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种群与群落 作业含答案
展开专题19 种群与群落
五年高考
考点1 种群
1.(2023海南,6,3分)海草是一类生长在浅海的单子叶植物,常在不同潮带形成海草床,具有极高的生产力。某海域海草群落的种类及其分布见表。
分布潮带
海草种类
中潮带
低潮带
潮下带
上部
潮下带
下部
海神草
+
+
+
-
齿叶海神草
-
+
+
-
羽叶二药藻
+
+
+
+
二药藻
+
+
+
+
海菖蒲
-
+
+
-
注:“+”表示存在,“-”表示无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海草的种群密度
B.海草叶片表面附着的藻类与海草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C.据表可知,海草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潮带是低潮带和潮下带上部
D.据表可知,生态位最宽的海草是海神草和二药藻
答案 D
2.(2023新课标,4,6分)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东北地区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相关依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保护区内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
B.与标记(志)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
C.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可调查生活在该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豹的种群密度
D.该技术能调查保护区内东北豹种群中成年个体数量,不能调查幼年个体数量
答案 D
3.(2023山东,11,2分)对某地灰松鼠群体中某年出生的所有个体进行逐年观察,并统计了这些灰松鼠的存活情况,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观察的这些灰松鼠构成一个种群
B.准确统计该年出生的所有灰松鼠数量需用标记(志)重捕法
C.据图可推测出该地的灰松鼠种内竞争逐年减弱
D.对灰松鼠进行保护时应更加关注其幼体
答案 D
4.(2022全国甲,5,6分)在鱼池中投放了一批某种鱼苗,一段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个体重量和种群总重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在此期间鱼没有进行繁殖,则图中表示种群数量、个体重量、种群总重量的曲线分别是( )
A.甲、丙、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丙、乙、甲
答案 D
5.(2019全国Ⅰ,6,6分)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 h、10 h、23 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
C.在培养到23 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
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
答案 D
6.(2022山东,12,2分)根据所捕获动物占该种群总数的比例可估算种群数量。若在某封闭鱼塘中捕获了1 000条鱼售卖,第2天用相同方法捕获了950条鱼。假设鱼始终保持均匀分布,则该鱼塘中鱼的初始数量约为( )
A.2×104条 B.4×104条
C.6×104条 D.8×104条
答案 A
7.(2022辽宁,11,2分)人工草坪物种比较单一,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杂草化。双子叶植物欧亚蔊菜是常见的草坪杂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坪中欧亚蔊菜的种群密度时,随机取样是关键
B.喷施高浓度的2,4-D可以杀死草坪中的欧亚蔊菜
C.欧亚蔊菜入侵人工草坪初期,种群增长曲线呈“S”形(型)
D.与自然草地相比,人工草坪自我维持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较低
答案 C
8.(2021广东,6,2分)如图示某S形(型)增长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当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其对应的种群数量是( )
A.a B.b C.c D.d
答案 B
9.(2021湖北,14,2分)20 世纪末,野生熊猫分布在秦岭、岷山和小相岭等6大山系。全国已建立熊猫自然保护区40余个,野生熊猫栖息地面积大幅增长。在秦岭,栖息地已被分割成5个主要活动区域;在岷山,熊猫被分割成10多个小种群;小相岭山系熊猫栖息地最为破碎,各隔离种群熊猫数量极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熊猫的自然种群个体数量低与其繁育能力有关
B.增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可提高环境容纳量
C.隔离阻碍了各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熊猫小种群内会产生近亲繁殖
D.在不同活动区域的熊猫种群间建立走廊,可以提高熊猫的种群数
答案 D
10.(2021山东,11,2分)调查1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并可用于探测鼠的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5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结果取整数)( )
A.66只/公顷 B.77只/公顷
C.83只/公顷 D.88只/公顷
答案 B
11.(2021河北,13,2分)烟粉虱为害会造成番茄减产。研究者对番茄单作、番茄玫瑰邻作(番茄田与玫瑰田间隔1 m)模式下番茄田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烟粉虱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种植
模式
番茄植株不同部位
成虫数量(头/叶)
若虫
(头/叶)
天敌昆虫
多样性
指数
上部
叶
中部
叶
下部
叶
番茄
单作
22.7
3.2
0.8
16.5
1.2
番茄玫
瑰邻作
1.4
0.2
0.1
1.8
2.2
A.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的年龄结构改变
B.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的空间分布类型改变
C.由单作转为邻作,群落的水平结构改变
D.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
答案 B
12.(2022全国乙,31,8分)某研究小组借助空中拍照技术调查草原上地面活动的某种哺乳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操作流程是选取样方、空中拍照、识别照片中该种动物并计数。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取样方时应注意的主要事项有 (答出3点即可)。
(2)已知调查区域总面积为S,样方面积为m,样方内平均个体数为n,则该区域的种群数量为 。
(3)与标志重捕法相比,上述调查方法的优势有 (答出2点即可)。
答案 (1)随机选取样方,样方大小一致,样方数量适宜 (2)S·n/m (3)对动物的干扰小,简便快捷
13.(2019全国Ⅲ,31,8分)回答下列与种群数量有关的问题。
(1)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 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 型,且种群数量为 时,种群增长最快。
(2)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 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5 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值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 。
答案 (1)S a/2 (2)减小 不变 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接种量无关
考点2 群落
1.(2023海南,5,3分)某亚热带地区青冈栎林被采伐后的演替过程如图。
采伐迹地杂草群落灌丛马尾松林马尾松、青冈栎混交林青冈栎林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采伐迹地保留了原有青冈栎林的土壤条件和繁殖体,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与杂草群落相比,灌丛对阳光的利用更充分
C.与灌丛相比,马尾松林的动物分层现象更明显
D.与马尾松林相比,马尾松、青冈栎混交林乔木层的植物种间竞争减弱
答案 D
2.(2022全国乙,5,6分)分层现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
②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以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灌木层
③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④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有关
⑤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⑥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⑥ D.③④⑤⑥
答案 A
3.(2021全国甲,6,6分)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
B.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C.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
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
答案 C
4.(2020全国Ⅱ,6,6分)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3种植物群落类型:①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淡水环境中),②以赤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海水环境中),③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在陆地环境中)。该三角洲上的植物群落是通过群落演替形成的,演替的顺序是( )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
答案 A
5.(2020全国Ⅰ,6,6分)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土壤小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身体微小、活动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标志重捕法
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
C.土壤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
D.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答案 A
6.(2022海南,8,3分)某学者提出,岛屿上的物种数取决于物种迁入和灭亡的动态平衡。图中曲线表示面积大小不同和距离大陆远近不同的岛屿上物种的迁入率和灭亡率,S1、S2、S3和S4表示迁入率和灭亡率曲线交叉点对应的平衡物种数,即为该岛上预测的物种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面积相同时,岛屿距离大陆越远,预测的物种数越多
B.与大陆距离相同时,岛屿面积越大,预测的物种数越多
C.物种数相同情况下,近而大的岛,迁入率高;远而小的岛,迁入率低
D.物种数相同情况下,小岛上的物种灭亡率高于大岛
答案 A
7.(2021重庆,19,2分)若某林区的红松果实、某种小型鼠(以红松果实为食)和革蜱的数量变化具有如图所示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林区居民因革蜱叮咬而易患森林脑炎。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③和①不能明显体现捕食关系,推测是小型鼠繁殖能力强所致
B.通过曲线②与③的关系推断小型鼠与革蜱不是互利共生关系
C.曲线③在K值上下波动,影响K值的主要因素是小型鼠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D.林区居民森林脑炎发病率会呈现与曲线②相似的波动特征
答案 C
8.(2020山东,11,2分)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
B.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C.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D.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
答案 B
9.(2020北京,10,2分)近缘种动物常因利用相同的食物资源而竞争。为研究亲缘关系较远的啮齿动物和蚂蚁之间是否也存在竞争关系,研究者调查了5种啮齿动物与7种蚂蚁采食的种子,统计各种大小不同的种子所占的比例(如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应选择有共同活动区域的啮齿动物和蚂蚁
B.啮齿动物与蚂蚁采食的种子大小有所重叠
C.啮齿动物与蚂蚁之间一定不存在竞争关系
D.无法判断啮齿动物与蚂蚁间存在捕食关系
答案 C
10.(2023山东,24,8分)研究群落中植物类群的丰富度时,不仅要统计物种数,还要统计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群落中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该群落所有植物个体数的百分比可用相对多度表示。在某退耕农田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物种甲、乙和丙分别在不同阶段占据优势,它们的相对多度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该群落演替与在火山岩上进行的群落演替相比,除了演替起点的不同,区别还在于该群落演替类型 (答出2点区别即可)。
(2)在研究该群落植物类群丰富度的过程中,统计丙的相对数量采用了记名计算法。根据记名计算法适用对象的特点分析,丙的特点是 。
(3)据图分析,第30年至第50年乙种群密度的变化是 (填“增大”“减小”或“不能确定”),原因是 。
(4)该农田退耕前后的变化,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 。
答案 (1)演替速度快,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群落,经历的阶段相对较少 (2)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 (3)不能确定 群落中该时间段植物个体总数的变化未知 (4)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
11.(2022全国甲,31,9分)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某研究小组对某林地的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发现,某种哺乳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发现该种群中 。
(2)若要调查林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若要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3)调查发现该林地的物种数目很多。一个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 。
(4)该林地中,植物对动物的作用有 (答出2点即可);动物对植物的作用有 (答出2点即可)。
11.答案 (1)与成年个体数相比,幼年个体数较多,老年个体数较少 (2)样方法 标记重捕法(或答:标志重捕法) (3)丰富度(或答:物种丰富度) (4)为动物创造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为动物提供氧气 为植物提供光合作用暗反应所需的CO2、排泄的粪便被微生物分解为植物提供无机盐(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12.(2021全国乙,30,9分)在自然界中,竞争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竞争排斥原理是指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为了验证竞争排斥原理,某同学选用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为材料进行实验,选择动物所遵循的原则是 。该实验中需要将两种草履虫放在资源 (填“有限的”或“无限的”)环境中混合培养。当实验出现 的结果时即可证实竞争排斥原理。
(2)研究发现,以同一棵树上的种子为食物的两种雀科鸟原来存在竞争关系,经进化后通过分别取食大小不同的种子而能长期共存。若仅从取食的角度分析,两种鸟除了因取食的种子大小不同而共存,还可因取食的 (答出1点即可)不同而共存。
(3)根据上述实验和研究,关于生物种间竞争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 (1)选择形态和习性都接近的不同物种 有限的 一方存活,另一方死亡 (2)时间 (3)竞争的结果是一方存活,另一方死亡;或者竞争导致双方对资源的利用发生分离,从而实现双方共存
三年模拟
A组
一、选择题
1.(2023四川攀枝花二模,5)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着其营养结构进行的
C.白居易的“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写的是一幅初生演替的景象
D.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身体微小,应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丰富度
答案 B
2.(2022四川成都七中质检,5)种群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其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能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B.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C.使用性引诱剂捕杀害虫的目的是控制种群的年龄组成
D.调查某种草原鼠的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样方法
答案 B
3.(2022陕西西安中学模拟,5)如图是某种酵母菌通气培养的生长曲线,a、b是相同培养条件下两批次培养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两批次酵母菌的种群增长曲线可能为“J”型
B.a批次发酵液中营养物质的量可能小于b批次
C.a批次发酵液中酵母菌的接种量可能小于b批次
D.a批次发酵液中酵母菌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小于b批次
答案 C
4.(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一模,4)生物群落各物种之间的关系主要有3类,①营养关系:一个物种以另一个物种的活体、残体或产物为食;②成境关系:一个物种的生命活动使另一个物种的居住条件发生改变,植物在这方面起主要作用;③助布关系:一个物种参与另一个物种的分布,动物在这方面起主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捕食者食性广泛或单一对群落物种丰富度无影响
B.植物为动物提供栖息空间是成境关系的体现
C.动物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是助布关系的体现
D.群落是物种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的有机整体
答案 A
5.(2023新疆二模,6)新疆野苹果是现代栽培苹果的原始祖先。近年来,由于受到病虫害、过度放牧等影响,新疆野苹果已处于灭绝的边缘。如图为额敏县和新源县新疆野苹果种群年龄结构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龄级以树木特定高度的直径为依据进行划分,1~3级为幼龄个体,4~9级为成龄个体,10级及以上为老龄个体,龄级越高,存活率越低。
A.额敏县新疆野苹果种群的成龄个体多,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
B.新疆野苹果老龄个体随时间推移逐渐死亡,导致新源县种群比额敏县先衰退消亡
C.由过度放牧和砍伐等人类活动引起的群落变化属于次生演替
D.为了防治苹果蠹蛾虫害,用雌蛾体内分离的信息素诱杀雄蛾属于化学防治
答案 C
6.(2023四川南充适应性考,5)将某斜生栅藻接种于400 mL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每天定时计数,将所得数值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将来可能减小
B.该种群的增长速率在第3~4天最大
C.该种群数量一定时间内呈“S”型增长取决于生存空间等因素
D.若将该斜生栅藻接种数量增加一倍,则环境容纳量会增大一倍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7.(2023陕西西安一模,31)南方喀斯特石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与北方的荒漠、黄土和冻土并称为中国的四大生态环境脆弱带。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需要经历石漠化阶段→草丛阶段→藤刺灌丛阶段→次生乔林阶段→顶极群落阶段。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群落演替是指 。对该地区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时可采取 法。
(2)石漠化阶段应该引进优良的草种,如三叶草,而不能引种构树、盐麸木等灌木树种,其原因是 。顶极群落阶段,动物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与 等因素有关。
(3)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居民长期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传统分散的小农经济效益不显著,专家建议这一地区改玉米种植为牧草种植,发展畜牧业,形成“牧草—牲畜—沼气—牧草”的循环经济模式。有同学认为这种模式可以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说一说你是否赞同,并解释原因: 。
答案 (1)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样方 (2)石漠化条件下,缺乏构树等灌木生存的土壤条件,灌木容易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而被淘汰 食物和栖息环境有关 (3)不赞同,因为牧草不能直接利用有机物,沼气池中的有机物被分解为无机物后才能被牧草吸收,能量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所以不能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
8.(2022青海海东二模,31)某科研所对某森林生态系统中三种种群的λ值(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进行了连续几年的调查,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年份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A种群
0.9
0.8
0.8
0.7
0.8
0.9
1.0
1.0
B种群
0.8
0.6
0.3
0.5
0.7
0.8
1.1
1.0
C种群
2.0
2.0
1.8
1.7
1.4
1.0
1.0
1.0
(1)在垂直方向上,森林中的植物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分层现象的意义是 。研究该生态系统的丰富度,是在 层次上进行的。表中数据显示B种群数量最少的是 年。
(2)如果三种种群中有一种为新引进物种,则该物种最可能是 ,引入后可能对该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是 。
(3)调查发现B种群在2016~2017年λ值较低,其原因之一是该种群中♀∶♂的值较低,降低了 ,由此说明 。
答案 (1)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群落 2019 (2)C 该物种大量繁殖导致本地物种减少,使物种多样性遭到破坏(或增加了物种多样性,增强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3)出生率 性别比例(失调)会影响种群密度
B组
一、选择题
1.(2023四川成都二模,2)下列实验中使用的实验器材或实验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
B.利用低倍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C.利用纸层析法比较不同叶片光合色素的种类
D.利用血细胞计数板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
答案 A
2.(2022四川南充三模,5)下列关于种群的数量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性别比例可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B.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每个样方的统计数值都应如实记录
C.用标志重捕法统计某种群数量时,由于标记物容易被鱼吞食会使统计结果偏大
D.环境容纳量是指某种群在某环境中的最大种群数量,且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答案 D
3.(2023四川大数据联盟一测,5)耕地撂荒是指在可耕地上没有耕作的一种现象。对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撂荒耕地中的物质循环发生在群落内部
B.复耕复种会改变该地群落的演替速度和方向
C.复耕复种后,群落内的物种数目会发生改变
D.复耕复种过程中适当增大物质投入可获得更大产出
答案 A
4.(2023陕西西安一模,5)如图为不同温度条件下一定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的柱形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取酵母菌培养液后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
B.不同温度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K值不同
C.若适当提高酵母菌的接种量,则达到K值的时间将会延长
D.若适当提高营养物质的浓度,则酵母菌种群数量的K值可能会增大
答案 C
5.(2023陕西咸阳一模,29)研究人员为探讨不同放牧强度对草群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在新疆某马场划出一个实验区,设置5个大小均为650 m×120 m的放牧区,用不同数量的马群(其他条件相同)放牧一段时间后,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处理区
草群丰富
度(种)
草群高度
(cm)
草群密度
(株/m2)
不放牧区
22
14.1
305.4
轻度放牧区
23
9.6
324.8
中度放牧区
25
9.3
329.1
重度放牧区
18
7.2
254.5
A.统计处理区的草群丰富度可能使用的是记名计算法
B.与不放牧区相比较,中度放牧区草群的再生能力更强
C.中度放牧使下层草群获得更多的光照,有利于提高草群的密度
D.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草群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逐渐提高
答案 D
6.(2022陕西西安中学期中,35)烟粉虱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农作物害虫,丽蚜小蜂是其天敌。某菜园中通过释放丽蚜小蜂,有效地控制了烟粉虱的爆发。如图是防治过程中它们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分别表示烟粉虱和丽蚜小蜂
B.5月底至6月底,甲种群呈“J”型增长
C.6月底,乙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D.7月份乙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食物不足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7.(2023新疆二模,32)马尾松毛虫是大别山地区马尾松林的主要害虫,对森林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对于虫害较为严重的马尾松林,通常采用直升机喷洒药物进行灭虫,对虫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
(1)在野外调查中,通常以马尾松木的胸径结构(种群中不同胸径大小的个体数)代替其 ,来进一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松毛虫从马尾松同化的能量不会全部传递给其天敌,其原因是 。
(2)药物灭虫后,松毛虫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还应考虑的因素是 (写出一点即可)。药物灭虫很难持久有效的原因是 (答两点)。
(3)松毛虫害有明显的“大小年”,即某年大发生1次虫害后,3~5年内虫害相对较轻。试从种群数量增长的规律分析其原因是 。
答案 (1)年龄结构(年龄组成) 能量还会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流向分解者 (2)出生率下降、种群中个体迁出等(写出一点即可) 松毛虫产生抗药性,松毛虫的天敌也可能被药物毒杀 (3)虫害大发生后马尾松数量减少,使得松毛虫的环境容纳量减小,松毛虫数量也随之减少
8.(2023陕西模拟预测,31)九万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北部,生物资源异常丰富,特有生物种类繁多,是广西三个植物特有现象之一,是中国亚热带地区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同纬度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回答下列问题:
(1)九万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群落结构十分复杂,海拔从高到低的植被分布依次为高山灌丛草甸,山地灌丛矮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等,这种现象体现了群落空间的 结构;形成这种结构的因素有 (答出3项)。
(2)自2000年以来,九万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特定区划部分原始森林为核心保护区,禁止人类在此区域进行生产活动。从演替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
(3)九万山自然保护区物种丰富,生态结构复杂,已形成一个稳定性极高的生态系统。由于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偶尔会有一、两个物种因不适应环境而不断减少甚至被淘汰,但对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基本不造成影响,原因是 。
答案 (1)水平 地形、土壤湿度、土壤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等(答出3项即可) (2)防止人类活动改变群落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对生态系统稳定性产生影响 (3)在物种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假如某种生物大量减少甚至消失,那么它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可以由这个营养级的多种生物来代替,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仍然能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种群与群落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种群与群落作业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种群与群落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种群与群落作业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种群与群落作业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种群与群落作业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分层现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