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功能课件
展开考点1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研读教材 夯实必备知识内化知识 提升素养能力瞄准高考 强化迁移应用
1.能量流动的概述(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2)能量流动的四个环节
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2.能量流动的过程(1)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
由图分析:①输入该营养级的总能量是指图中的__(填字母)。②粪便中的能量(c)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应为______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中流向______的部分。③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被利用的能量(j)。
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
分解者利用的能量(f-c)
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i)
(2)能量流经生态系统的过程
5.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帮助人们将生物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2)帮助人们科学规划和设计____________,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3)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____________的部分。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 )提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照射在生产者上的太阳能。( )提示: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3.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 )
4.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该狼获得了兔子能量的10%~20%。( )提示:能量传递效率针对的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中的所有生物,不针对个体。5.农业生态系统中,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提示:沼液和沼渣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又能成为人类的能源物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而能量不能循环利用。
6.研究能量流动,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全部流向人类。( )提示:由于在各营养级中都会有生物的细胞呼吸存在,通过细胞呼吸,部分能量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因此研究能量流动,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但是做不到全部流向人类。7.一般来说,植物的总干重通常大于植食性动物的总干重。( )
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食草动物比食肉动物有生存优势的原因。(选择性必修2 P77“正文信息”)提示:食物链短,能量流失少,可更多获得生产者的能量。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转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生物体______中,而另一部分通过生物的____作用以____的形式散失至无机环境中,两部分之和与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选择性必修2 P76“积极思维”)
3.下图表示甲、乙两个特定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选择性必修2 P80“图3-2-7”)
(1)依生态学原理看,同样重量的玉米,________________可养活更多的人,理由是甲中人处于第二营养级,与乙相比____________。
(2)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则甲、乙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哪个较高?(3)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鸡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对吗?为什么?提示:(1)甲 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损耗小(2)乙。(3)不对。甲、乙中“人”代表的是相应营养级,并非“一个人”。
1.人们不断地对江南某湿地保护区进行除草、杀虫的目的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土壤中的线虫类群丰富,是土壤食物网的关键组分。若捕食性线虫(其可捕食食细菌线虫)为该土壤中的最高营养级,与食细菌线虫相比,捕食性线虫同化能量的去向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流入下一营养级
3.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只显示部分)。
牧民通过养羊获取该生态系统的能量,经测算发现羊的同化量远小于草同化量的1/10,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羊属于第二营养级,该营养级还有食草昆虫和鼠等多个种群
1.某一营养级能量的来源与去路分析
(2)能量去向: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可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①定量不定时(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能量的最终去路):a.自身呼吸消耗;b.流入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c.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②定量定时(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a.自身呼吸消耗;b.流入下一营养级;c.被分解者分解利用;d.未利用,既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这部分的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因此“未利用”是指在有限的时间“还没来得及被利用的能量”。可表示如图:
2.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1)在食物网中,能量传递效率不是以个体或种群为单位的,而是以营养级为单位的,如对于食物网 ,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指(B+C)同化的总能量占A同化的总能量的10%~20%。(2)求最高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最大值”或“最小值”①在一条食物链中,若生产者(第一营养级)能量为100%,那么第n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为(20%)n-1,最少为(10%)n-1。
②在多条食物链中,最高营养级从不同渠道得到的能量比不定,已知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求较高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
(3)求最低营养级消耗量的“至少”或“最多”①如一条食物链共有n个营养级,则第n营养级生物每增加1 kg体重:a.“至少”需要消耗的生产者的量
b.“最多”需要消耗的生产者的量
②在多条食物链中,若已知较高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求所需较低营养级生物的能量:
(4)关于“定值”的计算在食物网中,某一营养级同时从上一个营养级的多种生物中按一定比例获取能量,则按照单独的食物链进行计算后再合并。
1.能量流动过程的“一来二去”模型
(1)若A是初级消费者摄入量;则B是____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____。(2)初级消费者摄入量=______________。(3)同化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于自身生命活动的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于自身生命活动的能量
用于自身生命活动的能量
2.能量流动过程的“一来三去”模型
(1)D、E、F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营养级______。(2)三条去路(最高营养级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量流动过程的“一来四去”模型
(1)D、E、F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营养级______。(2)四条去路(最高营养级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1考查能量流动的过程分析1.(2022·江苏苏州模拟预测)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的能量类型和去向(d表示该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能量类型和去向示意图
A.不同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不完全相同B.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值中一定包含了b1C.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1/(a1+b1+c1+d1)×100%D.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存在于有机物中,属于生产者所同化的能量
C [生产者通过自养的方式获得物质和能量,其他营养级通过异养的方式获得物质和能量,不同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不完全相同,A正确;b1是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值中一定包含了b1,B正确;b1是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不是同化量,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2+b2+c2+d2)/(a1+b1+c1+d1)×100%,C错误;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存在于有机物中,没有被初级消费者同化,属于生产者所同化的能量,D正确。故选C。]
2.(多选)(2022·江苏南京模拟预测)下表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在食虫鸟种群中的全部流动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食虫鸟种群未被同化的能量占摄入能量的37.5%B.未被同化中的部分能量以粪便的形式从食虫鸟传递给分解者C.有机物形式储存的能量与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之和就是该鸟的同化量D.正常情况下,同化相同的能量,该食虫鸟用于呼吸散失的能量比青蛙低
BD [表中数据显示:该食虫鸟种群同化的能量为12×103+8×103=2×104 kJ,未被同化的能量=3.2×104-2×104=1.2×104 kJ,未被同化的能量占摄入的能量比例为:1.2×104÷(3.2×104)×100%=37.5%,A正确;能量流动的过程中,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B错误;同化量包括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无机物形式)和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有机物形式储存的能量),储存的能量主要去向有流向分解者和流向下一营养级,C正确;青蛙属于变温动物,食虫鸟是恒温动物,为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正常情况下,同化相同的能量,其用于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比青蛙高,D错误。故选BD。]
考向2考查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其应用3.(2022·江苏南京开学考试)下面是某生态农场生产流程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生态系统能量的良性循环B.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能量传递效率降低C.每一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循环利用了农业有机废弃物,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D.当蚯蚓利用食用菌杂屑并将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从第三营养级流入第四营养级
C [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能循环,A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一般在10%~20%,由下一级固定的能量/上一级固定的能量表示,不会因营养级的增多或减少而改变,B错误;每一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循环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从而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C正确;蚯蚓属于分解者,D错误。故选C。]
4.(多选)(2022·江苏高邮第一中学高三开学考试)自古以来,蝗灾就是危害农业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为治理蝗灾,古代劳动人民想出了很多办法。明代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提到:故涸泽者,蝗之本原也,欲除蝗,图之此其地矣;明末清初陈世仪在《除蝗记》中记载:蝗未解飞,鸭能食之,鸭群数百入稻畦中,蝗顷刻尽,亦江南捕蝗一法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蝗灾发生时,调查蝗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B.“欲除蝗,图之此其地矣”,指通过改造蝗虫发生地提高成虫的死亡率C.“蝗未解飞,鸭能食之”,指蝗虫防治要尽早引入天敌D.“鸭群数百入稻畦中,蝗顷刻尽”,能调整稻田中能量流动的方向
ACD [蝗灾发生时,蝗虫数目较多计数,但比较容易捕捉,所以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正确;“欲除蝗应图涸泽之地”指如果要除去蝗灾则应该去除涸泽之地,是从根本上除去蝗虫的生存环境,减小其环境容纳量,B错误;“蝗未解飞,鸭能食之”,是利用鸭控制蝗虫的数量,指蝗虫防治要尽早引入天敌,C正确;“鸭群数百入稻畦中,蝗顷刻尽”,能够将蝗虫的能量更多的流入鸭体内,调整了稻田中能量流动的方向,D正确。故选ACD。]
考向3考查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5.(2022·江苏南京高三期末)某小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如下图所示[单位为103 kJ/(m2·y)],A、B、C、D代表不同的生物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A、B、C、D构成的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主要渠道B.B→D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8.7%C.若利用A凋落的枝叶种植茶树菇,可以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D.C分解有机物获取能量,同时也为A提供无机盐和CO2
D [据图可知,A为生产者、B为初级消费者、D为次级消费者、C为分解者。A的同化量为5+16+25=46[103 kJ/(m2·y)],B的同化量为16+2=18[103 kJ/(m2·y)],根据分析可知,C为分解者,不进入食物链,A错误;B的同化量为18[103 kJ/(m2·y)],传递给D的能量为3[103 kJ/(m2·y)],因此B→D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3÷18×100%≈16.7%,B错误;茶树菇为异养生物,不能利用光能,因此若利用A凋落的枝叶种植茶树菇,不能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C错误;C为分解者,可通过分解有机物获取能量,同时也为A提供无机盐和CO2,D正确。故选D。]
6.(2022·江苏海门中学高三期末)下表是某湖泊生态系统中甲~己各个种群能量数值[单位:102 kJ/(m2·a)],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己为分解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属于生产者,己位于第二营养级B.乙与戊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C.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15%D.若湖泊受到重度污染,可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等很快消除
C [己为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中的营养级,A错误;据表分析,乙和戊只有竞争关系,没有捕食关系,B错误;第三营养级是乙和戊,同化的能量为11.8+11.4=23.2[102 kg/(m2·a)],第二营养级是甲,同化的能量是150.8[102 kg/(m2·a)],所以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为23.2÷150.8×100%≈15%,C正确;若湖泊受到重度污染,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则该生态系统可能会崩溃,不会恢复,D错误。故选C。]
考点2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提醒: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虽具有全球性,但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甚至在池塘生态系统中也能完成物质循环。
2.碳循环(1)概念及形式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提醒: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不完全等同于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分解作用包括胞内分解作用和胞外分解作用。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4.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呈现富集现象
1. 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指的是CO2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的往复循环。( )提示:碳循环指的是碳元素的循环,而不是含碳化合物的循环。2.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3.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的唯一方式是光合作用。( )提示:CO2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有两种: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所以物质和能量都是循环往复的。( )提示:物质是循环往复的,而能量流动是单向的。5.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6.若不按照生态规律办事,乱砍滥伐森林,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
1.大量植树造林可缓解温室效应,请分析原因。(选择性必修2 P85“图3-3-2”)提示:大量植树造林可增加CO2从大气中的CO2库到生物群落的吸收速率,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2.如果人们不按生态规律办事,乱砍滥伐森林,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选择性必修2 P85“图3-3-2”)提示:会打破碳循环平衡,使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的过程受阻,大气中CO2的含量明显增多
3.氮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循环利用。请解释需不断向农田中施加氮肥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性必修2 P91“课外阅读”)提示:能 农产品源源不断地从农田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氮元素并不能全部归还土壤,所以需要施加氮肥
1.一场低强度的火灾过后,森林中的植被很快恢复, 从生物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种群密度下降,竞争减弱(捕食作用减弱)加速了物质循环使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含量增加
2.DDT、汞等这些物质的生物富集现象具有全球性的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这些有害物质可以通过大气、水和生物迁移等途径扩散到世界各地
“箭头分析法”分析常见物质循环模型
(1)“三看法”快速判断
(2)模式图常见变式分析
图2 图3
①图1中,A为生产者,B为大气中CO2库,C为消费者,D为分解者。②图2中,A为生产者,B为大气中CO2库,C为初级消费者,D为次级消费者,E为分解者。③图3中,E为生产者,A为大气中CO2库,B、D、F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
1.某城市利用人工建立的湿地公园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形成藻菌共生的污水净化系统,还可以利用藻类蛋白养鱼、养鸭等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如图是该人工湿地系统的碳循环图解。
请在图中用恰当的箭头和文字补充完成该人工湿地公园的碳循环图解。
2.研究发现,自养小球藻细胞转化为异养生长后,细胞内脂溶性化合物含量增加,高温下产生大量烃类化合物。请从能源利用和环保的角度预测小球藻的应用前景。提示:可能取代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成为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者,解决能源危机;减少化石燃料开采和燃烧引起的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考向1碳循环的过程分析1.(2022·江苏南京专题练习)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B.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C.①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D.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⑥过程
C [Ⅳ是分解者,而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A错误;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B错误;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即图中①⑦⑧)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碳在生物群落内部(即图中②③④⑤⑥)以有机物形式进行流动,C正确;根瘤菌是消费者,不是分解者,因此它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应该来自②,而不是⑥,D错误。故选C。]
2.(2022·江苏苏州模拟预测)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代表光合作用、③代表呼吸作用B.①~④过程伴随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C.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主要是CO2D.CO2在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的交换有利于调节大气中的碳含量
A [图中①代表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③代表呼吸作用,A错误;①~④过程表示能量的流动过程,伴随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B正确;碳进入生物群落是以CO2的形式,返回无机环境也是以CO2的形式,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主要是CO2,C正确;CO2在大气圈与水圈的界面上通过扩散作用相互交换,从而完成碳循环的自我调节,D正确。故选A。]
考向2生物富集3.对垃圾填埋场进行生态修复的主流方案是将其改造成公园。在进行植被重建前,需对土壤含氧量、垃圾渗液浓度、重金属含量等环境因素进行评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垃圾填埋场土壤中富含有机物,微生物代谢旺盛,土壤含氧量高B.垃圾渗液浓度过高会导致植物根细胞渗透失水,发生“烧苗”现象C.某些分解者体内重金属含量较高,这是重金属沿食物链富集的结果D.公园植被重建宜选用单一的本地物种,以保证观赏性
B [垃圾填埋场土壤富含有机物,微生物需氧代谢旺盛,因此土壤中含氧量低,A错误;垃圾渗液浓度过高会导致植物根细胞渗透失水,植物因缺水而产生“烧苗”现象,因而垃圾场的生态修复需要改造土壤环境,B正确;重金属被分解者吸收后不能利用、不能分解、不易排出,因此,某些分解者体内重金属含量较高,且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故这不是重金属沿食物链富集的结果,C错误;在保证观赏性的同时,注意公园植被重建宜选用多种本地物种进行种植,这样可加速土壤改良过程,同时物种丰富度越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越高,D错误。故选B。]
4.(2022·江苏南通高三阶段练习)夜光藻是一种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浮游生物,夜晚可以发出浅蓝色的光,形成“蓝眼泪”。研究表明,夜光藻通过发光来吸引乌贼保护自己,以免被虾捕食,但夜光藻过量繁殖会引发赤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虾吃夜光藻,乌贼吃虾”构成了生态系统中一条完整的食物链B.夜光藻主要生活在近海水域且呈现斑块状分布,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C.夜光藻过量繁殖可使其所在的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增加,自我调节能力增强D.海水中的一些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富集,乌贼比虾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更高
D [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虾吃夜光藻,乌贼吃虾”中缺少了生产者,没有第一营养级,故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A错误;夜光藻是一个物种,其呈现斑块状分布是种群的分布特征,不能体现群落的空间结构,B错误;夜光藻过量繁殖会引发赤潮,造成水体生物的大量死亡,使该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下降,自我调节能力减弱,C错误;有害的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富集,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有害物质浓度越高,D正确。故选D。]
考向3考查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5.(2022·江苏镇江开学考试)下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借助生物之间的取食过程相依相伴进行B.图中②可表示热能,③、④既能表示能量流动也能表示物质循环C.不易被分解的有害物质沿③、④传递会表现出生物富集现象D.若图中物质循环表示氮循环,则氮在③、④过程的传递形式主要为含氮有机物
B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借助生物之间的取食过程(即捕食关系)相依相伴进行,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A正确;②表示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③、④表示捕食关系,仅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不能表示物质循环,B错误;不易被分解的有害物质沿食物链中③、④传递会表现出生物富集现象,营养级越高的生物有害物质富集的越多,C正确;若图中物质循环表示氮循环,则氮在生物群落中的③、④过程的传递形式主要为含氮有机物,D正确。故选B。]
考点3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1)概念:以________为传递形式的信息。(2)举例:光、声、热、电、磁等。(3)来源:可以来源于________,也可以来源于______。
2.化学信息(1)概念:生态系统中以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和动物的性外激素等化学物质传递的信息。(2)举例: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________等。3.行为信息(1)概念:生态系统中以生物的表现或动作等特殊行为特征传递的信息。(2)举例:丹顶鹤求偶时,雌雄鹤会翩翩起舞相互传递信息。
4.营养信息(1)概念:环境中的____及________。(2)举例:________会引起动物迁徙,植物____是植食性动物取食的信息。
二、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1.信息流的概念: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人和非生物环境,这些信息在各成员之间或成员内部的____、____称为生态系统的信息流。2.信息传递的特点:往往是______。3.信息传递的三要素(1)____:信息输出端。(2)____:信息传播的媒介。(3)____:信息接收端。
4.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水平:________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水平:生物种群的____,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________,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1.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非生物环境,也可以是生物个体或群体。( )2.生物仅通过多种信息类型进行交流。( )提示:生物可以通过一种或多种信息类型进行交流。3.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中,需要植物的叶、芽及细胞中的光敏色素等信息受体。( )
4.信息传递可来源于无机环境或生物,传递方向均为单向。( )提示:信息传递的方向往往是双向的。5.通过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防治有害动物,也可以提高一些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 )6.当食草动物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 )
1.一种热带雌蚕蛾为了吸引同类雄蛾会分泌出叫“蚕蛾醇”的信息素,这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何种作用?(选择性必修2 P93“正文信息”)提示: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2.在农业生产和林业生产上常在田间或林间施放一种化学物质,使害虫不能完成生殖,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选择性必修2 P96“正文信息”)(1)为什么一种化学物质就能够控制害虫的繁殖?提示:该种化学物质能干扰雌、雄虫在完成生殖活动时的信息联系。(2)这种防治措施与使用杀虫剂相比有什么优点?提示:能防止环境污染。
1.在草原生态系统中,某些鸟类看到食物时,其体内便分泌一种激素,促使其快速完成捕食,判断这种激素是否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并说出你的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无机环境之间,动物激素属于个体内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
2.某立体养殖的鱼塘中,野生鱼和草鱼都能根据食物的气味进行摄食,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判断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种类的方法(1)从信息传播的途径判断①涉及声音、颜色、植物形状、磁场、温度等物理因素,可判断为物理信息。②涉及的信息载体为化学物质,如动物的性外激素,可判断为化学信息。③涉及动物的特殊行为,“肢体语言”可判断为行为信息。
(2)从文字表述的着重点判断①孔雀开屏,如果是通过羽毛的颜色等传递给对方,则属于物理信息。②孔雀开屏,如果是通过行为传递给对方,则属于行为信息。
2.辨析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关系
1.据图分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模型
(1)物理信息来源于________;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来源于_______。(2)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范围________________(填“包括”或“不包括”)细胞之间的传递。(3)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种群内部___________之间、_________之间以及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传递。信息传递的方向一般是______________的。提示:(1)生物和无机环境 生物 (2)不包括(3)个体 种群 生物 无机环境 双向
2.利用未被蚜虫危害的无蚜豌豆叶和被蚜虫危害但已去除蚜虫的受害豌豆叶作为气味源对七星瓢虫进行诱引,每组含七星瓢虫50头。由表中结果可知受害豌豆叶对七星瓢虫吸引作用更强,推测导致此结果的可能原因。
提示:受害豌豆叶释放的挥发性化合物对七星瓢虫有吸引作用(或蚜虫在受害豌豆叶上遗留的挥发性化合物对七星瓢虫有吸引作用)。
考向1考查信息传递的类型、作用及应用1.(2022·湖南选择性考试)稻—蟹共作是以水稻为主体、适量放养蟹的生态种养模式,常使用灯光诱虫杀虫。水稻为蟹提供遮蔽场所和氧气,蟹能摄食害虫、虫卵和杂草,其粪便可作为水稻的肥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种养模式提高了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B.采用灯光诱虫杀虫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传递C.硬壳蟹(非蜕壳)摄食软壳蟹(蜕壳)为捕食关系D.该种养模式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B [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该模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A错误;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有光、声、热、电、磁等,采用灯光诱虫杀虫利用了光,是物理信息的传递,B正确;捕食关系是指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的关系,硬壳蟹(非蜕壳)和软壳蟹(蜕壳)属于同一物种,两者之间的摄食关系不属于捕食,C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是单向的,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故选B。]
2.(多选)(2022·江苏盐城专题练习)生态农业(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桑基鱼塘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桑基鱼塘设计时,要考虑栽种作物与养殖动物的关系B.塘泥培桑是利用塘泥中的有机养料为桑树提供物质和能量,促进其光合作用C.桑葚红了的时候,鸟类飞来啄食,这体现了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D.与该生态系统不同的是,自然生态系统不需要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BD [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因此要考虑作物和养殖动物之间的关系,设置合理的中间关系,A正确;塘泥中的能量不能流向桑树,且塘泥中的有机物也不能被桑树直接吸收,B错误;桑葚红了,向鸟类传递物理信息,鸟类来啄食,鸟类因此获得食物,体现了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C正确;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D错误。故选BD。]
考向2综合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3.(2022·江苏苏州专题练习)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途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B.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相伴随,且两者离不开信息传递C.信息传递发生在生物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D.生态系统达到稳态时,系统内部不再有信息传递
D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A正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将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正确;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发生在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且这种传递往往是双向的,C正确;生态系统达到稳态时,系统内部仍然存在信息传递,D错误。故选D。]
4.(2022·江苏盐城阶段练习)生态系统的稳定离不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碳循环是指 CO2 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流动的过程B.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都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具有单向递减特征C.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渠道是食物链(网),可以在生物之间双向传递D.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促进物质循环,有利于稳态的维持
D [生态系统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流动的过程,A错误;能量流动一般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但在人工生态系统中,能量还可来自人工投放的能量,B错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而信息传递可以不沿着此渠道进行,C错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促进物质循环,有利于稳态的维持,D正确。故选D。]
1.核心概念(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碳、氢、氧、氮、磷、硫等元素,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地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再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3)有害物质循环是指那些对有机体有害的物质进入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富集或被分解的过程。
(4)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以物理过程为传递形式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5)化学信息:生态系统中以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和动物性外激素等化学物质传递的信息称为化学信息。(6)行为信息:生态系统中以生物的表现或动作等特殊行为特征传递的信息称为行为信息。(7)生态系统中的营养信息是指环境中的食物及营养状况。
(8)生态系统的信息流: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自植物、动物、微生物、人和非生物环境,这些信息在各成员之间或成员内部的交换、传递称为生态系统的信息流。
2.结论语句(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平均只有10%~20%。(3)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在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时充分考虑能量的有效利用。(4)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合理地优化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生产有益的部分,可以使农业生产获得更大的效益。
新教材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 第33讲 生态系统的功能(课件): 这是一份新教材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课堂 第33讲 生态系统的功能(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章节知识体系,CONTENT,考点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功能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功能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分解者,呼吸作用,能量流动的特点,生态金字塔,物质循环,2过程,①过程解读,②碳循环途径,循环往复,逐级递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讲义 第9单元 强化练20 生态系统的功能: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讲义 第9单元 强化练20 生态系统的功能,文件包含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强化练20生态系统的功能pptx、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强化练20生态系统的功能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