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项练习6(共两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项练习6(共两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第1页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项练习6(共两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第2页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项练习6(共两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项练习6(共两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项练习6(共两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古诗文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人君之道如何?”对曰:“人君之道:清净无为,务在博爱,趋在任贤,广开耳目,以察万方;不固溺于流俗,不拘系于左右,廓然远见,踔然独立,屡省考绩,以临臣下。此人君之操也。”
    楚庄王既服郑伯,败晋师,将军子重三言而不当,庄王归过申侯之邑申侯进饭日中而王不食,申侯请罪。庄王喟然叹曰:“吾闻之:其君贤者也,而又有师者王:其君中君也,而又有师者霸;其君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君者亡。今我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不毅,恐亡。且世不绝圣,国不绝贤,天下有贤而我独不得,若吾生者,何以食为!”故战服大国,义从诸侯,戚然忱,恐圣知不在乎身。自惜不肖,思得贤佐,日中忘饭,可谓明君矣。
    明主者有三惧:一曰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二曰得意而恐骄;三曰闻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何以识其然也?越王勾践与吴人战,大败之,兼有九夷。当是时也,南面而立,近臣三,远臣五,令群臣曰:“闻吾过而不告者,其罪刑。”此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者也。昔者,晋文公与楚人战,大胜之,烧其军,火三日不灭,文公退而有忧色,侍者曰:“君大胜楚,今有忧色,何也?”文公曰:“吾闻能以战胜而安者,其唯圣人乎!若夫诈胜之徒,未尝不危也,吾是以忧。”此得意而恐骄也。昔齐桓公得管仲、隰朋,辩其言,说其义,正月之朝,令具太牢,进之先祖。桓公西面而立,管仲、隰朋东面而立。桓公赞曰:“自吾得听二子之言,吾目加明,耳加聪,不敢独揸,愿荐之先祖。”此闻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者也。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之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今山上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节选自刘向《说苑·君道》,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3分)
    楚庄王既服郑伯/败晋师/将军子重三言而不当/庄王归/过申侯之邑/申侯进饭/日中而王不食/申侯请罪/

    庄王A归B过C申侯之邑D申侯E进饭F日中G而王不食

    2.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肖,有“不才、不贤”的意思,与“不孝”含义不同,而与《屈原列传》中“人君无愚、智、贤、不肖”的“不肖”含义相同。
    B.九夷,古代称东方的部族,后成为泛称。在“九夷五狄顺方向而来奔”中,“九夷”与“五狄”都泛指少数民族。
    C.太牢,即古代帝王或诸侯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它是最高的祭祀等级,高于“少牢”。
    D.东面,文中表示“在东面”的意思,与《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的“东向”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晋平公的提问,师旷从致力于博爱、任用贤才、虚心纳谏、不被世俗和身边的人束缚、要有远见卓识等方面,高屋建瓴地对人君之道做了回答。
    B.楚庄王求贤若渴,认为若有贤明的臣子作为老师辅佐自己,就可以称王,而自己没有贤才辅佐,担心走向灭亡,因此忧心不已并发出了感叹。
    C.越王勾践打败吴王之后,并未骄傲自得、自以为是,而是要求群臣见到自己的过失必须告知,否则将予以处罚,这充分体现出他是一位明主。
    D.齐景公外出狩猎,在山上看见老虎,在水中见到蛇,认为这是不样之兆。而贤臣晏子借机劝谏他要知人、用人、任人,并认为山中见虎、水中见蛇并非不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战服大国,义从诸侯,戚然忧,恐圣知不在乎身。(4分)



    ②若夫诈胜之徒,未尝不危也,吾是以忧。(4分)



    5.文中列举了许多君王任用人才的故事,在对待人才的态度和任用人才的方法上,这些君王有哪些共同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微之三首(其三)①白居易去国日已远,喜逢物似人。如何含此意,江上坐思君。有如河岳气,相合方氛氲。②狂风吹中绝,两处成孤云。风回终有时,云合岂无因?努力各自爱,穷通我尔身。
    【注】①此诗是白居易赴任江州司马途中所作,微之即元稹,此时被贬通州司马。②河岳气:犹言江山之气。氛氲:阴阳二气会合之状。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是诗人遥寄朋友之作,寄赠的对象为微之,他和诗人是意气相合的朋友。
    B.诗人与微之此时处境相似,都不得志,为此他勉励微之并约定将来在他乡重逢。
    C.诗人用“河岳气”两句形容二人如山水气象般情意投合,相聚时格外和乐融洽。
    D.“狂风”和“孤云”都具有象征的意味,委婉地表现出两人被贬分离的艰难处境。
    7.本诗与《琵琶行》都是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时期抒发人生感慨的作品,但本诗末两句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古诗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云”是古典诗文的常见意象,多姿多彩的云,营造了诗意的天空。古人赋予“云”不同的内涵,有时云被染上各种颜色,如《登泰山记》中的“__ _”,《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 _”;有时云具有不同的姿态,如《李凭箜篌引》“__ _”中云是静态的,《春江花月夜》“__ _”中云是动态的;有时云又被赋予了比喻义,如《阿房宫赋》用“__ _”来形容宫女的秀发,《过秦论》用“__ _”来比喻陈涉起义的形势。


    (二)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5题。
    材料一: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慷于心,则馁矣。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材料二: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赭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诂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丁父忧,未终丧,复以吏部尚书召,力辞不起。
    天历二年,关中大早,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槊,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经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诺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
    (节选自《元史张养浩传》)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3分)

    臣以为A所玩者B小C所系者D大E所乐者F浅G所患者H深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敢,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敢以烦执事”的“敢”一样,都是古汉语中的谦词。
    B.方,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方六七十”的“方”意思不相同。
    C.朔望,指朔日和望日,分别指旧历每月初一日和十五日,有时也指每逢朔望朝谒之礼。
    D.疏,属于古籍注释体例之一,类似体例还有传、注、笺、正义、诠、义疏、义训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年纪还小的时候,从早上到晚上不停地读书,父母曾经担心他过于
    用功而制止他。
    B.英宗想在宫内的鳖山上张灯结彩,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劝以“崇俭”,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
    C.关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剥百姓,还保证了粟米杂的供给。
    D.张养浩到陕西做官四个月,从来没有回自己家里住过,一直住在官府,一天到晚没有丝毫的懈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丁父忧,未终丧,复以吏部尚书召,力辞不起。(4分)



    (2)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4分)



    5.古人的“名”与“字”往往可以互训,吴师道在《归田类稿序》中说:“故滨国文忠张公,名养浩,字希孟,庶几学孟子者?”请结合材料概括吴师道这样说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6~7题。
    还京乐周邦彦
    禁烟①近,触处浮香秀色相料理②。正泥花时候,奈何客里,光阴虚费。望箭波无际。迎风漾日黄云委。任去远,中有万点相思清泪。
    到长淮底。过当时楼下,殷勤为说,春来羁旅况味③。堪嗟误约乖期,向天涯、自看桃李。想而今,应恨墨盈笺,愁妆照水。怎得青鸾④翼,飞归教见憔悴。
    【注】①禁烟:也叫禁火,指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或二日。②料理:逗引。③况味:境况和情味。④青鸾:即青鸟,传说中的神鸟,是西王母的信使。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春花烂漫时,作者正客行在外,无暇欣赏春光,如今花落成泥,让作者顿感虚度了光阴。
    B.感叹违期失约,自己远在天涯,只能独对桃李芬芳;桃李烂漫,越发衬得自己孤独。
    C.此词情感充沛,时而激情如潮,时而悲徊如波,把春日羁旅怀人的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D.此词写情挥洒自如,既刻画自己,又勾勒对方,且一再缩合双方,结构谨严,浑化无迹。
    7.本词结句“怎得青鸾翼,飞归教见憔悴”为众评论家所称颂,请赏析其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强化自己厌倦官场生活,向往回归田园的情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过秦论》和《六国论》都是总结前朝灭亡教训,给后来者以警告的文章。《过秦论》中强调秦朝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六国论》里论述六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
    (3)“澄江”,清澈的江水,古人经常把它写人诗词,比如“________,________”就含有“澄江”这一意象,并且辅之以山的背景,描摹出一幅优美山川图。










    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一)
    1.BDF   
    2.D    
    【详解】
    A.“自惜不肖”句意:叹惜自己的不才。“人君无愚、智、贤、不肖”句意:作为一个国家的君王,无论他有没有智慧,无论他有没有德行、才干。不肖,都是不才、不贤的意思,含义相同,判断正确。“不孝”,指不孝敬父母,与“不肖”含义不同,判断正确。 
    D.“文中表示‘在东面’的意思”说法错误,句意:管仲、隰朋为宾站西面东,所以应该是“面向东”的意思。“项王、项伯东向坐”句意:项羽、项伯面朝东坐。“东向”也是“面向东”的意思,含义相同,判断错误。
    故选D。
    3.B    
    【详解】
    B.“认为若有贤明臣子作为老师辅佐自己,就可以称王,而自己没有贤才辅佐,担心走向灭亡”不符合原文意思,原文为“今其君贤者也,而又有师者王:其君中君也,而又有师者霸;其君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君者亡。我下君也,而群臣又莫若不毅,恐亡”,楚庄王认为君主贤明,又有贤明的臣子作为老师辅佐,可以称王,但是他认为自己是下等的君主,所以“认为若有贤明的臣子作为老师辅佐自己,就可以称王”说法错误,“自己没有贤才辅佐,担心走向灭亡”也不全面,原文说的是自己是下等的君主,而群臣又不如自己,恐怕国家要危亡了。
    故选B。
    4.①由此看来,能以战争降服强大的国家,能以道义使诸侯顺从,还忧虑不安,唯恐圣明才智不在自身。
    ②至于突然取胜的人,没有不危亡的,我因此而忧虑。    
    【详解】
    ①“战”,名作状,以战争;“义”名作状,以道义;“从”,使动用法,使……顺从;“知”通“智”,才智。
    ②“若夫”,至于;“诈胜”,突然取胜;“是以”,因此。
    5.①忧患不能得到人才。
    ②善于听取人才的意见。
    ③尊重、赏识人才。
    【详解】
    结合“天下有贤而我独不得,若吾生者,何以食为”可知楚庄王叹惜自己的不才,想要得到贤人的辅佐,到中午忘记吃饭,忧患不能得到人才。 
    “越王勾践与吴人战,大败之……令群臣曰:‘闻吾过而不告者,其罪刑’”,越王勾践身居高位而怕不知道自己过失,要求群臣如果自己有过失要指出来。“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齐景公觉得遇到老虎、大蛇是不祥之兆,于是询问晏子,都表明他们善于听取人才的意见。
    结合“昔齐桓公得管仲、隰朋,辩其言,说其义……桓公赞曰:‘自吾得听二子之言,吾目加明,耳加聪,不敢独揸,愿荐之先祖’”可知齐桓公得到采用管仲、隰朋的意见,欣赏他们的议论,高度赞美他们,可见尊重、赏识人才。
    参考译文:
    晋平公向师旷问道:“如何掌握做国君的方法?”师旷回答说:“做国君的方法是:要清静无为,务必做到博大仁爱,急于任用贤能;广开耳目,以此明察各方面的情况;不拘泥于世俗的偏见,不受左右人的约束和羁绊;目光远大,见解卓越独到;经常检查考核官吏的政绩,以此驾驭臣下。这就是做国君要掌握的方法。”
    楚庄王已经降服了郑襄公,打败了晋国的军队,将军子重多次进言而不恰当。庄王回师楚国,路过申侯的封地。申侯向庄王进献饮食,到了正午庄王还没吃。申侯便向庄王请罪,庄王长叹一声说:“我听说:那君主是贤明的君主,又有老师辅佐的就可以称王;那君主是中等的君主,也有老师辅佐的就可以称霸;那君主是下等的君主,而群臣又不如君主的就要败亡。现在我就是那下等的君主,而群臣又不如我,我恐怕国家要危亡了。再说世上不会断绝圣人,国内不会断绝贤士。天下有贤人而偏偏我不能得到,像我这样活着的人,还吃什么饭!”由此看来,能以战争降服强大的国家,能以道义使诸侯顺从,还忧虑不安,唯恐圣明才智不在自身,叹惜自己的不才,想要得到贤人的辅佐,到中午也忘记了吃饭,可称得上是明君了。
    英明的君主有三种警戒:一是居高位时恐怕不知道自己的过失,二是得意时恐怕骄慠自满,三是听到天下至理名言时唯恐不能实行。为何知道他们会这样呢?越王勾践与吴国交战,大败吴国,兼并了九夷。在那时,他南面称霸,附近和远方称臣的都不少。他对群臣下令说:“知道我的过错而不告知我的人,他的罪该被处死。”这就是身居高位而怕不知道自己过失的例子。从前,晋文公与楚国交战,大胜楚国,焚烧了楚军营垒,大火三天三夜没有熄灭。晋文公退朝之后,脸上带有忧虑的神色,侍者问他:“您大胜楚军,现在却面有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晋文公说:“我听说能因战胜而安宁的,那恐怕只有圣人吧!至于突然取胜的人,没有不危亡的,我因此而忧虑。”这就是得意时而恐怕骄傲的例子。从前齐桓公得到管仲、隰朋,采用他们的意见,欣赏他们的议论。到正月上朝祭祀,便命令准备牛、羊、豕三牲,进献先祖。齐桓公为主人站东面西,管仲、隰朋为宾站西面东,齐桓公祭告说:“自从我能听到这两个人的言论,我的眼睛更加明亮,听力更加敏锐,不敢独自占有,愿将此进献给先祖。”这就是听到天下的至理名言而唯恐不能实行的例子。齐景公出外打猎,上山遇见老虎,下到大泽又遇见大蛇。齐景公回去后,召见晏子并问他:“今日我出去打猎,上山见到老虎,下到大泽又遇见大蛇,这大概就是所说的不祥之兆吧?”晏子说:“国家有三种不祥,这些都不在其中。有贤士而不了解,这是一不祥;了解了又不能任用,这是二不祥;用了他却又不信任,这是三不祥。人们所说的不祥,就是这三种情况。如今您上山遇见老虎,那是老虎居住之地;下泽遇见蛇,那是蛇的洞穴所在。往老虎居住的地方去,到蛇的洞穴之处去,而且看见了虎和蛇,怎么说是不祥呢?”
    6.B    
    【详解】
    B.“约定将来在他乡重逢”说法错误。诗中有“风回终有时,云合岂无因”句,意思是相会终有时,有劝勉之意,并没有约定。
    故选B。
    7.①本诗为诗人赴任江州司马路上所作,末两句勉励自己和朋友无论困窘或通达都当努力自爱,虽不得志但仍积极旷达。②《琵琶行》是诗人谪居卧病江州所作,“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流露出同病相怜之感,对琵琶女身世遭遇的深切同情,对自己遭贬被埋没的愤懑之情。
    【详解】
    本诗为白居易赴任江州司马路上所作,末两句“努力各自爱,穷通我尔身”,意思是你我相隔千里,各自珍重吧!“穷通”指仕途的困厄与显达。意思是虽然现在我俩不得志,被贬两地做司马小官,但是谁能知道你我不会重振仕途,走向显达呢?尾联表达了虽然不得志但是对未来仍然抱有期望,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劝诫与鼓励。
    《琵琶行》是诗人谪居卧病江州所作,“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意思是说,同样都是天涯沦落的可怜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表达了作者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同情。作者和琵琶女命运相似,同病相怜。琵琶女当年色艺双全,但年老色衰,最后落得独守空船的结果;而作者年轻时才华横溢,但也被贬官京外,沦落到蛮荒地带,抒发了作者谪居江州后不得志的愤懑之情。
    8.(1)须臾成五采,云青青兮欲雨    
    (2)空山凝云颓不流,白云一片去悠悠    
    (3)绿云扰扰,天下云集响应
    (二)
    1.CEG   
    2.D   
    3.B    
    4.(1)逢父亲丧事,守孝期未满,(朝廷)又用吏部尚书的职位征召,(张养浩)坚决推辞不任职。(每句1分)  
    (2)(张养浩)命令米商凭钞票上的印记把米卖给他们,到府库验明数目来换取银两,于是那些官吏再也不敢营私舞弊。(“出粜”“诣”“易”“吏弊不敢行”各1分)   
    5.①“养浩”来源于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希孟”是仰慕孟子的意思。②吴师道认为,孟子坚守道义,主张仁政。③张养浩任堂邑县尹时,惩恶扬善,用德义教化民众;④参议中书省事时,刚正不阿,犯颜直谏;⑤任陕西行台中丞时,勤政爱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每点1分,第①点答出任意一个方面即可,满分3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公孙丑问):“请问,老师擅长哪方面?”
    孟子说:“我能识别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
    孟子说:“难说清楚啊。它作为一种气,最为盛大,最为刚强,靠正直去培养它而不伤害它,就会充塞天地之间。它作为一种气,要和义与道配合;没有这些,它就会萎缩。它是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过正义的举动就取得的。如果行为有愧于心,气就萎缩了。”
    材料二: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把钱币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张养浩十岁时就酷爱读书,一天到晚不停,他的父母担心他过于辛劳,制止了他这样做,他就白天默默地背诵,到了夜晚就关上房门,点上灯悄悄读书。
    被选授为堂邑县尹。(张养浩)首先捣毁了滥设的神祠三十多所,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张养浩说:“他们都是善良的百姓,因为生活困难,被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强盗;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做过强盗的人都感动得流了眼泪,他们相互劝戒说:“不要辜负了张公。”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同党也暴虐残忍,危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都不敢过问。张养浩到这里以后,将他们全部依法惩处,老百姓非常高兴。张养浩调离堂邑十年后,百姓仍然为他立碑,歌颂他的恩德。
    元英宗继承皇位后,命令张养浩参与中书省的工作。适逢元宵节,皇帝打算在宫禁之内张挂花灯做成鳌山,张养浩就上奏给左丞相拜住。拜住将奏疏藏在袖子里入宫谏阻,奏疏大概说:元世祖执政三十多年,每当元宵佳节,民间尚且禁灯;何况是庄严的帝王住所,幽深的宫廷,更应当慎重考虑。现在皇帝打算在宫禁之内张挂花灯做成鳌山,我认为玩乐事小,然而关系重大;值得高兴的少,忧患却很多。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皇帝大怒,看过奏疏之后又高兴地说:“不是张希孟不敢这样说。”于是取消了这个计划,赏赐给张养浩一件用贵重的丝织品做的朝服,一匹帛,来表彰他的正直。逢父亲丧事,守孝期未满,(朝廷)又用吏部尚书的职位征召,(张养浩)坚决推辞不任职。
    天历二年,陕西大旱,饥饿的老百姓人吃人,朝廷特派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张养浩接到任命后,立即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自己便登上车子去上任,碰到饥饿的灾民就赈济他们,看到饿死的灾民就埋葬他们。当时一斗米值十三缗钱,百姓拿着钞票出去买米,钞票稍有不清或破损就不能用,拿到府库中去调换,那些奸刁之徒营私舞弊,百姓换十缗只给五缗,甚至等了好几天还是换不到,老百姓处境非常困难。于是张养浩检查府库中那些没有损毁、图纹可以看得清的钞票,得到一千八十五万五千多缗,全部在它的背面盖上印记,又刻十贯和五贯的钱券发给穷人。(张养浩)命令米商凭钞票上的印记把米卖给他们,到府库验明数目来换取银两,于是那些官吏再也不敢营私舞弊。到关中做官四个月,从来没有回到自己家里住过,一直住在官府,一天到晚没有丝毫的懈怠。于是卧病不起,去世的时候才六十岁。关中的老百姓,悲哀的程度像失去了父母。
    6.A   
    7.①直抒胸臆。怎样才能拥有神鸟青鸾的翅膀,飞回伊人身边,教她也看看我憔悴的容颜。表明自己同样被相思折磨,情之率朴,跃然纸上。②想象奇特。词人突破用青鸟传信的常规想象,直接期望自己能得青鸾之翼,变幻为鸟急速飞归,了却相思,凸显词人盼归与恋人重聚的急切心理。 ③以情作结。在前文铺陈对恋人思念之情的基础上,尾句以情收束全篇,把这份相思推向高潮,更显情之厚重,意之真切。④以问作结,强化了相思之深、之重。(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得分点中要点1分,分析1分;若答“用典”等,亦可酌情给分)
    8.(1)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弊在赂秦  
    (3)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相关试卷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项练习0809(共两组,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项练习0809(共两组,附参考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名篇名句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项练习0808(共两组,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项练习0808(共两组,附参考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名篇名句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项练习0809(共两组,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项练习0809(共两组,附参考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名篇名句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