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连江镇郭集学校等3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连江镇郭集学校等3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定远县张桥片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联考
九年级化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
B.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
C. 贾不贾,白玉为床,金作马。(《红楼梦》)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答案】D
【解析】
【详解】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中描述的是瀑布在光照下的颜色,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贾不贾,白玉为床,金作马”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蜡烛燃烧产生了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2. 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
A、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的回收标志,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交通标志,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属于消防安全标志。故选D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签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 空气质量意味着生活质量。下表为某同学测量的呼吸前后气体组成的实验数据(相同状况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吸入空气(体积分数/%)
呼出空气(体积分数/%)
氮气
78
75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蒸气
a
b
A. 本实验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a B. 人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与水蒸气
C. 呼出气体的总体积与吸入空气的总体积相等
D. 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呼吸前后体积几乎无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呼吸作用消耗O2产生CO2和H2O,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大于吸入气体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故选项A说法正确;
B、人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与水蒸气,故选项B说法正确;
C、人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与水蒸气,气体总体积增大,所以呼出气体的总体积大于吸入空气的总体积,故选项C说法不正确;
D、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且氮气不参与呼吸作用,在呼吸前后体积几乎无变化,呼出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变小,是因为气体总体积增大,故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C。
4.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倾倒 B. 液体的加热
C. 点燃酒精灯 D. 滴加液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①瓶塞倒放,②标签对准手心,③瓶口紧挨试管口,正确;
B、液体加热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正确;
C、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点燃,正确;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应伸到试管中接触试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错误。
故选D。
5. 下列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手心)慢慢将液体倒入量筒中;②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③实验室里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其中
A. 只有①正确 B. 只有②正确 C. 只有③正确 D. 全部错误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左手拿起量筒略倾斜,右手握试剂瓶(标签向手心)慢慢倒入量筒中;操作错误;②滴瓶中的滴管是专用的,使用滴瓶中的滴管滴加试剂后不用清洗滴管,操作错误;③实验室里不可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操作错误。所有的操作中全部错误。故选D。
【点睛】滴瓶中的滴管是专用的,因此使用滴瓶中的滴管滴加试剂后不用清洗滴管;为防止污染其他药品,用过的普通滴管立即用水冲洗干净,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
6. 以天然气为原料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改变 B. 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D.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天然气为原料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可知,为甲烷和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产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发生改变,A错误;
B、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的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B正确;
C、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质量不变,C错误;
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该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错误。
故选B。
7.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不正确的是
A. ①④均形成了稳定结构
B. ②和③可形成化合物AlCl3
C. ③④的质子数相同
D. ③④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最外层电子数为8(只有一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结构,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①④均形成了稳定结构,选项说法正确;
B、②的质子数为13,是铝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合物中显+3价,③的质子数为17,是氯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合物中显-1价,两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Cl3,选项说法正确;
C、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③④的质子数相同,选项说法正确;
D、③的最外层电子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而④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两者的化学性质不同,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8. 华为5G技术引领全球,华为手机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半导体材料——硅。元素周期表中硅元素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硅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硅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4
B. 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C. 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
D. 硅元素与碳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14,故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4,不是最外层电子数,不符合题意;
B、地壳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O、Si、Al、Fe、Ca,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不符合题意;
D、硅元素的核外电子数是14,碳元素的核外电子数是6,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化学性质相似,符合题意。
故选D。
9. 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现象日趋突出,局部地区水体污染的现象也较为严重。下列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 )
①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④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予以排放 ⑤控制能产生酸雨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③④⑤ D. ②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从减少环境污染为目的解答。
【详解】①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这个是不可能做到的,方法错误;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工业废水对环境有污染,可以处理后在排放,方法正确;
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这个方法是不可取的,应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方法错误;
④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予以排放,这样可以减少污染,方法正确;
⑤控制能产生酸雨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这个也可以操作,对气体进行处理后再排放,方法正确。
A、通过上述分析,①方法不行,不符合题意;
B、通过上述分析,①③方法不行,不符合题意;
C、通过上述分析,③方法不行,不符合题意;
D、通过上述分析,②④⑤方法均可行,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题目中出现“禁止”字眼时要特别注意,判断是否可行。
10. 如图所示,取市售纯净水、自来水和煮沸的自来水各5mL.于3支洁净的试管中,逐滴加入1.5%的肥皂水并振荡,记录产生泡沫时所加肥皂水的量,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水样
纯净水
自来水
煮沸的自来水
肥皂水的用量(滴)
2
9
6
A. 由上述实验可知,煮沸能降低自来水的硬度
B. 上述3种水样中纯净水的硬度最小
C. 自来水和煮沸的自来水都是纯净物
D. 用硬水洗涤衣服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服
【答案】C
【解析】
【详解】A、煮沸的自来水比自来水产生泡沫时所需的肥皂量少,则说明煮沸能降低自来水的硬度,该选项说法正确;
B、纯净水产生泡沫时所需的肥皂量最少,则硬度最小,该选项说法正确;
C、自来水和煮沸的自来水中均含有水和钙、镁化合物,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错误;
D、用硬水洗涤衣服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服,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1.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与W处于同一主族,Y与X相邻,Z元素原子半径在短周期元素中最大,W与Z的原子序数之差为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Z>W>Y>X
B. X的最高价氧化物不都是大气污染物
C. Y的最简单氢化物可以用浓硫酸干燥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X
【答案】B
【解析】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元素原子半径在短周期元素中最大,则Z为Na,W与Z的原子序数之差为3,则W为Si,X与W处于同一主族,则X为C,Y与X相邻,则Y为N,所以X、Y、Z、W分别为C、N、Na、Si。
【详解】A、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W>X,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Z>W,X>Y,故原子半径:Z>W>X>Y,A错误;
B、X的最高价氧化物是二氧化碳,CO2不是大气污染物,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B正确;
C、Y的最简单氢化物是氨气,NH3可以与浓硫酸反应,不可以用浓硫酸干燥,C错误;
D、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硝酸,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硅酸,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碳酸,酸性:Y>X>W,D错误。
故选:B。
12. 下列关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表示碳加氧气等于一氧化碳
B. 该反应中,分子、原子的种类均发生了改变
C. 参加反应的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3:8
D.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方程表示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A错误;
B、该反应中,反应前是氧分子和碳原子,反应后是二氧化碳分子,分子种类改变,但是原子种类不变。B错误;
C、每2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一氧化碳分子,则参加反应的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2×2):(16×2)=24:32=3:4。C错误;
D、根据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比可知,参加反应的氧分子和生成的一氧化碳分子的个数比为1:2。D正确。
故选D。
13. 用W型玻璃管进行如下微型实验:先对a处物质加热使之燃烧,然后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并始终控制液体不进入a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处物质是红磷,能看到有白雾生成
B. 若a处物质是木炭粉,观察到有二氧化碳生成
C. 若a处物质是硫粉,实验过程中能看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 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结合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若a处物质是红磷,加热红磷,能看到红磷在氧气中燃烧,该反应的实验现象是有大量白烟生成,而不是白雾,故A选项说法错误;
B、若a处粉末是木炭粉,加热木炭粉,能看到木炭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B选项说法错误;
C、若a处物质是硫粉,加热硫粉,能看到硫在氧气中燃烧,该反应的实验现象是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选项说法正确;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D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 某工厂用煅烧石灰石的方法制取生石灰,但石灰石经常不能完全反应,现取一定质量未煅烧完全的石灰石样品,向其中加入的稀盐酸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且溶液呈中性,此时收集到二氧化碳,并称得不溶性杂质为,则原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于生石灰和碳酸钙均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结合加入盐酸反应后溶液呈中性的有关信息可知:盐酸中的氯元素和氯化钙中的氯元素质量相等
设钙元素的质量为
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碳酸钙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为,
,
,
设样品中氧化钙的质量为,
故原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选B。
15. 中国年轻学者曹原,因对石墨烯超导的重大发现,成为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榜首。单层石墨称为石墨烯,这种“只有一个碳原子厚的碳薄片” 被公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薄、最坚硬、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下列关 于石墨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石墨烯完全燃烧的产物为CO2
B. 石墨烯属于单质
C. 石墨烯具有导电性
D. 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答案】D
【解析】
【详解】A、石墨烯只由碳元素组成,完全燃烧的产物为CO2;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石墨烯是只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石墨烯具有导电性;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石墨烯属于单质,单质化合价为0;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D。
16. 将“神舟七号”飞船送入太空的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火箭工作中发生的反应为:C2H8N2+2R=3N2+4H2O+2CO2;其中R的化学式是
A. N2O4 B. NO2 C. N2O D. CH4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C、H、O、N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8、0、2,反应后C、H、O、N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8、8、6,2R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8个氧原子,则R的化学式是N2O4;
故选A。
17.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有关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丙处的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
B. 先点燃乙处酒精灯,再通入反应
C. 丁处酒精灯在通入前应先点燃,防止污染空气
D. 乙处固体几乎全变红后,继续通入只是为了防止倒吸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甲处的澄清石灰水验证并吸收可能存在的二氧化碳,不一定变浑浊,乙处的石灰水的作用是验证生成物中的二氧化碳,一定变浑浊,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先通入CO,再点燃乙处酒精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丁处酒精灯在通入CO 前应先点燃,防止CO 污染空气,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乙处固体几乎全变红后,继续通入CO,一是防止生成的铜再次被氧化,二是为了防止倒吸,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8. 构建知识网络可提高学习效率。下图是有关CO2的知识网络图,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 物质③具有可燃性 B. 物质⑤可能是金刚石
C. 物质②→物质①的转化可能为分解反应 D. 物质①和物质⑤生成物质④可放出热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物质③是甲烷,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物质⑤的化学式为C,可以为金刚石或石墨,故选项说法正确;
C、物质②→物质①,可以为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物质①和物质⑤生成物质④,即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9. 化学实验中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
实验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检验实验室制出的二氧化碳
异常情况
滤液浑浊
测定结果偏大
未看到火星四射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选项
A.可能是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B,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
C.可能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装置漏气
D.可能是石灰水的量不足
以上解释不合理的个数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D
【解析】
【详解】A、滤液浑浊,可能是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液体没有经过过滤从滤纸和漏斗壁的缝隙进入烧杯中,此选项错误;
B、红磷的量不足,不能使烧杯中的氧气消耗完,使瓶内外压强差变小,进入烧杯中水的体积偏小,使测量结果偏小,此选项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未看到火星四射,可能是刚有气泡冒出就收集使氧气的浓度偏低,也可能是铁丝没有进行打磨等,但装置漏气会使集气瓶中的水不会排出,收集不到氧气,此选项错误;
D、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可能是澄清石灰水变质,也可能是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但石灰水的量不足也是会出现浑浊现象的,此选项错误;
故选D。
20. 在如图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往2支试管中分别缓缓注入5mL含有石蕊试液的水和5mL澄清石灰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观察到左边试管内液体变红色右边试管内石灰水变浑浊
B. 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C. 充分反应后,U型管中的液面左边高于右边
D. 相同体积的水和石灰水,石灰水吸收的二氧化碳较多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观察到左边试管内液体变红色,右边试管内石灰水变浑浊,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等体积的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比水多,故右边气体减少的多,压强减小的多,故充分反应后,U型管中的液面左边低于右边,符合题意;
D、相同体积的水和石灰水,石灰水吸收的二氧化碳较多,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臭氧(O3)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25 km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臭氧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它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得多.若将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在无声放电条件下,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氧气中含有3%的臭氧.超音速飞机排出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部分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里昂”等都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臭氧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______的现象.
(3)在臭氧发生器中,氧气转变为臭氧的的过程属于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4)应采取____________的方法保护臭氧层.(写一种)
(5)二氧化硫遇到臭氧微热,即被迅速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跟水反应能生成硫酸,这是除去废气中二氧化硫的理想方法.写出二氧化硫与臭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
【答案】 ①. 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 ②. 木条复燃 ③. 化学 ④. 限制使用氟利昂(或减少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的排放等答案) ⑤. SO2+O3SO3
【解析】
【详解】(1)臭氧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状态)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
(2)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氧气具有居然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木条复燃的现象。
(3)在臭氧发生器中,氧气转变为臭氧的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4)应采取限制使用氟利昂的方法保护臭氧层。
(5)二氧化硫与臭氧微热条件下反应产生三氧化硫的符号表达式: SO2+O3SO3。
22. 202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我们生活用水主要通过水厂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地下水及地表水经过净化得到(如图)。
(1)地下水是重要水源。雨水经过种植土层和砂层能得到净化,还能补给地下水。种植土层和砂层在净化水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自来水厂输送到用户的自来水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纯水。
(3)自来水厂取水后可加入明矾【KAl(SO4)2·12H2O】作絮凝剂。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_____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
(4)生产自来水时,“投药消毒”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每一位公民都要爱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你的节水窍门有__________(写一条)。
【答案】(1)过滤 (2)不是
(3)吸附 (4)化学
(5)用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过滤:是将固体和液体分开的操作;种植土层和砂层可以将水中的一些固体杂质和水分开。所以种植土层和砂层在净化水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过滤。
【小问2详解】
自来水厂除去的是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水中还含有可溶性的杂质,所以自来水厂输送到用户的自来水不是纯水。
【小问3详解】
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小问4详解】
消毒剂可以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失去活性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所以“投药消毒”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小问5详解】
节水窍门,例如用洗菜水浇花等。
23. 据图中的实验常用仪器或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
(2)装置B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改正后完成后面的实验。
(3)用改正后的B装置制取氧气,选用高锰酸钾制取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4)若用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若想收集一瓶较纯的气体用于做铁丝燃烧的实验,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请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密度较空气大。实验室常用Na2SO3固体和浓H2SO4溶液反应制取,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SO2,气体应从_______(填“a”或“b”)口进入。
【答案】(1)酒精灯 (2)伸入试管的导管太长
(3) ①.
②.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4) ①.
②. E ③.
(5) ①. A ②. a
【解析】
【小问1详解】
仪器a是酒精灯;
【小问2详解】
装置B中的导管伸入的太长,不利于装置内空气排出,应稍伸出胶塞即可;
【小问3详解】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化学方程式为:;为了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小问4详解】
装置A是固液不加热型装置,采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要收集较纯的氧气,应采用E装置收集;铁在氧气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5详解】
实验室常用Na2SO3固体和浓硫酸溶液反应制取,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应选用A为发生装置;若用F装置收集SO2,二氧化硫的密度大于空气,气体应从a口进入。
24. 某化学小组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探究其性质。如图是有关实验的部分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a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甲同学用A和C组合制取二氧化碳,乙同学用B和C组合制取二氧化碳,你认为那个组合更便于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___________(填写甲或乙)。写出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甲同学在实验室中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取一瓶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气体发生装置B→_________→_________→C(选填装置字母序号)。
(3)乙同学利用装置D进行二氧化碳性质实验时,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写出变红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乙同学将CO2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经过思考讨论后,设计了如图G装置,使该反应有了明显现象,则装置G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
【答案】(1) ①. 长颈漏斗 ②. 乙 ③.
(2) ①. F ②. E
(3)
(4)小气球胀大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a名称是长颈漏斗;
B装置可将固体置于多孔隔板上,关闭弹簧夹,通过长颈漏斗添加液体,固液接触,生成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将稀盐酸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气体导出,固液接触,反应开始,故填:乙;
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制得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碳酸氢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与二氧化碳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应先除杂后干燥,故填:B→F→E→C;
【小问3详解】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后,气体被消耗,装置内压强减小,故小气球胀大。
25. 将50g的贝壳(主要成分碳酸钙)在高温下灼烧至质量不再减少,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6.8g,此过程中,其它杂质不分解。已知:CaCO3CaO+CO2↑。求
(1)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2)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
【答案】(1)13.2
(2)设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则
解得x=30g
答: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30g。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0g-36.8g=13.2g。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九梓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末化学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蒋集农业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连江镇郭集学校一模化学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