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2.2.2《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练习
展开2.2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
知识点梳理:
1、大气运动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风的定义: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
3、大气热力环流:由于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大气热力环流。
4、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当地面受热均匀时,空气没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运动。
当A地接受热量多,B、C两地接受热量少时,A地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到上空聚积,使上空空气密度增大,形成___________;B、C两地空气收缩下沉,_______________减小,形成低气压。于是空气从气压高的A地上空向气压低的B、C两地上空扩散。
在近地面,A地空气上升向外流出后,_______________,形成低气压;B、C两地因有下沉气流,空气密度增大,形成______________。这样近地面的空气从B、C两地流回A地,以补充A地上升的空气,从而形成了热力环流。
课堂练习:
读某校学生设计的模拟实验,完成1~3题。
1.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 )
①纸条M下降 ②纸条N上升 ③纸条M右偏
④纸条N左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该实验模拟的是( )
A.大气的温室效应 B.大气垂直运动
C.大气的热力环流 D.大气水平运动
3.该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活动 B.受热不均
C.气压差异 D.海拔
孔明灯(如图)俗称许愿灯。据此完成4~5题。
4.(地理实践力)孔明灯灯口收拢主要是因为( )
①集聚热气利于上升 ②防止大风吹灭烛火 ③集聚氧气帮助燃烧 ④上大下小、形态可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受海陆风影响,夜晚在海边升起的孔明灯飘飞方向一般是( )
A.垂直上升 B.背离海面
C.迎向海面 D.沿海岸线
山谷风是局地性的大气运动,对小尺度区域的气候、农业影响较大。昆明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历经一年时间对附近山区进行山风与谷风的观测,从而得出一些结论。下图示意该中学附近山区某时刻旗子的飘向。据此完成6~7题。
6.学习小组观测发现,利于山谷风形成的天气条件是( )
A.阴雨天气 B.晴朗天气
C.降温天气 D.大风天气
7.图中旗子的飘向,说明此时该地区( )
A.山风势力较强 B.谷风势力较强
C.大气对流显著 D.受山谷风影响小
8.读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⑤处,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
(2)A、B两地受热的是________处,空气________;冷却的是________处,空气________。
(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________,说明判断依据。
(5)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_______(白天或夜间)。
答案
知识点梳理:
1、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2、上升 下沉
3、地表冷热不均
4、相对上升 相对下沉 高气压 上空空气密度 空气密度减小 高气压
课堂练习:
1、D 2、C 3、B 4、A 5、C 6、B 7、D
8、(1)④ ⑤
(2)B 膨胀上升 A 收缩下沉
(3)画图略(其热力环流的画法应是近地面A→B,高空B→A,垂直方向A地下沉,B地上升)。
(4)B B地受热,空气上升,为市区。
(5)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