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1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热点微专题2第2章区域发展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热点微专题2第2章区域发展课件中图版选择性必修2,共39页。
第二章 区域发展热点•微专题热点1 南京都市圈[背景材料]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地带核心地区,地跨苏、皖两省,是中国第一个规划建设的跨省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成员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和常州的溧阳、金坛,共计3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和16个县,总面积6.6万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常住人口3 545.96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9 997.54亿元。南京都市圈连南接北、承东启西,地理位置特殊,城市类型丰富,是长三角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传导区域,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南京都市圈基础产业实力雄厚、金融体系完整、科教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制造业、旅游业、金融业、科教和文化中心,历史上是吴楚文化的交会地带、南北文化的交融区域,同时也是近代文明兴起之地,集历史、近代、现代特色文化于一身,融吴楚文脉、南北文化、中西文明于一体,具有兼容并蓄、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多元文化特征。2021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发布,南京都市圈成为中国第一个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规划的都市圈。[试题演练](2021年江苏泰州期末)城市首位度计算方法为S=P1/P2,其中S代表首位度,P1、P2分别代表最大城市和第二大城市的人口规模。下表为两城市的首位度与城市发展状况分析。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首位度研究体系以规模、经济、科技、社会、产业和对外开放为一级指标。右图为南京都市圈城市首位度指标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1.结合材料可知,南京 ( )A.对周边城市集聚能力很强B.急需提升科技影响力C.城市规模的等级体系平衡D.其引领力不够健全2.南京都市圈建设,对“圈”中各城市的影响不包括 ( )A.城市间的差距缩小 B.产业同质化C.城市热岛效应加剧 D.加快同城化进程【答案】1.D 2.B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南京的各项指标合计首位度接近2.5小于4,表明南京对周边城市的集聚能力不是很强,对其他城市只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在图示各项指标中,科技首位度最高,达到3.5左右,没必要急需提升科技影响力;城市规模首位度在2.5左右,说明南京都市圈中城市规模的等级体系不平衡;除科技首位度较高之外,其他一级指标首位度不高,表明南京市的引领能力不健全。第2题,都市圈建设形成各城市之间的整体联动,推动产业和企业间跨区域的分工与协作,所以不会出现产业同质化。3.(2022年江苏常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南京都市圈地处长江下游,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通东部、中部两大板块,衔接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的枢纽区域,也是我国最早启动建设的跨省都市圈。2020年12月,常州市溧阳市和金坛区加入南京都市圈,该都市圈正式进入“8+2”时代。右图示意南京都市圈范围。(1)简述建设南京都市圈的地理背景。【答案】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区域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区域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区域合作与发展的迫切需求。(2)分析南京在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中的优势区位条件。【答案】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高校众多,科研力量雄厚;沪宁杭工业区中心城市,工业发展基础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长三角带动中西部发展的传导区域。(3)简述南京都市圈建设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答案】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就业;接受该都市圈部分的产业转移;促进本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4)试提出推进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措施。【答案】完善交通运输网,加强城市间联系;做好资源整合和整体规划;加强区域合作,发挥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促进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布局。热点2 国家公园[背景材料]2021年10月12日,在中国云南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正式宣布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5个国家公园。这5个国家公园面积达23万平方千米,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是中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试题演练](2022年北京海淀期末)国家公园是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以保护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的特定区城。2021年10月12日,在中国云南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正式宣布设立首批国家公园,下表为我国首批国家公园及所在位置。据此完成第1~2题。 1.首批国家公园中 ( )A.①—湿地遍布,冻土发育 B.②—草原广袤,物种丰富C.③—地势平坦,起伏较小 D.④—全年高温,降水均匀2.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 )A.需加大兴建旅游设施 B.应将治理大气污染作为首要任务C.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D.利于培养社会公众的生态文明观【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三江源地区被称为高原湿地,海拔高,冻土广布,A项正确;老爷岭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和吉林省东部,为长白山支脉,因此是林地广布,B项错误。大熊猫国家公园位于山区,地势不平坦,C项错误;武夷山国家公园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项错误。第2题,国家公园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和适度旅游开发为基本策略,通过较小范围的适度开发实现大范围的有效保护,既排除与保护目标相抵触的开发利用方式,达到了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目的,又为公众提供了旅游、科研、教育、娱乐的机会和场所,是一种能够合理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关系的行之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模式,有利于培养社会公众的生态文明观,D项正确。3.(2021年湖南邵阳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设立的第一批国家公园之一。它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 700米以上,是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长期以来,三江源地区面临严重生态恶化的困境,部分高寒草甸和湿地地区的草场植被严重退化,出现了大量斑块状的黑土滩,甚至演变为沙地。下图为黑土滩景观图。(1)分析部分高寒草甸和湿地地区草场出现黑土滩的原因。【答案】(1)气候变暖,降水量减少,草甸和湿地逐渐干涸,水位下降;植被退化,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人口增长迅速,超载过牧,草场利用不合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采挖中药材,对地表植被的破坏。(2)分析过度放牧对草原植被、土壤产生的影响。【答案】草场压力增大,天然牧草生产力下降;牧草种类变得单一,优良牧草比例减少,质量下降;土壤变得紧实,性质恶化,加剧土壤盐碱化、沙化。(3)伴随着全球变暖,三江源部分草甸和湿地生态持续恶化,请说明其生态恶化的演变过程。【答案】气候日趋暖干(气候异常),草场质量和数量下降;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形成了生产力水平极低的黑土滩;黑土滩持续恶化,土地沙化和盐碱化更加严重,逐渐演变为沙地或荒漠化土地。微专题 地区产业结构[知识分析]1.产业结构示意图的判读第一步:明确图表类型。一般的产业结构统计图表均表示三大产业结构。常见的产业结构统计图表有柱状图(图1)、饼状图(图2)、平面三角坐标图(图3)、折线图(图4)等。不同统计图表的数据分析方法不同。从表示的地理要素来说,有三大产业增加值结构图、三大产业就业结构图,此外还有农业结构图、工业结构图等形式。第二步:判断产业结构特点。判断产业结构特点的前提是正确读出三大产业的比重。柱状图中柱状的高低、扇形图角度的大小直接反映了三大产业的比重,平面三角坐标图需要分别读出三个产业的比重进行比较,从折线图中可以读出不同时间三大产业的数值及特征,以此反映三大产业比重的变化规律。第三步:判断变化特征。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是指不同时期三大产业的变化状况。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第二产业比重降低,第一产业比重继续降低,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通过产业结构的差异可以比较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低;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第四步:分析变化原因。人口迁移、工业化、城镇化、旅游业的发展等都会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2.产业结构变化原因及采取措施分析(1)根据结构变化推测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①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一般是由于区域工业化的发展,推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②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度提高,第一、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一般是区域工业化高度发展引起的,在此发展模式下社会经济发展一般不平衡。③第三产业比重大,其次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比重小,则该区域一般是城镇化水平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2)根据产业结构发展变化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①针对第一产业比重大的产业结构,一般是因地制宜发展当地工业,当地工业发展主要考虑资源型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和利用优越地理位置发展加工、物流产业等。②针对第二产业比重大的产业结构,一是调整产业结构组成,产业类型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二是在城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城镇化水平和城市的服务质量。[试题演练](2022年黑龙江哈尔滨期末)读地理要素三角坐标统计图,完成第1~2题。1.若a、b、c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甲、乙、丙分别代表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一般而言其发展的先后顺序 应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C.乙→甲→丙 D.丙→甲→乙2.根据上题分析,甲代表的产业结构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 施是 ( )A.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B.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加速城镇化发展C.积极鼓励人口外迁,疏散城市职能D.实施产业转型,发展第三产业【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由三角坐标可知,甲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乙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丙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区域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乙→甲→丙,C项正确。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应该积极实施产业转型,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D项正确;扩大企业规模,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A项错误;该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并不意味着其资源密集,B项错误;鼓励人口外迁,疏散城市职能是特大型城市缓解城市问题,促进城市发展的措施之一,该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应该不处于特大型城市阶段,C项错误。3.(2020年江苏高考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湖北省黄石市是武汉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有“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之称。图甲为黄石市区位示意图。材料二 黄石市2008年被定为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2015年年底关闭第一批露天矿山,采掘业产值明显下降。图乙为2008—2017年黄石市GDP和三次产业结构统计图,图丙为2008—2017年黄石市轻、重工业产值统计图。甲 乙 丙(1)简述2017年黄石市产业结构的特点。【答案】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占主导;第一、第三产业占比较低;第三产业占比大于第一产业。(2)说明目前黄石市第二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答案】产业基础好;临江,水运便利;政策扶持;距中心城市武汉近;劳动力丰富。(3)简析黄石市第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答案】轻型化(提高轻工业比重);高附加值化(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高科技化(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传统优势工业技术改造。(4)要实现黄石市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答案】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生态恢复;防治环境污染;推进城镇化进程。
第二章 区域发展热点•微专题热点1 南京都市圈[背景材料]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地带核心地区,地跨苏、皖两省,是中国第一个规划建设的跨省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成员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和常州的溧阳、金坛,共计3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和16个县,总面积6.6万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常住人口3 545.96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9 997.54亿元。南京都市圈连南接北、承东启西,地理位置特殊,城市类型丰富,是长三角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传导区域,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南京都市圈基础产业实力雄厚、金融体系完整、科教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制造业、旅游业、金融业、科教和文化中心,历史上是吴楚文化的交会地带、南北文化的交融区域,同时也是近代文明兴起之地,集历史、近代、现代特色文化于一身,融吴楚文脉、南北文化、中西文明于一体,具有兼容并蓄、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多元文化特征。2021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同意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发布,南京都市圈成为中国第一个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规划的都市圈。[试题演练](2021年江苏泰州期末)城市首位度计算方法为S=P1/P2,其中S代表首位度,P1、P2分别代表最大城市和第二大城市的人口规模。下表为两城市的首位度与城市发展状况分析。南京都市圈中心城市首位度研究体系以规模、经济、科技、社会、产业和对外开放为一级指标。右图为南京都市圈城市首位度指标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1.结合材料可知,南京 ( )A.对周边城市集聚能力很强B.急需提升科技影响力C.城市规模的等级体系平衡D.其引领力不够健全2.南京都市圈建设,对“圈”中各城市的影响不包括 ( )A.城市间的差距缩小 B.产业同质化C.城市热岛效应加剧 D.加快同城化进程【答案】1.D 2.B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南京的各项指标合计首位度接近2.5小于4,表明南京对周边城市的集聚能力不是很强,对其他城市只是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带动作用;在图示各项指标中,科技首位度最高,达到3.5左右,没必要急需提升科技影响力;城市规模首位度在2.5左右,说明南京都市圈中城市规模的等级体系不平衡;除科技首位度较高之外,其他一级指标首位度不高,表明南京市的引领能力不健全。第2题,都市圈建设形成各城市之间的整体联动,推动产业和企业间跨区域的分工与协作,所以不会出现产业同质化。3.(2022年江苏常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南京都市圈地处长江下游,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通东部、中部两大板块,衔接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的枢纽区域,也是我国最早启动建设的跨省都市圈。2020年12月,常州市溧阳市和金坛区加入南京都市圈,该都市圈正式进入“8+2”时代。右图示意南京都市圈范围。(1)简述建设南京都市圈的地理背景。【答案】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区域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区域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区域合作与发展的迫切需求。(2)分析南京在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中的优势区位条件。【答案】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高校众多,科研力量雄厚;沪宁杭工业区中心城市,工业发展基础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长三角带动中西部发展的传导区域。(3)简述南京都市圈建设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答案】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就业;接受该都市圈部分的产业转移;促进本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4)试提出推进南京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措施。【答案】完善交通运输网,加强城市间联系;做好资源整合和整体规划;加强区域合作,发挥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促进城市功能互补,产业错位布局。热点2 国家公园[背景材料]2021年10月12日,在中国云南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正式宣布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5个国家公园。这5个国家公园面积达23万平方千米,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是中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试题演练](2022年北京海淀期末)国家公园是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以保护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的特定区城。2021年10月12日,在中国云南昆明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正式宣布设立首批国家公园,下表为我国首批国家公园及所在位置。据此完成第1~2题。 1.首批国家公园中 ( )A.①—湿地遍布,冻土发育 B.②—草原广袤,物种丰富C.③—地势平坦,起伏较小 D.④—全年高温,降水均匀2.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 )A.需加大兴建旅游设施 B.应将治理大气污染作为首要任务C.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D.利于培养社会公众的生态文明观【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三江源地区被称为高原湿地,海拔高,冻土广布,A项正确;老爷岭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和吉林省东部,为长白山支脉,因此是林地广布,B项错误。大熊猫国家公园位于山区,地势不平坦,C项错误;武夷山国家公园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项错误。第2题,国家公园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和适度旅游开发为基本策略,通过较小范围的适度开发实现大范围的有效保护,既排除与保护目标相抵触的开发利用方式,达到了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目的,又为公众提供了旅游、科研、教育、娱乐的机会和场所,是一种能够合理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关系的行之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模式,有利于培养社会公众的生态文明观,D项正确。3.(2021年湖南邵阳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设立的第一批国家公园之一。它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 700米以上,是全球气候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长期以来,三江源地区面临严重生态恶化的困境,部分高寒草甸和湿地地区的草场植被严重退化,出现了大量斑块状的黑土滩,甚至演变为沙地。下图为黑土滩景观图。(1)分析部分高寒草甸和湿地地区草场出现黑土滩的原因。【答案】(1)气候变暖,降水量减少,草甸和湿地逐渐干涸,水位下降;植被退化,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人口增长迅速,超载过牧,草场利用不合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采挖中药材,对地表植被的破坏。(2)分析过度放牧对草原植被、土壤产生的影响。【答案】草场压力增大,天然牧草生产力下降;牧草种类变得单一,优良牧草比例减少,质量下降;土壤变得紧实,性质恶化,加剧土壤盐碱化、沙化。(3)伴随着全球变暖,三江源部分草甸和湿地生态持续恶化,请说明其生态恶化的演变过程。【答案】气候日趋暖干(气候异常),草场质量和数量下降;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形成了生产力水平极低的黑土滩;黑土滩持续恶化,土地沙化和盐碱化更加严重,逐渐演变为沙地或荒漠化土地。微专题 地区产业结构[知识分析]1.产业结构示意图的判读第一步:明确图表类型。一般的产业结构统计图表均表示三大产业结构。常见的产业结构统计图表有柱状图(图1)、饼状图(图2)、平面三角坐标图(图3)、折线图(图4)等。不同统计图表的数据分析方法不同。从表示的地理要素来说,有三大产业增加值结构图、三大产业就业结构图,此外还有农业结构图、工业结构图等形式。第二步:判断产业结构特点。判断产业结构特点的前提是正确读出三大产业的比重。柱状图中柱状的高低、扇形图角度的大小直接反映了三大产业的比重,平面三角坐标图需要分别读出三个产业的比重进行比较,从折线图中可以读出不同时间三大产业的数值及特征,以此反映三大产业比重的变化规律。第三步:判断变化特征。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是指不同时期三大产业的变化状况。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第二产业比重降低,第一产业比重继续降低,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通过产业结构的差异可以比较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低;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第四步:分析变化原因。人口迁移、工业化、城镇化、旅游业的发展等都会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2.产业结构变化原因及采取措施分析(1)根据结构变化推测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①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一般是由于区域工业化的发展,推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②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度提高,第一、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一般是区域工业化高度发展引起的,在此发展模式下社会经济发展一般不平衡。③第三产业比重大,其次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比重小,则该区域一般是城镇化水平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2)根据产业结构发展变化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①针对第一产业比重大的产业结构,一般是因地制宜发展当地工业,当地工业发展主要考虑资源型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和利用优越地理位置发展加工、物流产业等。②针对第二产业比重大的产业结构,一是调整产业结构组成,产业类型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二是在城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升城镇化水平和城市的服务质量。[试题演练](2022年黑龙江哈尔滨期末)读地理要素三角坐标统计图,完成第1~2题。1.若a、b、c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甲、乙、丙分别代表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一般而言其发展的先后顺序 应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C.乙→甲→丙 D.丙→甲→乙2.根据上题分析,甲代表的产业结构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 施是 ( )A.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B.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加速城镇化发展C.积极鼓励人口外迁,疏散城市职能D.实施产业转型,发展第三产业【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由三角坐标可知,甲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乙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丙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区域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乙→甲→丙,C项正确。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甲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应该积极实施产业转型,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D项正确;扩大企业规模,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A项错误;该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并不意味着其资源密集,B项错误;鼓励人口外迁,疏散城市职能是特大型城市缓解城市问题,促进城市发展的措施之一,该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应该不处于特大型城市阶段,C项错误。3.(2020年江苏高考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湖北省黄石市是武汉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有“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之称。图甲为黄石市区位示意图。材料二 黄石市2008年被定为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2015年年底关闭第一批露天矿山,采掘业产值明显下降。图乙为2008—2017年黄石市GDP和三次产业结构统计图,图丙为2008—2017年黄石市轻、重工业产值统计图。甲 乙 丙(1)简述2017年黄石市产业结构的特点。【答案】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占主导;第一、第三产业占比较低;第三产业占比大于第一产业。(2)说明目前黄石市第二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答案】产业基础好;临江,水运便利;政策扶持;距中心城市武汉近;劳动力丰富。(3)简析黄石市第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答案】轻型化(提高轻工业比重);高附加值化(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高科技化(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传统优势工业技术改造。(4)要实现黄石市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答案】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生态恢复;防治环境污染;推进城镇化进程。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