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共19页。
第一学期1月月考
七 年 级 数 学
本试卷共6页,25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不是同类项的一对式子是()
A. 与 B. 与
C. 与 D. 与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解:A、是同类项,不合题意;
B、是同类项,不合题意;
C、所含字母不同,不是同类项,符合题意;
D、是同类项,不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类项的定义,同类项定义中的两个“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是易混点,因此成了中考的常考点.
2. 比较与时,把它们的顶点A和边AB重合,把和放在AB的同一侧,若,则( )
A. AD落在的内部 B. AD落在的外部
C. AC和AD重合 D. 不能确定AD的位置
【答案】A
【解析】
【分析】如果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且有一边重合,两角的另一边均落在重合边的同旁:如果这两边也重合,说明两角相等;如果两边不重合,另一条边在里面的小,在外面的大;由此方法直接填空即可.
【详解】比较∠CAB与∠DAB时,把它们的顶点A和边AB重合,把∠CAD和∠DAB放在AB的同一侧,若∠CAB>∠DAB,则AD落在∠CAB的内部.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利用重合的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注意两个重合:顶点和一边;一个同侧:两个角的另一条边在重合边的同侧.
3. 若数轴上点表示的数是-2,则与点相距 4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 )
A. B. C. -2或6 D. -6或2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数轴的性质,与点相距 4个单位长度的点有两个方向,即可得解
【详解】若所求点在点A左侧,则表示的数为-6;
若所求点在点A右侧,则表示的数为2;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数轴的性质,熟练掌握,即可解题.
4. 利用如图1的二维码可以进行身份识别.某校建立了一个身份识别系统,图2是某个学生的识别图案,黑色小正方形表示1,白色小正方形表示0.将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记为,,,,那么可以转换为该生所在班级序号,其序号为.如图2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为0,1,0,1,序号为,表示该生为5班学生.表示6班学生的识别图案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班级序号的计算方法一一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A. 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为1,0,1,0,序号为,表示该生为10班学生.
B. 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为0,1, 1,0,序号为,表示该生为6班学生.
C. 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为1,0,0,1,序号为,表示该生为9班学生.
D. 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为0,1,1,1,序号为,表示该生为7班学生.
故选B.
【点睛】属于新定义题目,读懂题目中班级序号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数轴上表示的点一定在原点的左边 B. 有理数a的倒数是
C. 一个数的相反数一定小于或等于这个数 D. 如果,那么a是负数或零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倒数、相反数、绝对值的定义来解答.
【详解】解:A.如果,那么在数轴上表示的点在原点的右边,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只有当时,有理数才有倒数,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负数的相反数大于这个数,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如果,那么是负数或零,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数轴、倒数、相反数、绝对值准确理解实数与数轴的定义及其之间的对应关系.倒数的定义:两个数的乘积是1,则它们互为倒数;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绝对值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6. 定义一种对正整数n的“F”运算:①当n为奇数时=3n+1;②当n为偶数时,=(其中k是使为奇数的正整数)……,两种运算交替重复进行,例如,取n=24则:
若n=13,则第2019次“F”运算的结果是( )
A. 1 B. 4 C. 2019 D. 42019
【答案】B
【解析】
【分析】计算n=13时第一,二,三,四,五,六次的运算的结果,找出规律在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若n=13
第一次结果:3n+1=40
第二次结果为:=5
第三次结果为:3n+1=16
第四次结果: =1
第五次结果为:4
第六次结果为:1
可以看出从第三次开始,结果只有1,4两个数轮流出现.
当次数为偶数时结果为1;次数为奇数时,结果是4;
【点睛】本题在于寻找规律.
7. 若A与B都是二次多项式,则A﹣B:(1)一定是二次式;(2)可能是四次式;(3)可能是一次式;(4)可能是非零常数;(5)不可能是零.上述结论中,不正确的有( )个.
A. 5 B. 4 C. 3 D. 2
【答案】C
【解析】
【分析】多项式相减,也就是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时只是把系数相加减,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所以结果的次数一定不高于2次,由此可以判定正确个数.
【详解】∵多项式相减,也就是合并同类项,
而合并同类项时只是把系数相加减,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结果的次数一定不高于2次,
当二次项的系数相同时,合并后结果为0,
所以(1)和(2)(5)是错误的.
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多项式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多项式的定义.
8. 已知关于x的多项式的取值不含x2项,那么a的值是( )
A. -3 B. 3 C. -2 D. 2
【答案】D
【解析】
【分析】先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化简,然后根据题意令x2的系数为0即可求出a的值.
【详解】解:
=
=
∵关于x的多项式的取值不含x2项,
∴
解得: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整式的加减:不含某项的问题,掌握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和不含某项即化简后,令其系数为0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9. 观察图中菱形四个顶点所标的数字规律,可知数2019应标在( )
A. 第504个菱形的左边 B. 第505个菱形的左边
C. 第504个菱形的上边 D. 第505个菱形的下边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每4次一循环,即可找到规律得到数2019的位置.
【详解】∵2019÷4=504…3,
故2019的位置是第504个菱形的左边
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图形的规律探索,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到规律.
10. 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从图7中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三角形数”之和.下列等式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给定的部分“三角形数”和“正方形数”找出“三角形数”可看成从1开始几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以及“正方形数”可看成某个自然数的平方,依此规律逐一分析四个选项中的三个数是否符合该规律,由此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A、13不是正方形数,不合题意;
B、9和16不是三角形数,不合题意;
C、36=62=(5+1)2,n=5;
两个三角形的数分别是:1+2+3+4+5=15;1+2+3+4+5+6=21;
故C符合题意;
D、18和31不是三角形数,不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数字的变化类,根据给定的部分“三角形数”和“正方形数”找出“三角形数”和“正方形数”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已知和是同类项,则_____.
【答案】0
【解析】
【分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可得关于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再把的值代入所求式子计算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得:,
解得:,
∴.
故答案为:0.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类项的定义和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熟练掌握上述基本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2. 非零实数的倒数是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倒数定义即可得答案.
【详解】解:非零实数的倒数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与实数相关的概念,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3. 一副三角板与如图摆放,且,,,平分,平分.当三角板绕点顺时针旋转(从图到图).设图、图中的的度数分别为,,_____度.
【答案】105
【解析】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分别求出,的值,计算即可.
【详解】解:如图1:
∵,,,
∴,
,
∵平分,平分,
∴,
,
∵,
即,
∴;
如图2:
∵,,,
∴,
,
∵平分,平分,
∴,
,
∵,
即,
∴;
∴;
故答案为:105.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4. 一种商品原来的销售利润率是47%.现在由于进价提高了5%,而售价没变,所以该商品的销售利润率变成了______.(注:销售利润率=(售价﹣进价)÷进价)
【答案】40%
【解析】
【分析】设出原来的售价和进价,根据原来的销售利润,可得出原售价和原进价的关系式,再代入售价提高后的销售利润率计算公式中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原来的售价是b,进价是a,
则有:×100%=47%
∴b=1.47a.
由于进价提高了5%,而售价没变,
则该商品的销售利润率为:
×100%=×100%=40%.
故答案为:40%.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分式方程,理清题目给出的等量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 设是一个四位数,,,,是阿拉伯数字,且,则式子的最大值是_____.
【答案】16
【解析】
【分析】若使的值最大,则最低位数字最大,最高位数字最小即可,同时为使式子最大,则应最小,且使低位上的数字不小于高位上的数字,故,此时只能为1,所以此数为,再代入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解:若使的值最大,则最低位数字最大,最高位数字最小即可,同时为使式子最大,则应最小,且使低位上的数字不小于高位上的数字,故,此时只能为1,所以此数为,
的最大值.
故答案为:16.
【点睛】此题考查了绝对值,要使的值最大,则最低位数字最大,最高位数字最小,再根据低位上的数字不小于高位上的数字解答.
16. 当 x=1 时,代数式 ax²﹣2bx+1 的值等于 5,则当 x=2 时,代数式﹣2ax²+8bx﹣1 的值为______ .
【答案】-33.
【解析】
【分析】利用x=1时ax2-2bx+1的值等于5得到a-2b=4,而当x=2时,-2ax2+8bx-1=-8a+16b-1,利用因式分解得方法得到-8a+16b-1=-8(a-2b)-1,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
【详解】∵x=1时ax2-2bx+1的值等于5,
∴a-2b+1=5,
即a-2b=4,
∴当x=2时,-2ax2+8bx-1=-8a+16b-1=-8(a-2b)-1=-8×4-1=-33.
故答案为-33.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代数式的值,求得a-2b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17. 如图,在数轴上,点表示1,现将点沿轴做如下移动:第一次将点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第二次将点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达点,第三次将点向左移动9个单位长度到达点,按照这种移动规律移动下去,第次移动到点,如果点与原点的距离不小于20,那么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答案】13
【解析】
【分析】当n为奇数的点在点A的左边,各点所表示的数依次减少3,当n为偶数的点在点A的右侧,各点所表示的数依次增加3.
【详解】解:根据题目已知条件,A1表示的数,1-3=-2;
A2表示的数为-2+6=4;
A3表示的数为4-9=-5;
A4表示的数为-5+12=7;
A5表示的数为7-15=-8;
A6表示的数为-8+18=10,
A7表示的数为10-21=-11,
A8表示的数为-11+24=13,
A9表示的数为13-27=-14,
A10表示的数为-14+30=16,
A11表示的数为16-33=-17,
A12表示的数为-17+36=19,
A13表示的数为19-39=-20.
所以点An与原点的距离不小于20,那么n的最小值是13.
故答案为13.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字变化规律,根据数轴发现题目规律,按照规律解答即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第18、19小题6分,第20、21小题7分,第22、23小题8分,第24、25小题10分.
18. 计算:.
【答案】2
【解析】
【分析】根据有理数加减中的简便运算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
.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加减中的简便运算,熟练掌握有理数加减中的简便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9. 计算:.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
.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0. 为庆祝元旦,甲、乙两校准备联合文艺汇演,甲、乙两校共92人(其中甲校人数多于乙校人数,且甲校人数不够90人)准备统一购买服装(一人买一套)参加演出,下面是服装厂给出的演出服装的价格表:
购买服装的套数
1套至45套
46套至90套
91套及以上
每套服装的价格
70元
60元
50元
如果两所学校分别单独购买服装,一共应付5920元.
(1)如果甲、乙两校联合起来购买服装,那么比各自购买服装共可以节省多少钱?
(2)甲、乙两校各有多少学生准备参加演出?
(3)如果甲校有8名同学抽调去参加迎元旦书法比赛不能参加演出,那么你有几种购买方案,通过比较,你该如何购买服装才能最省钱?
【答案】(1)1320,(2)甲校有52人,乙校有40人,(3)有3种方案,甲,乙两校联合起来选择按50元一次购买91套服装最省钱.
【解析】
【分析】(1)联合购买需付费:92×50和5920比较即可;
(2)由于甲校人数多于乙校人数,且甲校人数不够90人,所以甲校人数在46﹣90之间.乙校人数在1﹣45之间.等量关系为:甲校付费+乙校付费=5920;
(3)方案1为:分别付费;
方案2:联合购买92﹣8=84套付费;
方案3:联合买91套按50元每套付费.
【详解】解:(1)∵甲、乙两校共92人,
∴甲、乙两校联合起来购买服装需50×92=4600(元),
∴5920﹣4600=1320(元)
答:甲、乙两校联合起来购买服装,那么比各自购买服装共可以节省1320元.
(2)设甲校人数为x人(依题意可知46<x<90),则乙校人数为(92﹣x)人,依题可得:
60x+70(92﹣x)=5920,
解得:x=52,
∴92﹣x=40.
答:甲校有52人,乙校有40人.
(3)依题可得:抽调后甲校人数为:52﹣8=44(人),
∴方案一:各自购买服装需44×70+40×70=5880(元);
方案二:联合购买服装需(44+40)×60=5040(元);
方案三:联合购买91套服装需91×50=4550(元);
综上所述:因5880>5040>4550.
∴应该甲,乙两校联合起来选择按50元一次购买91套服装最省钱.
答:甲,乙两校联合起来选择按50元一次购买91套服装最省钱.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仔细分析,找出合适的所求的量的等量关系.
21. 某学校2019学年举行席地绘画大赛.共收到绘画作品480件,其中的优秀作品评出了一、二、三等奖.
占获奖总数的几分之几
获奖作品的件数
一等奖
b
二等奖
c
三等奖
a
96
(1)则a= ;b= ;c= ;
(2)学校决定为获一等奖同学每人购买一个书包,获得二等奖同学每人购买一个文具盒,获得三等奖同学每人购买一支钢笔,并且每位获奖同学颁发一个证书,已知文具盒单价是书包单价的,证书的单价是文具盒单价的,钢笔的单价是文具盒单价的,学校购买书包、文具盒、钢笔共用4000元,那么学校购买证书共用了多少元?
【答案】(1),b=32,c=64;(2)共用576元
【解析】
【分析】(1)根据所给信息,计算一、二等奖占获奖总数的多少即可求出a,再根据题意列方程、再解方程即可求出b和c的值;
(2)设文具盒的单价为x元,然后表示出其他物品的单价,最后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1)
设获奖作品的件数为x件.
根据题意,得x=b,x=c,ax=96,
解得:b=32,c=64
故答案为、32、64.
()设文具盒的单价为x元,则钢笔的单价为x元,书包的单价为x÷=x元,证书的
价为x元.根据题意,得
32×x +64x+96×x=4000
解得x=30
则证书共用了192×x=192××30=576.
答:学年购买证书共用576元.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表格所给信息,设合适的未知数并表示其它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 甲、乙两班学生到水果超市购买橘子,已知橘子的价格如下表:甲班分两次共购买橘子千克(第一次不超过千克),共花费元;而乙班则一次购买橘子千克.
购买橘子的千克数
不超过5千克
超过5千克但不超过10千克
超过10千克
每千克的价格
6元
5元
4元
(1)乙班比甲班少花费 元;
(2)甲班第一次、第二次分别购买了多少千克的橘子?
【答案】(1)8 (2)甲班第一次购买了千克的橘子,第二次购买了千克的橘子
【解析】
【分析】(1)由题意得,计算乙班支付的费用,解得即可;
(2)设甲班第一次购买千克,则第二次购买千克,由题意列方程求解即可.
【小问1详解】
解:乙班共支付:元,
乙班比甲班少付出元,
故答案为:8.
【小问2详解】
解:设甲班第一次购买千克,则第二次购买千克,
根据题意,得,
解得:,
∴.
故甲班第一次购买了千克的橘子,第二次购买了千克的橘子.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3. 以下是两张不同类型火车车票“DXXXX次”表示动车,“GXXXX次”表示高铁,已知该列动车和高铁的平均速度分别为,,两列火车的长度不计.
经过测算,如果两列火车直达终点即中途都不停靠任何站点,高铁比动车将早到1h,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在两列火车直达终点的过程中,设动车行驶的时间为a小时,请用含字母a的代数式表示出两列火车之间的距离;
在中测算的数据基础上,已知A,B两地途中依次设有5个站点,,,,,且,动车每个站点都停靠,高铁只停靠,两个站点,两列火车在每个停靠站点都停留求该列高铁追上动车的时刻.
【答案】(1)1200km;(2);(3)高铁在8:55追上动车.
【解析】
【分析】设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xkm,高铁比动车将早到1h且晚出发1小时,所以高铁比动车少用2小时,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由动车行驶的时间为a小时的时候,高铁行驶的时间为小时,据此知两列火车之间的距离为,整理即可得.
根据可求出每个相邻站点距离,利用时间路程速度可求出两车经过每个相邻站点的时间,结合两车出发的时间及停靠站点休息的时间可得出高铁在站、站之间追上动车,设高铁经过t小时之后追上动车,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即可得出关于t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t值,再加上出发时间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解:设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xkm,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200km.
动车行驶的时间为a小时的时候,高铁行驶的时间为小时,
则两列火车之间的距离为.
每个相邻站点距离为,
动车到每一站所花时间为分钟,
高铁到每一站所花时间为分钟.
,
高铁在站、站之间追上动车.
设高铁经过t小时之后追上动车,
根据题意得:,
解得:,
::55.
答:该列高铁在8:55追上动车.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通过分析两车的行驶过程,找出高铁追上动车的大致位置.
24. 【新知理解】
如图①,点C在线段上,图中共有三条线段、和,若其中有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外一条线段长度的2倍,则称点C是线段的“巧点”.
(1)线段的中点 这条线段的“巧点”(填“是”或“不是”);
(2)若,点C是线段的巧点,则 cm;
(3)【解决问题】如图②,已知.动点P从点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向点B匀速移动;点Q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向点A匀速移动,点P、Q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停止,设移动的时间为t(s).当t为何值时,A,P,Q三点中其中一点恰好是另外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巧点?说明理由.
【答案】(1)是 (2)4或6或8
(3),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1)根据“巧点”的定义,判断即可;
(2)根据“巧点”的定义,分三种情况,求解即可;
(3)t秒后,,,分三种情况,求解即可.
【小问1详解】
解:如图,当C是线段的中点,则,
∴线段的中点是这条线段的“巧点”.
故答案为:是;
【小问2详解】
解:∵,点C是线段的巧点,
∴或或;
故答案为:4或6或8;
【小问3详解】
解:t秒后,,
①由题意可知A不可能为P、Q两点的巧点,此情况排除.
②当P为A、Q的巧点时,
Ⅰ.,即,解得;
Ⅱ.,即,解得;
Ⅲ.,即,解得;
③当Q为A、P的巧点时,
Ⅰ.,即,解得(舍去);
Ⅱ.,即,解得;
Ⅲ.,即,解得.
综上可得,当秒时,A,P,Q三点中其中一点恰好是另外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巧点.
【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25. 已知:中,是最小的合数,满足等式:,点P是的边上一动点,点P从点B开始沿着的边按顺序顺时针移动一周,回到点B后停止,移动的路程为S,如图1所示.
(1)试求出的周长;
(2)当点P移动到边上时,化简:.
【答案】(1)15 (2)35
【解析】
【分析】(1)根据a是最小的合数,满足等式: ,找到的值即可计算的周长;
(2)当点P移动到边上时,,再去绝对值化简即可求值.
【小问1详解】
∵a是最小的合数,
∴,
又∵
∴,
∴,
【小问2详解】
由题意得当点P移动到边上时,,
原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