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30湘教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6020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30湘教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46020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58分)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30湘教版
展开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30湘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甲街道的名称最可能为,据庙上村的地坑四合院可推测当地,当地主要的风俗文化最可能是,道宁盆地古村落,穿斗式民居的主要优点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规范练30
(2022江苏南京师大附中模拟)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该类民居具有“三间两廊”格局,平面呈对称的三合院布局,主座建筑三开间,前带两间廊屋和天井,如下图所示。镬耳屋以独特的采光、通风性能成为我国传统“绿色建筑”的代表。据此完成1~2题。
1.夏季无风的日子,人们在镬耳屋的厅堂里也能感受到凉爽的“穿堂风”。在白天,“穿堂风”近地面的运动方向是( )
A.由天井流向厅堂和廊屋
B.在主屋各房间内部流动
C.由厅堂和廊屋流向天井
D.由南向北在主屋间流动
2.镬耳屋的建筑构造顺应了当地自然特征中的( )
A.多风多雨,气候湿润
B.地势崎岖,光热不足
C.微风和煦,天气干燥
D.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镬耳屋天井较小,夏季,天井受太阳辐射影响升温快,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为低压,厅堂和廊屋受太阳辐射影响较弱,气温较低,近地面为高压,空气由厅堂和廊屋流向天井,C正确,A错误;主屋内温度差异不大,“穿堂风”近地面的运动方向并不是在主屋内部或南北流动,B、D错误。第2题,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当地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风多雨,气候湿润,A正确,C错误;该类民居具有“三间两廊”格局,平面呈对称的三合院布局,建筑面积较大,地势平坦,光热充足,B错误;夏季炎热,冬季温暖,D错误。
(2022河北保定一模)我国某省级行政中心的部分街道名称如同一幅浓缩的中国地图。下图示意该城市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据此完成3~4题。
3.依据图示街道格局,可直接获知该城市的( )
A.经济发展状况
B.交通拥堵程度
C.人口密度差异
D.局部空间形态
4.甲街道的名称最可能为( )
A.哈密街 B.抚顺街
C.昆明街 D.厦门街
答案 3.D 4.C
解析 第3题,该图主要显示该城市的街道格局,因此从整体上可以看出城市局部空间形态,D正确;无法看出该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A错误;交通拥堵程度主要与车流量大小有关,与道路的分布格局关系不大,B错误;道路的分布格局受许多因素影响,人口密度差异只是一方面,无法直接获知该城市的人口密度差异,C错误。第4题,甲街道大致位于整幅地图的西南位置,同时根据与甲街道邻近的西昌街与西藏路判断,甲街道应该以中国西南部城市命名,昆明位于西南部,C正确;哈密属于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A错误;抚顺属于辽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B错误;厦门属于福建,位于我国东南地区,D错误。
(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三模)在住建部公示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位于河南省西部的陕州区西张村镇的庙上村榜上有名。陕州区位于黄河南岸,隶属于三门峡市,区内黄土层厚20~70米。下图为庙上村地坑四合院景观。村民在地坑院中繁衍生息,享受着平静的“地下生活”。据此完成5~6题。
5.据庙上村的地坑四合院可推测当地( )
A.土质干燥直立
B.地表岩层坚硬
C.气候温暖湿润
D.地下水较丰富
6.当地主要的风俗文化最可能是( )
A.以当地所产大米为主食
B.墙壁上多悬挂玉米
C.村民多用甜菜制糖
D.出行多以船只为主
答案 5.A 6.B
解析 第5题,陕州区位于黄河南岸,区内黄土层深厚,庙上村的地坑四合院位于地平面以下,可推测当地地下土质干燥直立,地下水较少,有利于地坑院开挖建设,A正确,D错误;地坑四合院的存在,说明当地地表土层疏松,若地表岩层坚硬,则难以挖掘,B错误;地坑能够使用,说明该地气候相对干燥,降水较少,C错误。第6题,地坑四合院位于河南西部,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当地多种植耐旱作物,且常将收获的玉米悬挂在墙壁上晾晒,降水少,不适宜种水稻,饮食以面食为主,A错误,B正确;甜菜多种植于东北地区,C错误;出行以船只为主是南方水乡特色,该地以陆路交通为主,D错误。
(2022辽宁鞍山二模)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古村一条小巷照片。据此完成7~8题。
7.与泥土路面相比,小巷石板路面的优点是( )
①整洁美观 ②易清扫 ③缓解酷暑 ④易渗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小巷狭窄,而两侧房屋墙体较高,这样设计是为了( )
A.减弱冬季风,较温暖
B.夏季利于两侧住宅通风散热
C.利于雨季房屋防潮
D.可以大量汇集房顶坡面雨水
答案 7.A 8.B
解析 第7题,与泥土路面相比,小巷石板路面坚固耐用,泥土较少,易清扫,①②对;石板路面比热容小,夏季白天升温快,不具有缓解酷暑的作用,③错;石板路面不易渗水,④错。A正确。第8题,小巷狭窄,而两侧房屋墙体较高,小巷内接收的阳光少,夏季小巷内风力大,因而小巷夏季阴凉通风,B正确;由于两侧房屋墙体较高,小巷内接收的阳光少,不利于冬季提升巷内的温度,A错误;两侧房屋墙体的高低与防潮关系不大,C错误;房屋墙体不具备收集雨水的功能,D错误。
(2022江苏无锡二模)穿斗式民居为轻型木构架,在我国南方广泛应用。该民居沿房屋的进深方向按檩数立一排柱,每柱上架一檩,屋面荷载直接由檩传至柱,不用梁,屋顶重量较轻,每排柱子靠穿枋贯穿起来。道宁盆地(湖南省古道州,今永州市)古村落民居多采取穿斗式建筑构架。下图为道宁盆地古村落分布及穿斗式建筑构架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道宁盆地古村落( )
A.多沿盆地周边分布
B.多临水而建
C.民居的主材多夯土
D.可有效防火
10.穿斗式民居的主要优点有( )
①省工、省料,便于施工 ②防御功能强 ③抗风、防沙、保暖 ④防震性能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9.B 10.C
解析 第9题,古村落并不是沿着盆地周边分布的,而是沿着河流分布的,多临水而建,A错误,B正确;根据材料“穿斗式民居为轻型木构架,在我国南方广泛应用”可知,民居主材以木头为主,C错误;木质房屋不防火,D错误。第10题,穿斗式民居的结构木材之间相互嵌套,可以节省材料、工费,施工方便,①对;穿斗式民居防御功能并不显著,②错;穿斗式民居多在南方地区,抗风、防沙、保暖的作用不大,③错;由于是木质结构,相互嵌套,防震效果较好,④对。C正确。
(2022广东六校联考)高台民居是新疆喀什市老城东北端一处建于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的维吾尔族传统聚居区,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与喀什新城隔河相望,是喀什市展示维吾尔古代民居建筑和民俗风情的一大景观。下图为喀什市老城高台民居景观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高台民居建在黄土高崖上的主要原因是( )
A.防御洪水 B.抵御外敌
C.获得光照 D.取材方便
12.随着当地特色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年久失修的高台民居宜采取的措施是( )
A.维持建筑现状,保留真实样貌
B.做好记录备案,适当修复维护
C.进行全面拆除,依据特色重建
D.加大宣传力度,及时组织参观
答案 11.A 12.B
解析 第11题,该建筑傍水而建,建于高40多米的台地上,主要原因是防御洪水,A正确;该民居所在的黄土高崖仅40多米,地势较低,难以抵御外敌,B错误;该地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地光照均多,C错误;当地以黄土为主,可就地取黄土为材修建土墙,但这不是高台民居建在黄土高崖上的主要原因,D错误。第12题,维持建筑现状,保留真实样貌,会使年久失修的高台民居在风沙的侵蚀下倒塌毁坏,A错误;做好记录备案,适当修复维护,既能尽可能保留民居原貌,也可继续发展特色旅游业,B正确;进行全面拆除,将使民居失去原貌,失去了特色,C错误;加大宣传力度,及时组织参观,不利于民居的修复,D错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47湘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日本独有“另类稀土资源”是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46湘教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水资源总量与地表水资源的差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45湘教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6亿亩,我国严守耕地红线的根本原因是,保护老种子有利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