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作业含答案
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胞质膜和细胞核作业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胞质膜和细胞核作业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分层作业(四) 细胞质膜和细胞核
1.(2022·江苏苏州高三专题练习)下列关于信息交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信息分子都是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微量有机物
B.高等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
C.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具有识别和转运神经递质的作用
D.病毒与人体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2022·江苏盐城高三专题练习)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没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其细胞质膜的功能更加多功能化
B.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运动的,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C.高等植物相邻细胞间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传递和物质运输
D.神经细胞通过通道蛋白运入Na+的速率快于通过载体蛋白运出Na+的速率
3.(2022·江苏泰州一模)膜蛋白在生物体的许多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肝脏细胞的质膜上具有胰高血糖素的受体蛋白
B.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质膜上具有主动运输水分子的转运蛋白
C.甲状腺细胞的质膜上具有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蛋白
D.肺部细胞的质膜上具有新冠病毒S蛋白识别的受体蛋白
4.(2022·江苏南通高三专题练习)如图X、Y、Z是细胞中的三种化合物,X为淀粉的基本单位,Y、Z是构成细胞质膜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X被人的红细胞吸收,不需要消耗ATP
B.维生素D可优先通过细胞质膜扩散到细胞内部与Y有关
C.细胞质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组成细胞质膜的物质中有Z
D.构成细胞质膜的Y可以运动,而Z是静止的
5.(2022·江苏连云港模拟预测)核孔复合体是由多个蛋白质镶嵌在核孔上的一种双向亲水核质运输通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类型的细胞中核孔复合体数目有所不同
B.核孔复合体的双向性是指物质均可以双向进出核孔
C.核孔复合体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结构基础
D.若组成核孔复合体的蛋白质结构改变,可能会使核孔出现运输障碍
6.(2022·江苏南通二模)心房颤动是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体的运输障碍。核孔复合体位于核孔上,主要由核孔蛋白组成,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核孔数量随细胞种类以及细胞代谢状况不同而改变
B.tRNA主要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与核孔复合体有关
C.心房颤动时细胞供能减少,可能与葡萄糖进入线粒体的速度有关
D.核膜包含四层磷脂分子层,心房颤动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7.(2022·江苏宿迁高三专题练习)二甲双胍的抗肿瘤效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它可通过抑制线粒体的功能而抑制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核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线粒体中可合成ATP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据图分析,二甲双胍抑制线粒体的功能,进而直接影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跨核孔运输,最终达到抑制细胞生长的效果。
(2)物质进出核孔是否具有选择性?________,RagC进出细胞核需经过________层生物膜。
(3)下列生理过程可能受二甲双胍影响的是________。
A.细胞分裂
B.转录RNA
C.分泌蛋白质
D.细胞质中激活型RagC转化为无活型RagC
(4)图中物质ACAD10对细胞生长的作用效果为________。
8.(2022·广东珠海实验中学高三阶段练习)脂筏是细胞质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磷脂中的一种)的微结构域,大小约70 nm,是一种动态结构。脂筏的组分和结构特点有利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和构象变化,一些信号转导单元可以在脂筏中组装。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B.鞘磷脂具有两个疏水的尾和一个亲水的头
C.脂筏可以参与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
D.各种细胞的细胞质膜上均含有胆固醇
9.人体内胆固醇合成后以低密度脂蛋白(LDL)形式进入血液,细胞需要时LDL与细胞质膜上的受体结合成LDL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下图是某组织细胞部分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示意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LDL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的过程体现细胞质膜的功能特性。
B.科学家发现囊泡能将水解酶准确运输到目的位置并“卸货”,是由于囊泡膜表面有特殊的“识别代码”,能识别相应受体,这种“识别代码”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C.图中⑥→⑨过程说明溶酶体溶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的功能,是所有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
D.现提取细胞结构5的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据面积为S,预测该结构表面积的值=S/4。
10.(多选)(2022·江苏扬州中学高三开学考试)下图表示机体局部发炎时血液中白细胞进入组织液的一种方式,据图可知细胞质膜具有( )
A.选择透过性 B.一定的流动性
C.信息交流功能 D.物质交换功能
11.如图所示,细菌分裂时,其拟核DNA以特定的一个部位特异性地结合在细胞质膜的附着点上。拟核DNA复制形成的两个子DNA随着细胞质膜的生长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回答下列问题。
(1)细菌细胞质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图示,从遗传稳定性的角度分析,细菌细胞质膜的附着点在细菌细胞分裂中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丝分裂时,动物细胞中与图示过程中细菌细胞质膜的作用相似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拟核DNA上的复制原点(即DNA复制的特定起始位点)发生突变后,会影响拟核DNA与细胞膜的结合。推测拟核DNA通过复制原点与细胞膜附着点的蛋白质特异性结合。为验证该推测,实验思路如下:
①设法从拟核DNA与细胞质膜结合的复合物上分离出与细胞质膜结合的DNA片段,以________________为探针,与该片段进行DNA分子杂交,若出现杂交带,则表明细菌拟核DNA与细胞膜结合的部位是其复制原点。
②设法分离出拟核DNA与细胞质膜结合的复合物中的膜蛋白a和脂质a、非结合部位的膜蛋白b和脂质c,用复制原点分别对它们进行专一性结合检测,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表明细胞质膜上与复制原点结合的是该结合部位的特定蛋白质。
课时分层作业(四)
1.B [信息分子不都是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微量有机物,如神经递质是由神经细胞分泌的,A错误;高等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这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之一,B正确;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具有识别神经递质的作用,但不具有转运神经递质的作用,C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病毒与人体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没有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错误。故选B。]
2.B [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各种复杂的细胞器和细胞核,没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其细胞质膜的功能更加多功能化,A正确;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绝大多数的蛋白质分子都是运动的,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B错误;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和物质运输,C正确;据分析可知,载体蛋白具有饱和性,通道蛋白的运输速率高于载体蛋白,据此推测神经细胞通过通道蛋白运入Na+的速率快于通过载体蛋白运出Na+的速率,D正确。故选B。]
3.B [胰高血糖素可催化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说明肝细胞上有其相应的受体蛋白,A正确;水分子的跨膜运输属于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通过水通道蛋白),B错误;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甲状腺细胞的质膜上具有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蛋白,C正确;新冠病毒主要攻击人的肺部,肺部细胞是其靶细胞,其质膜上具有新冠病毒S蛋白识别的受体蛋白,D正确。故选B。]
4.A [由分析可知,X为葡萄糖,葡萄糖进入人的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但不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维生素D是脂质类物质,它与磷脂分子都是脂类物质,所以维生素D可优先通过细胞质膜扩散到细胞内部与Z(磷脂)有关,B错误;酶具有专一性,细胞质膜会被蛋白酶水解,说明组成细胞质膜的组成物质中有Y (蛋白质),C错误;构成细胞质膜的Y (蛋白质)大多数可以运动,而Z(磷脂)也是运动的,D错误。故选A。]
5.B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孔数量较多,核孔复合体数量较多,所以不同类型的细胞中核孔复合体数目有所不同,A正确;核孔复合体的双向性是指核内合成的mRNA等物质可以运出细胞核,核外某些蛋白质(如DNA聚合酶)、小分子物质(复制所需原料)等可以运进细胞核,但DNA不能经核孔复合体运出细胞核,核孔复合体具有选择性,B错误;核孔复合体具有选择性,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结构基础,C正确;由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因此若组成核孔复合体的蛋白质结构改变,可能会使核孔出现运输障碍,D正确。故选B。]
6.C [细胞的核质之间需要通过核孔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所以核孔数量随细胞种类以及细胞代谢状况不同而改变,A正确;tRNA是转录的产物,主要在细胞核内合成,大分子运出细胞核与核孔复合体有关,B正确;葡萄糖的直接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产生丙酮酸和[H],丙酮酸和[H]进入线粒体继续发生反应,葡萄糖不会进入线粒体,C错误;核膜是双层膜,包含四层磷脂分子层,心房颤动的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体的运输障碍,所以它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D正确。故选C。]
7.(1)蛋白质和磷脂 线粒体基质和内膜
无活型RagC和激活型RagC (2)是 0
(3)ABC (4)抑制
8.D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可见蛋白质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A正确;由题意可知,鞘磷脂属于磷脂的一种,也具有两个疏水的尾和一个亲水的头,B正确;由题意可知,一些信号转导单元可以在脂筏中组装,可见脂筏可以参与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C正确;动物细胞的细胞质膜上才含有胆固醇,而植物等细胞的细胞质膜上没有胆固醇,D错误。故选D。]
9.B [LDL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的过程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质膜的结构特性——流动性,A错误;由图可知囊泡能将水解酶准确运输到目的位置并“卸货”,是由于囊泡膜表面有特殊的“识别代码”,能识别相应受体,这种“识别代码”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B正确;图中⑥→⑨过程说明溶酶体溶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的功能,是真核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C错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结构5是线粒体,线粒体含有双层膜,且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其面积大于外膜面积,所以将线粒体的磷脂铺成单分子层面积为S,则线粒体的表面积小于S/4,D错误。故选B。]
10.BC [①②③过程体现细胞质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结构特点;由图可知,白细胞与毛细血管壁细胞之间能够识别,是因为白细胞质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与P选择蛋白的相互识别作用,体现细胞质膜的信息交流功能。B、C正确,A、D错误。故选BC。]
11.(1)磷脂双分子层
(2)将复制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平均分到两个子细胞(或使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纺锤体(中心体、中心粒)
(3)(标记的)复制原点片段(或复制原点DNA片段的一条链或复制原点DNA片段单链) 只有膜蛋白a能与复制原点进行专一性结合(或膜蛋白a与复制原点进行专一性结合,脂质a、非结合部位的膜蛋白b和脂质c不与复制原点进行专一性结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胞膜和细胞核作业(单项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细胞核是重要的细胞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细胞膜和细胞核 作业(单项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胞膜和细胞核作业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人成熟红细胞可应用于递送药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