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4.3牛顿第二定律 教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4.3牛顿第二定律 教案第1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4.3牛顿第二定律 教案第2页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4.3牛顿第二定律 教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物理3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3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共6页。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牛顿第二定律
    教科书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必修(第一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探究实验数据,能够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并准确表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数据、从数据获取规律的能力。
    2.能根据1N的定义,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如何从F=kma变成F=ma的,体会单位的产生过程。
    3.能够从合力与加速度的同时性、矢量性等方面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是连接运动与力之间关系的桥梁。
    4.学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处理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物理的实用价值,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实际的态度。
    教学重点:
    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难点: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2分钟






    环节一:
    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与它受到的合外力F成正比,与它的质量m们成反比。那我们的结论对于任何物体都适用吗?我们不敢轻易去说!
    因为有限的几组实验事实并不能支撑“这一结论称为规律”。前辈科学家做了大量的观察和实验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由此总结出了一般性的规律。

    3分钟




    环节二:
    牛顿第二定律
    1. 内容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和作用力的方向相同。”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2. 表达式
    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用比例式来表达:a∝,或者F∝ma;也可以写成等式F=kma,其中k是比例系数。
    [师]:牛顿第二定律不仅阐述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还指出了加速度的方向与力的方向是一致的。

    6分钟


    环节三:
    力的单位

    [师]:在17世纪,人们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物理量的计量标准。但是还没有规定多大的力作为力的单位。因此,在F=kma这个表达式中k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任意性。只要它是常数,就能正确表示F和m、a之间的关系。
    [师]:当k=1时,质量为1kg的物体,在某力的作用下获得1m/s2的加速度,这个力大小为
    F=ma=1kg·m/s2。
    我们把这样大的力叫做“一个单位的力”。也就是说如果质量和加速度的单位都取国际单位制中单位:千克、米每二次方秒,力的单位就是“千克米每二次方秒”。后世为了纪念牛顿对物理学的巨大贡献,把kg·m/s2称作牛顿,用符号N表示。
    这时,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即:F=ma。
    [师]:初中我们就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但并不知道1N的力是多大,现在你知道了吗?

    [师]:由F=ma可知,a=。在同样大小的力的作用下,不同物体产生的加速度a反比于m,即m反映了一个物体运动状态(速度)改变的难易程度:m大的物体加速度小,运动状态难以改变;m小的物体加速度大,运动状态易于改变。
    通过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我们知道: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m大表示物体惯性大,m小表示物体惯性小,m称为物体的“惯性质量”,有时简称质量。













    12分钟







    环节四:

    [师]:下面我们通过两道例题来深化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例题1】在平直路面上,质量为1100kg的汽车在进行研发的测试,当速度达到100 km/h
    时取消动力,经过70 s停了下来。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少?重新起步加速时牵引力为2000N,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少?(假定试车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不变)
    【解答】以汽车为研究对象。设汽车运动方向为x轴正
    G
    N
    方向,建立一维坐标系。
    (1) 取消动力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a1==
    f=ma1=﹣437N,符号说明与运动方向相反。
    (2) 重新起步后,汽车所受的合力为:
    F合=2000N﹣437N=1563N
    a2= =1.42m/s2,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评析】第(1)问从“运动学规律”出发→a→“受力”;第(2)问从“受力”出发→a→“运动学规律”。可见,加速度a是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受力分析是基础!
    【例题2】某同学在列车车厢的顶部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在列车以某一加速度渐渐启动的过程中,细线就会偏过一定角度并相对车厢保持静止,通过测定偏角的大小就能确定列车的加速度。在某次测定中,悬线与直方向的夹角为θ,求列车的加速度a。
    【解答】小球始终与列车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所以小球的加速度与列车的加速度相同。
    [方法1] 选择小球作为研究对象。
    F合=mg tan θ
    a= =g tan θ,方向水平向右。
    [方法2]
    竖直方向: FT cos θ-mg=0 → FT cos θ=mg (1)
    水平方向: Fx=FT sin θ, FT sin θ=ma (2)
    →(1)(2)式联立,可以求得小球的加速度为a=g tan θ,方向水平向右。

    2.用动力学方法测质量
    [师]:在地球上,称量某物体的质量对大家不是难事!假设你现在身处太空之中,如何测量一个物体的质量呢?用天平称量可以吗?(不可以!太空中物体完全失重)
    提示:由F合=ma可知,如果给物体施加一个已知的力,并测出在这个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加速度,就可以求出物体的质量——用动力学方法测质量的方法。
    [师]:2013年6月20日上午,我国航天员在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太空授课,演示了测量质量的实验。 质量的测量是通过一个支架形状的测量仪完成的。测量时,航天员固定在支架的一端,另外一名航天员将支架拉开到指定的位置。支架能够产生一个恒定的拉力F,把宇航员拉回舱壁。用光栅测速装置能测出支架复位 的速度v和时间t,从而计算出加速度a。这样,就能够计算出航天员的质量m。
    [思考]:你能设计出一种在太空中测量质量的方法吗?

    2分钟

    环节五:

    [师]:通过刚才例1的分析,我们通过a=求解加速度,也可用牛顿第二定律a= 求解加速度,这两个表达式有何不同呢?
    [师]:a= 是加速度的定义式,与运动学相关;而a= 是加速度的决定式,与受力相关。对于决定式我们可以说“比例关系”,如对同一物体:a与F合成正比。
    a= 求解的是Δt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仅当Δt无限趋于零时,的极限值是瞬时加速度,当然在匀变速运动中,`a 与a瞬是相同的。而a= 求出的就是瞬时加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把物体的运动情况与受力情况联系起来。它在许多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我们后面会陆续向大家介绍的!


    相关教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牛顿第二定律一等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牛顿第二定律一等奖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力的单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3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3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牛顿第二定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必修13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13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课外作业,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