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三年级上册3.水结冰了教案
展开
课题:水结冰了 | 授课教师: | |||||
授课时间: | 授课班级: | 授课课时:1课时 | ||||
教学目标: 1.知道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2.观察并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观察并比较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4.在自然环境中,水和冰可以互相转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难点:测量水结冰时的温度;初步建立水的形态变化与热量变化有关系的概念。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时间 | |||
一、聚焦 1. 出示情景图片:冬天屋檐下的冰、水面的冰。 提问一:这个场景我们在什么时候能见到? 提问二:到了冬天,水容易结冰,原因是什么? 2.出示一支试管(内有清水)。 提问:如果让试管里水的温度一直不断下降,会怎样? 3. 揭示课题:水结冰了。 二、探索 观察一:水结冰的过程
提示:冰融化能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在冰里面加盐,可以加快冰融化的速度,制造更低的温度。 提问:你能利用这些材料使试管中水的温度越来越低吗? 2. 引导小组讨论: (1)水到了多少摄氏度的时候会变成冰?怎样才能知道? (2)预测水在结冰过程中,会有哪些变化? 3.引导学生汇报发现。 汇报句式:我们经过测量,发现水在____摄氏度时结冰了;经过观察,发现水结冰后_______发生了变化。 观察二:水和冰的异同点 1. 观察冰的特点。 引导:观察试管中的冰,简单说说冰的特点。 2. 引导学生归纳。 提问:水和冰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 3. 出示维恩图,指导记录方法。 4.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5.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三、研讨 全班进行交流研讨: 1. 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
2. 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
3. 冰还是水吗? |
在冬天,因为温度低
会结冰
(1)浸入碎冰前,在试管的水面处做标记; (2)持续测量水温,直到结冰; (3)完全结冰后,标记冰柱的高度。
温度下降,液态的水凝固成固态的冰,体积变大。
无色、无味、透明、固体
当环境温度低于 0℃,水的温度下降到 0℃时,开始结冰。 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长时间保持在 0℃时。 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 是。 | 运用冬季场景,唤起学生的前概念——“冬天的环境温度低,液态的水就会变成固态的冰”,并将水结冰需要向周围放出热量的道理暗含其中。
让学生先预测和交流水结冰的温度和水结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化,是希望学生能注意到试管里水温变化的过程以及其他各种变化。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结冰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水如何结成冰这一现象的直接认识。
先开展观察冰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冰的主要物理性质,包括颜色、透明度、温度、光滑度、硬度、易融化等,再通过归纳和梳理,进一步比较冰和水的异同点,在比较的基础上,学生认识到冰是固态的,水结冰后,形态发生了变化。
本环节希望通过充分的交流研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水结冰只是状态的变化,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的概念。 |
| |||
板书设计: 3.水结冰了 温度下降(0℃)
| ||||||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3.水结冰了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3.水结冰了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材料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生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教科版 (2017)3.水结冰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教科版 (2017)3.水结冰了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索1,探索2,研讨,课堂练习,拓展提高,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3.水结冰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三年级下册3.水结冰了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背景,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