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2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第26讲课时2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课件湘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0章产业区位选择第19讲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课件湘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1章区域发展战略第24讲课时2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课件湘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2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第25讲认识区域课件湘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3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28讲课时1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课件湘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5章世界地理第34讲世界主要国家课件湘教版
展开日本、印度、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俄罗斯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
一、日本(1)海域:A太平洋、B日本海、G朝鲜海峡。(2)岛屿:C北海道岛、D本州岛、E四国岛、F九州岛。(3)工业区:a京滨工业区、b名古屋工业区、c阪神工业区、d濑户内工业区、e北九州工业区。
二、印度(1)地形区:A喜马拉雅山脉、B恒河平原、C德干高原。(2)海域:D孟加拉湾、E阿拉伯海。(3)城市:a加尔各答、b孟买、c班加罗尔。
三、美国(1)山脉:A阿巴拉契亚山脉。(2)河湖:B密西西比河、F苏必利尔湖。(3)海域:C太平洋、D墨西哥湾、E大西洋。(4)海外州:G阿拉斯加州、H夏威夷州。(5)城市:①纽约、②华盛顿、③芝加哥、④休斯敦、⑤旧金山、⑥洛杉矶。
四、俄罗斯(1)水域:a白令海峡、b波罗的海、c黑海、d里海、e北冰洋。(2)地形区:A大高加索山脉、B乌拉尔山脉、C东欧平原、D西西伯利亚平原、E中西伯利亚高原、F东西伯利亚山地。(3)河湖:①伏尔加河、②鄂毕河、③叶尼塞河、④勒拿河、⑤贝加尔湖。
五、巴西(1)地形区:A亚马孙平原、B巴西高原。(2)河流及水电站:C亚马孙河、D巴拉那河、H伊泰普水电站。(3)城市:E圣保罗、F里约热内卢、G巴西利亚。
六、澳大利亚(1)地形区:A大分水岭、B大自流盆地、C中部平原、D西部高原、E维多利亚大沙漠。(2)河湖:①达令河、②墨累河、③艾尔湖。(3)城市:④悉尼、⑤堪培拉、⑥墨尔本、⑦珀斯。
考点一 日本、印度、美国
归纳提升一、日本1.概况(1)自然地理特征
2.日本的主要地理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日本海沿岸北部冬季多降雪的原因
二、印度1.概况(1)自然地理特征
2.印度的主要地理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1)地理位置的影响:印度大部地处热带,印度半岛伸入印度洋,大气运动强烈,同时水汽来源充足,易形成较多的降水。(2)地形地势的影响:印度北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来自印度洋的水汽易被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雨水大部分汇集到中部低平的平原地区,造成汇水区域过于集中,而地势较高地区的水量又难以满足需求。(3)气候特点的影响:印度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6—9月份,其他月份降水较少,6—9月易出现洪灾,而其他月份易形成旱灾。(4)河流状况的影响:河流分洪、泄洪能力较差,造成径流量变化大,汛期水量过大,旱季水量不足。
三、美国1.概况(1)自然地理特征
2.美国的主要地理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美国地形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1)海岸山脉紧逼着太平洋沿岸,对西部气候影响大。
(2)东部山地的西北坡面迎冬季西北风,常形成大雪天气;东南坡面对大西洋水汽产生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但因东部山地低缓,连续性差,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可影响到东海岸,夏季从大西洋来的暖湿气流亦可越过山地,进入内陆。(3)中部平原地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这是因为中部平原地势低平,无东西走向山脉,南北开阔,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冬季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气团可自南北上,天气闷热多雨。中部平原在冷暖气团交替控制下,形成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剧烈、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4.“龙卷风之乡”的原因分析美国龙卷风多发,平均每年有1 000~2 000个龙卷风,其龙卷风不仅数量多,而且强度大。这主要与美国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大气环流特征有关。
5.加利福尼亚州山火原因分析
考题示例(2021浙江1月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日本农业发达,但该国粮食价格缺乏竞争力,随着国内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粮食自给率从1960年的79%下降到2018年的37%。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略图。材料二 图中甲地某农业企业开发出一种新型温室大棚,通过调节地下管道中的水温,控制大棚内温度,种植原产于热带的杧果,可使其在冬季上市。
(1)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2)说明该企业可在冬季种植杧果的自然优势,并简述利用新型温室大棚生产的社会经济意义。(3)分析日本粮食竞争力较弱的主要原因。
答案 (1)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2)优势:地热资源丰富,利用地热为大棚增温;利用地热融化积雪,提供灌溉水源。意义: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产品供给;品质好,经济效益高。(3)农业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高;山地多,耕地破碎,难以实施大规模生产。
解析 第(1)题,地形特征可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起伏、海岸线特征、特殊地貌等角度描述。从图中的海拔可知,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地势起伏大;海岸线曲折。第(2)题,结合材料可知,该企业可在冬季种植杧果是通过调节地下管道中的水温,控制大棚内温度实现的,而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温泉众多,这是主要的自然优势;另外,当地位于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风从海洋带来水汽,降雪多,利用地热融化积雪可为其提供水源。利用新型温室大棚生产的社会经济意义可从就业、农业结构、农民收入等角度分析。新型温室大棚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增加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而且,新型大棚可以提高农产品品质。第(3)题,据材料,日本因粮食价格而缺乏竞争力,因而可从粮食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地价、劳动力价格等。日本平原面积小,水稻种植面积小;日本缺乏劳动力,生产成本高,故竞争力小。
对应训练(2022山东潍坊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有“阳光之州”的美誉。当地燃气发电厂为了满足高峰时间段用电,会有计划地集中并网发电。2012年,当地燃气发电厂的电网净负荷日变化曲线看起来就像驼峰(有两个高峰)。随着当地太阳能发电的快速发展,燃气发电厂电网净负荷日变化曲线从过去的“驼峰曲线”变为了“鸭子曲线”(下图)。
(1)指出影响加利福尼亚州燃气发电厂电网净负荷大小的因素。(2)分析加利福尼亚州燃气发电厂电网净负荷日变化曲线从“驼峰曲线”变为“鸭子曲线”的原因。(3)说明2012—2020年加利福尼亚州燃气发电厂电网净负荷曲线的变化对燃气发电厂产生的影响。
答案 (1)电力需求量;太阳能发电量。(2)该地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发电发展迅速;太阳能发电量在日出后逐渐增多,中午左右达到高峰,导致燃气发电净负荷逐渐降低,到午后最低;电力需求在日落后迅速增多,而太阳能发电在日落后降至零值,燃气发电净负荷迅速增加,到19—21时最高,形成“鸭子曲线”。(3)随着太阳能并网发电,燃气发电量减少,效益降低;燃气发电厂白天需要关闭部分发电机组,运行效率降低;日落后用电量迅速上升,电厂调峰面临困难。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当地存在上午和晚上两个用电高峰;随着当地太阳能发电的快速发展,燃气发电厂电网净负荷日变化曲线从过去的“驼峰曲线”变为“鸭子曲线”,因此影响加利福尼亚州燃气发电厂电网净负荷大小的因素主要是电力需求量和太阳能发电量的多少。第(2)题,加利福尼亚州的燃气发电厂在太阳能加入电网之前,为了满足高峰时间段的用电,会有计划地集中并网发电,由于当地有上午和晚上两个用电高峰,加利福尼亚州的燃气发电厂电网基本负荷曲线看起来就像“驼峰”;由于加利福尼亚州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促进了当地太阳能发电的快速发展,在太阳能发电并网后,太阳能发电量在日出后逐渐增多,并且太阳能发电在中午达到高峰,所以白天燃气发电厂供电压力较小,且燃气发电净负荷在午后最低;日落后太阳能发电中止,而到傍晚时分随着用电高峰到来,燃气发电厂就需要迅速增加发电量,燃气发电净负荷迅速增加,这就形成了一个“鸭子”形曲线。
第(3)题,由图可知,在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加入电网之前,加利福尼亚州的燃气发电厂需要全天候运转。在太阳能并网发电以后,燃气发电厂电网净负荷总体上有所下降,燃气发电量总体减少,效益降低;由于太阳能发电的强度在中午时分达到高峰,这意味着燃气发电厂部分发电机组在白天则基本较空闲,运行效率降低;而到傍晚时分,随着用电高峰到来,就必须迅速增加发电量,电厂调峰面临困难,燃气发电厂电网净负荷在夜间过大。
考点二 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
归纳提升一、俄罗斯1.概况(1)自然地理特征
2.俄罗斯的主要地理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西伯利亚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1)秋冬流量小,春夏流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2)冬季冰期长,通航时间短。(3)由于河流由南向北流,冬春季会出现凌汛现象,同时沿岸滋生大片沼泽。(4)春季易出现春汛。(5)大部分河流上下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除鄂毕河外),但开发极少。(6)沿岸植被保护较好,河流含沙量小。(7)汛期以雨水补给为主,旱期以冰川、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4.俄罗斯地理条件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二、巴西1.概况(1)自然地理特征
2.巴西的主要地理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世界最大热带雨林的条件(1)自然条件好
(2)人为破坏少热带雨林地区,环境恶劣,历史上人口极少,对原始雨林的破坏少;近年来全球对热带雨林的保护呼声越来越高,政府越来越注重雨林的保护。
三、澳大利亚1.概况(1)自然地理特征
2.澳大利亚的主要地理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澳大利亚大陆的气候、植被分布特点及其成因(1)半环状特点降水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内陆作半环状递减,植被带也相应呈半环状分布,由沿海的森林向内陆逐渐过渡为草原、沙漠。
4.澳大利亚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1)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2)临海,交通便利。(3)开发历史悠久。
考题示例(2022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
(1)推测当年4—10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作用。(2)在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3)指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23日风向、气温的变化。(4)对于“人类是否应干预沙尘暴”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思维流程 第(1)题:
答案 (1)表现:降水少,气候异常干旱。作用:干旱导致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增多,易形成沙尘源,为沙尘暴提供物质基础;前期干旱少雨,使春季气温回升快,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为沙尘暴提供动力条件。(2)丙;丙位于高压中心及沙漠东侧,以偏西风为主,且风力较大,沙尘主要吹向丙地。(3)风向变化:从偏北风转为西南风;气温变化:气温降低,气温日较差变小。(4)观点: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是自然灾害,在一定范围内,可对沙尘暴进行干预,控制沙尘暴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减轻对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言之有理即可)观点:不应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是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物质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干预沙尘暴会引起自然系统的连锁反应,甚至引发其他生态灾难。(言之有理即可)
对应训练(2022浙江1月卷)近年来,随着大豆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及生物技术的运用,巴西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据此完成1~2题。1.巴西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出口国,其主要原因为( )A.海运价格下降B.国际市场需求大C.土地资源丰富D.劳动力数量增加2.巴西大豆主产区的农业生产属于( )A.混合型农业B.商品性农业C.有机农业D.热带种植园农业答案 1.B 2.B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1章世界地理第3讲世界主要的国家考点3美国巴西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1章世界地理第3讲世界主要的国家考点3美国巴西课件,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课堂巩固·即时练,范围和位置,中纬度,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大西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1章世界地理第3讲世界主要的国家考点2俄罗斯澳大利亚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1章世界地理第3讲世界主要的国家考点2俄罗斯澳大利亚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东欧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长而寒冷,短而温暖,温带大陆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1章世界地理第3讲世界主要的国家考点1日本尤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5部分区域地理第1章世界地理第3讲世界主要的国家考点1日本尤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北海道,亚热带季风,濑户内海,热带季风,德干高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