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变化第1节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2课时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变化第1节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2课时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第1页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变化第1节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2课时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第2页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变化第1节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2课时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第3页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变化第1节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2课时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第4页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变化第1节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2课时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第5页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变化第1节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2课时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第6页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变化第1节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2课时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第7页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变化第1节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第2课时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教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教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太阳辐射,基础清单,物理性状,二氧化碳,③生物风化作用,腐殖酸,碎屑状风化物,土壤母质,碎屑物质,冰川的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前 |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2)基本类型。①物理风化作用。
    二、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地表形态对城市的影响。①影响城市区位。
    ②影响城市进一步发展。
    [小提醒]并非所有的冲积平原地区都是聚落分布的密集区冲积平原不仅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发展。但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因而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
    (3)地表形态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4)地表形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直接干预: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地表形态,如修建梯田、围河围湖围海造陆、过度开采地下水等。(2)间接影响: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地表形态形成的过程。
    想一想1:外力作用和外力是一样的概念吗?【答案】不是。外力主要是指流水、风、冰川、海浪、重力等,而外力作用是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外力作用通过外力来实现对地表形态的改变。
    新视点1:球状风化化学成分与力学性质较为均匀的岩石如花岗岩、辉绿岩和某些砂岩中,常见球状风化作用。岩石剥离就像剥洋葱,由表及里、层层往里风化剥离脱落,岩石棱角处最容易被风化剥离而脱落,最后剩下的未受风化的、岩石内部的部分呈球形,形成岩球,大的有几百吨,小的则可以握于手中。
    想一想2:侵蚀作用与风化作用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案】风化作用是外力作用对岩石的静态破坏,侵蚀作用是外力作用对岩石的动态破坏,两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辅相成。风化加快了侵蚀速度,侵蚀将岩石风化物剥离,使风化得以持续进行。
    新视野1:常见外力作用的表现(1)高山上的破碎岩石指示风化作用。(2)山谷中的碎石堆积指示流水的搬运、沉积作用。(3)坡面的沟壑纵横指示流水的侵蚀作用。(4)峰林和溶洞等指示流水的溶蚀作用。(5)沙丘指示风力的搬运、沉积作用。(6)海边的嶙峋岩壁指示海浪的侵蚀作用。
    想一想3:黄土高原的成因与黄土高原沟壑地貌的成因相同吗?【答案】不同。黄土高原的形成主要是风力沉积作用;黄土高原沟壑地貌的成因是流水侵蚀作用。
    想一想4:沉积作用都遵循“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这一规律吗?【答案】不是。流水、风力、波浪沉积遵循这个规律,而冰川沉积不遵循这个规律,表现为杂乱沉积。
    小技巧1: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
    新视野2:河流影响聚落选址的分析
    小技巧2:山区交通线选址的技巧在山区修建公路、铁路线时,要从以下几点考虑。(1)尽量沿等高线修建,这样可以减少工程量,同时道路相对平坦,利于车辆安全行驶。(2)尽量穿过等高线稀疏地区。如果交通线要穿越等高线,要选择比较稀疏的地方,这里坡度较缓,利于施工建设和通行安全。(3)选择地势较低处修建。鞍部地势相对较低,可修建公路或铁路;河谷地区海拔较低,修建交通线的工程量比较小。
    新视点2:三类隧道建设根据隧道所在位置可将其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 大类。(1)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隧道称为山岭隧道,这是目前修建最多的一类隧道。(2)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底或海底通过的隧道称为水下隧道。(3)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隧道称为城市隧道。
    想一想5:黄土墚这种地表形态对农业有什么影响?
    【答案】黄土墚是黄土丘陵区重要的农、林、牧生产土地。受沟谷扩展影响,加上流水切割和侵蚀,墚体面积日渐缩小,导致农作物种植面积减少。
    外力通过风化、侵蚀等作用不断地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如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选项与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2.“水滴石穿”描述的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堆积作用D.搬运作用【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岩石在冰川作用、冻胀作用、风力作用、暴晒作用下,变成松散的碎屑残留在地表,这个过程属于风化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经外力作用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这属于外力作用中的搬运作用。第2题,“水滴石穿”描述的是流水侵蚀作用。
    读中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完成第3~4题。
    3.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A.沿山谷延伸B.沿山脊延伸C.沿等高线延伸D.沿经纬线延伸
    4.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图示地区交通线形态的是(  )
    【答案】3.A 4.C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直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基本上沿图中河流的干流延伸,而河流的干流处应为山谷。第4题,读图可判断出该地区为山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山区公路一般呈“之”字形,以减小工程量与施工难度,减小路面坡度。
    5.河流对城市的影响很大,通常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位置是(  )A.两条河流汇合处B.河流发源地C.过河点位置D.河口位置【答案】B 【解析】河流发源地地势高,交通不便,建设困难,没有丰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
    课堂 |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情境1盐风化作用指被风或雾从海水、盐湖或含盐表土层中带到空气中的盐分,降落在岩石表层,盐水从岩石表层孔隙中蒸发时,盐分结晶膨胀,撑破孔隙周围的表面颗粒的过程。在地貌上,该作用可形成大小不等的盐风化穴或蜂窝石构造。长期的盐风化作用会使岩石崩解为岩屑。图甲示意盐风化原理,图乙为崖壁盐风化穴图。某地理研学小组多次考察发现,这种风化作用多见于沿海和内陆干旱地区的近地面岩石中。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分析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盐风化穴形成的基本条件。【答案】具有可渗水孔隙(裂隙)的岩石结构;渗入水分含盐量较高;干湿交替的小气候环境。(2)研学小组发现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盐风化现象发生在岩石东南侧。试分析其成因。【答案】西北地区盛行西风,迎风坡一侧(西北侧)雨水较丰富,而东南侧一般保持干燥;南侧比北侧光照强,蒸发量大,盐分易结晶,破坏岩石表面。
    (3)若地壳运动导致陡崖上升,推测陡崖上盐风化穴的变化特点。【答案】陡崖上升,盐风化穴分布高度增大;岩层表面形成新的盐风化穴,盐风化穴分布面积增大;经过长期的风化作用,早期形成的盐风化穴崩塌消失。
    情境2下面为北京某中学学生不同时间旅行时拍摄的河流地貌景观图,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丁
    (1)根据河谷的形态、河流地貌的景观图或示意图,判断出河流地貌的具体类型。
    (2)结合河流地貌形态判断其所在位置,进一步分析其形成的地质作用。
    西藏米林县年降水量约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冬、春季多大风。在该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由风力堆积形成的沙丘,叫丹娘沙丘(如图),该沙丘有逐年“长高”的趋势。
    (1)推测丹娘沙丘的沙源。【答案】雅鲁藏布江水位季节变化大,洪水期上中游流水携带大量泥沙在平坦的河床处沉积,枯水期江心洲(河床)的泥沙裸露,为沙丘的形成提供物质条件。(2)分析丹娘沙丘的形成过程。【答案】冬春季节,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经过江面,受阻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携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受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3)指出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并说明原因。【答案】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夏季,此时河流水位高,植被多,裸露的沙源面积小,风吹起的沙尘少。
    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图解法分析侵蚀作用与沉积作用(1)主要的侵蚀作用与侵蚀地貌。
    (2)主要的沉积作用与沉积地貌。
    1.沉积规律(1)随着流速或风速的降低,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沉积过程中,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后沉积。沉积物具有分选性。如下图。
    (2)冰川沉积作用在冰川融化时发生,它的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常杂乱地堆积在一起。
    [考向1:风化作用](2022年河北石家庄期末)球状风化平衡石中的球状岩石与基座岩石平面相切,接触面小,且属于同一岩层。图甲为球状风化平衡石景观图,图乙示意球状风化平衡石形成的四个阶段。据此完成第1~3题。
    1.正确表示球状风化平衡石形成过程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②④③D.②①③④2.球状风化平衡石的岩石类型最可能是(  )A.花岗岩B.玄武岩C.石灰岩D.粉砂岩
    3.推测球状风化平衡石所在岩层出露于地表的直接原因是(  )A.砂岩风化崩塌B.外力剥蚀砂岩C.断层上升运动D.岩层断裂下陷【答案】1.B 2.A 3.B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球状风化平衡石中的球状岩石与基座岩石平面相切,接触面小,且属于同一岩层,因此由图乙可解释其形成过程:②完整而没有裂隙的岩石上覆砂岩层;①上覆砂岩层及土层被剥蚀且出现较小裂隙;④表层覆盖物全部剥蚀,下层的岩石节理明显;③经过长期的风化侵蚀,形成了许多球状风化平衡石。因此形成过程是②①④③。
    第2题,风化平衡石呈球状,岩石应比较坚硬,故排除水溶性强的石灰岩和较松软的粉砂岩,C、D项错误;玄武岩比较坚硬,但是通常出露于地表,有气孔结构,上题中的风化平衡石所在岩层原来埋藏于地下,B项错误;花岗岩是由于岩浆侵入慢慢冷却凝固而成,形成于地下且硬度高,耐腐蚀,容易形成球状风化地貌,A项正确。
    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崩塌一般发生在较陡的斜坡,图乙中砂岩并非位于陡崖或陡坡,风化导致重力崩塌的可能性小,A项错误; 砂岩因外力剥蚀而消失,风化平衡石所在岩层出露地表,B项正确; 由图乙可知,岩层并未发生断层,下层岩石出露的直接原因是表层覆盖物被剥蚀,C项错误;如果岩层断裂下陷,则球状风化平衡石所在岩层更难出露,D项错误。
    [考向2:侵蚀作用]在河流发育过程中,相邻两条河流因受侵蚀力的影响,分水岭一侧的河流的上游注入另一侧侵蚀力强的河流,成为此河的支流,这种现象称为河川袭夺。下图示意河川袭夺的过程。据此完成第4~5题。
    4.图示河川袭夺所示意的是(  )A.大河袭夺小河B.明河袭夺暗河C.直河袭夺弯河D.低位河袭夺高位河5.图中发生乙河“抢水”现象,其最主要作用力为(  )A.向下侵蚀B.侧蚀C.向源(溯源)侵蚀D.溶蚀【答案】4.D 5.C 
    【解析】第4题,图中丙河水位低于甲河水位,同时丙河支流乙河处的侵蚀作用最终使甲、丙两河相通,并使甲河成为丙河的一条支流,可判定是丙河袭夺甲河,故D项正确。第5题,图中甲河最终被丙河袭夺,原因是丙河的一条支流——乙河的向源侵蚀作用,即河岸被水流冲刷而向上游方向消退,这种作用又称为溯源侵蚀。
    [考向3:沉积作用](2022年湖南名校期末联考)右图所示为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砂和粉砂物质。读图,完成第6~8题。
    6.与冲积扇相比,山坡堆积物中砾石(  )A.以砂砾为主B.分选较好C.磨圆度较好D.由重力作用形成7.山坡表面的砂和粉砂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A.风力作用B.流水作用C.板块张裂作用D.冰川作用8.该地冲积平原的特征是(  )A.颗粒较粗B.地下水易出露C.保水较差D.粉砂、黏土较少
    【答案】6.D 7.A 8.B 【解析】第6题,读图分析,冲积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山麓地区,以砂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由流水搬运、沉积而成,A、B、C项错误;山坡海拔较高,坡度较大,以角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差,磨圆度较差,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较高处可能有冰川作用),D项正确。
    第7题,该地位于我国祁连山西段,气候干旱,春季多大风,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砂粒被风吹起,风沙流沿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风速减慢,挟沙能力减弱,砂和粉砂沉积在山坡上。第8题,读图分析,冲积平原位于冲积扇前缘,地势较低,地下水易出露,B项正确;由图可知,冲积平原地表主要由粉砂、黏土组成,颗粒较细,保水性能好,A、C、D项错误。
    [考向4:风力作用](2022年福建福州期末)沙丘是沙漠地区常见的地貌形态。下图为某沙丘2000—2010年沙尘堆积层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9~10题。
    9.图示时间段该沙丘的成长速度为(  )A.快—慢B.慢—快C.慢—快—慢D.匀速10.沙丘a、b两侧的主要作用分别为(  )A.风力侵蚀、风力侵蚀B.风力堆积、风力堆积C.风力堆积、风力侵蚀D.风力侵蚀、风力堆积【答案】9.A 10.D 
    【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从2000年到2001年1年间增加的堆积层与2001年到2003年2年间增加的堆积层、2003年到2006年3年间增加的堆积层、2006年到2010年4年间增加的堆积层厚度大致相同,相同厚度的沉积层,所需时间越来越多。因此,图示时间段该沙丘的成长速度越来越慢,故选A项。第10题,根据所学可知,沙丘的迎风坡坡度缓,背风坡坡度陡,因此,A坡为迎风坡,B坡为背风坡,迎风坡主要为风力侵蚀作用,背风坡主要为风力堆积作用,D项正确。
    情境1在山区有许多被称为“通天大道”的盘山公路(如图甲),似玉带环绕,层层叠起,这样的景观在平原地区很难见到。山地的地貌特征影响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线路分布和延伸方向。下图乙是某地交通线路示意图,下表是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对比表。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山区为何在交通运输方式选择上优先选择公路?【答案】公路建设成本低、难度小,受坡度限制小。(2)交通线路示意图中,a、b两处弯曲是否合理?为什么?【答案】a处弯曲不合理,a处地形平坦,应选最短线路;b处弯曲合理,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可减缓坡度。
    情境2材料一 赣州市崇义县上堡梯田群因其景色壮观美丽而闻名遐迩。这里梯田依山势开垦,连绵数百亩(1亩≈666.67平方米),又有零星村落点缀其间,场面蔚为壮观。材料二 鲁中山区某自然村在20世纪50年代伐树作燃料,树龄几百年的大树也没能幸免。此后20年的时间中,该村洪涝灾害频繁,饮水都成问题。
    (1)我国山区多梯田,在梯田上进行耕作与在坡地上进行耕作,哪一种方式更有利于农业生产?为什么?【答案】在梯田上耕作的方式更有利于农业生产。因为梯田是相对平坦的地块,既有利于耕、种、收等活动的进行,又能保土、保肥、保水。若在坡地上耕作,因坡度大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土层变薄、肥力下降,农业生产趋向恶性循环。(2)材料二中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答案】洪涝灾害加剧,地表水资源减少;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增多;下游河流、湖泊和水库的泥沙淤积加重;等等。
    1.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地表形态对城市的影响。
    (2)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山区交通线选址的技巧在山区修建公路、铁路线时,要从以下几点考虑。(1)尽量沿等高线修建:这样可以减少工程量,同时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安全。(2)尽量穿过等高线稀疏地区:如果交通线要穿越等高线,要选择比较稀疏的地方,这里坡度较缓,利于建设且较安全。(3)选择地势较低处修建:鞍部地势相对较低,可修建公路或铁路线;河谷地区海拔较低,修建交通线的工程量比较小。
    2.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直接塑造地表形态。人类活动能够直接塑造地表形态,或干预地貌发展过程,改变地貌发育方向。
    (2)间接影响地表形态。人类活动能够改变地表形态发育的条件,间接加速或延缓地表形态变化的过程。
    网络构建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考向1: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22年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蔚县地处河北省张家口市,是典型的山间构造盆地,其北通大漠、南接雁门关,历史上是塞外游牧民族和中原政权频繁征战的地方,自然条件和战争影响了新增聚落分布,明代晚期中央政权与塞外蒙古部族关系缓和,促进了清代新增聚落的分布演化,下图示意不同历史时期蔚县新增聚落空间分布特征。据此完成第1~3题。
    1.元代新增聚落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交通B.水源C.土壤D.军事2.明代新增聚落可能导致(  )A.城镇化水平提高B.沙漠化问题凸显C.水土流失加剧D.湖泊面积萎缩
    3.清代蔚县北部新增大量聚落,推测这些聚落的主导产业是(  )A.农业B.牧业C.手工业D.商贸【答案】1.B 2.C 3.D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元代新增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源,B项正确;“自然条件和战争影响了新增聚落分布”,而交通不是自然条件,元代此地没有战争,A、D项错误;蒙古族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入关后在此不从事耕作业,C项错误。第2题,明代新增聚落比较多,山区也有大量聚落增加,植被破坏比较严重,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因此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B项错误,C项正确;聚落分布是乡村地区,不是城镇地区,因此不会导致城镇化水平提高,A项错误;
    图中没有显示湖泊分布,不会导致湖泊面积萎缩,D项错误。第3题,由材料“明代晚期中央政权与塞外蒙古部族关系缓和,促进了清代新增聚落的分布演化”,及当地处于中原地区与塞外少数民族交界地区可知,清代蔚县北部新增的大量聚落是因为商贸而兴起的聚落,D项正确;在明代此处也没有新增大量聚落,不是农业,A项错误;在元代此处没有新增聚落,不可能是牧业,B项错误;不是手工业发达的地区,推测手工业不可能是主导产业,C项错误。
    [考向2: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合理措施。读黄土高原某区域梯田示意图,完成第4~5题。
    4.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B.等高线基本平行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5.修筑梯田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A.形态 B.土壤类型C.坡向D.物质组成【答案】4.B 5.A 
    【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梯田田埂的延伸方向一般与等高线平行,这样才能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第5题,梯田的修筑明显改变了山坡的形态。在坡地上,按等高线修梯田,将坡地改为层层平地进行耕作,不仅扩大了耕地面积,也有利于水土保持。
    拓展 | 核心素养·增效培优
    教材第22页 探索移动的冰川通过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形成各种地表形态。(1)侵蚀作用:冰川有很强的侵蚀力,大部分为机械的侵蚀作用,按侵蚀方式可分为剥蚀作用、磨蚀作用和冰楔作用。
    (2)搬运作用:冰川随重力下滑并搬运冻结在冰体内岩石碎块的过程。冰川的搬运能力取决于冰川类型、流动速度、流经区岩石性质和冰冻区风化作用强弱等因素。(3)沉积作用:冰川停滞或后退时冰渍物的沉积过程。冰渍物是冰川沉积作用过程中,所携带和搬运的碎屑构成的沉积物。
    教材第27页 思考还有地形、岩石性质、水等因素。教材第28页 思考物理风化作用是物理原因使岩石破碎、崩解的作用和过程,岩石的物理性状发生了显著变化;化学风化作用是岩石发生化学反应,其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生物风化作用是生物在生长、活动过程中对岩石的破坏过程。
    教材第29页 活动风蚀地貌还包括风蚀石窝、风蚀蘑菇、风蚀垄岗、风蚀谷、风蚀洼地和风蚀岭等。我国新疆的雅丹地貌也属于风蚀地貌。教材第29页 思考略。教材第30页 思考冰川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除了冰斗、角峰外,还有刃脊(相邻冰斗间的山脊逐渐被削薄而形成刀刃状)、“U”形谷(冰川谷的横剖面形状如“U”字形)、峡湾等。
    教材第32页 思考①河流搬运具有分选性,搬运量取决于流速。流速大的地方搬运能力强,多为石块等粗粒物质,而流速小的地方只能搬运较小的泥沙。冰川没有分选性,搬运能力较大,将大块的石头和细小的泥沙冻结在一起搬运。②冰川搬运主要发生在高寒地区,并且速度很慢。③河流搬运方式有推移(滑动和滚动)、跃移、悬移和溶移等,而冰川是特殊的蠕移。
    教材第32页 思考风力沉积和流水沉积的物质都具有分选性,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而冰川沉积则无分选性,常常是巨大的石块、黏土和砂粒混合在一起。
    教材第36页 思考山区修建铁路由于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对交通线影响较大。铁路多经过河谷、山间盆地等自然条件相对有利或便于修建的地表形态单元和地表形态部位,陡坡处线路呈“之”字形、“人”字形或“8”字形弯曲,所以建设成本高,施工困难。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修建铁路成本低,运行安全。
    教材第36页 读表1.盆地(平原)地形较平坦,交通线密度大;丘陵地形较崎岖,交通线密度较小;山地地形崎岖,交通线密度最小。2.交通线密度会影响城市的发展。交通线密度大会促进城市发展;交通线密度小,城市发展缓慢。教材第37页 思考有利影响:按照自然规律改变和塑造新的地表形态,如填海造陆、开挖河道、修建水库、绿化沙漠等。不利影响:违背自然规律,破坏了地表形态,如植被破坏导致沙漠化扩大,水土流失等。
    教材第39页 思考1.地壳运动造成地形抬高,从而形成了科罗拉多高原。地形抬高使科罗拉多河及其支流的落差大大增加,从而加快了其流速,增强了其下切侵蚀的能力,最终形成科罗拉多大峡谷。2.略。
    教材第40页 作业题1.海蚀柱、海蚀崖等海岸地貌。突出海面的岬角,长期受海水侵蚀作用和风化作用的影响,形成了海蚀崖、海蚀柱等海岸地貌。2.河湖沉积形成扎达土林岩层,内力作用使岩层持续抬升,流水侵蚀形成扎达土林地貌景观。3.地质历史时期,青藏高原地势平坦,通天河以侧蚀为主,形成蛇曲;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挤压,伴随板块运动,青藏高原地壳抬升;河流落差增大,发生下切侵蚀,形成“嵌入式蛇曲”。因此内力作用是地壳运动,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
    实地考察——黄河河流地貌与人类活动考察地点1 宁夏沙坡头沙坡头是宁夏中卫较为出名的旅游景点,这里是“中国最美五大沙漠”之一,有着黄河与沙漠“相依相偎”的景观。下图是考察组同学拍摄的位于黄河上游的宁夏中卫(38°N,105°E)旅游区局部示意图和景观。读图,探究下列问题。
    (1)地理实践力——判断图中黄河河水的流向。【答案】河流曲流处因流水的惯性原因,往往使凹岸侵蚀、凸岸沉积,而且主要沉积区在河流凸岸偏下游位置,由此可判断河流顺时针流动(或自西向东)。
    (2)人地协调观——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有羊皮筏平稳渡黄河、陡坡急降滑沙、搏击黄河漂流、汉朝古瓷窑遗址观光等旅游项目,分析其对应的位置。【答案】①处河道狭窄,水流湍急,适合漂流;②处位于河流凸岸,泥沙沉积作用明显,沉积泥沙可以为古瓷窑提供原料,且古瓷窑因该地不易被侵蚀而得以保留;③处河道宽阔,流速变缓,适合羊皮筏平稳渡黄河;④处位于河流凹岸,河岸坡陡,适宜滑沙。
    考察地点2 渭河上游与下游下图是考察组为了研究聚落规模与河流地貌的关系,沿渭河上游到下游拍摄的聚落分布图。

    相关课件

    中图版 (2019)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9页。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课堂教学ppt课件,共45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图文课件ppt,共34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