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5850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5850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5850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单元测试题(50份)
-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单元练习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人教版(2019)化学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共18页。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2题)
1.硅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SiO2,1 mol Si完全燃烧生成SiO2放出992kJ的热量。已知断裂1mol Si-Si键、1mol O=O键和1mol Si-O键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76kJ、496kJ、460kJ。晶体结构知识告诉我们,1mol SiO2中含有4mol Si-O键,则1molSi中含有Si-Si键的物质的量为
A.1mol B.2mol C.3mol D.4mol
2.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
A
B
C
D
NaCl溶于水
C燃烧
CH3COOH在水中电离
H2与Cl2反应能量变化
NaCl=Na++Cl-
C(s)+O2(g)=CO2(g) ΔH>0
CH3COOHCH3COO-+H+
H2(g)+Cl2(g)=2HCl(g) △H=-183kJ•mol-1
A.A B.B C.C D.D
3.如图所示,ΔE1=393.5kJ,ΔE2=395.4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需吸收1.9kJ热量
B.石墨和金刚石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C.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
D.1mol金刚石具有的总能量高于1molCO2的总能量
4.已知一些燃料的燃烧热数据如下:
燃料
一氧化碳
甲烷
丙烷
乙醇
/(kJ/mol)
−283.0
−891.0
−2219.9
−1366.8
使用上述燃料最能体现“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A.甲烷 B.一氧化碳 C.丙烷 D.乙醇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定中和热时,可用铜制搅拌器代替玻璃搅拌器
B.等质量的同种煤粉和煤块完全燃烧,煤粉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C.C(s,石墨) 、C(s,金刚石) ,若,说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甲烷的燃烧热为,则
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由: 可知:含的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为57.3kJ
B.由 ,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已知101kPa时, ,反应 ,则
D.在101kPa时,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7.已知:2SO2(g)+ O2(g)= 2SO3(g) △H =-197.8kJ•mol—1。起始反应物为SO2和 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且总物质的量不变)。S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K
压强/(105Pa)
1.01
5.07
10.1
25.3
50.7
673
99.2
99.6
99.7
99.8
99.9
723
97.5
98.9
99.2
99.5
99.6
773
93.5
96.9
97.8
98.6
99.0
A.一定压强下降低温度,SO2的转化率增大
B.在不同温度、压强下,转化相同物质的量的SO2所需要的时间相等
C.使用催化剂可以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D.工业生产通常不采取加压措施是因为常压下SO2的转化率已相当高
8.下列反应的焓变与如图所示图象相符的是
A.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 B.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C.过氧化氢的分解 D.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反应
9.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由C(s,石墨)→C(s,金刚石) △H= +1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H+(aq)+OH-(aq) =H2O (aq) △H=-57.3kJ/mol,若将含 0.5molH2SO4 的浓硫酸与含 l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D.在l0l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2 (g)+O2(g)=2H2O (1) △H=-285.8kJ/mol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的制作,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向纯碱溶液中滴加醋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苯酚钠溶液中,观察是否出现沉淀,由此证明醋酸、碳酸、苯酚酸性强弱
C.反应A(g)B(g) △H,若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akJ/mol,逆反应的活化能为EbkJ/mol,则△H=-(Ea-Eb)kJ/mol
D.3x%的A物质的溶液与x%的A物质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2x%,则A物质可能为乙醇
11.在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铜质搅拌器更易导热,可减小实验误差
B.测完稀盐酸温度后,温度计没有冲洗,立即测溶液的温度,测得中和热的偏大
C.用溶液分别与的盐酸、醋酸溶液等体积反应,测得的中和热数值相同
D.在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需要的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容量瓶、温度计、搅拌器
12.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反应 B.盐酸与NaOH反应
C.CaCO3高温分解 D.CO不完全燃烧
二、非选择题(共10题)
13.Ⅰ.实验室利用铜和稀硝酸制备一氧化氮: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每生成11.2LNO(标准状况),转移的电子数为 NA。
Ⅱ.(1)在发射“神舟”十一号的火箭推进器中装有肼(N2H4)和过氧化氢,当两者混合时即产生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
N2H4(l)+2H2O2(l)==N2(g)+4H2O(g) ΔH1;
H2O(l)==H2O(g) ΔH2
请写出液态肼与足量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在25℃,101kPa下,1molCO完全燃烧放出283.0kJ的热量。请写出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14.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是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
(1)有机物M、N可以相互转化: ;M、N相比,较不稳定的是 。
(2)使和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和,当消耗时释放出a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15.为了合理利用化学能,确保安全生产,化工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化学反应的焓变,并采取相应措施。化学反应的焓变通常用实验进行测定,也可进行理论推算。
(1)实验测得,标准状况下11.2L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时释放出a kJ的热量,试写出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已知反应CH3—CH3(g)→ CH2===CH2(g)+H2(g),有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
化学键
C—H
C===C
C—C
H—H
键能/kJ·mol-1
414.4
615.3
347.3
435.3
通过计算得出该反应的反应热为 ;
(3)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对某些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的化学反应的焓变进行推算。已知:C(s,石墨)+O2(g)===CO2(g) ΔH1=-393.5 kJ·mol-1
2H2(g)+O2(g)===2H2O(l) ΔH2=-571.6 kJ·mol-1
2C2H2(g)+5O2(g)===4CO2(g)+2H2O(l) ΔH3=-2 599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25OC时由C(s,石墨)和H2(g)生成1 mol C2H2(g)反应的焓变:ΔH= 。
16.稀强酸、稀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 kJ的热。
(1)实验室中可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稀溶液反应来测定中和热。请写出能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分别取40 mL 0.50 mol/L盐酸与4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 = 4.18 J/(g·℃)。实验时,测得反应前盐酸与NaOH溶液的平均温度为21.5℃,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温度为24.9℃。则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 (保留1位小数)
(3)如果用含1 mol CH3COOH的稀醋酸与足量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 57.3 kJ(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理由是 。
(4)25℃时,用50mL0.5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反应测定中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可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
b.若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换成铜丝,测定的△H偏低
c.若2种溶液的体积均改为60mL,测定的△H偏高
d.若将盐酸改为醋酸,测定的△H偏高
17.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尚缺少一种玻璃仪器是 。
(2)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ΔH (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mL 0.50mol·L-1盐酸跟50mL 0.55mol·L-1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 。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 ;用50mL 0.50mol·L-1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8.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反应热效应的观察装置。其操作顺序是:①按图所示将实验装置连接好。②在U形管内加入少量红墨水溶液(或品红)。打开T形管螺旋夹,使U形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再夹紧螺旋夹。③在中间的试管里盛有1 g 氧化钙,当滴入2 mL左右的蒸馏水后,即可观察。试回答: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该实验中必须进行的一步实验操作是 。
(3)该实验的原理是 。
(4)实验中进行的化学方程式是 。
(5)该实验表明CaO和H2O的能量与Ca(OH)2的能量之间的关系为 。
19.(1)0.01mol甲苯(分子式为C7H8,常温下为液态)在足量的O2中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放出39.43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在25 ℃、101 kPa下,1g甲醇完全燃烧放热22.68 kJ,写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g)ΔH=−241.8 kJ·mol−1,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 kJ·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kJ·mol−1 。
20.已知,在25℃和101kPa下,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所示。
化学键
H-H
H-N
O-O
C-H
C=O
H-O
N-N
键能/(kJ/mol)
436
391
a
498
414
803
462
193
(1)在25℃和101kPa下,工业合成氨,每生成就会放出46kJ热量,在该条件下,能成向某容器中加入1mol N2(g)、3molH2(g)及合适的催化剂,充分反应后测得其放出的热量小于92kJ,原因可能是 ,表中的a= 。
(2)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的气态分子()。在25℃和101kPa下转化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1.化工生产中用烷烃和氧气或水蒸气反应可得到以和为主的混合气体,这种混合气体可用于生产甲醇或合成氨。对甲烷而言,有以下两个主要反应:
①
②
(1)反应②中参加反应的与的总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的与的总能量。
(2)若氧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中氧气的物质的量分数为,且甲烷恰好与二者完全反应,请填写下列空白:
序号
与反应的
与反应的
总反应的
I
0.2
II
(3)若某化工厂生产中反应的能量在利用过程中不计耗损,为使能量实现零排放和零补充,则进料气中水蒸气与空气(的体积分数为)的体积之比为 。
22.X、Y、Z、M、R、Q是短周期主族元素,部分信息如下表:
X
Y
Z
M
R
Q
原子半径/nm
0.099
0.186
0.074
0.143
主要化合价
+4,-4
-2
-1,+7
+3
其他
常温下为黄色固体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颜色反应为黄色
其氧化物可做耐火材料
(1)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Y与R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事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常温下Y的单质呈固态,R的单质呈气态
b.稳定性:HR>YH4
c.Y与R形成的化的中Y呈正价
(3)根据表中数据推测,Y的原子半径的最小范围是 .
(4)甲、乙是上述某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且甲+乙→丙+水.若丙的水溶液呈碱性,则丙的化学式是 .
(5)已知1molXM2(g)被氧化为1molXM3(g)的△H=﹣99kJ/mol.写出由XM2生成XM3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
参考答案:
1.B
设1molSi中含有Si-Si键的物质的量为x,1molSi完全燃烧生成SiO2放出992kJ的热量,断裂1molSi-Si键、1molO=O键和1molSi-O键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76kJ、496kJ、460kJ.1molSiO2中含有4molSi-O键,△H=E(断裂化学键的键能之和)-E(形成化学键的键能之和),则x×176+496kJ-4×460kJ=-992kJ,解得x=2mol,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为高频考点,把握焓变与键能之间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晶体中化学键的数目。
2.B
A.NaCl溶于水完全电离,NaCl=Na++Cl-,A正确;
B.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物总能量小于反应物总能量,ΔH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