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设计
展开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 ①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②了解老子、孔子的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局面及其意义。 | ||
教学重点 | 社会变化与变法运动产生的原因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及其意义。 | ||
教学难点 |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 ||
课 型 | 新授课 | 教学时间 | 1课时 |
教学准备 | PPT制作与演示 |
教学过程:
一、经济发展
1、农业的发展
①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生产力发展
②牛耕得到推广
③水利灌溉工程大量修建
2.工商业的发展
①手工分工更加细密——手工业技术进步
②货币流通广泛
③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涌现
④很多工商业主财富雄厚
强调:中国古代的经济,基本三大板块: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
农业是基础,铁犁牛耕,带动手工冶铁业发展,也会带动商业发展。生产力发展,出现新的生产关系,那旧的就将面临瓦解崩溃:井田制逐渐瓦解,出现封建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开始出现、封建生产关系出现。
二、政治大变革: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政治、民族关系)
1、春秋时期的大变革
①周王室势力日益衰弱
②分封制逐渐瓦解崩溃
③宗法制逐渐瓦解崩溃
形成齐、晋、楚、吴和越,春秋五霸。
2、战国时期的变革
①在政治体制上,奴隶制的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崩溃,向封建制转型。由君主、贵族等级分权制走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从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
②华夏认同:华夏文明影响力扩大、各民族的华夏认同观念增强。
楚王问鼎既是其中的体现。
③历史趋势:由分裂走向统一,为秦统一奠基。
战争客观上加速了各个区域的民族融合,促使华夏认同加强、华夏族发展,初步实现了局部统一,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二、变法运动
生产力的发展,使拥有大量私田者,成为了新兴的地主阶级,新的阶级关系出现。
新兴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力,地主阶级与奴隶主旧贵族之间的矛盾不断尖锐。
卿大夫掌实权: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卿大夫,从奴隶主贵族中分化出来的新兴地主阶级。
春秋中后期,铁犁牛耕得到推广,生产力上升,开辟多私田,公田荒芜。奴隶主贵族要求征收私田赋税,而从奴隶主贵族中分化出来的新兴地主阶级,如卿大夫,要求不断提升本阶层政治、经济地位,于是,卿大夫与国君权力斗争日烈,结果:地主阶级夺权成功。
1.变法运动背景原因
①政治: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②经济(根本原因):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发展。
③阶级:土地私有程度的加深使得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壮大,要求废除旧贵族世袭特权,发展地主经济。
④军事: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需要富国强兵。
⑤思想:法家学说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武器
2.性质:封建性质的变法,将会推动社会转型
3.商鞅变法
时间:公元前356年。
内容: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意义:①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②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③推动了社会转型:政治上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经济上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④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秦朝产生消极影响,导致秦朝的暴政。
⑤实行重农抑商,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商鞅变法废除了秦国旧的奴隶制,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顺应了战国时期的历史潮流,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转型实现。
三、春秋时期的思想
春秋时期孔子和老子分别是我国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两大学派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他们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学说集中在《老子》一书中。 | |
思想核心 | 道是万事万物的本原,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 |
辩证法 | 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
政治主张 | 对现实不满,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
孔子: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记载在由其弟子整理的《论语》中。 | |
思想主张 | 仁(核心):主张统治者要顺应民心,爱惜民力;关爱他人。(差等之爱) 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礼: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承认制度随时代的变化应有一定的改良。 |
教育成就 | 主张有教无类,倡导私学,打破贵族阶层对文化教育的垄断。 |
文化贡献 | 相传整理了《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五经),对文化传承作出重要贡献。 |
四、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政治、经济、阶级关系变动等)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
政治:诸侯纷争,礼乐制度崩溃,社会大变革时期。
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
阶级: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
文化:学在官府的传统被打破,私学兴起。
现实:各国统治者出于竞争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
2、百家争鸣的内涵
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士人从各自代表的阶级阶层集团利益出发,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各家学说中心和归宿点,都是为了求治国天下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
3、各学派思想主张
儒家:孟子主张人性善,提倡“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主张人性恶,隆礼重法。
道家:庄子崇尚逍遥自由。
墨家:墨子提倡“兼爱”(像兄弟之间的平等之爱)“非攻”“尚贤”“节俭”(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法家:韩非子主张“依法治国”,实行中央集权(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代表人物 |
|
影响 |
|
4、百家争鸣的意义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③诸子思想成为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影响十分深远。
5、各家思想主张比较
①治国上:儒家推崇人治,实行仁政,反对苛政;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②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
③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人定胜天;庄子主张“顺自然”。
④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主张“逍遥”,追求避世和超脱。
⑤在看待社会成员的关系上:儒家主张尊卑有序,墨家主张兼爱。
五、春秋战国分裂割据时代蕴含了统一的因素
①铁犁牛耕的出现,生产力发展,为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诸侯国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形成统一的趋势。
③在民族交往过程中,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④大一统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以及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⑤各国的变法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新兴地主阶级统治崛起。变法中秦国势力的强大为统一准备了条件。
附:板书(见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表格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表格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教学,总结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讲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知识概览,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