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本册整合提升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
展开要点1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方法
【试题演练】秦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表演高亢激昂,穿透力强,多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据此完成第1~3题。1.剪纸艺术可反映不同地区的景观特征。下列四幅剪纸中反映秦腔起源地的是( )
2.促使秦腔表演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冬冷夏热,降水集中B.视野开阔,交通不便C.千沟万壑,土层深厚D.人口稠密,历史悠久3.推测枣树的生长习性主要是( )A.喜光,耐干旱B.喜湿,耐洪涝C.喜酸,耐贫瘠D.喜雾,耐阴凉【答案】1.D 2.B 3.A
【解析】第1题,读材料可知,秦腔应是陕西的地方剧种。在四幅图中,D项图显示的窑洞、树木,应为陕西的标志性地理事物。第2题,“表演高亢激昂,穿透力强”体现当地视野开阔,但交通不便,人们相隔很远可以相见,想走到一起却很不方便,便大声呼喊,以传递信息,久而久之,便产生了秦腔这一地方剧种。第3题,黄土高原地区地处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充足,这里的植被形成了与当地自然地理特征相一致的“喜光,耐干旱”的特点。
(2022年浙江模拟预测)下表为我国四大地区2015—2017年不同输入地农民工增量及增速变化数据,据此完成第4~5题。
4.甲、乙、丙地区分别是( )A.东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B.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C.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D.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
5.与东部地区比,中部地区农民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其( )①较早进行产业升级 ②就业机会多 ③较低的生活成本 ④较高的经济收入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4.C 5.B
【解析】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之后,中、西部地区的就业岗位有所增加,农民工增量较大,故甲地区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由于产业转型升级,大量劳动力跟随产业转移迁出本地,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农民工增速慢,对应表格中的乙地区。东北地区由于近年来国家各种农业补贴较多,农民收入提高,到城市打工的农民工相对减少。此外,东北地区由于重工业的污染导致部分人口前往海南等南方地区发展,人口减少,农民工增量较少,对应表中的丙地区。
第5题,根据所学知识,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早,经济水平高,也是较早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区域,①错误;相比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农民工的经济收入相对较低,生活成本较低,③正确,④错误;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使中、西部地区就业岗位增加,农民工有较多的就业机会,②正确。
要点2 区域因地制宜发展发展区域经济时,应首先分析地区发展的条件、主导因素和优势产品,因地制宜,使经济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
【试题演练】浙江省永嘉县苍坡村被称为“文房四宝村”,是目前比较罕见的宋代耕读社会的遗址。苍坡村地处山区,村边的山岭呈笔架形,村中有一条直直的“笔街”指向笔架山。在村口设置两方池作“砚台”,“砚台”两旁横卧数块条形巨石,石头的一端还被削成斜面,取意为研磨已久的“墨石”。整个村子如同一张纸,人工建筑和自然树木就是纸上的书法和绘画。“笔、墨、纸、砚”这四个元素一起融入苍坡村的空间中,彰显了“文房四宝村”的文化寓意。下图为苍坡村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6~8题。
6.苍坡村“笔、墨、纸、砚”四个元素空间组合表达的文化寓 意是( )A.农耕为首位B.安土而重迁C.百善孝为先D.学而优则仕7.苍坡村“东池”“西池”具备的实用功能是( )A.防火克火B.提供饮用水C.发展水运D.调节河流径流
8.苍坡村的发展方向应该是( )A.重新建设现代新农村B.实行保护性旅游开发C.实施整体性异地搬迁D.禁止第二、第三产业活动【答案】6.D 7.A 8.B
【解析】第6题,“笔、墨、纸、砚”这四个元素一起融入苍坡村的空间中,意在激励后代读书入仕,表达的文化寓意应是“学而优则仕”。第7题,苍坡村“东池”“西池”寓为“墨池”,日常生活中具备洗涤、排水的实用功能;苍坡村所在地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所以防火也是平日需要注意的事项,“东池”“西池”兼有消防功能,可防火克火;“东池”“西池”未与河流连通,不能发展水运,也起不到调节河流径流的作用;“东池”“西池”水体流动性较差,不适合作为水源地。第8题,重新建设现代新农村会破坏原貌,失去原有的特色;苍坡村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在保护原貌的情况下,适度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在非不可阻挡外力出现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实施整体性异地搬迁。
(2022年山西运城期中)“工业梯田”是指在荒山或荒坡上开发工业用地,将荒山荒坡建设成“梯田”,用于工业生产的土地利用模式。福建省永春县城镇化水平达到63%,经济发达,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较少,该县大力推广“工业梯田”模式,昔日的贫瘠荒山变成了聚宝盆。据此完成第9~10题。
9.永春县大规模建设“工业梯田”的主要原因是( )A.山区水源充足B.平原少,工厂多C.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D.保护森林资源10.永春县的“工业梯田”模式多为生态嵌入型,即根据原来的地形地势,将厂房建于山林之中。该模式的优点是( )A.场地建设投入少B.形成集聚效应C.劳动力需求少D.运输成本较低
【答案】9.B 10.A 【解析】第9题,依据材料可知,永春县大规模建设“工业梯田”的主要原因是平原面积小,且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工厂众多,需要开辟坡地建设工厂,B项正确。第10题,生态嵌入型“工业梯田”模式是根据原来的地形地势建设工厂,故场地建设投入少,对原生态环境破坏小,A项正确;山区地形复杂,工业布局较为分散,企业集聚效应较差;对劳动力需求影响不大;山区交通运输不便,会增加运输成本。
要点3 区域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方法1.一般的分析思路
【试题演练】安徽省淮南市煤炭资源丰富,但长期采煤已导致大面积地面沉陷,积水成湖,平均沉陷7米左右。漂浮光伏电站是将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在水面漂浮体上,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2017年12月10日,全球最大的150兆瓦漂浮光伏电站在淮南市刘龙采煤沉陷区正式并网发电。据此完成第11~13题。
11.在淮南市建设漂浮光伏电站的主要区位条件不包括( )A.淮南市太阳能资源丰富B.淮南市科技力量雄厚C.长期采煤已导致大面积地面沉陷,积水成湖D.鼓励发展新能源的政策
12.淮南市漂浮光伏电站( )A.发电稳定性比传统火力发电强B.可从根本上解决淮南市能源不足问题C.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当地的水资源D.有利于淮南市成为我国未来的“光谷”13.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建设大规模漂浮光伏电站的是( )A.贵州贵阳B.江苏徐州C.四川成都D.内蒙古呼伦贝尔【答案】11.B 12.C 13.B
【解析】第11题,根据材料中“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全球最大”等信息判断淮南市太阳能资源丰富;淮南市位于安徽省,科技力量并不雄厚;由材料可知,淮南市长期采煤已导致大面积地面沉陷,积水成湖;材料“全球最大”说明有政策支持。第12题,光伏电站依赖于太阳光照,故发电稳定性较差;可以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不足问题;漂浮光伏电站将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在水面漂浮体上,可阻挡阳光照射水面,从而减少蒸发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当地的水资源;淮南市整体科技水平较低,不会成为我国未来的“光谷”。
第13题,由材料可知,建设漂浮光伏电站主要应用在矿产资源枯竭地区,江苏徐州是我国传统煤炭产区,地面沉陷面积大,有利于建设大规模漂浮光伏电站,而选项中其他三个城市不具备此特征。
14.(2022年湖南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离长沙市区10千米的坪塘,原为老工业基地。由于石灰岩资源较为丰富,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当地陆续集聚了数十家建材、水泥、化工企业。2009年,根据长沙市整体规划,坪塘的13家涉矿企业全部迁出。经过50年的采掘,水泥厂原址留下了一个长约440米、宽约350米、深约100米的巨型深坑。
经过6年建设,位于长沙大王山旅游度假区的湘江欢乐城在2020年7月初开园,“悬浮”于矿坑之上的欢乐雪域便是其核心项目,这也是世界首个建在百米深坑之中的主题乐园。如何把城市的伤痕变成瑰宝?这个“深坑上的冰雪王国”是长沙市近年来进行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的新尝试。这是长沙老工业基地向绿色新城转化的代表作,也是目前国内生态修复的典型。
(1)说明2009年长沙整体规划前,长沙老工业基地存在的问题。【答案】资源枯竭,以传统工业为主,经济结构单一;设备老化、陈旧,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2)简述长沙老工业基地向绿色新城转化的积极意义。【答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恢复生态平衡,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优化当地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增加人们收入;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3)借鉴长沙的“伤痕变成瑰宝”的经验,提出合理发展我国其他老资源型城市的建议。【答案】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旅游等服务业和其他产业发展;合理规划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完善基础设施;治理污染、恢复生态。
要点4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1.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
2.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分析
【试题演练】某沟壑区为治理生态环境,从沟壑源头起至沟尾,每隔一定距离种植一道树网,每道树网至少有1栏树网。该树网的种植方法:在沟壑底部直立种植2棵以上树种,在沟壑两壁各横向种植1棵以上树种,如图甲;或在沟壑底部离直立树种一定距离对应种植2棵以上树种,此树种与地面成一定角度,并与直立树种相交,如图乙。据此完成第15~17题。
15.该措施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人造景观,发展乡村旅游B.植树造林,获取木材效益C.扩大耕地面积,增产粮食D.恢复沟壑植被,拦截泥沙16.下列地形区中,最适宜大规模普及树网的是( )A.东南丘陵B.青藏高原C.撒哈拉地区D.东西伯利亚山地
17.在陡坡、雨量大的大型沟壑建设树网时,应使( )A.各道树网间距较小,选择图甲模式B.各道树网间距较大,选择图甲模式C.各道树网间距较小,选择图乙模式D.各道树网间距较大,选择图乙模式【答案】15.D 16.A 17.C
【解析】第15题,按照此法种植树木,当洪水顺着沟壑流动时,泥沙被树网层层拦截,进入河流的泥土大大减少,最终树木成材,沟壑填平,因此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沟壑植被,拦截泥沙。第16题,最适宜大规模普及树网的地形区应该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东南丘陵地势起伏大,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冲刷力强,水土流失严重,因此适宜普及树网。
第17题,坡度越陡则流速越快,需要修建更多的树网,即缩小间距,B、D项错误;图乙模式是在沟壑底部离直立树种一定距离对应种植2棵以上树种,此树种与地面成一定角度,并与直立树种相交,更能减轻水土流失,大型沟壑在沟底需要种植更多的植被,故选择图乙 模式。
(2022年福建南平模拟)我国T县历史上以农业为主,是亚热带花岗岩丘陵地区水蚀荒漠化的典型代表,严重土壤侵蚀发生于20世纪初,至今长达100年之久。2000—2010年,T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8万公顷,治理成效显著。图甲示意T县各种治理措施实施面积比例,图乙示意T县各种治理措施资金投入比例。据此完成第18~20题。
18.T县水土流失严重的根本原因是( )A.陡坡开垦B.生态脆弱C.气候异常D.人地矛盾19.T县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中最经济的是( )A.封禁治理B.生态林草C.坡改梯D.低效林改造
20.2000年以来,T县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得益于当地( )A.水热资源丰富B.优化产业结构C.土地生产力高D.大量生态移民【答案】18.D 19.A 20.B
【解析】第18题,从材料可知,T县位于南方丘陵地区,花岗岩广布,耕地面积有限,而当地产业长期以农业为主,土壤侵蚀发生于20世纪初,达100年之久,据此可推测出当地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因此其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的不合理生产方式,即人口数量的增加所产生的人地矛盾,D项正确。第19题,根据图甲所示,该地治理措施中封禁面积比例最大,图乙中封禁措施资金投入比例相对较小,只有6%,所以最经济,A项正确。
第20题,据材料可知,2000年以来,随着图甲所示的各项措施的实施,该地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由图甲、图乙所给信息可推出当地农业结构已调整为植树、种草、种果等,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提高了经济效益,才能为当地环境治理提供资金,也能提高当地居民治理环境的积极性,大面积封禁才能得以实施,B项正确。
要点5 产业转移1.影响产业转移的三大主要因素生产要素成本变化、产品的市场条件变化、软环境变化。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产业转移有利于新兴产业的扩散,促使朝阳产业逐步取代夕阳 产业。(2)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影响是不同的,存在着有利和不利的方面。
【试题演练】下图是中国某著名企业产业转移路径示意图,东莞是该企业总部所在地。据此完成第21~22题。
21.该企业很可能是( )A.制鞋厂B.食品厂C.炼铜厂D.汽车厂22.影响该企业在①②③阶段进行产业转移的最主要因素依次是( )A.政策、科技、劳动力B.原料、市场、科技C.政策、劳动力、劳动力D.原料、市场、劳动力【答案】21.A 22.C
【解析】第21题,按照时间顺序,该企业20世纪80年代从南昌转移到东莞,20世纪90年代又从东莞转移到赣州,之后又转向了埃塞俄比亚,说明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成本。制鞋厂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第22题,该企业在①阶段从南昌向东莞转移,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我国处在改革开放初期,东莞位于沿海开放地区,获得优惠政策,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这里转移;
②阶段,20世纪90年代,随着东莞经济的发展,该地劳动力价格、地价上涨,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成本上升,竞争优势下降,该企业向劳动力价格和地价较低的赣州转移;③阶段,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成本普遍上升,所以该企业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埃塞俄比亚转移。
23.(2021年江苏连云港阶段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过程。长期以来,国际产业转移主要发生在制造业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美地区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欧美地区的一些跨国公司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跨区域直接投资,率先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地区,从而使产业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转移的现象。
材料二 下图为全球产业转移路径示意图。
(1)材料二图中产业转移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答案】分布不均衡,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地区,尤其是中国。(2)根据材料一,分析欧美地区率先进行产业转移的原因。【答案】欧美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随着土地、劳动力、内部交易等成本的上升,环境保护和产业升级压力加大,欧美地区的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进行产业转移,并且形成向亚洲转移的明显趋势。
(3)近年来,我国环渤海地区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下,成为我国具有综合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增长极之一。环渤海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案】承接产业转移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承接的产业应以资源节约型为主;应该加快承接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步伐。
要点6 资源跨区域调配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1)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2)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3)资源在区域间一般不具流动性。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
【试题演练】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西起尼罗河三角洲,引尼罗河水东调至西奈半岛北部的阿里什河谷,全长262千米,主要由苏伊士运河以西渠道、穿苏伊士运河输水隧洞、西奈北部调水工程三部分构成,规划开发耕地378万亩。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基本在沙漠地区进行,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并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下图示意埃及西水东调工程位置及线路。读图,完成第24~26题。
24.埃及兴建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为东部工业、城市发展提供生产、生活用水B.形成水系之间的便利通道,利于航运发展C.调节尼罗河径流量季节分配,防治洪涝D.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25.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其影响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土壤D.水源26.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主要是为了预防( )A.尼罗河断流B.灌区土地盐渍化C.降水量增加D.河流含沙量增加【答案】24.D 25.A 26.B
【解析】第24题,结合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西奈半岛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埃及兴建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第25题,从尼罗河三角洲到阿里什河谷,地势逐渐升高,需要采用压力管道保证供水要求。第26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在西奈北部发展灌溉农业,容易引起土地盐渍化,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是为了预防灌区土地盐渍化。
27.(2022年河北预测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2018年,全球首条1 000千伏特高压穿越长江电力综合管廊隧道贯通,隧道长度超过5 000米。管廊电力输送采用先进的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技术,降低了能源损耗。工程最初设计了两种方案(如下图),采取“跨江”还是“穿江”论证了数年。如果采取传统方式将高压电跨越长江,则需要在长江中建设450米的高塔及27个与篮球场面积相当的塔底。最终建设团队选择了“穿江”隧道方案。
(1)分析华东地区的苏、浙、沪等省级行政区域建设特高压工程获取电力的原因。【答案】苏、浙、沪等省级行政区域电力供应不足,但电力需求量大;淮南发电量大,而本地电力需求量较小;采用特高压输电可以降低能源损耗;华东地区资金充足,拥有先进的电力工程修建技术。
(2)说明与“跨江”方案相比,“穿江”方案的优点。【答案】“穿江”可以减少对长江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对长江航运的干扰;工程技术较成熟,难度较“跨江”方案小,后期维护方便;“穿江”方案不受天气影响,受水文变化影响小。(3)简述长江综合电力管廊隧道施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答案】隧道岩性疏松,施工危险系数大;地下水压力大,易发生透水事故;长江大堤的防洪压力大。
要点7 流域的协作开发1.流域的开发方向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注重环保。不同河段开发重点不同。
2.流域环境问题的治理
【试题演练】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以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为重点,加快水电基地和送出通道建设,扩大向下游地区送电规模。读长江流域图,完成第28~30题。
28.下列关于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②湖泊广布,对长江流量的调节功能强 ③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 ④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升高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9.下列关于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少数民族众多,旅游资源丰富 ②改善通航条件,促进四川西部航运业的发展 ③水电开发条件好,但当地地形崎岖,电力外输困难 ④地表水易下渗,生态环境脆弱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30.甲、乙两个区域国土整治的重点任务分别是( )A.发展交通运输;发展立体农业B.发展交通运输;治理中低产田C.防治荒漠化;发展立体农业D.防治荒漠化;治理中低产田【答案】28.A 29.A 30.A
【解析】第28题,人类经济活动向山区扩展,使植被破坏严重,上游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因此水土流失严重,故①③正确;长江中下游湖泊较多,②错误;上游河水侵蚀作用强,河床加深,④错误。第29题,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旅游资源丰富,①正确;四川西部山高谷深,不利于航运业的发展,由题可知三条河流主要侧重于水电的开发,②错误;该地地形崎岖,为电力外输增加了困难,③正确;地表水易下渗是喀斯特地貌的地表特征,④错误。第30题,图中甲位于横断山区,交通不便,因此国土整治的重点是发展交通运输;乙位于低山丘陵地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发展立体农业。
31.(2022年四川凉山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径流式水电站是指对天然径流无调节能力(无调节水库)的水电站,发电量仅依靠天然来水决定,受气候(降水)影响较大。下图示意径流式水电站。
(1)与我国西部山区高坝水电站相比,说明建设径流式水电站的主要优势。【答案】建设难度较小,成本较低,可以节省投资,缩短工期;水坝低,上游蓄水较少,大大减少土地的淹没面积;减少移民数量;减轻对上游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等。(2)请分析巴西发展径流式水电站的优势自然条件。【答案】巴西北部地区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受赤道低气压控制时间长,降水季节变化小,流量稳定;亚马孙河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可建径流式水电站的地方多。
(3)巴西是否应该大力发展径流式水电站,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观点。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做出你的判断,并说明理由。【答案】赞成。巴西亚马孙河流域广、支流多,径流量大且稳定,修建径流式水电站的自然条件优越;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巴西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大;径流式水电站既能满足能源的需求,同时又实现了水电的可持续开发,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或不赞成。径流式水电站主要是建在热带雨林区,该地开发程度低,基础设施落后;热带雨林区人口少,能源需求小;距巴西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远,输电成本高;修建水电站会破坏雨林和河流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要点8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1.合作方向(1)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方向:一是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二是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2.共建国际大通道和经济走廊(1)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2)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3.合作重点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重点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加强合作。
【试题演练】(2019年江苏高考地理)2019年,从安徽合肥发车,发往中亚、欧洲的中欧货运班列已突破百列。下图为中国中欧班列出境与海上出港部分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2~33题。
32.与海上出港货运方式相比,中欧班列( )A.运输时效高B.单次运量大C.单位运价低D.绕行路程远33.合肥发往中亚、欧洲的货运班列增加将有助于安徽省( )A.完善交通网络B.做强能源产业C.改善环境质量D.增加就业岗位【答案】32.A 33.D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本册整合提升课件: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本册综合教课内容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体系构建,要点·归纳提升,要点四大气受热过程,②水平分布规律,2空间分布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本册整合提升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本册综合教学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体系构建,要点·归纳提升,环境污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全册整合提升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本册综合教学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体系构建,要点·归纳提升,试题演练,环境污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