类岩石是由另一类岩石转化而来的。你怎么理解这两种说法?
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在内力、外力共同作用之下,通过与岩浆之间的物质循环,使得岩石圈的物质处于不断循环转换中。
课堂小结
03
小结
课堂练习
04
课堂练习石海(见下图)是在平坦的地面上堆积的大片巨石角砾,是岩石在水或温度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读图,完成第1~2题。1.推测与石海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是( )A.冰川沉积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水的冻融2.最可能有石海分布的地点是( )A.大兴安岭北部 B.塔里木盆地C.海河入海口 D.祁连山山麓冲积扇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第3~4题。3.图中能够表示冷却、凝固的箭头是( )A.① B.② C.③ D.④4.图中与箭头④所示的地质作用相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⑤
课程结束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一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获奖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内力作用,能量来源,表现形式,1地壳运动,2岩浆运动,3变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外力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示范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地质作用,化石演化海陆变迁,塞拉比斯神庙动物蛀蚀,墨西哥火山喷发,根劈作用,黄土高原的冲沟,新月形沙丘,冰碛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文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庐山牯岭镇,岩层受到挤压,岩层被拉伸,岩层被拉伸形成裂谷,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主要是太阳辐射能,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