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苑双语学校中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苑双语学校中考数学四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的一项)
1. 下列四个数中,是负数的是( )
A. |−3| B. −(−3) C. (−3)2 D. − 3
2. 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a2+a5=a7 B. a3⋅a2=a5 C. (a2)4=a6 D. a6÷a−1=a5
4. 工人砌墙时,先在两个墙脚的位置分别插一根木桩,再拉一条直的参照线,就能使砌的砖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做应用的数学知识是( )
A.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 垂线段最短
C.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5. 对于数据:2、2、5、3、7、5、5.下列统计量不能在原数据中找出的是( )
A. 极差 B. 平均数 C. 中位数 D. 众数
6. 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则搭成该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少是( )
A. 3 B. 4 C. 5 D. 6
7. 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和7,则其斜边长度的整数部分为( )
A. 10 B. 9 C. 8 D. 7
8. 如图,⊙A半径为1,圆心A(0,3),点B是⊙A上动点,点C在二次函数y=x2−1图象上运动,则线段BC的最小值为( )
A. 152−1
B. 1
C. 32
D. 5−1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9. 2023年5月6日,“五一”消费数据出炉,国内旅游收入约148000000000元,将数据1480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 .
10. 多项式xy2−9x因式分解的结果为______ .
11. 函数y=2− x1−x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2. 小于10的正整数中任取一个,恰好大于6的概率为______ .
13. 已知甲、乙两个圆锥侧面展开图的面积相等,母线长分别为l甲、l乙,底面半径分别为r甲、r乙,若l甲:l乙=3:2,则r甲:r乙= ______ .
14. 当3(x+m)−2n=6,2(x−n)+m=3时,代数式3x−4n的值为______ .
15. 如图,点A,B,C在圆O上,∠ACB=54°,则∠ABO的度数是______ .
16. 若点P(a,2a−1)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的下方,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
17. 如图,在x轴上有一点A(3,0),点D是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点B在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上,连接BD,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C,若OC//AB,△ABD的面积是24.则k的值是______.
18. 如图,在Rt△ABC中,∠C=90°,sinB=25,AC=2,点D为BC边上动点,过点D作AD垂线交AB于点E.当点D由点C运动至点B时,点E运动路径长______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96.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 (本小题8.0分)
(1)计算:−327+(−12)−1+(π−3.14)0;
(2)化简:a2−4a−3⋅(1−1a−2).
20. (本小题8.0分)
解不等式组:x−3(x−2)≥42x−15>x−13,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1. (本小题8.0分)
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放有四张分别写有数字1,2,3,4的红色卡片和三张分别写有数字1,2,3的蓝色卡片,卡片除颜色和数字外完全相同.
(1)从中任意抽取一张卡片,该卡片上写有数字1的概率为______ ;
(2)将3张蓝色卡片取出后放入另外一个不透明的盒子内,然后在两个盒子内各任意抽取一张卡片,以红色卡片上的数字作为十位数,蓝色卡片上的数字作为个位数组成一个两位数,求这个两位数不大于32的概率.
22. (本小题8.0分)
青少年的健康素质是全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某校为了解学生寒假参加体育锻炼的
情况,从七、八、九年级学生中各随机抽取了该年级学生人数的5%,调查了他们平均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长,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下面给出部分信息.
a.七,八年级学生平均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时长数据的折线图如下:
b.九年级学生平均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长:
7,8,8,11,9,7,6,8;
c.七、八、九年级学生平均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时长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年级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七年级
7.1
7
6,10
八年级
7
m
n
九年级
p
8
8
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m的值是______ ,n的值是______ ,p的值是______ ;
(2)设七、八、九三个年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时长的方差分别是S12,S22,S32,直接写出S12,S22,S32之间的大小关系(用“<”连接);
(3)估计全校九年级所有学生中,共有______ 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长不少于9小时.
23. (本小题10.0分)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DC,AB=AD,对角线AC,BD交于点O,AC平分∠BAD,过点C作CE⊥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OE.
(1)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2)若AB= 5,BD=2,求OE的长.
24. (本小题10.0分)
山地自行车越来越受年轻人的喜爱.某车行经营的A型山地自行车去年销售总额为30万元,今年每辆车售价比去年降低了200元.若卖出的数量相同,销售总额将比去年减少10%,今年A型车每辆售价多少元?
25. (本小题10.0分)
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点O在AB上,以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恰好经过点D,分别交AC、AB于点E、F.
(1)试判断直线B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BD=2 3,AB=6,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
26. (本小题10.0分)
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1)过点A作一条直线,使其平分△ABC的面积.
(2)在BC上求作一点E,使△ACE与△ACD面积相等.
(3)过点D作一条直线,使其平分△ABC的面积.
27. (本小题12.0分)
某商场销售一种成本为20元/kg的商品,市场调研反映:在某个月的第x天(1≤x≤30)的销售价格为(40+x)元/kg,日销售量y(kg)与x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求y与x的函数解析式;
(2)销售该商品第几天时,日销售利润最大?
(3)结合函数图象回答,在当月有多少天的日销售利润大于2250元?
28. (本小题12.0分)
【问题情境】:如图1,在△ABC中,∠BAC=45°,AD⊥BC于D,BD=3,DC=2,求AD的长.
【问题解决】小明同学是这样分析的:将△ABD沿着AB翻折得到△ABE,将△ACD沿着AC翻折得到△ACF,延长EB、FC相交于点G,设AD为x,在Rt△GBC中运用勾股定理,可以求出AD的长.
(1)说明四边形AEGF是正方形;
(2)求出AD的长.
【方法提炼】请用小明的方法解决以下问题:
(3)如图2,四边形ABCD中,∠BAD=45°,BC=6,CD=8,BD=10,求AC的最大值.
(4)如图3,四边形ABCD中,BC=6,AD=2,点E是AB上一点,且∠DEC=135°,AE=3,BE=4,则CD的最大值为______ .(直接写出结果)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3|=3,−(−3)=3,(−3)2=9,
∴四个数中,负数是− 3.
故选:D.
根据小于0的是负数即可求解.
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数和负数,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关键是看它比0大还是比0小.
2.【答案】C
【解析】解:A、原图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原图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原图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原图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C.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自身重合.
3.【答案】B
【解析】解:因为a2,a5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所以A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因为a3⋅a2=a3+2=a5,所以B正确,符合题意;
因为(a2)4=a2×4=a8,所以C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因为a6÷a−1=a6−(−1)=a7,所以D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由同类项的定义判断A,再根据同底数幂相乘法则计算判断B,然后根据幂的乘方法则计算判断C,最后根据同底数幂相除法则判断D.
本题主要考查了幂的运算和同类项,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解:这样做应用的数学知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故选:A.
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垂线段最短,熟练掌握直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A、极差为7−2=5,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平均数是(2+2+5+3+7+5+5)÷7=297,此选项符合题意;
C、把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2、2、3、5、5、5、7,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据是5,则中位数是5,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众数为5,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别计算出极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统计中的极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计算公式或方法.注意:众数是指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在一组数据中有时出现次数最多的会有多个,所以其众数也会有多个.
6.【答案】B
【解析】解:根据左视图和主视图,这个几何体的底层最少有1+1+1=3个小正方体,
第二层最少有1个小正方体,
因此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最少有3+1=4个.
故选:B.
根据三视图的知识,主视图是由4个小正方形组成,而左视图是由4个小正方形组成,故这个几何体的底层最少有3个小正方体,第2层最少有1个小正方体.
本题考查了由几何体判断三视图,意在考查学生对三视图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同时也体现了对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的考查.如果掌握口诀“俯视图打地基,正视图疯狂盖,左视图拆违章”就容易得到答案.
7.【答案】B
【解析】解:∵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和7,
∴斜边= 62+72= 36+49= 85≈9.2,
即斜边长度的整数部分为9.
故选:B.
直接根据勾股定理可得答案.
此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
8.【答案】A
【解析】解:设点C(m,m2−1),
∵A(0,3),
∴AC2=(m−0)2+(m2−1−3)2
=m4−7m2+16
=(m2−72)2+154,
∵a=1>0,
∴AC2有最小值为154,
∴AC最小值为 152,
∵⊙A半径为1,
∴BC的最小值为 152−1.
故选:A.
设出点C坐标,求出AC长度的最小值,就能求出BC长的最小值.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及性质的应用,两点间线段长的求法是解题关键.
9.【答案】1.48×1011
【解析】解:148000000000=1.48×1011,
故答案为:1.48×1011.
将一个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这种表示数的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科学记数法是基础且重要知识点,必须熟练掌握.
10.【答案】x(y+3)(y−3)
【解析】解:xy2−9x
=x(y2−9)
=x(y+3)(y−3),
故答案为:x(y+3)(y−3).
先提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一定要注意如果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必须先提公因式.
11.【答案】x≥0且x≠1
【解析】解:根据题意得:x≥0且1−x≠0,
解得:x≥0且x≠1.
故答案为:x≥0且x≠1.
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分母不等于0,可以求出x的范围.
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
(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
(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
12.【答案】13
【解析】解:由题意可得,
小于10的正整数中任取一个,恰好大于6的概率为39=13,
故答案为:13.
根据题意可知:小于10的正整数有9个数字,其中大于6的正整数有7,8,9三个,然后即可求出相应的概率.
本题考查概率公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求出相应的概率.
13.【答案】2:3
【解析】解:∵甲、乙两个圆锥侧面展开图的面积相等,母线长分别为l甲、l乙,底面半径分别为r甲、r乙,
∴12⋅l甲⋅2πr甲=12⋅l乙⋅2πr乙,
∴l甲⋅r甲=l乙⋅r乙,
∵l甲:l乙=3:2,
∴r甲:r乙=l乙:l甲=2:3.
故答案为:2:3.
根据扇形的面积=弧长与半径的积的一半得出12⋅l甲⋅2πr甲=12⋅l乙⋅2πr乙,求出l甲⋅r甲=l乙⋅r乙,根据l甲:l乙=3:2求出r甲:r乙即可.
本题考查了圆锥的计算,能熟记扇形的面积公式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扇形的面积=弧长与半径的积的一半.
14.【答案】3
【解析】解:∵3(x+m)−2n=6,整理得3x+3m−2n=6①,
2(x−n)+m=3,整理得2x−2n+m=3②,
②×3得6x−6n+3m=9③,
③−①得3x−4n=3,
故答案为:3.
利用加减消元法消去m即可求解.
本题考查了加减消元法,利用了消元的思想,利用加减消元法消去m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36°
【解析】解:根据题意得∠AOB=2∠ACB=2×54°=108°,
∵OA=OB,
∴∠ABO=∠BAO,
∴∠ABO=12(180°−∠AOB)=12(180°−108°)=36°.
故答案为36°.
先利用圆周角定理得到∠AOB=2∠ACB=108°,然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计算∠ABO的度数.
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6.【答案】a<1
【解析】解:由题意知a>2a−1,
解得a<1,
故答案为:a<1.
根据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下方点的坐标特点列出关于a的不等式,解之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点的坐标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点的横纵坐标相等列出方程.
17.【答案】−8
【解析】解:作BE⊥x轴于点E,CF⊥x轴于点F,
∵点D为点A关于y轴对称点,
∴D坐标为(−3,0),
∴AD=6,
∵S△ABD=12BE⋅AD=24,
∴BE=8,
∵OC//AB,
∴△DCO∽△DBA,
∴OCAB=DOAD=12,
∵△OCF∽△ABE,
∴CFBE=OCAB=OFAE=12,
∴CF=12BE=4,
∵B,C在图象上,
∴B(k8,8),C(k4,4),
∵AE=3−k8,OF=−k4,
∴−k43−k8=12,
解得k=−8.
故答案为:−8.
作BE⊥x轴于点E,CF⊥x轴于点F,由S△ABD=12BE⋅AD=24可得BE长度,根据△DCO∽△DBA,△OCF∽△ABE可得CF=12BE=4,OFAE=12,用含k代数式表示OF,AE,进而求解.
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与三角形的综合应用,解题关键是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通过添加辅助线求解.
18.【答案】307
【解析】解:以AB为直径的圆与CB交于两点,说明点E进行的往复运动,当圆O与CB相切时,BE最大,此时,连接OD,则OD⊥CB,
∵∠C=90°,sinB=25,AC=2,
∴AB=5,设圆的半径为r,
在Rt△ODB中,sinB=ODOB=r5−r=25,
∴r=107,
∴BE=5−2r=157,
∵点E进行的往复运动,
∴路径长为307,
故答案为:307.
E点从B出发进行的往复运动,只要求出BE的最大值即可,∠ADE=90°,所以想到作以AB为直径的圆,当圆与BC相切时,BE最大.
本题考查了隐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解直角三角形,关键是搞清BE什么时候最大.
19.【答案】解:(1)−327+(−12)−1+(π−3.14)0
=−3+(−2)+1
=−4;
(2)a2−4a−3⋅(1−1a−2)
=(a+2)(a−2)a−3⋅a−2−1a−2
=(a+2)(a−2)a−3⋅a−3a−2
=a+2.
【解析】(1)先化简各式,然后再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2)先利用异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计算括号里,再算括号外,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解:x−3(x−2)≥4①2x−15>x−13②,
解不等式①得:x≤1,
解不等式②得:x>−2,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
【解析】按照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27
【解析】解:(1)∵在7张卡片中共有两张卡片写有数字1,
∴从中任意抽取一张卡片从中任意抽取一张卡片,卡片上写有数字1的概率为27;
(2)画树状图如图:
共有12个等可能的结果,两位数不大于32的结果有8个,
∴两位数不大于32的概率为812=23.
(1)在7张卡片中共有两张卡片写有数字1,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2)画出树状图,共有12个等可能的结果,两位数不大于32的结果有8个,由概率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此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注意树状图法与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注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22.【答案】6 6 8 40
【解析】解:(1)把被抽取的八年级的8名学生平均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长从小到大排列,排在中间的两个数分别是6、6,故中位数m=6+62=6;
被抽取的八年级的8名学生平均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长中,6出现的次数最多,故众数n=6;
被抽取的九年级学生平均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长的平均数p=18×(7+8+8+11+9+7+6+8)=8.
故答案为:6;6;8;
(2)由题意可知,七年级8名学生平均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长在2到12之间波动,波动幅度最大,故方差最大;九年级8名学生平均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长在7到11之间波动,波动幅度最小,故方差最小;
∴S32
即估计全校九年级所有学生中,共有40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长不少于9小时.
故答案为:40.
(1)分别根据中位数、众数和算术平均数的定义解答即可;
(2)根据数据的波动情况判断即可;
(3)用样本估计总体即可.
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中位数、众数、平均数、方差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掌握中位数、众数的计算方法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23.【答案】(1)证明:∵AB//DC,
∴∠OAB=∠DCA,
∵AC为∠DAB的平分线,
∴∠OAB=∠DAC,
∴∠DCA=∠DAC,
∴CD=AD=AB,
∵AB//D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AB,
∴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
(2)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OA=OC,BD⊥AC,
∵CE⊥AB,
∴OE=OA=OC,
∵BD=2,
∴OB=12BD=1,
在Rt△AOB中,AB= 5,OB=1,
∴OA= AB2−OB2= 5−1=2,
∴OE=OA=2.
【解析】(1)先判断出∠OAB=∠DCA,进而判断出∠DCA=∠DAC,得出CD=AD=AB,即可得出结论;
(2)先判断出OE=OA=OC,再求出OB=1,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A,即可得出结论.
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勾股定理,判断出CD=AD=AB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答案】解:设今年A型车每辆售价x元,则去年A型车每辆售价为(x+200)元,
由题意得:300000x+200=300000(1−10%)x,
解得:x=1800.
经检验,x=180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答:今年A型车每辆售价1800元.
【解析】设今年A型车每辆售价x元,则去年A型车每辆售价为(x+200)元,根据卖出的数量相同,列出分式方程,解方程即可.
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5.【答案】(1)直线BC是⊙O的切线
证明:连接OD,如图:
∵OA=OD,
∴∠OAD=∠ODA,
∵AD平分∠CAB,
∴∠OAD=∠CAD,
∴∠CAD=∠ODA,
∴AC//OD,
∴∠ODB=∠C=90°,
即BC⊥OD,
又∵OD为⊙O的半径,
∴直线BC是⊙O的切线;
(2)解:设OA=OD=r,则OB=6−r,
在Rt△ODB中,由勾股定理得:OD2+BD2=OB2,
∴r2+(2 3)2=(6−r)2,
解得:r=2,
∴OB=4,
∴OD= OB2−BD2= 42−(2 3)2=2,
∴OD=12OB,
∴∠B=30°,
∴∠DOB=180°−∠B−∠ODB=60°,
∴阴影部分的面积S=S△ODB−S扇形DOF=12×2 3×2−60π×22360=2 3−2π3.
【解析】(1)连接OD,求出OD//AC,求出OD⊥BC,根据切线的判定得出即可;
(2)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D=2,求出OB=4,得出∠B=30°,再分别求出△ODB和扇形DOF的面积即可.
本题考查了切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扇形的面积计算、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切线的判定与性质和勾股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
26.【答案】解:(1)如图直线AT即为所求;
(2)如图,点E即为所求;
(3)如图,直线DF即为所求.
【解析】(1)作出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T,作直线AT即可;
(2)作∠BDE=∠A,DE交BC与点E,点E即为所求;
(3)作出中线AT,连接DT,作AF//DT,AF交BC与点F,作直线DF即可.
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7.【答案】解:(1)设y=kx+b(k≠0),
把(5,90),(10,80)代入上式得,
5k+b=9010k+b=80,
解得,k=−2b=100,
∴y与x的函数解析式为:y=−2x+100.
(2)设日销售利润为w元,
由题意得:w=(40+x−20)(−2x+100)
=−2x²+60x+2000
=−2(x−15)²+2450,
∵−2<0,1≤x≤30,
∴当x=15时,w最大,
答:销售该商品第15天时,日销售利润最大.
(3)令w=2250,
则−2(x−15)²+2450=2250,
解得,x1=5,x2=25,
结合二次函数图象可知,
当5
∴有19天的日销售利润大于2250元.
【解析】(1)设y=kx+b(k≠0),根据图象取两个点坐标代入,求出k,b的值即可.
(2)设日销售利润为w元,列出w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求最大值即可.
(3)令w=2250,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解,结合二次函数的草图求出x的范围,从而得到结果.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二次函数的应用,读懂题意,正确列出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
28.【答案】13
【解析】解:(1)∵将△ABD沿着AB翻折得到△ABE,将△ACD沿着AC翻折得到△ACF,
∴AE=AD=AF,BD=BE=3,DC=CF=2,∠BAD=∠BAE,∠CAD=∠CAF,∠E=∠ADB=90°,∠F=∠ADC=90°,
∵∠BAC=45°,
∴∠EAF=∠BAD+∠BAE+∠CAD+∠CAF=90°,
∴四边形AEGF是矩形,
∵AE=AF,
∴四边形AEGF是正方形;
(2)设AD=x=AE=AF,
∵四边形AEGF是正方形,
∴AE=EG=GF=AF,∠G=90°,
∴BG=x−3,CG=x−2,
在Rt△GBC中,BC2=BG2+CG2,
∴(3+2)2=(x−3)2+(x−2)2,
∴x=6(负值舍去),
∴AD=6;
(3)如图2,将△ABC沿着AB翻折得到△ABE,将△ACD沿着AD翻折得到△ADF,连接EF,
∴AE=AC=AF,∠BAC=∠BAE,∠CAD=∠DAF,BE=BC=6,CD=DF=8,
∵∠BAD=45°,
∴∠EAF=90°,
∴EF= 2AE= 2AC,
∵BC=6,CD=8,BD=10,
∴∠BCD=90°,
当BE,BD,DF三条线段共线时,EF有最大值=6+8+10=24,
则AC的最大值=24 2=12 2;
(4)如图3,将△ADE沿着DE翻折得到△NDE,将△BCE沿着CE翻折得到△MCE,连接MN,
∴AD=DN=2,BC=CM=6,AE=NE=3,ME=BE=4,∠AED=∠DEN,∠CEB=∠CEM,
∵∠DEC=135°,
∴∠AED+∠CEB=45°,
∴∠NEM=∠DEC−(∠DEN+∠CEM)=90°,
∴MN= ME2+NE2= 42+32=5,
当DN,MN,MC三条线段共线时,CD有最大值=2+5+6=13,
故答案为:13.
(1)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E=AD=AF,BD=BE=3,DC=CF=2,∠BAD=∠BAE,∠CAD=∠CAF,∠E=∠ADB=90°,∠F=∠ADC=90°,可证四边形AEGF是正方形;
(2)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E=EG=GF=AF,∠G=90°,由勾股定理可求解;
(3)将△ABC沿着AB翻折得到△ABE,将△ACD沿着AD翻折得到△ADF,由折叠的性质可求EF=AC,当BE,BD,DF三条线段共线时,EF有最大值=6+8+10=24,即可求解;
(4)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D=DN=2,BC=CM=6,AE=EN=3,EB=EM=4,∠AED=∠DEN,∠CEB=∠CEM,可求MN=5,当DN,MN,MC三条线段共线时,CD有最大值.
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利用折叠的性质添加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苑双语学校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苑双语学校九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邗江区梅苑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中数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邗江区梅苑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期中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苑双语学校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梅苑双语学校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