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5课《自相矛盾》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6034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 | 15自相矛盾 | 教材位置 | 人教版五语下册第六单元 | |||
课时 | 2——2 | 授课日期 |
| 总时数 |
| |
教学目标 | 1. 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故事中人物的思维过程。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 |||||
教学重点 | 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故事中人物的思维过程。 | |||||
教学难点 | 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 |||||
教学准备 | 课件 | |||||
预习要求 | 1. 理清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了解故事中人物的思维过程。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 |||||
教学过程 | ||||||
个人备课栏 | 旁注 | |||||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指名多个学生朗读课文,师生评议。 2.谈话导入新课:这节课,继续学习课文《自相矛盾》。 二、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1)一边读一边看插图; (2)对照注释,揣摩句意; (3)小组合作,质疑问难,共同讨论。 2.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和补充修改,试着在小组内统一说法。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 4.小组推荐代表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三、深读感悟,拓展交流 (一)深入感悟。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那谁愿意再来给大家读读课文? |
| |||||
个人备课栏 | 旁注 | |||||
2.指名读课文,正音。 3.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4.读了故事,感受了人物语言,你觉得可以用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文中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夸口)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学生勾画相关语句,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5.谁来学着文中的人夸夸矛和盾。 6.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 7.指导朗读:指导读好问话。 8.在大家的追问中,那个楚国人只能——“弗能应也”是什么意思?(无法回答。)能换一个词语来替代吗?(哑口无言。)他为什么无法回答?(因为他的话前后矛盾。) 9.那个人售物时说话前后矛盾对他会有什么后果? (二)深入理解,探究寓意。 1.互相交流,深入理解。 (1)再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意见。 (3)全班交流。故事的起因是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无论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板书:起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故事的高潮是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板书:高潮——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故事的结局是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 (板书:结果——其人弗能应也。) 2.现场表演,理解寓意。 (1)谈话激趣:如果你是那位卖矛与盾的人,要想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你会怎样推销自己的矛与盾? (2)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说一说,演一演。教师巡视。 (3)指名小组现场表演,师生评议。 (4)通过学习课文、参加和观看表演,你明白了什么? 世上不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没有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说话、做事不能相互抵触,要前后一致。 (板书:道理——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 (5)你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如果有会有怎样的后果?你应该怎么办? |
| |||||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跳水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跳水第2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检查,导入新课,自由读文,了解起因,继续读文,了解经过,自读自悟,了解结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跳水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跳水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初读课文,解决字词,再读感知,理清结构,细读课文,了解联系,课堂总结,布置背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第1课时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初读课文,解决字词,再读感知,理清结构,细读课文,了解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