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步仙凤凰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5901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步仙凤凰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59013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步仙凤凰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459013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步仙凤凰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步仙凤凰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缅(miǎn)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B.最使我彷(fáng)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
C.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chá),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D.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mò)了。
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晓得 无耻 毒手 光明正大 B.悲愤 恐怖 势力 偷偷摸摸
C.骄傲 无限 痛恨 慷慨激昂 D.吓倒 毁灭 黎明 义愤填鹰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只有大彻大悟、具有大智慧的人才当得起这个称号。
B.《流浪地球》中主人公点燃木星的过程惊心动魄。
C.垃圾的恶臭不时飘进房里,男生公寓楼的脏乱环境令人叹为观止。
D.这支乐曲,旋律急促,气势宏伟,在高潮时戛然而止,转向低沉,让人回味无穷。
4.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对偶)
B.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夸张)
C.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比喻)
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借代)
5.给下列句子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愚昧的人,一辈子像行进在暗夜之中,只能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地活着。
②所以才活得豁然开朗,意境顿生。
③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书的智慧对人的提升与引领所致。
④一个人在自我精神的世界里能够始终恬淡愉悦,一定是一本本的书为他的心灵暗开了一扇门,默指了一条路。
⑤读书是智慧的行为,而这种行为本身却可以引领一个人走向更大的智慧。
⑥对于智慧的人来说,书是心中永远的明灯,引领他们时时清醒,步步睿智,最终走出完美的人生。
A.④②⑤③⑥① B.④③⑥①②⑤
C.⑤④②③⑥① D.⑤④②③①⑥
6.下列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保尔在车站食堂当过杂工,在发电厂当过伙夫,他后来参加了红军,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
B.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是保尔人生的准则,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C.保尔的妻子达雅是一个聪明、美丽、善良、敢于斗争的女人,在保尔的影响下,她反抗顽固的父亲,追求思想进步。但她贪图安逸,不能吃苦。
D.“筑路”一章描写了筑路的艰苦环境,表现了保尔及其战友们与困难顽强斗争的伟大精神。
二、综合性学习
近年来,在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弘扬传统文化成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举措。为此,学校决定开展“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7.你们小组的选题是“古典经典作品对人成长的影响”,请你任举3句古代经典名句(如诗文等),并分别简要说出它们对你的影响。
8.你们小组组织了辩论会,对手小赵说:“其实学习经典没什么作用,因为发展经济与学习经典关系不大。”请你有理有据地反驳小赵的观点。(不超过120字)
三、情景默写
9.古诗文句默写。
(1)鹏之徒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 。(《虽有嘉肴》)
(3)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心忧天下,“ , ”表现了他的济世情怀。
(4)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中感谢了恩师徐怀中先生,他认为,正因为有了徐怀中才有今天的莫言。这让我们想起韩愈在《马说》中同样的感慨:“ , 。”
(5)当朋友离别时,你会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选择哪两句诗劝慰他?请默写连续的两句: , 。
四、诗歌鉴赏
10.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分别解释加点的“着”和“一任”的意思。
(2)词的下片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请结合下片的诗句作分析。
五、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韩愈)
【乙】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韩非子·和氏》)
1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故虽有名马 ②使人问其故
B.①厉王使玉人相之 ②其两膝相比者
C.①策之不以其道 ②大道之行也
D.①遂命曰:“和氏之璧”②遂反溯流逆上矣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里马不遇伯乐终究被埋没,而和氏璧因卞和历尽磨难,矢志不渝而终见天日。
B.两代楚王没有眼光、不识货,把宝玉当作石头,卞和因此被剁去了双脚,他们和不识千里马的食马者一样愚蠢。
C.卞和因为失去双足,才抱着璞玉在楚山脚下泣血痛哭,从而引起楚文王的同情。
D.两篇文章都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劝诫统治者要善于发现人才、珍惜人才、重用人才。
六、现代文阅读
15.阅读下面的《社戏》选段,回答问题。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1)请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品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
(3)选文画线句“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写老渔父停了艇子“喝彩”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②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可以使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③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奋斗的执著,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④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好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⑤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选文有删改)
16.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17.第③段画线句论证了什么观点?这六个事实论据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
18.第④段画线句提醒我们在“读书”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感恩
①一直以来,“感恩”在我的心中是“感谢恩人”的概念。“恩人”者,乃于己有大恩大德者。而在美国的一次经历却让我悟出了“感恩”的另一层意味。
②那是在洛杉矶的一家旅馆。早展,我在大堂的餐厅里就餐时,发现自己的右前方有三个黑人孩子,在餐桌上埋头写着什么。在就餐的时间、就餐的地方,这三个孩子却没做与吃饭有关的事。我难以按捺心中的好奇,试探着走过去。在这些孩子的允许下,我坐在他们的身旁。看到我这样一个肤色不同的外国人的到来,他们没有一丝扭捏,而是落落大方地和我谈了起来。这三个孩子中有一个约摸十二、三岁,戴着眼镜的男孩子是老大,女孩八、九岁是老二,另外一个小男孩五、六岁是老三。从谈话中我了解到,他们和母亲是暂时住在这家酒店的,因为他们正在搬家,新房还未安顿好。
③当问他们在做什么时,老大回答说正在写感谢信。他一副理所当然的神情让我满脸疑惑。这三个孩子一大早起来写感谢信?我愣了一阵后问道:“写给谁的?”“给妈妈的。”我心中的疑团一个未解一个又生。“为什么?”我又问道。“我们每天都写,这是我们每天必须做的功课。”孩子回答道。哪有每天都写感谢信的?真是不可思议!我凑过去看了一眼他们手上的那沓纸。老大在纸上写了有八、九行字,妹妹写了有五、六行,小弟弟只写了二、三行。再仔细看其中的内容,却是诸如“路边的野花开得真漂亮”、“昨天吃的比萨饼很香”、“昨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之类的简单语句。我心头一震:原来他们给妈妈的感谢信不是专门感谢妈妈给他们帮了很大的忙,而是记录下他们幼小心灵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
④他们还不知道什么叫大恩大德,只知道对于每一件美好的事物都应心存感激。他们感谢母亲辛勤的工作,感谢同伴热心的帮助,感谢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理解…他们对于许多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都怀有一颗“感思的心”。
⑤其实,“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果我们囿于这种“不如意”之中,终日忐忑不安,那生活就会索然无趣。相反,如果我们像这些孩子一样,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觉平凡的美丽,那我们就会以坦然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原本平淡的生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选自《读者》,有删改)
19.阅读选文第②、③段,找出体现“我”心理情感变化的词语,补全横线上的内容。
A →疑惑→不可思议→B
20.选文中,三个黑人孩子写感谢信的目的是什么?
21.三个黑人孩子身上有许多闪光点,请找出其中两点并加以分析。
22.选文结尾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该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3.选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
七、作文
24.世界是什么样子?生活是什么样子?我的感觉里,除了绵长、无处不在的风,其余都是尘埃,我们在其中奔突,努力站稳,但更多的时候是东倒西歪,身不由己。
——陈年喜《微尘》
阅读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理解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1.B
【详解】考查字音辨析。
B.彷(fáng)——páng。
故选B。
2.D
【详解】考查字形辨析。
D.义愤填鹰——义愤填膺。
故选D。
3.C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和运用。
A.大彻大悟:彻底觉悟或醒悟。句中修饰“人才”,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B.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句中讲的是“主人公点燃木星的过程”,使用该成语正确;
C.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句中指的是“男生公寓楼的脏乱环境”,与语境不符,使用不恰当;
D.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句中指的是“这支乐曲”,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故选C。
4.D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修辞理解分析。
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运用对比,不是借代。
故选D。
5.D
【详解】考查句子排序。
⑤句直接亮明观点,为首句。
④句中的“一个人在自我精神的世界里能够始终恬淡愉悦”⑤句中的“紧承这种行为本身却可以引领一个人走向更大的智慧”,为第二句。
②句中的“所以”由④句而来,为第三句。
③句中的“所以这一切”指的是②句中的“活得豁然开朗,意境顿生”,为第四句。
①句中的“愚昧的人”与⑥句中的“智慧的人”形成了对比,最后两句为①⑥。
故排序为:⑤④②③①⑥
故选D。
6.C
【详解】C.保尔的妻子达雅美丽勇敢、淳朴善良,能吃苦耐劳。“但她贪图安逸,不能吃苦”表述错误;
故选C。
7.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给我为人处世的方式;
⑵“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给我判断能力和人生态度。
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告诉我要有信念和操守;
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告诉我人要有境界和情怀。
⑸“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告诉我要积极进取。 8.通过学习经典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理想,懂得担当。国家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有理想有担当的人才(从作用的角度切题)。经典穿越千年而不过时,如“言必有信,一诺千金”一直是现代商人恪守的经商之道(有据)。所以,学习经典和经济发展也有密切的关系。(强调观点)
【解析】7.考查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本题作答要围绕主题“古典经典作品对人成长的影响”,从古典经典作品中选择三句话,采用“引用+影响”的方法来阐述作答即可。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示例: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我知道学习和思考要结合起来的方法。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告诉我要胸怀天下,忧国忧民。
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勉励我进德修业,力求进步,永不停止。
8.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反驳一般是指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对某个问题产生意见分歧,为了明辨是非真伪或优劣得失而对对方的观点所展开的争辩。所以反驳实际上是思想上的交锋、观念上的碰撞,而不是对人身进行的攻击。根据题目的要求要有理有据地反驳,要做到“有理”,即表明自己的观点或指出对方观点的错误;“有据”,要选择能够证明自己观点或反驳对方观点的事实或道理。
由题意可知,本题要求反驳小赵的观点,所以观点就是学习经典与经济发展、学习有关系。理由可以是:学习经典可以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可让人懂得担当,树立远大的理想。经典当中也有一些关于经商的论述,比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不信者,行不果”,都谈到诚信,信守承诺不仅为人之本,也是现代商人恪守的经商之道,怎么能说学习经典跟经济发展没关系呢?
9.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详解】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抟、厦、庇、天涯。
10.(1)“着”:遭受;“一任”:任凭。
(2)梅花无意争抢春光,任凭百花嫉妒,纵使凋落变成泥又碾为尘埃,仍是香气不改,精神犹在,作者以梅花自况,表达了自己孤傲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情怀。
【详解】(1)考查词语释义。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着:遭受。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一任:任凭。
(2)本题考查作者情感。上片“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重点体现了梅花的艰难处境;下片“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写梅花无意于炫耀自己,也不肯媚俗地招蜂引蝶,不与争奇斗妍的百花争夺春色,但是这样仍摆脱不了百花的嫉妒,梅花“无意”,对他物的侮辱、误解也一概不予理睬,而是“一任群芳妒”,听之任之,体现其孤傲的品格;“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写梅花纵然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尘泥,清芬却永留世上,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以梅花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守的品格。
11.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诸武王。 12.D 13.(1)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卞和回答说:“我并不是伤心自己的脚被砍掉了,我所悲痛的是宝玉竟被说成普通的石头,忠诚的好人被当成骗子,这才是我最伤心的原因啊。” 14.C
【解析】1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翻译为:等到厉王死,武王即位,和氏又捧着他的未加工的玉石献给武王。故可断句为: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诸武王
12.A.故:因此/原因;
B.相:鉴定/互相;
C.道:正确的方法/政治制度;
D.都解释为:于是;
故选D。
13.此题考查的翻译能力。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重点字词:
(1)且:犹,尚且。欲:想要。等:等同,一样。不可得:不能够得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求:要求。
(2)非:不是。以:当作。贞士:真诚的人。所以:……的原因。
14.C.有误。卞和并不是因为刖其双足,才抱着璞玉在楚山脚下泣血痛哭以引起文王的同情;而是痛心宝玉竟被说成普通的石头,忠诚的好人被当成骗子。故选C。
【点睛】参考译文:(甲)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楚国人和氏在楚山中得到一块未加工的玉石,捧着进献给厉王。厉王叫玉工鉴定,玉工说:“是石头。”厉王认为和氏是欺骗,因而砍断了他的左脚。
等到厉王死,武王即位,和氏又捧着他的未加工的玉石献给武王。武王叫玉工鉴定,又说:“是石头。”武王又认为和氏是欺骗,而砍断了他的右脚。
武王死,文王即位,和氏就抱着他的玉石在楚山之下大哭,三天三夜,眼泪流干就继续流着血。文王听到后,派人问他哭的原因。说:“天下被砍断脚的人多啦,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痛?”
和氏说:“我不是悲痛脚被刖,我悲痛的是那宝玉被说成是石头,真诚的人被说成骗子,这就是我悲痛的原因。”文王就使玉工加工这块石,从中得到了宝玉,就把它命名为“和氏之璧。”
15.(1)月下归航
(2)“回望”表现出“我”依依不舍的心情。
(3)侧面描写,写出了船行速度之快。
【详解】(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根据文章内容可知,这一部分描写的是看戏归来时的情景。“月还没有落”点明时间,“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说明写的是返航。因此可概括为“月下归航”或“戏后归航”。
(2)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
语句中的“回望”意思是回头看,结合“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这一内容可知,这个词语的运用准确地写出了“我”依依不舍的心情。
(3)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分析。
作者写小伙伴们月夜归航的情景,却写“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这是运用侧面衬托的写法,通过老渔父的喝彩来表现孩子们驾船技术的熟练,突出了航船速度之快。
16.读书人是幸福人 17.证明“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这一观点。是按照从古到今、从中到外的顺序排列的。 18.我们在“读书”时一定要有选择,要读好书,读以其优好品质得以流传一类的书。
【解析】16.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即可。结合首段“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和尾段“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概括得出题目:读书人是幸福人。
17.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划线句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六个事实论据。证明了“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的观点。结合《论语》《史记》《正气歌》的年代分析,是从古到今的顺序。结合“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分析,是从中到外的顺序。综述为:从古到今,从中到外。
18.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从文本中找到题干所在的位置,然后结合下文分析即可。结合“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得出: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好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
19. A:好奇 B:心头一震 20.记录下他们幼小心灵中感觉很幸福的点一滴。 21.落落大方:看到我这样一个肤色不同的外国到来,他们没有一丝扭捏,而是落落大方地和我谈了起来。
坚持不懈:我们每天都写,这是我每天必须做的功课。
懂得感恩:他们感谢母亲辛勤的工作,感谢同伴热心的帮助,感谢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理解……他们对于许多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22.议论。内容上:从正面和反面对比,强调我们应该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我们就会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原来平淡的生活焕发出迷人的光彩,点明中心。结构上:总结全文。 23.既指孩子们写的感谢信,又指我们应该学会感恩,感恩不只是感谢父母的关怀,不只是感谢大恩大德,还应该对天天感受到的点滴美好事物心存感激。
【解析】19.本题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梳理。按顺序找到相应段落,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等语句,分析作者的心理或找出表达感情的词语即可,注意尽量用原句原词回答。从原文第②段“我难以按捺心中的好奇”可以找到“好奇”;第③段“心头一震”,可以找到“心头一震”。
20.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提取。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根据提示,在文中筛选出关键信息从文章第③段可知“三个黑人孩子写感谢信”的目的“我心头一震:原来他们给妈妈的感谢信不是专门感谢妈妈给他们帮了很大的忙,而是记录下他们幼小心灵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提取答案:记录下他们幼小心灵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
2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从孩子们每人每天写一篇感谢信,记录下他人对自己所付出的点点滴滴,可感受到他们的坚持不懈:从三个孩子感谢母亲辛勤的工作,感谢同伴热心的帮助,感谢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理解……,可感受到他们心怀感恩之心。
22.考查对表达方式及结尾段作用的理解。表达方式一般有五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最后一段运用议论的方式,内容上,从正面和反面对比,表明“我”对“感恩”有了新的理解,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善于发现并欣赏美的事物,那么我们就会坦然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平淡的生活就会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表现了文章的主旨。结构上,总结全文,“‘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照应题目,结构严瑾。
23.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近几年试题发展趋势看,要求阐释标题含义的题目不少。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一种深刻的内涵,甚至还有第三种更深刻、更深远的内涵。此处“感恩”表层含义指三个黑人孩子写感谢信,表达他们的“感恩”之心;深层含义是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感恩所有,感谢妈妈、同伴、兄弟姐妹外,还感谢“每一件美好的事物”;“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还要对每一件美好的事物都应心存感激。同时“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
24.例文:
拼搏在青春的战场
过完整个秋天,浓厚的忧伤伴随着飘零的落叶渐去渐远,但中考的阴影仍然挥之不去,翻动手中泛黄的书,一种莫名的厌倦感随即涌上心头,把课本合起来,坐在教室里独自发呆。
三年前,我怀揣“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梦想走进这所中学,便以三年为期来实现这个梦想。三年后的今天,我回到原点,再次积蓄力量,韬光养晦,等待薄发。是谁说张开双手,你便拥有整个世界,而我却要说紧握双手,把握现在,你才能赢得整个世界。就如同现在的我们一样,奔驰在梦想的草原,拼搏在青春的战场。
轻扣时光之门,怀念总让人在回忆中搁浅,我把记忆都翻遍,却没有发现今天已悄然而逝。我们总在缅怀过去中憧憬未来,但大千世界纷纷扰扰,青春懵懂的我们无法避免在人生的浪潮中触礁搁浅,中考的惨败便是一个例子。有谁能够真正的做到超然物外,心如止水,搁浅时光,淡漠流年,静静地守望心中的象牙之塔呢?
思绪恬淡,我想起法国作家左拉曾说过“人生只有两分半钟,一分钟微笑,一分钟叹息,半分钟爱”,诚然,人本就应该笑对挫折与失败,短暂的青春岁月不允许我们驻足不前,悲秋伤春,蹉跎的 青春岁月。拼搏才是最终的选择,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因为种种挫折而变得遍体鳞伤,正如老师所说的:“只有经历过遍体鳞伤,才能在中考中无处可伤。”勇于拼搏,就要以这样一种乐观的精神笑对挫折。
窗外,月色蒙胧,教室里“沙沙沙”的写字声依旧响个不停,我忽然想起《荆棘鸟》里的一句话“盛开在荆棘里的花,越是流泪越仰望,爱是一步一步的坚强,奋不顾身的绽放”。人生路必然是荆棘丛生,而青春的我们就是那盛开在荆棘里的花,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应该用信仰坚定内心,用知识丰富生活,把那刺痛我们心灵的荆棘看成是青葱绿叶,方能开出绝美的曼珠沙华。拼搏在青春战场上的我们不向困难示弱,不向挫折低头,再苦再累也要坚强。勇敢迎接挑战,挥洒热血青春,将炼狱化为极乐天堂,才能无愧于我们青春年华,无愧于我们那独一无二的人生。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风起风落间你愿做绚烂的夏花,还是静美的秋叶?
“天空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雁过无痕,当中考的战鼓再次响起时,我们还能淡定吗?
眼泪不是我们的答案,拼搏才是我们的选择。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审题立意:分析材料可知,其中的关键语句是“我们在其中奔突,努力站稳”,从中可以提炼出本次作文的主旨:努力拼搏,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如果选择关键句为“但更多的时候是东倒西歪,身不由己”,那么立意主旨就会过于消极,不得体。“我的感觉里,除了绵长、无处不在的风,其余都是尘埃”强调的是人生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挫折与磨难,只有努力拼搏,不懈奋斗,才能在人生的风里努力站稳,诠释自己人生意义。以此为主旨,写人记事,议论说理均可。
选材构思:可写人记事,创作一篇记叙文。记叙自己面对人生的困境,努力拼搏,最终走出困境,迎来阳光的事件,也可以记叙自己因为过于软弱,面对突出其来的挫折而彷徨迷茫,最终在某人的触动与启发下明白了只有拼搏奋斗才能战胜困难,看到希望的道理。可议论说理,创作一篇议论文。以“拼搏才是人生的底色”为中心论点,可列举实例,引用名言,从不同角度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步仙凤凰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步仙凤凰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知识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三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三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一项是,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默写,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步仙凤凰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步仙凤凰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性学习,句子默写,诗歌鉴赏,对比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