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通过激素的调节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作业(单项版)含答案
展开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七) 通过激素的调节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D [人体运动时,通过肾上腺素的调节可使心率加快,但肾上腺素不是高能化合物,A错误;人体在饥饿时血糖浓度较低,此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会促进肝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上升,但胰高血糖素不具有催化功能,B错误;进食后一段时间,人体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素水平升高,加速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从而使血糖浓度下降,但胰岛素不属于细胞的结构组分,C错误;人在青春期时,性激素水平升高,会促进机体发育,性激素的运输方式为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后需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D正确。]
2.(2022·四川泸州三模)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对于稳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在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B.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中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C.因疾病切除了甲状腺的患者可通过注射TSH来维持稳态
D.组织水肿患者可使用提高血浆渗透压的药物来缓解症状
C [人在饥饿时,血糖降低,血液流经肝脏后,由于肝糖原分解形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因此血糖浓度会升高,A正确;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B正确;TSH为促甲状腺激素,其作用的靶细胞为甲状腺细胞,因疾病切除了甲状腺的患者缺少TSH作用的靶细胞,因此不能通过注射TSH来维持稳态,C错误;组织水肿患者的组织液增多,可以通过使用提高血浆渗透压的药物,减少组织液的含量,D正确。]
3.(2022·四川自贡三模)垂体在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
B.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都能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二者为协同作用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垂体合成的相关激素的调节
D.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调节轴参与体温调节,形成多级反馈调节
D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的,A错误;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都能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属于负反馈调节,但两者不在同一个生物体内发挥该作用,B错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血糖水平调节或相关神经的调节,不受垂体合成的相关激素的调节,C错误;体温调节过程中,增加产热量需要甲状腺激素的参与,甲状腺激素的产生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即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同时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D正确。]
4.(2022·四川泸县一中二模)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患者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下列关于“甲减”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幼年时患甲减会影响患者的智力发育
B.甲减患者一般都有畏寒的症状
C.甲减患者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偏低
D.甲减可能是由于患者下丘脑或垂体发生病变所致
C [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幼年时患甲减,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会影响患者的智力发育,A正确;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甲减患者因其体内甲状腺激素较正常水平低,所以一般都有畏寒的症状,B正确;甲减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较正常水平低,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使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因此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偏高,C错误;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并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如果下丘脑或垂体发生病变,则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见,甲减可能是由患者下丘脑或垂体发生病变所致,D正确。]
5.(2022·四川内江三模)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下列实例不属于反馈调节的是( )
A.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B.血液凝固初期产生的物质会促进凝血因子产生,进一步促进血液凝固
C.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导致食虫鸟数量增多,进而使害虫增长受到抑制
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至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D [在血糖调节的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是使血糖浓度降低,这个变化会使血糖浓度对胰岛B细胞的刺激减弱,导致胰岛素的产生量降低,属于负反馈调节,A不符合题意;血液凝固初期产生的物质会促进凝血因子产生,增强了血液凝固的效果,属于正反馈调节,B不符合题意;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导致食虫鸟数量增多,进而使害虫增长受到抑制,属于负反馈调节,C不符合题意;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至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的增加并没有直接影响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不属于反馈调节,D符合题意。]
6.(2022·湖北武汉调研)某科研小组开展了胰岛素及肾上腺素对家兔血糖含量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组家兔的生理状况应相同
B.激素注射前几小时,家兔需进行禁食处理
C.注射用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要用生理盐水配制
D.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D [为了排除实验中无关变量的影响,实验前家兔需进行禁食处理,并且保证所选家兔的生理状况相同,A、B正确;为了不影响家兔内环境的渗透压,激素需要用生理盐水配制,C正确;由实验结果可知,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而肾上腺素具有升血糖的作用,两者表现为拮抗作用,D错误。]
7.(2022·四川宜宾叙州二中模拟)胰岛素抵抗(IR)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如图A→D表示2型糖尿病形成过程中人体胰岛素分泌与胰岛素敏感性关系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受体减少、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细胞内信号通路异常均可引起IR
B.A→B时,人体胰岛B细胞代偿性分泌增加且IR增强
C.B→D时,人体胰岛A细胞功能增强、空腹血糖明显高于正常值
D.D点时低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性低(接近0),表明该个体患有2型糖尿病
C [胰岛素受体减少、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细胞内信号通路异常均可引起IR,使得胰岛素无法正常发挥作用,A正确;A→B时,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B细胞代偿性增加分泌胰岛素,使得胰岛素抵抗增强,B正确;B→D时,胰岛素敏感性继续降低,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也减少了,此时血糖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值,胰岛A细胞分泌减弱,C错误;病程进展到D点时,胰岛素分泌少,此时胰岛素敏感性低(接近0),该个体已患上2型糖尿病,D正确。]
8.(2022·江西赣州七校联考)如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B.若c为雄性激素,则口服c后,则b的分泌会减弱
C.若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则d过程只可发生于细胞核内
D.若切除b,则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不能运输到c
B [若题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信息传递方式有局部电流(神经纤维上)和化学信号(神经元之间,即突触处)两种,A错误;若题图表示雄性激素的调节过程,a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为促性腺激素,c为雄性激素,则口服c后,雄性激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具有抑制作用,B正确;如果题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则d过程表示转录过程,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发生,C错误;激素的运输属于体液运输,若个体中某个器官被切除,其他机体组织正常,则体内分泌的每一种激素依旧可以通过体液运输到各组织器官,D错误。]
9.(2022·四川宜宾四中二模)某病人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医生为明确病人的病变部位是下丘脑、垂体还是甲状腺,对其进行抽血化验,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检测项目
检测值
正常值参考范围
TRH(?)
365 pmol/L
14~168 pmol/L
TSH(促甲状腺激素)
0.78 mU/L
2~10 mU/L
T4(甲状腺素)
17 μmol/L
55~160 μmol/L
(1)表中TRH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合成并分泌该物质的部位是________。
(2)根据化验结果,可以初步判定该病人的垂体发生了病变。理由有两个:一是高浓度的TRH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垂体合成和分泌TSH,二是低浓度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减弱,所以血液中的TSH含量理论上应该偏高,与实际检测结果不符。
(3)医生实施了验证方案,通过改变激素的含量,既验证了(2)中的判断,又排除了下丘脑和甲状腺病变的可能。简要写出该验证方案及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与甲状腺激素分泌有关的三种腺体是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TRH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合成并分泌的腺体是下丘脑。(2)高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会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低浓度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3)证实(2)中的判定,即是病人的垂体发生了病变,可以对病人注射适量的垂体分泌的激素并检测另外两种激素的含量是否能够恢复正常。因此可以给病人注射促甲状腺激素(TSH),检测其血液中的TRH含量下降到正常值,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到正常值,说明是垂体发生了病变,同时排除了下丘脑和甲状腺病变的可能。
[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下丘脑 (2)促进 抑制 (3)给该病人注射适量的TSH,其血液中的TRH含量将下降到正常值,甲状腺激素含量将升高到正常值
10.(2022·四川成都三模)褪黑素(MT)是由脑松果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具有调节人的自然睡眠、提高睡眠质量的作用。褪黑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白天分泌受到抑制,晚上分泌活跃,调节褪黑素分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光暗信号→视网膜下丘脑松果体褪黑素
(1)据图分析,夜间机体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属于________调节,视网膜在此调节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_。体内褪黑素含量升高后,又可通过抑制下丘脑使褪黑素的分泌量减少,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调节。
(2)松果体产生的褪黑素,通过________运输到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睡眠障碍和昼夜节律失调是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先兆症状,临床上给AD患者使用褪黑素,发现部分AD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未得到改善,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褪黑素分泌及调节睡眠的相关机理,请提出两条改善睡眠质量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据图分析,褪黑素的分泌经过了完整的反射弧,说明夜间机体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视网膜在此调节过程中作为感受器,其具体的作用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体内褪黑素含量升高后,又可通过抑制下丘脑使褪黑素的分泌量减少,这种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该调节机制的存在使得褪黑素的含量不至于过高。(2)松果体产生的褪黑素,通过体液(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去,并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后发挥调节作用。睡眠障碍和昼夜节律失调是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先兆症状,临床上给AD患者使用褪黑素,发现部分AD患者的睡眠质量并未得到改善,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其原因可能是这些AD患者相关靶细胞缺乏褪黑素受体(或者对褪黑素的敏感性降低),进而导致褪黑素无法起到相应的调节作用。(3)褪黑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白天分泌受到抑制,晚上分泌活跃,可见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着睡眠质量,因此为了有良好的睡眠应该做到按时入睡、合理作息;睡觉时避免光线刺激,如睡前不使用手机或电脑,从而使褪黑素正常分泌,进而改善睡眠质量。
[答案] (1)神经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反馈
(2)体液(血液) 这些AD患者相关靶细胞缺乏褪黑素受体(或者对褪黑素的敏感性降低) (3)按时入睡、合理作息;睡觉时避免光线刺激,如睡前不使用手机或电脑,从而使褪黑素正常分泌,进而改善睡眠质量
11.(2022·四川成都二模)如图所示是某激素分子的信号传递途径,激素与受体结合后激活Gs蛋白,Gs蛋白与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AC)结合激活AC,AC激活后将ATP转化为cAMP,cAMP作为“第二信使”向细胞内传递信号。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受体位置和信号传递途径分析,该激素很有可能是性激素
B.Gs蛋白在受体和AC间运动,充分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C.激素在细胞内有cAMP、PKA等多个环节传递信号,有利于放大激素的效应
D.对同一细胞来说,不同的激素会有不同的受体,但都会激活AC,产生cAMP
C [性细胞产生的性激素分泌到体液中,经过血液循环运输到靶细胞并进入靶细胞内发挥作用,而据图分析,该受体位置在细胞膜上,故该激素不可能是性激素,A错误;Gs蛋白在受体和AC间运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充分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性,B错误;据图可知,激素在细胞内有cAMP、PKA等多个环节传递信号,激素经过逐级传递,有利于放大激素的效应,C正确;激素需要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才能起作用,对同一细胞来说,不同的激素会有不同的受体,不一定都会激活AC,产生cAMP,D错误。]
12.(2022·浙江绍兴二模)生长激素能促进软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部分调节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IGF1基因缺乏的个体血浆中GH水平低于正常人
B.GH受体缺乏的个体软骨细胞能够正常分裂和分化
C.IGF1的受体只位于软骨细胞,体现了信息识别的定向性
D.患垂体瘤的儿童可能比正常儿童的身材更高大
D [如果个体由于IGF1基因缺乏,则分泌的IGF1减少,对GHRH和GH的分泌抑制作用减弱,因此GH水平高于正常人,A错误;GH受体缺乏的个体不能接受GH的刺激,因此软骨细胞不能正常分裂和分化,B错误;根据题干信息,IGF1可反馈抑制GHRH和GH的分泌,说明其受体可以在下丘脑和垂体,C错误;患垂体瘤的儿童分泌的GH的量更多,促进软骨细胞生长能力更强,所以可能比正常儿童的身材更高大,D正确。]
13.(2022·天津耀华中学二模)131I为一种放射性碘,它能够同时释放出粒子及γ射线,对甲状腺细胞产生杀伤作用,临床上常用于对甲状腺进行检测以及对甲亢和甲状腺瘤的治疗。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甲状腺瘤小鼠和正常小鼠均分进行实验,实验思路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A组(甲状
腺瘤小鼠)
B组(正常
小鼠)
C组(甲状腺
瘤小鼠)
D组(正
常小鼠)
实验处理
注射等量的含131I的生理盐水
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实验处理持续一周(其他条件适宜)
结果检测
检测甲状腺的大小、小鼠单位时间耗氧量、血浆促甲状腺激素含量
A.实验开始时,A组的131I的吸收量小于B组
B.实验结束时,B组小鼠测得的耗氧量比C组实验大
C.实验结束时,B组小鼠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大于D组
D.131I用于定向治疗甲状腺瘤的原因是131I能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C [由于A组小鼠含有甲状腺瘤,瘤细胞的代谢能力更快,故131I的吸收量大于B组,A错误;B、C两组实验含有两个自变量,无法得出B组小鼠测得的耗氧量比C组实验大的结论,B错误;由题干可知:131I能够同时释放出粒子及γ射线,杀伤甲状腺细胞,故实验结束时,B组小鼠中甲状腺细胞大量死亡,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故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大于D组,C正确;131I用于定向治疗甲状腺瘤的原因是甲状腺细胞会吸收131I用于合成甲状腺激素,D错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后作业本28 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后作业本28 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含解析),共7页。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体液调节作业(单项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体液调节作业(单项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与环境作业(单项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人与环境作业(单项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