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春江花月夜完美版课件ppt
展开题目 将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人间最激荡人心的自然美景融合在一起,最是令人神往。 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辞·吴声歌曲》,相传创自陈后主。及至张若虚,则完全突破了宫体诗的藩篱,尽洗脂粉浓香,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
【作者介绍】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一首《代答闺梦还》,风格柔靡mí,近齐梁体,水平一般。一首则是《春江花月夜》,是历代传诵的名篇,诗人因此名垂后世。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感受其声韵之美。 2、赏析诗中你最喜欢的诗句。 3、梳理诗歌内容层次,明确其景、理、情相互交融的特点。 3、总结古诗中“月”意象的内涵。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ing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ian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en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i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u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ai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en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ia\ua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u
全诗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既回环往复,又文意层出,音乐节奏强而优美,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和谐流畅。
春江月夜图月下问天图月下相思图思妇怀人图游子思乡图
你最喜欢诗歌中的哪些句子(画面)?这些句子营造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画面描述 + 意境特点 + 情感/哲理”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苍茫暮色中,春江潮水高涨,冲刷着岸边,又似乎与远处大海相接。一轮皎洁的明月,从奔腾的江潮中缓缓升起,将它的光辉撒向江面。江面上月光粼粼,随着水波浮沉,荡漾于千万里之外。又有哪一处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呢? 意境广阔壮丽的月下春江图,作者触景生情,表现了对如此良辰美景的赞叹之情。
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宛转流动的江水围绕着芳草丰茂、野花飘香的的原野流淌。月光泻在花林上,像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珠。月色如霜般泻下,所以霜飞也就无从察觉了,皎洁的月光和汀上白沙连成一片,分不清彼此。
静谧、朦胧的江畔美景,人在画中,恬淡安适,感觉神秘而又奇妙。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江天明净空濛,连一丝丝尘埃都感觉不到。只有那一轮明亮的孤月高悬天宇,遍洒清辉,这营造了一个澄澈明净的意境。 在江畔这里,是什么人最先看到月亮呢?这江上的明月又是在哪一年开始照耀人间的呢?人生世世代代绵延不止,江月永恒却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如一个孤独的痴情女子,默默地守候了千年,像是在等待着什么,却又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对“何人”与“何年”的追问,又让诗歌由景及理,意境显得深邃而渺远。
人的生命本是短暂的,但却会世世代代的绵延下去,而且都有着丰富的悲喜哀乐,而月亮虽然永恒,却只是单调的重复。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此处可见作者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对生命的热爱。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天地无终极,人名若朝露。——曹植《送应氏》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阮籍《咏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崔颢《黄鹤楼》颔联第二句“白云千载空悠悠”,暗喻游子离家远去而又行踪不定,自然而然地引出青枫浦上的愁客(游子)。明月楼”以物代人(游子之妻):思妇。正如曹植的《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思妇: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游子: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赏析“裴回(徘徊)”一词的表达作用
(1)拟人手法,既写出明月月游移不定的动态(2)也赋予明月人的灵性,它好像怜悯思妇的孤独寂寞,因而陪伴在思妇身旁,久久徘徊,不忍离去。(3)与后文的“卷不去”、“拂还来”相呼应,写出月亮的不忍之心。但此种做法却惹得思妇更为思念。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卷”、“拂”这两个温柔的动作来托出她那由月光牵惹而起的对远人的思念之情,写出了思妇的惆怅迷惘。 浓浓的离别相思在美景之下,变得柔婉如水,轻曼如烟。这种离愁始终透露出一种空蒙、迷惘、柔和的情调,像轻梦飘过,却又笼罩心头。诗情优美,哀而不伤。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昨天晚上梦见花落在幽静的潭水中,可怜春天将逝却还不能回家。江水流走了,春光随着水流逝,水潭边的月亮如今又正向西倾斜。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天各一方,道路遥远。不知有几人在这轮明月下赶回家去了,而我只能守着这野浦孤舟,看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春去秋来,花开花落,月落月升,一年又一载,有多少青春岁月可堪消磨?
用春梦、落花、流水、残月等令人伤感的意象营造了迷离惆怅的意境。花落幽潭,春光将逝,人在天涯,情何以堪!从梦境回到现实,留下的是凄婉落寞。
感叹游子思妇的离情别绪
总结: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全诗描写了春江花月夜动人的美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糅合了作者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思索。这首诗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它表现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的。
总结“月”之意象在诗歌中的意境与内涵
一、营造意境 (一)幽静、美好之境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二)冷寂、伤感之境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三)阔大、磅礴之境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四)永恒之境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 》)
二、传达感情 (一)离别感伤之情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望月怀远:古诗词中大量的怀远之作都有悬挂在天边的月亮陪伴 )(二)怀古伤今之情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三)狂放愤激之情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四)无奈苦闷之情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托月明理 月升月落,月升日落,人类及自然界其他动植物的生命每到一定期限就要完结。人类就从这种自然的更迭变化中悟出生命的哲理。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
如上所述,“月”作为古诗词中的重要意象,以其空明、澄澈、高洁的品性,暗示、隐喻、象征的效用,由一种情感媒介和审美意趣逐渐演化为一种文化符号。同时“月”在历代文人墨客的书写中将自身的内涵不断延展,原本属于自然界的“月”,深深地渗透到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与作品的血脉和灵魂熔铸在一起,成为我们阅读中必须反复揣摩的一个艺术符号。
2、江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李之仪的《卜算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杨慎的《临江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江水: 长江东流,玉带盘桓,沿岸风光如画,引出多少名篇佳句流传千古。江水不仅是个空间概念,更喻指历史的长河,是个时间概念。任你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或一代枭雄,无一例外终将湮灭于历史的滚滚长河之中。 任你活着的时候生命怎样灿烂辉煌,也一样逃不过自然的规律、归结于尘土流水。表现出那种人生空漠之感,更显深沉悠远。
江水:特点——细长纤柔/汹涌浩瀚 阻隔不断、千年不变 寓意——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 、时空永恒 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3、落花“欲向相思处,花开花落时。”(唐?薛涛《春望词》四首之一)“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纱》)“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春恨秋愁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清?《红楼梦》)“流水落花春去也”(李煜《浪淘沙》)
落花: 综观中国诗歌史,写花开的少,写花落的多。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缤纷的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以落花为媒介,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表达对时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感叹,几乎涵盖了后世落花意象的所有意义。
落花:特点——飘零、春去、美丽 寓意——感伤(春光流逝、青春不再、 美人迟暮、生命无常)
古时制衣的料子如罗纫、缟练等大都是生料,必须捶捣,使之柔软熨贴,做成的衣服才能穿着舒适。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板(称为“砧”,一般为石制)上,用木棒(称为“杵”)敲平,这个过程称为“捣衣”,也叫 “捣练”;有时是在衣服做成之后进行捶捣,前人诗歌中也统称“捣衣”。妇女白天一般忙于操持家务,照料孩子,晚上才有空闲时间为家人准备衣物,而捣衣工序对光线要求不高,所以多于寒冬来临之前的秋夜进行。 凉风冷月下持续不断的砧杵之声,在古典诗歌中经常被称为“寒砧”“清砧”或“暮砧”,用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寒衣、刀尺和砧声,反映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中人们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满足穿衣之需的状况。正是杜甫听到白帝城中捣衣之声,联想到家家户户的妇女们都在准备为亲人缝制御寒衣物时引发的怀乡之情。
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春江花月夜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春江花月夜优秀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春江花月夜,喜悦高亢,美妙之月,诗人的情绪,诗人有什么疑问,人类本源,作者有什么疑问,人类是无穷无尽的,诗人的情绪是怎样的,哀而不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春江花月夜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春江花月夜图文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课目标,背景介绍,文本梳理,知识梳理,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春江花月夜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上册春江花月夜授课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壹·新课导入,春江花月夜,请回忆写月的诗句,作者介绍,古今评说,初读课文,贰·初读课文,字音辨析,文章脉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