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崇雅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展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拓展训练一
九年级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 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
A. 火烧赤壁 B. 刻舟求剑 C. 司马光砸缸 D. 滴水成冰
【答案】A
【解析】
【详解】A、燃烧均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B、刻舟求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C、司马光砸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D、水和冰均由水分子构成,故滴水成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本题选A。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 氧气用于支持燃烧 B. 氮气用作食品保护气
C. 稀有气体用于制造霓虹灯 D. 二氧化碳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氧气用于支持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B、氮气用作食品保护气,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C、稀有气体用于制造霓虹灯,是因为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D、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故选C。
3. 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混合物是( )
A. 二氧化碳 B. 稀有气体 C. 冰水混合物 D. 液氧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选项错误;B、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氩气、氖气等多种气体,属于混合物,选项正确;C、冰和水均由水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选项错误;D、液氧由氧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选项错误。故本题选B。
4. 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A. 分子之间有间隔 B.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微粒的性质分析,人们能够闻到茶香,是因为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最后运动到人的鼻腔中去了,故选B。
5.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检验气密性 B. 加热液体
C 取用固体粉末 D. 滴加液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检查气密性:连接装置,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加热,观察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证明气密性好;正确;
B、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防止液体受热溢出),用外焰加热;正确;
C、取用粉末状药品:先把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以免药品沾在管口或试管上;正确;
D、滴加液体:滴管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错误。
故选D。
6. 某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燃着的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的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此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A. 水蒸气 B. 二氧化碳 C. 炭粒 D. 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又重新燃烧起来,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常温下为固体(白烟),水蒸气不具有可燃性,故A错误;
B、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又重新燃烧起来,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且是气体,故C错误;
C、炭粒是黑色颗粒,故C错误;
D、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又重新燃烧起来,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白烟是石蜡蒸汽凝成的石蜡的固体小颗粒,故D正确。故选D。
7. 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汕尾市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硫 C. 一氧化碳 D. 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选项错误;
B、二氧化硫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形成硫酸,最终随雨水落到地面形成酸雨,二氧化硫是空气的污染物,选项正确;
C、一氧化碳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属于空气的污染物,选项正确;
D、可吸入颗粒物随空气被吸入人体内会危害人体健康,属于空气的污染物,选项正确,故选A。
8.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 木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
【详解】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选项A错误;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同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选项B正确;
C、因为空气中氧气浓度不是太高,所以铁丝在空气中并不会剧烈燃烧,选项C错误;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等,但描述现象时不能出现具体的物质名称,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选项D错误。
故选B。
9. 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A. 氧气、二氧化碳、空气 B. 二氧化碳、氧气、空气
C. 二氧化碳、空气、氧气 D. 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详解】燃着的小木条在空气中燃烧情况没有明显的变化,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燃着的小木条会熄灭,氧气有助燃性,所以燃着的小木条会燃烧的更旺,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依据分析,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二氧化碳、空气、氧气,故选C。
10. 下列关于氮气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食品防腐 B. 制成各种电光源
C. 医疗冷冻麻醉 D. 制化肥的重要原料
【答案】B
【解析】
【详解】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可用于食品防腐,液态氮能够获得超低温,可用于医疗麻醉,同时氮气是工业生产氮肥的重要原料,而制成电光源是稀有气体的用途。故选B。
11. 其中最能说明镁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的现象是
A. 剧烈燃烧 B. 发出耀眼的白光 C. 放出大量的热 D. 生成白色固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详解】A、剧烈燃烧是反应的现象,不能说明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的本质,选项错误;
B、发出耀眼的白光是反应的现象,不能说明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的本质,选项错误;
C、放出大量的热是反应的现象,不能说明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的本质,选项错误;
D、生成白色固体说明有新物质生成 ,该现象说明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故选:D。
12. 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B.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D.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又被称为“惰性气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氧气,说法正确;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以抑制食物被氧化和细菌的生长,可用于食品防腐,说法正确;
C、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21%,不是质量分数,说法错误;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又被称为“惰性气体”,说法正确。
故选C。
13. 下列有关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酒精灯不用时,需用灯帽盖灭,不许用嘴吹灭,以防酒精灯内酒精上部的酒精蒸气着火喷出伤人,故A错误;
B、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酒精流出着火,故B错误;
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免酒精流出着火,故C错误;
D、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故D正确。
故选D。
14. 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
A. 氧化剂 B. 催化剂 C. 反应物 D. 生成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因此二氧化锰是生成物,不是氧化剂,选项错误;
B、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因此二氧化锰是生成物,不是催化剂,选项错误;
C、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因此二氧化锰是生成物,不是反应物,选项错误;
D、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因此二氧化锰是生成物,选项正确;
故选:D。
15. 某同学取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体积【V(O2)】、二氧化锰的质量【 M(MnO2)】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产生的氧气不能无限增多,错误;
B、开始时没有氧气的产生,故氧气初始体积为0,错误;
C、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其质量保持不变,错误;
D、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其质量保持不变,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7分。请把各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6.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
(1)现有①氮气②氧气③水蒸气④二氧化碳⑤二氧化硫五种物质,请按要求将序号填入空格中: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且性质稳定的气体_______。
②放在空气中的脆饼干变软了,是因为空气中有_______。
③小白鼠在密封的容器中可以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
④在空气中含量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气体是_______。
⑤如果空气中含有_______、二氧化氮等气体会引起酸雨。
(2)“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十九大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词之一。
①为了防止空气污染,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可以做到的措施有_______(答一点即可)。
②下列行为不会增加PM2.5的是_______(填序号)。
A.禁烧垃圾 B.治理工地扬尘 C.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③下列措施中,你认为可以改善空气质量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推广使用新能源 B.加强企业排污管理 C.雾霾天气,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
【答案】 ①. ① ②. ③ ③. ② ④. ④ ⑤. ⑤ ⑥. 节约用电(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⑦. ABC ⑧. ABC
【解析】
【详解】(1)①在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是①氮气,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②放在空气中的脆饼干变软了,是因为空气中有③水蒸气;
③氧气能够支持呼吸,小白鼠在密封的容器中可以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②氧气;
④在空气中含量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是④二氧化碳;
⑤在空气中会导致酸雨形成的是⑤二氧化硫。
(2)①造成大气污染主要原因有:工厂废气、化石燃料的燃烧、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因此要减少含硫煤的使用、多植树造林、使用自行车、少开私家车、少放烟花爆竹等,可以保护空气。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多植树造林、使用自行车、少放烟花爆竹等,保护空气。
②A、焚烧垃圾是造成PM2.5增加的原因,禁烧垃圾可以减少PM2.5,故A选项符合题意;
B、工业扬尘是造成PM2.5增加的原因,治理工地扬尘是解决PM2.5增加的方法之一,故B选项符合题意;
C、烟花爆竹的燃放是造成PM2.5增加的原因,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可以减少PM2.5,故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BC。
③A、推广使用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大量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等,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A选项符合题意;
B、加强企业排污管理,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B选项符合题意;
C、雾霾天气,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BC。
【点睛】本题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用途、空气的污染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7. 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可以观察到蜡块会漂浮,这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_______。
(2)点燃蜡烛,将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图),约1秒后移开,可以看到火柴梗与_______(填字母)层火焰相接触的部分最先碳化。所以在加热时,应使用火焰的_______进行加热。
(3)取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片刻后观察到烧杯内壁附着_______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观察到石灰水变_______。这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写出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答案】(1)小 (2) ①. a ②. 外焰
(3) ①. 水珠 ②. 浑浊 ③. 二氧化碳 ④.
【解析】
【小问1详解】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把它放入水中,可以观察到蜡块会漂浮,这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小;故填:小;
【小问2详解】
点燃蜡烛,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燃烧充分,温度最高,将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约1秒后移开,可以看到火柴梗与a层火焰相接触的部分最先碳化。所以在加热时,应使用火焰的外焰进行加热;故填:a;外焰;
【小问3详解】
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取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片刻后观察到烧杯内壁附着水珠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振荡后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故填:水珠;浑浊;二氧化碳;。
三、实验题
18. 在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常用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如下图所示的四种,请回答问题:
(1)工业上常采用途径丁来制取氧气,这种方法是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以绿色化学的理念,你认为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_______(填“甲”、“乙”或“丙”)途径更能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2)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些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标号ab的仪器名称:a_______,b_______。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试管口应放_______,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__(填序号)能收集到较纯净的O2。
③将以下实验步骤的序号按正确的先后次序排列为_______。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检查气密性 C.熄灭酒精灯 D.向试管中装入药品 E.收集气体 F.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G.从水中移出导管
④实验室里还会通过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此时发生装置应该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装置。用C装置收集氧气,原因是_______。
⑤化石燃料之一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的气体,在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加热制得,则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选择_______(填序号),收集装置选择_______(填序号)。
【答案】(1) ①. 物理 ②. 乙
(2) ①. 酒精灯 ②. 集气瓶 ③. 或
④. 一团棉花
⑤. E ⑥. BDFAEGC ⑦. B ⑧.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⑨. A ⑩. D##E
【解析】
【小问1详解】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根据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而分离出氧气,所以是物理变化;
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或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浪费能源还污染环境,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装置操作简单、安全,不需加热,生成物是水和氧气,无污染,更能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故填:物理;乙;
小问2详解】
①由图可知,仪器a是酒精灯,仪器b是集气瓶;
②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符号表达式为;
为防止加热时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排气法收集的气体较干燥,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故收集较纯净的O2应选装置E。
③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B.检查气密性 D.向试管中装入药品 F.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A.点燃酒精灯加热 E.收集气体 G.从水中移出导管 C.熄灭酒精灯。
④实验室里通过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故发生装置应该选用B装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
⑤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加热制取甲烷,属于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可用装置A;甲烷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故可用向下排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D或E。
四、综合能力题
19. 小明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请你结合实验完成下列各题:
(1)放在燃烧匙内物质是_______。该物质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等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2)通过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3)由本实验还可以推知瓶内剩余气体的哪一性质?试写出其中一种_______。
(4)①若将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_______(填“能”或“否”)。
②请写出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
【答案】(1) ①. 红磷 ②. 发出黄白色火焰,有大量白烟生成,放热 ③. ④. 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进水量约为集气瓶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
(2)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3)不易溶于水 (4) ①. 否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燃烧匙内放置红磷,点燃后其剧烈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其符号表达式为:。燃烧现象为:发出黄白色火焰,有大量白烟生成,放热。燃烧结束后,集气瓶内氧气被消耗,气压减小,故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进水量约为集气瓶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
【小问2详解】
空气中氧气具有助燃性被红磷燃烧所消耗,冷却却后进入水的量大约为原来集气瓶中空气所含氧气的量,故可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小问3详解】
进水量约为氧气量,可以推知瓶内剩余气体的不易溶于水,否则无法测定其中氧气含量。
【小问4详解】
若将红磷换成木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气压几乎不变,反应前后无法产生压强差,水无法进入集气瓶,该实验无法成功;木炭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气体二氧化碳。其符号表达式为:。
【点睛】熟练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
20. 某同学设计下表所示实验,探究铜对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操作
装置
现象
1.取一小块铜丝网,卷成茧形,固定在铜丝上
/
2.分别向①和②中注入15mL、30%的H2O2,并放入盛有热水的③中
约1min后可观察到①和②中都有少量气泡产生
3把铜丝插入①中
①中有大量气泡产生,约5min后
不再有气泡产生:此时②中仍然有少量气泡产生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仪器②在实验中的目的是_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3)如果本实验探究铜是不是过氧化氢(H2O2)分解的催化剂,需要对上述方案进行补充,根据催化剂的概念,你认为还需对铜进行哪些验证?_______。
【答案】(1) ①. 试管 ②. 对照作用
(2)铜在该反应中能够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
(3)反应后铜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变化
【解析】
【小问1详解】
题中所给仪器①的名称为:试管,根据题中信息可以知道仪器②的作用为对照作用,故填:试管;对照作用;
【小问2详解】
根据表格中的实验现象可以知道铜在该反应中能够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故填:铜在该反应中能够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
【小问3详解】
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可以知道,催化剂改变了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但是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所以若确定铜是否为催化剂还要验证反应后铜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变化,即称量实验前铜丝网的质量和实验后干燥铜丝网的质量,再将干燥的铜丝网插入过氧化氢溶液中重复做上诉实验,若实验前后铜丝网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且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加快,则证明铜是过氧化氢(H2O2)分解的催化剂,故填:反应后铜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变化。
21. A-H八种物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其中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H是一种黑色固体,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试推断: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C_______;G_______。
(2)若E为白色固体,则反应②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若E为无色液体时,则E的名称为_______。
(3)反应③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B在反应②中的作用是_______。
【答案】(1) ①. 锰酸钾 ②. 铁
(2) ①.
②. 分解反应
③. 过氧化氢
(3) ①.
②. 化合反应 ③. 催化作用
【解析】
【分析】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为氧气;H是一种黑色固体,推断H为四氧化三铁,则G为铁;在②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则B为催化剂;A加热生成B、C和氧气,则A是高锰酸钾、B为二氧化锰、C为锰酸钾;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C为锰酸钾;G为铁;
【小问2详解】
E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F和氧气,若E为白色固体,则E为氯酸钾,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符号表达式为:;该反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若E为无色液体时,E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F和氧气,则E为过氧化氢;
【小问3详解】
反应①是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为:;符号表达式为:;该反应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二氧化锰在反应②中作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综合能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